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泰國精銳團隊落花流水

2021-01-08 晨暉紀實

——「聯合國軍」十六國部隊首次集中曝光(九)

陳 輝

泰國陸軍二十一團是由泰軍中精選出的混成部隊,美式裝備、美式訓練,在朝鮮鐵原以西一九零.八高地戰鬥中,被志願軍消滅一個加強連,繳獲九輛坦克。後來屢戰屢敗,共損失一千二百七十三人,超過了入朝時的一千零五七人。

這是泰國「精銳團隊」──21團的「幫兇」歷程,也是它追隨美國和「聯合國軍」的悲慘下場,更是它侵略朝鮮的「生死」記載:

圖為安理會表決現場。

1950年6月27日,聯合國安理會在美國的操縱下,在蘇聯代表缺席的情況下,做出了組建「聯合國軍」,授權美國統一指揮對南朝鮮進行軍事援助的決議,並給各會員國拍發電報,請他們向韓國提供支援。

7月1日,泰國外交部長電復聯合國秘書長賴伊說,泰國政府全面支持聯合國安理會決議,將在可能範圍內提供必要的援助。

7月20日,泰國政府召開國家安全會議,決定向韓國派遣1個團的作戰部隊,並在當日就提交國務會議,獲得國務會議表決通過。7月21日,得到泰國議會參、眾院批准。7月22日,得到泰國國王批准。

7月23日,泰政府便電告聯合國秘書長:「泰國政府派遣4000名官兵組成的混成部隊。派兵的具體程序問題,願同聯合國軍司令部協商。」

9月22日,泰國政府制定並公布陸軍部規定,開始創建即將派往韓國的第21團。10月16日,任命王族皮希姆·迪史芬·迪史古恩少將為派遣部隊司令官,寶利本·朱拉·扎立上校為團長,哥拉伊·利昂·哥阿南中校為第1營營長。

參加「聯合國軍」的泰國部隊

10月22日,在泰國享有盛名的混成第21團第1營搭乘泰國海軍「西昌號」運輸艦,在兩艘泰國艦艇護衛下,開往韓國。

11月7日,泰國部隊在釜山上陸。爾後,移往大邱,進駐設在大邱大學的兵營,並在那裡用美式武器裝備換裝,開始了為期3周的教育訓練。

11月8日15時,泰國部隊在迪史古恩少將主持下舉行升旗儀式。當泰國國旗在韓國天空飄揚時,全體官兵欣喜若狂。爾後,該營積極進行熟悉新武器裝備的訓練和搜索訓練。

「聯合國軍」和南朝鮮軍於11月24日將轉入總攻。根據美軍沃克中將的緊急命令,泰國營於11月22日7時和9時,分乘兩列火車離開大邱,於28日11時抵達平壤,爾後配屬美第187空降團作戰。

泰國原定出動1個團,實際上僅出動21團1個步兵營及兩艘小型護衛艦、1艘支援艦、1個空中運輸中隊。

韓戰中泰國士兵在給傷員灌水

1953年7月27日朝鮮停戰,泰軍戰死、戰傷、失蹤、被俘共計1273人,超過1950年11月初到朝鮮的1057人。也就是說,倘若後來不增兵,泰軍21團侵朝部隊已經全軍覆沒。

泰國武裝部隊總兵力25萬多人,其中陸軍15萬人,海軍6.6萬人,空軍4.3萬人。另有警察部隊8萬人。其總人數多於英國,僅次於印尼。美國在泰國有一個3000餘人組成的「軍事顧問團」,從泰國國防部到基層連隊都有美國「軍事顧問」,還有一大批美國「公共安全顧問」滲入泰國的警察系統。

