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燒別急著往急診送,兒科醫生告訴你五大原則

2021-01-12 鴿子醫生育兒

『寶寶高燒到39℃,要送至急診嗎?』兒科醫生指出,許多家長發現孩子高燒,就急著想送至急診,擔心腦子被燒壞了,但發燒並非是送急診的主要考慮,如果發燒合併抽搐,或是嚴重倦怠、嗜睡,三個月以下的嬰幼兒發燒,才需緊急就醫。

許多家長以幫寶寶測量體溫,發現體溫異常,身體發燙,就亂了方寸,急著將寶寶送至急診,建議家長先別慌張,重新再測一次孩子體溫。

發燒定義為中心體溫超過38℃,量測方式包括耳溫、肛溫,如果確定發燒,可以先給孩子服用退燒藥,不過,用了之後,並不會馬上退燒,因此必須每隔10~20分鐘幫孩子再量一次體溫。

發燒時,常常出現唇色蒼白或發紺、四肢冰冷,以及身體不自主地發抖或打寒顫等反應,這些是因為身體為了要因應發燒而產生的一些變化,例如通過寒顫來增加熱量,發寒、四肢冰冷則是因為周邊血管的收縮來減少熱量喪失。

發燒溫度的高低並不是決定是否送急診的主要考慮,評估重點為孩子是否高燒不退,退燒降溫後的精神與活力、呼吸狀況、周邊末梢循環是否恢復正常,手腳摸起來是否溫暖等。

如果退燒降溫後,孩子意識恢復,呼吸平緩,可以自己稍微進食,手腳末梢循環亦恢復正常,就可以不需要直奔急診,但還是應該至一般門診追蹤或檢查。

至於孩子出現哪些症狀,就應往急診送?五大原則:

