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金剛川》就上映了,觀影前,請允許我講三件事,別怕!不是劇透,是關於電影製作、電影內容背後的故事,有助於我們更能看懂,更能沉浸其中。
第一件事,拍攝過程
直到2006年,中國電影已經死氣沉沉很久了,這一年有兩位導演橫空出世,一個是賈樟柯,一個就是寧浩。
賈樟柯的一部《小武》和一部《站臺》讓業內人瘋狂了,而寧浩的一部《瘋狂的石頭》讓業內和業外都瘋狂了,中國電影重建自信。
有人為此還跟香港導演王晶開玩笑說:十多年來,您一直是中國喜劇票房之最,如果讓您來到《瘋狂的石頭》,會比寧浩好嗎?王晶笑笑說:「好不好,我不敢說,但是一定比他快。」
如果說國產電影工業,在過去十年做好了深刻與票房,那麼《金剛川》這次又做到了速度,速度超快。
2020年8月正式獲批立項,9月20日正式殺青,全片拍攝時間不到2個月,後期耗時更短,比一個廣告宣傳片都快,很多網友為質量擔憂,但由於之前有過《槍火》、《古惑仔之人在江湖》等先例,所以目前這麼多人如此期待,也是可以理解的。
要知道,這次真的是時間緊,任務重,不得不說,比起藝術創作,這部片子更是一次zz任務!為什麼呢?簡單說就是時勢造英雄,就像去年的暢銷書《美國陷阱》一樣,當時華為事件鬧得正歡,中宣部領導直接致電中信社長催促出版,原本兩年的項目,用了兩周就搞定了。給書號等資質審批手續一路綠燈。而如今,《金剛川》這部電影,說的是抗美援朝,那就更不在話下了。
第二件事,歷史背景
在《八佰》放映時,網上突然湧現一堆中學歷史都很少及格的「歷史專家」,瘋狂談論歷史考據,紛紛下結論說那場戰鬥很小,根本不慘烈,真是令人噴飯。如此情緒化地質疑歷史真實性,也是醉了。啥叫慘烈啥叫不慘烈,我敢肯定,這些人今天若被老闆、老師或老婆連續扇倆嘴巴,估計都會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慘烈吧!
說回《金剛川》,片中的金剛川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簡單了解講一下韓戰的來龍去脈,你可能就很明白了,相信你會因此更能走進人物,更能認識到他們的可歌可敬。
二戰之前,日本殖民朝鮮,二戰之後,美蘇以「三八線」(38°緯線)為界,對朝鮮進行南北分管,這是由朝鮮半島地理位置導致的,這裡無論是對美國登陸亞洲虎視蘇聯,還是蘇聯坐陣太平洋進軍美國,都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
然而,「三八線」兩邊並不安寧,雙方都在積聚武力,小型衝突不斷,直到1950年6月25日,北邊的朝鮮首先大舉進攻韓國,三日內攻陷韓國首都首爾,8月,抵達釜山,非常恐怖,估計電影《釜山行》的隱喻就在這裡吧。
美國見勢提請聯合國出面解決,而蘇聯見朝鮮一直處於優勢地位,則拒絕出席聯合國會談此事,故被視為棄權,安理會出臺82號、83號和84號決議,組織16國軍隊和5國醫療力量對韓進行「軍事和醫療協助」。瞬間,金日成整個人都不好了,急忙向蘇聯哭訴,請求援助,隨即蘇聯派空軍秘密參戰。並施壓中國出兵。當時聶榮臻,是解放軍代總參謀長,還有周總理,多次警告聯合國,不可越過三八線,否則中國將改變中立的立場。
但是聯合國軍毫不理睬,甚至美國還轟炸了中國的安東市,也就是丹東,位於中朝邊境。聯合國軍很快跨過「三八線」,攻佔了平壤。不得已中國軍隊秘密渡過鴨綠江,長驅直入,三個月內,三次戰役,將戰線推回三八線,再次攻佔了首爾。
一周後,聯合國提出停戰建議,無人回應。聯合國軍又在第四、五兩次戰役將中方推回三八線。而後,蘇美中三方贊同停戰談判,但是,邊打邊談,戰爭變得更加激烈,誰都清楚,誰在戰場更佔優勢,那麼談判桌上的一方也就更硬氣。談判期間,中美的的主要戰場就是上甘嶺和金城。
金剛川就是志願軍為援助金城兵力必須通過的一條河,軍隊為了在指定時間到達,向金城前線投放更多戰力,在物資匱乏、武裝懸殊的情況下,不斷抵禦敵機狂轟濫炸,以血肉之軀一次次修補戰火中金剛川上的木橋。
第三件事,製作班底
對於電影製作而言,誰是最可愛的人不重要,重在誰是國內最強悍的電影班底,只有最強悍的製作班底才能被臨危受命。臨危受命不是臨時找炮灰,所以一定要找最有能力的人。
本片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領銜出品,該影片由管虎、郭帆、路陽聯手執導。而演員陣容堪稱豪華,由吳京、張譯、魏晨三位實力派演員領銜主演,令人驚喜的是鄧超在《金剛川》中客串扮演了一個特殊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