韓戰中的泰國軍隊

泰國與美國的關係非同一般,這裡有個歷史的發展過程。泰王國面積51.4萬平方公裡,人口3600多萬,其中泰族佔40%,寮國族佔35%,另有馬來族、高棉族和華人。16世紀初,葡萄牙、荷蘭就在泰國獲得了特權。隨後,英、法兩國相繼侵入泰國。1896年英法籤訂條約,規定泰國為英屬緬甸和法屬印度支那間的緩衝國。1904年,英、法又劃湄南河以西為英國勢力範圍,以東為法國勢力範圍。1941年底,日本侵佔泰國。次年1月25日,泰國加入德、意、日軸心集團,成為法西斯的幫兇。這是泰國歷史上首次為虎作倀。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勢力滲入泰國,逐步取代了英、法勢力。美國先後在1947年11月和1951年11月兩次策動泰國政變,使親美的陸軍總司令沙立為首的「軍人團」實際上掌握了實權。

美國有「恩」於泰國還在於「二戰」後使泰國免遭「幫兇國」的懲罰。「二戰」中,由於泰國做了日本軍國主義的幫兇,在太平洋戰爭爆發時對英、美宣過戰,所以日本投降後,英國馬上宣布泰國是幫兇國,對它提出了極為苛刻的21條。這些條件主要是:泰國一年內要供給盟國食米150萬噸,泰國的錫、樹膠和石油需由英國壟斷;英國有在泰各主要地區駐軍和設海軍基地的特權;英國在泰國錫和木材企業戰時所遭受的損失應獲得賠償等。如果這些條件付之實行,泰國就變為第二個「馬來西亞」了。

關鍵時刻,美國出於自身利益拉了泰國一把。美國反對英國這種獨佔行動。於是,泰國靠著美國「撐腰」,拒絕接受21條。最後在美國的幹預下,英國無可奈何地將21條改為16條,取消了英國在泰國駐軍、設基地的特權和四大產物的壟斷權。

韓戰中泰國軍隊的炮擊場面

為了報答美國的「大恩大德」,泰國允許美國在泰建立了龐大的軍事基地網。據不完全統計,美國在泰國的重要軍事設施有60多處,其中包括大型空軍基地5處和後備機場30多處,陸軍兵營11處,海軍基地和兵站10處,火箭發射場4處,雷達站2處。此外,還建成了1萬多公裡的連接美軍基地、並通往泰國鄰國的戰略公路網。美國已把泰國建成了對印度支那各國進行控制的戰略基地。

韓戰爆發前,美國答應給泰國1000萬美元的軍援,但遲遲沒有兌現。韓戰爆發後,美國到處要兵,泰國抓準機會效忠「主子」,立即由國務院作出派兵參加「聯合國軍」的決定。國際觀察家評論:「泰國派兵『援韓』是和美援軍火緊密結合的,在泰國政府決定出兵後,預料美援軍火會很快到位。」果然,在泰國宣布派軍的第5天,美國駐泰大使表示:「軍援將很快兌現。」十多天後,美援開始分批到位。

以上事實表明,泰國追隨美國,加入侵朝「聯合國軍」就不足為奇了。

1951年11月的朝鮮鐵原以西190.8高地戰鬥,是志願軍先後與泰軍數次交戰中的一次,「無可奈何花落去」是這次戰鬥泰軍的結局。

190.8高地位於鐵原以西14公裡處,地形彎狹,其東、西、南三面均系開闊地帶,北與志願軍城山、芝山洞陣地相連。190.8高地地方雖小,位置重要,它是美軍的一隻眼睛,能夠觀察志願軍前沿陣地的活動,也能掩護後面美軍的出沒。如果美軍要偷襲城山、芝山陣地,這又是塊好跳板。所以志願軍要把它拿下來,不僅拔掉了一根釘子,而且宋村洞、道密裡一線的敵人也暴露在志願軍眼皮底下。

