文 | 幸孕姐(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轉發)
孩子發燒是家長們較為擔心的事兒,尤其是發高燒時,生怕孩子燒壞腦子,那麼發燒真的會燒壞腦子嗎?多少度要立馬就醫?在家怎樣能快速降溫?
發燒的定義
一般來說,孩子正常的腋下體溫為36~37℃,醫學上將37.5~38℃定義為低燒,38~39℃為中燒,大於39℃就是高燒,低燒可採取物理降溫,比如多喝水、溫水擦拭身體,中燒可以服用退燒藥,及時去醫院,高燒時得趕緊送往醫院,片刻耽誤不得。
從生理層面上來講,發燒是人體免疫系統起作用的表現,發燒是促進孩子免疫系統發展完善的必經過程;體溫升高是機體對於病毒入侵的一種積極反應,有利於殲滅身體的病毒和細菌,利於孩子的正常成長。
發燒時體溫升高,病原微生物活性和繁殖就不會那麼活躍,人體免疫系統反應性顯著增強,白細胞增加,吞噬細胞和嗜中性粒細胞的殺菌活性增強,因此發燒是人體對抗病原微生物感染入侵時的有益保護性機制,家長應該理性看待孩子發燒。
發燒真的會燒壞腦子嗎?
目前根本沒有任何科學證據表明發燒會傷害寶寶的大腦,41.6℃是大腦細胞可以承受的極限高溫,如果只是普通的病毒性感冒引起的發燒,機體會自動打開降溫保護機制,快速降溫,對孩子的影響不大。
如果是某些病毒、病原體引起的發燒,繼發腦膜炎、腦炎、敗血症等情況,則會對大腦產生影響,高燒41~42℃,持續三十分鐘以上,會破壞腦細胞蛋白質結構而造成腦細胞損害或死亡,就是俗話說的燒壞腦子。發燒燒壞腦子並不是溫度搞怪,而是誘發發燒的疾病類型。
兩種錯誤的退燒方法——傷娃於無形
孩子發燒時,不少家長「病急亂投醫」,盲目採取一些錯誤退燒方法給娃降溫,不僅沒有達到降溫目的,反而給孩子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傷。
錯誤方法1:焐熱出汗法不少家長認為孩子發燒時出一身汗、排排毒就會慢慢退燒,於是給娃裹得緊緊的,其實這樣做,非但不能散發熱量,反而會出現捂熱綜合症,甚至危及生命,造成孩子大腦缺氧,出現代謝中毒的情況。幼兒發熱時的發抖並不是冷,而是體溫上升導致的痙攣。
錯誤方法2:酒精擦拭法幼兒皮膚薄嫩,皮下血管豐富,發燒時全身毛細血管處於擴張狀態,毛孔張開,對皮膚表面的酒精具有很高的吸收力,酒精一旦滲入血液,對於肝臟功能發育不夠完善的嬰幼兒來說,容易產生酒精中毒,嚴重的可致重度缺氧而死亡。
在家怎樣能快速降溫?
首先,用體溫計測量孩子的發燒的溫度,看看是低燒、中燒還是高燒。
1、發熱在38.5攝氏度以下
如果是低燒或者中燒,沒有明顯的不適感,精神狀態佳,食慾不錯,可以採取多喝熱水、溫水擦拭身體的方法降溫。
2、發燒高於38.5,低於39度
如果孩子體溫超過38.5℃,可服用退燒藥物。比如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對乙醯氨基酚,解熱作用緩和而持久,療效好、副作用少、吸收迅速;或者是布洛芬,退熱速度快、效果顯著。服用退燒藥後如果體溫沒有降低,可間隔4~6小時後再次服用,療程一般為3~5天。
3、發熱高於39度
寶寶體溫超過39℃之後易發生高熱驚厥,常見於6個月到5歲年齡段的寶寶,寶寶發熱時身體會抽搐、不停抖動、眼球上翻,短時間內似乎失去了意識,持續時間不超過5分鐘,發作一小時後恢復正常,此時不會燒壞腦子,但需要緊急送往醫院。
如下特殊情況,不管發燒多少度都要趕緊就醫:
寶寶精神差、臉色蒼白或通紅、頻繁哭鬧、不吃東西、嘔吐等。寶寶身上突然出現紅疹或紅點,可能是嚴重的細菌感染。寶寶呼吸困難,可能是肺炎或支氣管炎的預兆。3個月內的寶寶最好不要自行用藥。高燒持續好幾天不退。(M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