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上次小侄女發燒39°,我當姑姑的都急的手足無措了,反觀孩子他娘,一臉淡定,仿佛看不到她家閨女不正常的臉色。做奶奶的也是急的不行,催著送去醫院,說萬一耽誤了把小孫女腦子燒傻了怎麼辦。
嫂子一臉的從容,說:「沒事兒,我閨女在跟病菌打架呢,穩贏。等會我幫她出出汗就沒事兒了。燒傻腦子那都是前幾代人的『高發病了』,因為感染烈性致病微生物導致的。而現在的醫學科技,我閨女按時接種著疫苗呢,燒傻跟我們已經是無緣嘍。」
一番話說的我們倆旁觀人也是啞口無言,我不禁懷疑,這真的是親媽麼?
發燒或許是小兒最常見的一種生命體徵了,兒科門診裡因發燒就診的小孩每天佔比將近五分之一。畢竟看著孩子紅彤彤的臉蛋,皺著眉一臉的痛苦,任誰都會覺得揪心吧。其實,小孩只要發燒在38°5以下,家長們或許不用急匆匆的把孩子送去醫院退燒。掌握孩子發燒原因,自己就能在家輕鬆解決。
發燒也稱發熱。人的身體一般都保持在正常體溫,當身體感染了細菌或者病毒的時候,身體的防禦系統就會做出反應來抵抗這些病菌,而發熱就是身體防禦的一種反應。當小孩發熱,且精神狀態挺好,家長不要第一時間抱著就衝往醫院,不妨先分析一下孩子發熱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孩子發熱多數是由於感冒受涼導致的。如果不是發燒很高溫度,建議家長不要立刻採取措施給寶寶降溫,適當的發熱是孩子身體在和病菌作鬥爭的表現,有利於孩子抵抗力的提高。
如果孩子發熱還手腳冰涼,面色蒼白,那麼,家長可以給孩子準備一碗薑湯,幫助寶寶發汗。不過,如果寶寶發熱時咽喉腫脹且小便和舌苔都發黃,薑湯就不要準備了,最好給寶寶多喝些溫開水,放少量鹽也是有必要的。
家長在家裡幫助孩子降溫時還要注意,不要用酒精擦拭寶寶身體,寶寶弱小的身體還承受不了酒精的刺激,很容易導致寶寶酒精中毒。另外,冰敷也是不提倡的,尤其是6個月以內的新生兒,冰敷降溫太快,寶寶很難接受巨大的反差。而且,冰敷只能起到局部降溫的作用。倒不如用溫水擦拭寶寶身體效果來得更好。
除此之外,孩子發熱的同時如果伴隨著下面這些症狀,家長就要及時將孩子送醫了:
如果寶寶發燒39°5以上,且一直高燒不退,精神也萎靡不振,貪睡不醒,呼吸加快、困難等,說明寶寶是真的生病了。家長一定不要拖拉,及時將孩子送醫就診,不要耽誤了最佳就診時間。
資料來源:
《讓孩子不發燒、不咳嗽、不積食》
作者:羅大倫,中醫博士,《養生堂》前任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