正因為這樣,美軍對這塊地方非常重視,工事堅固,火力很強,並和其它陣地構成了交叉火網,的確是顆硬釘子。

志願軍採取靈活的戰術原則,把它作為誘餌,藉以消耗敵人的有生力量,每次爭奪,敵人都得留下百八十個屍體,190.8高地成了美軍填不滿的墳坑。

1951年10月中旬,美軍第33師後撤休整,由泰國第21團一個加強連接防,泰軍接班後,積極加修工事,並與其側後各支撐點構成嚴密交叉火網,以防志願軍進攻。同時常以小股兵力在志願軍前沿活動,企圖攻佔志願軍芝山洞陣地,對志願軍威脅甚大。

志願軍坦克兵

志願軍決定用坦克第1師2團中型坦克第3連和自行火炮連,配屬47軍432團8連,強攻190.8高地。

坦克第2團受領任務後,立即做了如下部署:

(1)將中型坦克第3連2排前出至五裡亭,以其中1輛坦克協同432團第8連準備抗擊大馬裡方向泰軍坦克的反衝擊,另兩輛坦克搭載步兵1個班,插至190.8高地側後宋村洞一帶,負責摧毀190.8高地、198.2高地等支撐點上的泰軍發射點,截斷敵退路,並準備抗擊道密裡方向泰軍坦克的反衝擊。

(2)以中型坦克第3連第3排進至月串地、142高地,用原地直接射擊壓制仙壁、銀杏等高地泰軍炮火、坦克及發射點。

(3)以自行火炮連佔領陣地,用間接射擊壓制仙壁、銀杏炮群及334高地泰軍坦克發射陣地。

11月13日夜,坦克第3連2排由內外古橋出發,乘自行火炮連炮火準備時節,於21時23分開進五裡亭、宋村洞發射陣地。21時25分,步兵發起衝擊,坦克以猛烈炮火和機關槍向190.8高地、198.2高地泰軍火力點射擊,將其部分壓制或摧毀。此時,泰軍榴彈炮約6門向志願軍發射,坦克3連當即照準泰軍發射火光猛烈射擊,將其壓制。之後又根據步兵曳光彈指示,消滅了418高地泰軍復活的機槍發射點,21時55分戰鬥結束。

當年參加190.8高地戰鬥的王珍老人這樣回憶了當年痛擊泰國幫兇軍的情景:

參謀長給我們講了這次戰鬥中的具體任務,是要兩路進兵,把坦克分別開到泰軍的防禦前沿和翼側,用直接射擊與間接射擊相結合的方法支援步兵。參謀長說這次戰鬥一定要配合好,給敵人一個毀滅性的打擊。

天剛黑,參謀長帶領我們去勘察地形,月光照在公路上白花花的,他指示我們把棉衣翻過來穿。一直摸到190.8高地泰軍陣地下面,隱隱約約聽見泰軍構築工事的聲音和嘰哩咕嚕的說話聲。我們屏住呼吸,像獵人一樣,緊張而又敏捷地活動著,排長用手指了指前面一塊地方,用胳膊碰一碰我,我同意地點了點頭。心想:行,這塊地方不錯,既能發揚火力又很隱蔽,坦克進出也很便當。

一切都準備妥當了。擔任原地射擊的3排已經開到月串地發射陣地,摘掉防塵帽的炮口直對著334高地的泰軍坦克群,自行火炮連也在上下地、境川地段佔領了遮蔽發射陣地,步兵同志已經悄悄伏在塹壕裡,專等一聲令下。

夜間行駛的志願軍坦克

秒針不慌不忙地移動著,咔咔的聲音扣人心弦。20點整,耳機裡傳來了信號:「鴨綠江,我是大同江,101......」我急速地一扳開關,大聲喊道:「駕駛員,發動前進!」緊接著轟隆一聲,坦克越出掩體,直向泰軍陣地衝去。

進行到五裡亭,306車在路旁的山腳下佔領了陣地,準備配合步兵8連,阻擊可能來自大馬裡方向增援的敵人。我們的車和排長的車繼續前進,繞過山腳,由左側迂迴到宋村洞,泰軍萬萬沒料想到,在他們的屁股後面,已經安上了兩個活動的堡壘。