1. 發燒合併抽搐。

2. 使用完退燒藥後狀態未改善,無法進食喝水或持續嘔吐、呼吸急促、意識不清、抽搐、嗜睡。

3. 孩子已無發燒,卻仍活力差,無法進食、嗜睡、倦怠。

4. 三個月以下的嬰幼兒發燒。

5. 患有代謝性疾病、心臟病、慢性呼吸道疾病、血液病、肝腎功能不佳或是癲癇病史的幼兒,如突然活力不佳、

6. 嘔吐、呼吸喘、嗜睡、嘴唇發紺及四周蒼白。

相關焦點

  • 知名兒科夜間急診成「慢診」 孩子發燒等5小時成常態
    繁忙的同濟醫院兒科門診記者王愷凝 攝  本報記者王愷凝 通訊員張璟禕  一周前,武漢晚報編輯部接到一位患兒家長的來信,信中詳細反映了夜晚帶孩子看兒科急診的艱辛歷程。連日來,記者深夜探訪武漢市兒科就診量最大的同濟醫院兒科(也稱同濟兒科醫院)門診以及武漢市兒童醫院,發現這位媽媽所言不虛。
  • 兒科醫生夜班12小時:醫生很忙,兒科很「荒」
    在醫療圈,這句俗語經常被兒科醫生拿出來調侃自己。近年來,「兒科醫生荒」經常成為輿論熱議的話題,醫生馬不停蹄,家長大排長龍,已成為不少兒科門診的常態。近日,中新網記者走訪了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以下簡稱「兒研所」),記錄了一位夜班急診醫生的12小時。8月9日凌晨,兒研所急診室內,不少患兒及家長正在候診。
  • 首兒所急診爆棚 看發燒要等6小時
    昨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在首都兒科研究所看到,白天門診秩序較好,但晚上小夜班異常忙碌,急診更是出現長時間等候的情況。 現場 患兒「扎堆兒」奔急診 看發燒等6小時 據首兒所介紹,11月以來,該院的門急診總量增加了23%,其中急診增加了54%。
  • 聚焦兒科就醫難:白天黑夜連軸轉,兒科醫生加班累病一片
    他患上輕微咳嗽,但面對排著長隊的候診家長和孩子,他仍是一臉溫和的笑容。「醫生,孩子在家裡暈倒了……」上午10時許,陳女士抱著5歲的兒子晨晨進入診室,把他放在診療床上。姜毅邊檢查邊詢問,得知晨晨一周前出現感冒、發燒症狀,在家吃了退燒藥後有所好轉,但6日突然暈倒,還直叫頭痛。檢查完後,姜毅的神色變得嚴肅起來。
  • 37.4℃算不算發燒?孩子發燒一定要去醫院嗎?
    「發燒幾天了?」醫生問道。醫生接著問「除了發燒還有其他不舒服嗎?」「沒有,就是有點低燒」。面對無法清晰表達自己病情的孩子,醫生接診後,都會細緻耐心地對孩子進行問診、查體。摸摸孩子的肚子、用聽診器聽一聽心肺是否有異常、檢查孩子咽部狀況。在事無巨細的檢查之外,醫生檢查之後問孩子家長:「你測體溫的時候孩子在幹什麼呢?」 家長說:「剛餵過奶」。醫生說:「你再去給孩子測個體溫吧,應該沒事」。十分鐘左右,家長進來對醫生說體溫正常了。
  • 南京兒科夜間門急診全攻略看這裡(視頻)
    城南地區,南京市第一醫院、南京市中醫院設有夜間兒科急診。   河西地區,除南京市兒童醫院河西分院之外,還可以選擇明基醫院。   城西,江蘇省婦幼保健院、南醫大二附院東院可供選擇。   城北,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南京邁皋橋醫院。   城東,解放軍南京總醫院、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均開設了夜間兒科急診。
  • 冬季兒科門急診就診指南
    除了照顧孩子,煙臺市牟平區中醫醫院兒科專家提醒家長,您需做好詳盡的前期準備。   從孩子第一次發燒,就要好好觀察、做好記錄,包括:   每次量體溫測出的度數&測量時間;給孩子吃了什麼藥(藥物名稱)、每次吃藥的時間和量;孩子精神狀態的變化等。
  • 上午看門診晚上看急診 孩子發燒家長著急「亂」投醫
    5歲的孩子,白天剛去醫院看過醫生,晚上又去看急診。南京兒童醫院專家介紹,最近,氣溫陡然下降,不少孩子生病發燒,有些家長被孩子反覆發燒弄怕了,一天內帶孩子去幾趟醫院。南京幾家醫院每天都要接待十幾位做「無用功」的家長。
  • 無法承受之重:1.5萬名兒科醫生被迫逃亡,9000萬中國家庭退無可退
    走到生命盡頭時,真正打動你的就是每一個人的不放棄,病人的不放棄;醫生的不放棄;家屬的不放棄……哪怕最後,是不好的結果。——《人間世》總導演周全在醫院工作的這些年,發現一個獨特的現象,每回經過兒科不管白天還是深夜,那一定是患者最多的地方。
  • 醫生:為什麼孩子老是在晚上發燒呢?
