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正確的三觀,與家庭教育關係大嗎?

2020-12-24 兩個小寶貝呀

#家庭教育#

都說青少年是祖國的花朵與未來,也講家庭教育對於青少年性格養成的重要性。那麼,從少年、青年,如今成年,他的三觀是否正,與家庭教育關係大嗎?

我覺得,一個成年人正確的三觀,首選靠家庭教育。

(這倆自由了,但三觀不正)

前段時間逛超市,一對情侶連翻5箱水果,只為湊一箱又大又好的,實在讓人無語。

就說這種行為:「翻了5箱橙子,每個捏捏、逐個挑挑、挨個揀揀,把不滿意的換掉,就為了讓自己箱子裡的每個橙子都是完美的」。

從旁邊經過的人看到此情此景一臉驚詫、連連搖頭,但這對兒年輕人完全沉浸在自己精挑細選的樂趣中、顧不了旁人的感受感到異常的反感。

同一批橙子能有多大差別?一定要把整個貨架箱子裡的每個橙子都拿出來,比較一下色澤、新鮮度、大小,才放心嗎?被淘汰的橙子不傷心嗎?

(這人愛妻顧家,但三觀不正)

我們村子有一戶人家,明知自己得了癌症,向別人借了九萬塊錢。半年不到死了。後來才得知,他知道自己得癌症後,把婚離了,財產全部給了老婆。併到處借錢,差不多六十萬,全部給了他老婆。

因為在生病之前,他生意做得很不錯。誰都覺得他是不差錢的人,借錢可能真的是短暫的。現在那幾個被借錢的找他老婆要錢,他老婆不認帳,說早離婚了,和她沒關係!

又說人死債消。

(人活著,要有約束限制)

記得郭德綱在《坑王駕到》中有提到四不吃:一不吃牛肉,因為它善。幹一輩子活臨了給殺了,心裡捨不得。二不吃烏魚,因為它孝。母烏魚生完孩子後,頭暈眼花好幾天看不見路,為了不讓媽媽餓死,小烏魚就主動鑽到媽媽嘴裡,讓媽媽活命。三不吃鴻雁,因為它貞。兩隻鴻雁是一對,其中一個死了,另一個打一輩子光棍。四不吃狗肉,因為它忠。一輩子跟著主人,忠心。

沈從文在《八駿圖》中也說,一個人一輩子總要有點什麼限制,人才能夠像一個人,一個不受任何拘束的人,表面看極其自由,其實他做什麼都不能成功。人活著,總要給自己一些限制。生命有所忌憚,才不至於把事兒做絕。有傷悲,才會有慈悲。一個人活得有了限制,才會有羞恥感,做事兒時刻留有底線,就有了為人的體面。我以為,這才是正確的三觀。人可以有自由,但前提是不妨礙他人,不妨礙社會美好。

言歸正傳,以上兩個例子,前一個自己實際得了多少好處?又失去了多少?後面這個自以為聰明的人,你與妻子得到了多少?失去了多少?

我想問,這樣有意思嗎?你就因為買一箱橙子,讓自己的自私貪婪暴露無遺,讓大家口口相傳你的惡劣行徑?你為了平白騙取別人的錢財,死後還要被罵沒有一點做人最起碼得人心?你讓妻子在世人眼中也是一個貪婪吝嗇的醜惡嘴臉?

何苦呢?

這兩個例子告訴我們,三觀正確很重要。而正確的三觀,離不開家庭教育。

雖然我們從三歲就要入學接受學校教育,但說實話,在學校除了學習以外,其他方面真的是有學好也有被帶壞。家庭教育,就是來輔助孩子,哪些是正確的三觀,哪些是不正確的。

為什麼會有人說從小看大呢?是因為一個孩子從小的性格培養,決定長大後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小時候父母營造的家庭教育環境很差,孩子長大後必有所欠缺!就像父母吸菸,孩子可能學會抽菸。父母不講衛生,孩子也習慣了不講衛生。父母喜歡說髒話,孩子就有樣學樣……

歸根究底,還是靠家庭教育。

還是回到這個挑橙子的事件中來。他們這麼幹,我們會不會聯想到他的父母以前曾經這樣做過?他便以為這是可以的?如果小時候他的父母就告訴她這樣的行為實數自私無下限,他還會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的這麼幹?

估計不會。

而且,就現在很多年輕人,父母都在。即便是父母的言行教育,也可以帶領、波及到孩子的行為。

所以,我以為,成年人正確的三觀,與家庭教育關係最大。

即便後期會受到外界影響,但父母教育是影響最深遠的。不然,何來「有其父必有其子」一說?

大家覺得呢?