步兵已經佔領了衝擊出發陣地,這時耳機裡傳來「開始射擊」的命令。轟的一聲第一發炮彈飛出膛去,緊接著又是幾發。我們車和排長車配合得很協調,一陣猛射,掃平了山腳下泰軍的發射點,步兵緊跟著爆炸點衝上去。

綠色的燈光,不時地給我們由下而上的指示目標。我們越打越緊張,大家手忙嘴也忙,互相鼓勵著。戰士白秀雲和小曹一會兒幫助遞炮彈、收炮彈,一會兒到駕駛窗旁幫助觀察。

小曹這時更活躍了:「狠狠地砸吧,這些『乾糧』都是給鬼子的!」「第一次登門拜訪,可得多送一些『禮物』呀!」炮聲轟鳴,機槍猛掃,充分發揮了坦克的威力。

一串串紅色的曳光彈射向半山腰,我們迅速變換了射擊角度,向新的火力點射去。突然,在十公尺左右的前方落下來一排炮彈,炸起的煙塵蒙住了潛望鏡,泰軍開始反擊了。我定了定神,發現炮彈是從東邊326.6高地方向打過來的,190.8高地上的泰軍瞅著這個機會,往下逃竄。

打哪邊好呢?我正猶豫,耳機裡傳來了上級的命令:「壓制敵炮群!」我們迅速轉過炮口,來了個急速射擊,一口氣打出了十幾發炮彈,這時我們的炮兵也將大批的炮彈瀉了過去,敵炮群啞巴了。當我們把炮口轉過來的時候,排長車已經把逃竄的敵人幹掉不少,剩下的又轉了回去。這時擔任正面射擊的坦克3排,自行火炮分隊以及炮兵群,也猛烈地向334、418高地構成了一道密集的火網,泰軍坦克陣地上一片煙火,6輛坦克像死烏龜似地趴在那裡不動了。

一陣震天的殺聲,壓倒了怒吼聲,步兵飛快地由四面八方衝上190.8高地。垂死掙扎的泰軍利用殘存的火力點拼命射擊,妄想阻止衝擊的步兵。我罵了一聲:「那就再給你幾下子!」剛打了幾發炮彈就把泰軍火力壓住了。排長車衝過起伏的山地,堵截泰軍的退路,一發發炮彈把潰逃的泰軍打得落花流水,暈頭轉向,直到當了俘虜還不知道怎麼回事兒呢!

僅僅用了25分鐘,泰國一個加強連就全部報銷了。

坦克第1師戰史還記載了在這次戰鬥中摧毀泰軍坦克的經過:

坦克第3連第3排由谷川河套出發,向月串地、142高地發射陣地開進。此時334高地的泰軍坦克正向志願軍步兵射擊,3排坦克立即與擔任間接射擊的自行火炮連向其射擊,敵坦克狼狽開燈逃跑。3排又以穿甲彈向其射擊,並用火力壓制了334、418等高地的泰軍機關槍發射點,支援步兵衝擊。同時,志願軍步兵偵察部隊搜索至泰軍坦克陣地,發現敵9輛坦克均已無人,其中4輛已被我擊傷,泰軍已經跑得無影無蹤。

被志願軍擊毀的敵軍坦克

用「丟盔解甲,落花流火」形容泰國「王牌」在這次戰鬥中的醜態,算是恰如其分了。

泰國歷史上先後3次為侵略者充當幫兇,第一次為日本侵略者幫兇;第二次為美國侵略朝鮮幫兇;第三次為美國侵略越南幫兇,出動1個步兵師,達1.2萬人,超過了韓戰的出兵數。但3次幫兇,都落了個身敗名裂的下場。