    第一個是病理性的,比如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發燒,病毒引起的發燒。這種類型的發燒本質上是寶寶的抵抗力和病毒作鬥爭的過程,人們常說發燒並不可怕,每一次發燒都是寶寶的一次成長就是這個道理。為什麼寶寶發燒都在晚上呢曾經諮詢過兒科醫生,他們說寶寶夜間發燒的頻次明顯高於白天,夜間急診的時候接待的寶寶有80%左右的都是高燒不退的。那麼為什麼晚上發燒的寶寶這麼多呢?(一)孩子白天大腦皮層被各種生活事物和有興趣的活動所吸引,他的興奮優勢可以將其它反應暫時抑制(如發熱反應不明顯,甚至不反應)。
  • 現實版「了不起的兒科醫生」開播啦! 真正的兒科醫護告訴你他們...
    近日,電視劇《了不起的兒科醫生》正在熱播。這是一部聚焦醫療題材中相對冷門的兒科醫生這一特殊崗位的勵志行業劇,講述了一群兒科醫生,為了守護兒童的生命防線竭盡所能,全心全意地救治、服務兒童的故事。觀眾可以在劇中看到鮮活而真實的兒科醫生,看到他們在成為「了不起」的兒科醫生的路上竭盡全力。
  • 孩子發燒,多數爸媽都做錯了!醫生溫馨提示:正確退燒記住四步
    寶寶發熱家長迷信偏方,一個在搶救,一個沒救回來」「6個月幼兒發燒,本可自愈,卻被家長餵了頭孢」「2歲兒子發燒一周未送醫院,燒成腦癱」……其實,發燒是孩子十分常見的症狀之一,但是,孩子發燒不一定是生病,不一定就是壞事。
  • 5歲男孩發燒39度送急診,醫生要求排隊引父母大怒:良心呢?
    隨後經過測量,果不其然孩子高燒39度,深知高燒對孩子身體危害性的小李,趕緊和愛人一起將孩子送往醫院,生怕孩子有什麼閃失。然而等到小李夫妻二人「火急火燎」地跑到醫院,掛了急診後,卻被護士要求排一會兒隊,等看完手頭上的病人再來處理小李孩子的病情,中間還有一個人急匆匆地跑過來拽走了醫生一趟。
  • 孩子高燒排隊10小時,寶媽崩潰大鬧醫院,網友:看兒科最心酸
    可是有一天晚上就發現孩子開始發燒了,她趕緊拿出備用的退燒貼,貼在兒子的額頭上降溫。她想著大晚上也不好送孩子去就醫,於是就打算白天孩子情況還沒好轉,再送兒子去醫院。可是第二天早上起來一量體溫,發現孩子的體溫接近39度了,已經屬於高燒的範圍了。孩子說話的力氣都沒有,躺在床上一直睡著,吃飯也沒有什麼胃口,無精打採的樣子讓溫女士心疼極了。
  • 現實版「了不起的兒科醫生」開播啦! 真正的兒科醫護告訴你他們為啥「了不起」!
    這是一部聚焦醫療題材中相對冷門的兒科醫生這一特殊崗位的勵志行業劇,講述了一群兒科醫生,為了守護兒童的生命防線竭盡所能,全心全意地救治、服務兒童的故事。觀眾可以在劇中看到鮮活而真實的兒科醫生,看到他們在成為「了不起」的兒科醫生的路上竭盡全力。
  •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兒科醫生為什麼「了不起」?
    有個父親抱著發燒38.2℃的兒子來就診,當時患兒很多,護士讓他排隊。、『你什麼水平啊,十多分鐘了才看兩個病人!』我當時忙到連辯解的時間都沒有,還是其他病人家屬把他勸出去的。第二天,科主任告訴我說,我被那個家長投訴稱向他索要紅包。」
  • 孩子發燒、眼睛紅,你知道可能是這種病嗎?
    其實不是,川崎病是以一名日本醫生的名字命名的疾病,又叫皮膚黏膜淋巴結症候群,也許你去一趟兒科急診,就能體會到川崎病並沒有那麼罕見。至於為什麼會得這個病,現在還沒有找到明確原因,可能和感染等有關係。● ● ●它有什麼表現?
  • 圍城中的兒科醫生
    但兒科醫生往往又是最有耐心、最累的一群人。孩子們的配合度低、總愛用大哭來宣洩自己的情緒。這使得診治一名兒童要比一名成人要花費更多精力。他們不僅是兒科醫生,也是安撫孩子的幼師、從蛛絲馬跡中推理病情的偵探。他們面對的不僅是孩子,還有那些焦慮的孩子家長——很少有人能在自己親生骨肉患病的情況下保持理智。
  • 寶寶發燒掛急診,前面排了700多號,媽媽崩潰投訴反被教育
    媽媽當時嚇壞了,趕緊帶寶寶到兒童醫院掛急診,取號之後更崩潰地來了,顯示前邊排隊700多人。寶媽當時就崩潰了,看著可憐的寶寶,再看排隊的人,寶媽到醫生那裡求 醫生先給孩子看,生怕孩子給耽誤了。醫生拒絕,讓她按照屏幕顯示的號碼看病。
  • 兒科醫生:孩子發燒時,3個退燒方法不要用,並不科學,易傷寶寶
    對於小孩子來說,特別是嬰幼兒,如果身體有什麼不舒服,即便在大人看來只是小毛病的發燒,到了自己家孩子身上就緊張得不行。但過度緊張憂心,反而容易病急亂投醫,走錯了路,不但不能幫孩子退燒,還可能會帶來更大的隱患,兒科醫生提醒大家,孩子發燒時,3個退燒方法不要用,並不科學,還容易傷到寶寶,下面跟大家具體介紹下,望你沒有中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