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醫生:孩子發燒時,3個退燒方法不要用,並不科學,易傷寶寶

2020-12-23 小兒外科徐果

對於小孩子來說,特別是嬰幼兒,如果身體有什麼不舒服,即便在大人看來只是小毛病的發燒,到了自己家孩子身上就緊張得不行。但過度緊張憂心,反而容易病急亂投醫,走錯了路,不但不能幫孩子退燒,還可能會帶來更大的隱患,兒科醫生提醒大家,孩子發燒時,3個退燒方法不要用,並不科學,還容易傷到寶寶,下面跟大家具體介紹下,望你沒有中招。

孩子發燒時,3個退燒方法別再用,並不科學

第1個退燒方法:捂汗

相信無論是爺爺奶奶還是爸爸媽媽,不少人都很相信這個方法,因為自己小時候發燒也是這麼緩解的,發燒時睡一覺,蓋個兩三床被子壓一壓,出汗就好了,親證有效。但實際上,通過捂汗的方式退燒並不科學,反而可能是本末倒置,容易加重寶寶的不適。

要知道,發燒也是有不同階段的,有體溫上升階段、高熱持續階段和體溫下降階段,到了第三階段,不用捂汗,寶寶也會排汗的。對於成年人來說,捂汗退熱可能對健康的影響不大,但對於小孩子來說,後果比較大,因為小孩的體溫調節能力沒有成人完善,發燒了再捂汗,容易脫水,對於嬰幼兒來說,如果捂汗,甚至可能會威脅到生命安全

第2個退燒方法

用酒精擦拭皮膚。也有些家長覺得用酒精可以降溫,但酒精有刺激性,而小孩子的皮膚是很嬌嫩的,若用酒精擦拭,反而容易引起皮膚快速收縮、舒張酒精容易被吸收,如果一次性用地量比較大,甚至還可能會引起酒精中毒

如果家長用的酒精是工業酒精,對孩子健康造成的危害還會更大,若用量比較多,後果或許不堪設想。

第3個退燒方法

給孩子貼退熱貼。對於寶寶發燒,使用退熱貼是近些年來比較火的一種方式,很多平臺都有售賣,宣稱效果有多麼多麼好。退熱貼是通過高分子水凝膠的水分氣化,從而帶走多餘熱量,達到降溫的目的,但是效果並不是很好,而且很多退熱貼中添加的物質,還容易引起皮膚過敏,所以家長不要濫用退熱貼。

那麼,孩子發燒了,應該怎麼辦?

一是物理降溫:如果孩子的體溫沒有超過38.5度精神狀態還不錯,可以先觀察,進行物理降溫。可以用25度左右的毛巾擦拭孩子的臉部,用37度左右的毛巾擦拭前胸後背,保證室內適宜的溫度,適當增減孩子的衣物,少量多次地給孩子喝溫水。

二是吃退燒藥:若上面的方法起到的作用不大,體溫也上升了,寶寶開始煩躁不安,可以通過口服退燒藥的方式來降溫。不過,家長一定要注意,小孩子可以吃的退燒藥可以選擇的種類有局限性,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操作。