韓戰後,中泰兩國關係得到緩解,兩軍也進行了友好來往和交流,再也沒有出現過兵戎相見。

相關文章

韓戰:土耳其軍「王牌旅」兵敗如山倒

韓戰:鏡頭裡志願軍與「聯合國軍」坦克戰

韓戰:請看鏡頭裡聯合國軍傷亡和戰俘

韓戰:鏡頭裡大英帝國名落孫山

本作品版權歸「晨暉軍事」所有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韓戰美國為何不讓國民黨精銳52軍助戰?麥克阿瑟與杜魯門鬧掰
    韓戰美國為何不讓國民黨精銳52軍助戰?麥克阿瑟與杜魯門鬧掰朝鮮北方軍的勝利,李承晚集團在短時間內直接崩盤,使美國華盛頓當局極為緊張,美國決定對朝鮮進行武裝幹涉。早在朝鮮南方總統李承晚逃離首爾幾個小時以後,美國杜魯門總統就在白宮召見朝鮮南方駐美大使約翰·張,為他鼓勁打氣。
  • 韓戰爆發時,朝鮮到底有多少兵力,為什麼打得韓國落花流水?
    在第2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亞洲東部的朝鮮半島幾乎成為一個火藥桶,朝鮮內部各方勢力的紛爭,站在兩國背後的世界兩極美國和蘇聯的角逐,包括與朝鮮半島利益相關的新中國、以及與朝鮮近在咫尺的日本,甚至敗退臺灣的蔣介石國民黨集團,都時刻關注著小小的朝鮮半島。韓戰爆發僅三天之後,韓國的首都漢城就失守。
  • 1953年,我軍僅用14分鐘,掏空南朝鮮最精銳部隊「白虎團」的老巢
    1953年,我軍僅用14分鐘,掏空南朝鮮最精銳部隊「白虎團」的老巢70年,恍然如夢。濟南,無影山。和煦的陽光鋪滿了屋子,投在一張老照片上。照片的主人公叫張克讓,一身戎裝,精神抖擻,勝利的喜悅掛在嘴角。「白虎團」的正式名稱叫南朝鮮「首都師」第一團,享有「國防軍主力」「無敵猛虎」的美名,因李承晚親授「虎頭旗」而得名「白虎團」。作為「首都師」的王牌團,「白虎團」武器裝備精良,作戰實力雄厚,是敵軍精銳中的精銳。96歲的中國人民志願軍老戰士敬軍禮。張克讓今年96歲,山西五臺人。
  • 挑起1950年韓戰導火索的到底是南朝鮮(韓國)還是北朝鮮?
    次日,也就是8月9日,上百萬蘇聯紅軍在他們鋼鐵洪流——坦克集群的帶領下,如潮水般地越過蘇聯與中國以及外蒙古的邊界線,向駐紮在中國東北地區的日本陸軍精銳——關東軍發動了全線進攻。很多讀者朋友在這裡應該都比較關心一個問題,那就是在北朝鮮進攻韓國之前,到底是哪一方先開火挑起軍事衝突,進而引發朝鮮南北內戰的?說得更簡練一點就是:挑起1950年韓戰導火索的到底是韓國還是北朝鮮?小編通過查閱相關資料,發現朝鮮南北雙方都說是對方先開的火,但雙方有關的檔案卻至今都沒有解密和公開。
  • 《跨過鴨綠江》真實的韓戰(一):戰爭是如何打響的?
    整部劇因為有著國家背書,可以說是第一次從全局角度向我們再次呈現了那場戰爭,這在之前是沒有過的。所以我也想借著這部劇集用幾天時間向大家再次儘量全面地介紹一下韓戰的始末,希望現在的人們能記住那個年代的付出。
  • 韓戰最初的空戰
    這種飛機廣泛參與了韓戰,由於空戰性能不如米格15,在戰爭後期主要作為對地攻擊機使用。韓戰初期因為美空軍機場均在日本,而早期的噴氣發動機非常費油,使得F-80噴氣戰鬥機在朝鮮上空留空時間很短。美軍迫不得已使用F-82這種飛行速度慢但是航程遠的老式飛機作為空中掩護戰鬥機。隨著戰爭的進行,美軍逐步把機場移至韓國,F-82的航程遠的優勢隨即消失,開始轉變職能作為偵察機和氣象觀測機使用,最終被F-94戰鬥機徹底取代。