相關焦點

  • 白中傑事件引發的社會反思,家庭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你知道嗎?
    而相比於學校教育,家長給與孩子的家庭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這一點無疑。從近幾年教育方針上的家校共育我們就能看出來。而父母也是孩子一生中最早的老師,也是終身的老師。但很多家庭無疑是缺少了家庭教育這一點的,這讓有些孩子卻從小就缺失了這一部分的教育,最終違法犯罪,走上了不該走的路子。
  • 林有有為什麼三觀不正?
    我國自打開國門以來,經濟發展迅速,貧富差距拉大,導致有的人一切向錢看。世風日下!有錢就是爺,有奶便是娘,甚至笑貧不笑娼。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林有有之流的人是不會為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恥的。但是她考慮過顧佳等人的感受嗎?考慮過許幻山的處境嗎?她置其他的人,包括她愛的人於不顧。這根本就不是愛,這完全是自私。當然,其實林有有也不愛許幻山。
  • 《三十而已》王漫妮VS林有有:揭示女孩的家庭教育
    主旋律和伴奏曲斥著社會,兩位年輕漂亮的女孩,對待愛情有截然不同的觀點,反觀也揭示了家庭教育。1、富養不是縱容女孩子在小的時候,當看到別人手裡有自己喜歡的東西,別想要,想得到。性格內向的孩子,會跑回家來跟爸爸媽媽要。膽子大的孩子會直接從他人手裡搶過來,作為父母應該教育孩子有物權意識,別人的東西再好也是別人的,不能剝奪他人的所屬權。
  • 電影《少年的你》,直擊校園欺凌的醜惡,凸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導演曾國祥把別人不敢輕易觸碰的校園欺凌題材搬上了大熒幕,之所以很少有導演觸碰這個題材,是因為這個事情太敏感,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校園欺凌事件層出不窮、屢禁不止。我認為他的父母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如果不是父母平時的嬌慣,他們的孩子能會在大庭廣眾之下毆打他媽媽嗎?
  • 深挖電影《少年的你》,校園欺凌的背後,凸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導演曾國祥把別人不敢輕易觸碰的校園欺凌題材搬上了大熒幕,之所以很少有導演觸碰這個題材,是因為這個事情太敏感,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校園欺凌事件層出不窮、屢禁不止。由此我們可以大膽猜測一下,胡小蝶這種逆來順受、軟弱的性格跟他的父母應該有很大的關係,也就是說跟她的家庭教育密切相關。由此我可以給出她父母的一個側寫,她的父母也許文化程度不高,做的工作也不是很體面,收入微薄,本身估計就是膽小怕事的性格,對孩子的教育也是不讓她們惹事生非,遭受欺負了能忍則忍,不要反抗。當胡小蝶告訴父母自己的遭遇的時候,他父母也沒有勇敢的去學習幫他討回公道。
  • 從《銀河補習班》看家庭教育
    …」聽著他們的討論,我也在思考,劇中馬飛的改變,僅僅只是由寄宿改為了走讀,由題海戰術改為瘋玩嗎?找關係回到老房子裡,馬皓文把孩子的課本都拿出來,在我以為他要給馬飛補課的時候,卻見他把書本摞成一摞,然後拿把尺子量一量,告訴馬飛,每天0.1釐米,難道都不行嗎?成功地趕跑孩子內心的恐懼,激起孩子向上的動力。
  • 「都成年人了,還看動漫,你幼不幼稚啊」成年人真的不該看動漫嗎
    「這麼大人了,怎麼還看動漫啊」「都成年人了,還看動漫,你幼不幼稚啊」「你也老大不小了,咋還這麼不成熟,喜歡這些小孩子的玩具啊(手辦)」,作為一個喜歡二次元每當這個時候,我們大多只能報以一個尷尬的微笑回應,那麼成年人到底該不該看動漫呢,看動漫真的就是不成熟嗎?今天我們就來講講。1、喜好不分年齡動漫,也是影視產業中的一種,和電視電影並無什麼區別。有人喜好籃球,有人喜歡遊戲,自然也有人喜歡動漫。
  • 成年人學英語的正確姿勢
    對於很多工作的成年人來說,尤其是那些在外資公司和外貿公司上班的職員們,工作內容總是避不開英語這樣東西,而當年在學校中卻又沒有那麼的重視它,導致現在在工作中屢屢受挫。那麼成年人學英語有哪些困難呢?成年人想要提升英語水平又有哪些好的辦法呢?成年人學英語有什麼困難呢?1.沒有學習環境,不像在學校一樣,周圍的同學、老師、各種考試都是刺激你學習的動力,上班族缺少了這些外部刺激,即使你剛學會幾個單詞或是幾個句子,在工作中你卻無法很好的得到練習。