綜上所述,孩子發燒時,以上3個退熱方法並不科學,家長別走入誤區,不要再用了,容易傷到寶寶,要採用科學正確的退熱方法。

相關焦點

  • 寶寶發燒科學處理方法,6種實用家庭退熱妙招,有孩子的存起來!
    關於孩子發燒,有孩子的家長都深有體會,趕不準什麼時候就感冒發燒。有些家長一遇到孩子發燒就火急火燎送到醫院,結果到了醫院,醫生經過檢查後,也是先給退熱,然後開上藥後讓回家護理。面對寶寶發燒,家長要學會科學護理,平時要掌握一些退燒技能,以備不時之需。
  • 發燒超過這個「度數」,才能給寶寶吃退燒藥
    劇中有一幕是這樣的:女主角的兒子平兒,早上起床發燒了。女主第一時間想給孩子吃退燒藥,被孩子拒絕後,才想起用物理降溫的方法。兒童一發燒就馬上餵藥是不科學的。通常,兒科醫生會把腋溫 38.5 ℃ 作為是否服用退熱藥的分界點。
  • 寶寶多少度是發燒?發燒咋辦?很多寶媽的退燒方法原來是錯的
    最近有寶媽問我們,寶寶發燒有什麼方法,在這裡給寶媽們做一個整理歸納,方便寶媽們參考使用。寶寶發燒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不注重退燒方法。一定要相信科學的退燒方法,不要使用土方法。2019年4月中旬,家住湖北黃岡的5歲女孩萌萌高燒到40℃,萌萌媽媽聽信診所醫生醫囑使用灌腸來退燒,一連灌了幾天,孩子非但沒退燒,還出現了身上出疹,小便變少,精神變差,便緊急送往醫院。經查發現,孩子身患膿毒血症、腎功能衰竭,還出現了休克症狀,心臟、血壓指數直往下掉。醫生分析,導致孩子出現這一幕的重要原因就是「灌腸」退燒。
  • 孩子發燒,多數爸媽都做錯了!醫生溫馨提示:正確退燒記住四步
    因此,家長們要學會判斷,不要盲目退燒,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發燒的原因和處理措施是不一樣的:1、如果是出生三個月內的嬰兒發燒,只要體溫高於38℃,就必須去醫院;2、如果是3個月以上的孩子發燒且沒有基礎疾病,除發燒症狀外,精神狀態良好,沒有其他異常表現,那麼先別急著退燒,先讓寶寶多休息、多喝水,加快體內代謝廢物排出,先觀察一兩天,觀察病情變化,再決定是否就醫。
  • 寶寶發燒怎麼辦 如何幫助孩子快速退燒
    寶寶發燒如果不及時的處理,可能會有併發症出現。對寶寶發燒的處理方法有很多,但是,有的方法退燒慢一些,有的方法退燒快一些,那麼寶寶發燒如何快速退燒?   哪些原因會引起寶寶發燒  1、外在因素:小兒體溫受外在環境影響,如天熱時衣服穿太多、水喝太少、房間空氣不流通。
  • 1歲寶寶因高燒成「腦癱」,只因寶媽用錯了退燒方法,很多人犯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1歲寶寶因高燒成「腦癱」,只因寶媽用錯了退燒方法昨天跟身為兒科醫生的閨蜜聚會,吃飯時她特地提醒我,千萬不要對寶寶發燒這件事掉以輕心。她說,醫院前段時間接收了一個可憐的小寶寶,今年才1歲。由於半夜突發高燒,寶媽用以前的土方法,用酒精給寶寶擦拭全身,試圖物理降溫。
  • 孩子發燒了怎麼辦?這裡有在家就可以退燒的方法
    孩子發燒是最常見的疾病,發燒並不可怕,發燒是孩子機體免疫系統在和病毒做鬥爭,這也意味著孩子的免疫系統在正常發揮作用,發燒是機體抵抗病毒疾病的自我治療過程。但畢竟發燒對於孩子來說並不好受,所以要幫助孩子降溫,同時家長也要查明孩子發燒的原因。
  • 兒科醫生:安全有效的兒童退燒藥只有這2種,4個方法千萬不要用
    跟九媽一樣很多人都以為「發燒捂出汗就好了」但叔要告訴你的是這種捂法,一不小心可能捂走性命此外發燒就用酒精擦發燒就跑醫院打針……諸如此類的錯誤退燒方法也害了不少人為了恢復正常體溫體溫調節中樞會下令身體排汗散熱由此可見並不是因為出汗才會退燒而是因為退燒才出汗說完了發燒的原理下面介紹其他一些發燒時容易踩的坑冰敷只能讓局部降溫而且對於小於6個月大的幼兒冰敷會讓他們的體溫迅速下降反而造成冰火兩重天的不適感
  • 偏方退燒害死人!1歲男嬰高燒意外身亡,這些退燒方法別再用!
    文丨三秋桂子秋冬天氣變幻莫測,寶寶們的身體抵抗力遠不如成人,所以感冒發燒是常有的事。看到心頭肉發燒難受,家長們都如驚弓之鳥寢食難安,為了讓寶寶快點退燒逼不得已用了一些「偏方」退燒法,但這樣卻是害人匪淺。
  • 寶寶發燒,正確的物理退燒方法有哪些?