  • 萬曆時期韓戰:豐田秀吉統一日本卻殃及鄰國,三國三敗俱傷
    在我國歷史上,對日戰爭其實並不多,而且還主要集中在明清時代;但是明朝對日戰爭勝多敗少,而清朝對日戰爭則是勝少敗多;不光光是這樣,明朝對日戰爭還是在國力衰落的情況下進行的;那麼明朝和日本最大的戰爭——韓戰究竟是什麼樣的呢?
  • 韓戰最大的輸家
    當美國糾集聯合國軍準備軍事幹預時,蘇聯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完全可以一票否決,可是偏偏到了投票的關鍵時刻,蘇聯代表卻「因故」缺席!故意把聯合國軍放進朝鮮。 B、唆使中國出兵朝鮮,滿口答應中國一旦出兵,蘇聯立刻提供強大的空軍支援。可是等中國三個軍的首批部隊進入朝鮮後,卻又說要顧及到和美國的關係,不便派空軍參戰。
  • 韓戰初期,北朝鮮軍隊有多厲害?美軍參戰也被打得連連敗退
    然而與中國一衣帶水的朝鮮卻深陷戰爭的漩渦,蘇聯和美國相繼從南北朝鮮撤軍後,南北朝鮮圍繞著祖國統一問題,爆發了韓戰。韓戰爆發後,美帝國主義操縱聯合國,悍然出兵幹涉朝鮮內政,並且一度將戰火燒到了中國東北。
  • 韓戰的大贏家是誰?中美兩軍在其中浴血奮戰,韓國蘇聯撈現成
    韓戰是一場"政治高於軍事"的戰爭,中國和17個國家/地區組成的"聯合國軍"。這場戰鬥最終以談判結束,談判的根本動機在於,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無法擊敗志願軍,志願軍也無力再越過38線實施對聯合國軍的進攻。
  • 韓戰,麥克阿瑟曾提出投26顆原子彈給中國,為何最後沒敢投?
    導語:韓戰,麥克阿瑟曾提出投26顆原子彈給中國,為何最後沒敢投?二戰結束後,世界格局發生變化,實力本來就雄厚的蘇聯和藉助戰爭發財的美國成為當時世界的巨頭,一山不容二虎,為了爭奪世界霸權,蘇聯和美國展開了冷戰。1950年韓戰爆發,中國出動志願軍前往朝鮮援助。
  • 李承晚與韓戰
    , 然而歷史證明,那些靠出賣國家利益的而博得洋主子歡心的人是沒有好下場的, 韓戰中也有這個麼個人, 一直在賣國求榮的大道上一路狂奔, 最後也是慘澹收場,他就是李承晚。
  • 《向著炮火》——推薦2010年權相宇主演韓戰影片
    《向著炮火》(到炮火中去)是由李載漢執導,崔勝賢、車勝元、權相佑、金承佑主演的戰爭電影。影片根據韓戰期間發生的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了在前線與朝鮮正規軍作戰的71名學生兵戰死沙場的悲壯故事。該片於2010年6月16日在韓國上映。1950年八月,朝鮮人民軍攻克漢城,一路南下。
  • 豐臣秀吉為何發動韓戰,讓他打的潰不成軍
    戰爭打完了,國內一大幫無所事事的武士,猴子也不敢讓他們下崗啊,大名老爺也不能養閒人呢!猴子抓耳撓腮想了又想,國內市場是不行了,我們還有國際市場啊,把國內矛盾轉嫁國外!對,我們可以輸出戰爭,打誰呢,看了一圈,只有朝鮮。朝鮮現在的情況呢,作為子公司的朝鮮,自從把太祖朱元璋的馬屁拍舒服後,把朝鮮定為永不徵伐之國,已經安享了兩百多年的和平,承平日久,人不知兵。
  • 《最寒冷的冬天》:美國人眼中的韓戰是什麼樣的?
    01 被淡忘的韓戰對於美國,韓戰是一場令人困惑的的戰爭,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看似永無希望,永無止境。而箇中原因,除了那些在前線奮力廝殺的美軍將士外,大多數美國人都寧願不求甚解,不想去關注。半個多世紀過去了,這場戰爭仍然停留在美國的文化意識之外。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韓戰似乎已經被美國歷史所淡忘。可能是美軍在這場戰爭中遭受了沉重的打擊,最後也沒有從中受益。他們寧可認為這場戰爭從來沒有發生過。
  • 勇猛善戰還是不堪一擊,韓戰中,北朝鮮軍隊的戰鬥力到底如何
    勇猛善戰還是不堪一擊,韓戰中,北朝鮮軍隊的戰鬥力到底如何韓戰,將世界三個舉足輕重的大國捲入了戰爭,蘇聯雖然沒有直接參戰,但是一直在背後給中國和朝鮮提供軍事援助,美國也知道蘇聯在背後捅刀子,但是看破不說破,既然你背後搞小動作,那麼我召開聯合國會議,派人直接參戰朝鮮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了,這裡不得不提到一句,任何國家所有的政治行為和軍事行為都是建立在本國利益之上的
  • 央視科教頻道將與韓國KBS合拍紀錄片《萬曆朝鮮戰爭》
    《萬曆朝鮮戰爭》的諒解備忘錄。根據這份備忘錄,央視科教頻道(CCTV-10)將同韓國放送公社(KBS)合拍五集歷史紀錄片《萬曆朝鮮戰爭》。  萬曆朝鮮戰爭因日本軍隊於1592年入侵朝鮮半島而爆發,中國應朝鮮王朝請求出兵援助朝鮮。艱苦卓絕的反侵略戰爭共進行了近七年,中朝雙方都付出了巨大的傷亡和代價,也湧現出幾位不世出的名將,如中國的陸軍將領李如松和朝鮮的海軍將領李舜臣。
  • 【盤點】電影中的韓戰
    韓戰後期,美軍新兵盧米斯新近被調到韓戰前線,他躊躇滿志,一心想當個光榮的英雄。每天晚上和步兵排的戰友出去巡邏。然而,他慢慢發現,在韓戰上當兵沒有什麼值得光榮的地方...6、《實尾島》孤零零的學徒兵小隊在一所廢棄的學校中布防,他們將要面對的,是朝鮮人民軍精銳的766部隊,人民軍少校樸武郎(車勝元 飾)為完成最高領袖的任務,下令向距離釜山更近的浦項進攻……17、《共同警備區》
  • 萬曆朝鮮戰爭,豐臣秀吉意在入侵明朝,為何他覺得自己能滅大明?
    在他的計劃中,日本要先滅朝鮮,再滅明朝,隨後佔領天竺稱霸世界。並且在計劃實施的第七年,將首都遷到北京。1591年,豐臣秀吉致書朝鮮國王,想要借道出兵大明,並且勒令朝鮮「秀吉入明之日,其率士卒,會軍營,以為我前導。」儼然一副宗主國的做派。同時,豐臣秀吉還派遣使者通告明朝周邊的國家,要求他們對日本稱臣,並且出兵一起討伐明朝,可惜這些國家都是明朝的藩屬國,立場很堅定,朝鮮、琉球和暹羅等國國王還派遣使者將這一情況通報大明。
  • 韓戰,中美雙方最傑出的各級指揮官,最高的不是彭總而是這位
    韓戰今天已經過去七十年了。由於許多檔案的解密和當事人回憶錄的出現, 現在我們對戰爭的真相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無論這場戰爭關乎多少國家、多少人的利益,歸根結底實際上還是中美之間的對抗,並且是一場強弱實力懸殊之間的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