    這張照片,其實是爸爸在給發燒的寶寶做物理退燒。寶寶發燒後,正確的物理退燒方法到底是怎樣的?
  • 這些小兒退燒偏方,真的科學嗎?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劉華提醒,發燒不是說在家處理不行,只是方法一定要科學得當。否則,可能燒沒退下去,還弄巧成拙就不好了。偏方1:藿香正氣水敷肚臍網上流傳著「藿香正氣水抹肚臍退熱」的帖子,稱發燒的兒童不用吃藥、打針,僅用藿香正氣水敷肚臍即可退燒。
  • 寶寶發燒了怎麼辦?權威機構不建議物理退燒,這樣處理更有效
    孩子發燒用退燒貼:沒多大作用,反而會讓孩子覺得不舒服,所以別花這冤枉錢了。2、孩子發燒用冰敷08年前菁媽在一家託幼機構做保健醫生,每次孩子發燒都是先用冰袋來敷,再讓家長來接孩子回家。但是每次用孩子都不太配合。
  • 孩子發燒不要慌,降溫方法很重要!!
    記得小雨第一次發燒是八個月的時候,那一次真的是把雨媽給嚇到了,第一次自己也沒經驗,匆匆忙忙地就抱上了醫院,結果醫生說,孩子低燒沒多大事情,回家自己物理降溫就行,隨時量孩子體溫,要體溫不上漲了配合著退熱貼一起用就可以了,幾個晚上熬過來,孩子總算是好了,可自己卻累趴了,第一次感嘆為人父母的不容易。
  • 一歲寶寶發燒不要慌
    關注 最近兩天家裡寶寶發高燒,急壞了我們一家人,其實帶過孩子的都知道,寶寶發燒應該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按照正確的處置方法,退燒會有一個過程。
  • 寶寶發燒怎麼辦?立馬用退燒藥你就錯了
    時下正是秋冬交替季,很多小孩子都會因為氣溫變化而生病。有的家長發現孩子發燒,而且手腳冰涼,就會變得非常緊張,立馬就用退燒藥。要知道,這種做法並不明智!主要原因如下:小兒的神經系統正在發育,血管的收縮與舒張全靠植物神經來支配,而正在發育的神經系統植物神經易出現紊亂的現象,孩子最初發高燒時手腳末梢的小血管會痙攣收縮,而對於幼兒來說,其內臟的含血量遠遠超過四肢,收縮的血管會影響血液循環的速度,當血液循環在四肢減慢時,孩子就會出現手腳發涼的現象。寶寶發燒手腳冰涼,家長應該怎麼做?
  • 女兒發燒美女主播曬照求助 寶寶發燒怎麼辦?
    陳海茵發文求救後,立刻引來不少媽咪網友留言建議「快掛急診看醫生」、「詢問小兒科醫師意見比較好」、「先給醫生看怎麼說再來決定」、「別po文了,快去看急診吧…」,建議她還是趕緊帶孩子就醫比較實在,在網絡上引發不少討論。    跟陳海茵一樣,很多剛當上爸爸媽媽的父母遇到小寶寶發燒時往往心急如焚,手忙腳亂,不知道怎麼處理。趕緊往 ↓ 看。
  • 孩子半夜發燒怎麼辦?兒科醫生說這2個小妙招,見效快還省事
    到了之後,值班醫生一看又是我們兩口子,而且還都衣著單薄,一直咳嗽、打噴嚏,就說:「你們家孩子總是低燒,沒必要次次半夜來醫院,在家做物理退燒就行了,我看你們倆這感冒的症狀比孩子發燒還要嚴重。」那次,醫生或許是覺得我們這樣半夜就醫太折騰,就給我說了2個退燒小妙招。後來我試了一下,沒想到見效挺快還省事。其實,孩子小的時候,很多新手爸媽都害怕孩子半夜發燒。
  • 寶寶發燒不要慌,掌握病因,用這個在家就能輕鬆退燒
    發燒或許是小兒最常見的一種生命體徵了,兒科門診裡因發燒就診的小孩每天佔比將近五分之一。畢竟看著孩子紅彤彤的臉蛋,皺著眉一臉的痛苦,任誰都會覺得揪心吧。其實,小孩只要發燒在38°5以下,家長們或許不用急匆匆的把孩子送去醫院退燒。掌握孩子發燒原因,自己就能在家輕鬆解決。發燒也稱發熱。
  • 微信流傳的「溫毛巾綁腿」退燒法不科學·都市快報
    兒科主任告訴你孩子發燒最實用方法 最近,一則名為《德國媽媽把溼毛巾綁在孩子腿上,然後,奇蹟發生了……》的帖子,在金華的媽媽圈裡熱傳。 帖子裡說,在德國,小兒科醫生會免費為家長開設「就醫前的居家護理」,其中一招就是「綁腿退燒法」,就是將兩條毛巾以溫水浸溼,稍微擰乾,將毛巾纏繞在孩子小腿上,20分鐘後解開,用幹毛巾擦乾。
  • 孩子發燒別急著往急診送,兒科醫生告訴你五大原則
    『寶寶高燒到39℃,要送至急診嗎?』兒科醫生指出,許多家長發現孩子高燒,就急著想送至急診,擔心腦子被燒壞了,但發燒並非是送急診的主要考慮,如果發燒合併抽搐,或是嚴重倦怠、嗜睡,三個月以下的嬰幼兒發燒,才需緊急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