  • 避開家庭教育中這5點大忌,就超過了80%的父母!
    但這讓很多父母很暴躁,抓狂,而家庭教育就在這樣的狀態展開了。每個父母都深愛自己的孩子,望子成龍心切,無意中觸犯了家庭教育大忌,直到青春期問題才開始爆發,回過頭才發現,已經在錯誤的道路上走了很遠。下面家庭教育的大忌,看看你踩中了幾點?
  • 王欣逸:家庭教育的缺失,昔日童星今為階下囚,二審改判十七年!
    對此,王欣逸等人因犯"成年人共同殺害少年罪",加重改判17年。像王欣逸這樣年少成名的孩子,原本只要好好教導就能走上正道,卻因為家庭因素一步步墮落,最後直到入獄所以說家庭教育是是非常重要的,是引導孩子走向正途的關鍵。因為家庭的關係而引起孩子引起犯罪的例子,可以說有很多 ,比如說前幾年沸沸揚揚的李天一案件。這不僅僅是個例那麼如何教育孩子呢?
  • 成年人的關係,都是有保質期的
    成年人的關係,也是有保質期的。隨時間流逝,年歲漸長,驀然回首時才發現,有太多的人,早已淡出了我們的朋友圈。原來,不是所有友誼,都能共青春同滄桑。我大學畢業那年,她已率先找了一個大自己好幾歲的男人結了婚。我想與她聊聊職業規劃、未來發展,她卻向我抱怨老公應酬太多,回家太晚。我想約她出去看看電影、逛街吃飯,她推脫要照顧孩子,不方便出門。
  • 簡陽市家庭教育網絡直播課程(三)—《夫妻關係》
    你是何類型的夫妻關係?你們的夫妻關係對孩子有什麼樣的影響?應該如何經營良好的夫妻關係?聽這門課,給你答案課程時間7月26日(本周日):10:00-11:0010:00準時開播請提前進入直播間課程大綱 1、夫妻關係對孩子的影響 2、6種類型的夫妻關係
  • 成年人的關係,比我們想像中還要脆弱
    連我們成年人的世界中的那些關係,也都有了保質期。現在的我們,很少會發朋友圈或者微博,更多的是看、聽、讀。不是所有的友誼或者友情,能夠一起走過青春又走向未來。圖片來源 www.pexels.com還有一種,就是聊著聊著,突然這個關係就沒有了。這種關係,可以說是讓我們比較納悶的。
  • 《通往機場的路》人生本來就沒有絕對正確的三觀
    這是一部很美好的劇,雖然彈幕無數多人在說三觀不正。其實我覺得,所謂正確的三觀,也是基於每個年代適合當下社會機制發展的一種設定,本來就應該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的三觀應該隨著社會發展去做改變。就好比,在過去,一夫一妻多妾制,就是當時正確的三觀呢,但是現在這個年代能用嗎?如果把婚姻的底線,只是定義在不出軌,那我覺得真的太可悲的。婚姻的意義,在於和對方一起努力成就更好的自己。
  • 鄭爽節目發表言論,震驚眾人三觀,堪稱女性教育反面案例
    大兄弟們好,我是愛八卦,狗嘴吐不出象牙的樓八時。偶像之所以能夠成為偶像,不僅是自身營業能力與機遇的雙重結合,對追隨於自己的粉絲,能夠起到積極正能量的引導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項。但鄭爽在節目上發表的一番言論,真的是震驚眾人的三觀。這樣的迷惑三觀竟然能成為偶像?長得漂亮就可以理直氣壯地花別人的錢?
  • 最舒服的關係,是三觀一致
    曾經知乎上有個熱門話題,什麼關係才是最舒服的?下面有位網友的說的特別好:三觀一致。的確,三觀一致,才會有共鳴,懂得尊重對方,不需要刻意為之,安心做你自己,這樣的關係,相處起來才不會累。深以為然,不管任何關係,三觀若是不合,相處起來只有心累。因為三觀不同,做不到換位思考,更不會去理解,包容誰,只有面紅耳赤,只有鬱鬱寡歡,既然如此,又何必糾纏不休? 在人生路上,我們尋求的是志同道合的朋友,處的是舒服與心安。倘若,互相都不能理解,彼此處的煩心,總被利用苛責,又何必浪費時間繼續?
  • 2020中國家庭教育行業研究報告
    一、家庭教育概念及行業規模1、概念廣義的家庭教育概念,涉及家庭關係、家庭經營與管理、家庭與社會的關係、家庭法律關係、家庭倫理、家庭健康等多重學科。狹義的家庭教育概念,簡指所有對0-18歲生命個體增值的教育活動。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對未成年子女進行社會公德、家庭美德、生活技能、行為習慣和身心健康等教育以及法律、法規規定的教育。
  • 成年人「口欲期」,心理學家:尷尬而又存在的「病態」
    可是,我們成年了也會有口欲期嗎?病理性迷戀精神病學家 Christie認為:當一個人陷入愛河時,就會出現口欲期,因為愛河是連續的,一端是「純愛」,另一端是「病理性迷戀」。簡而言之,當一個人陷入愛河,一旦陷入這一病態而不能自拔時,就會對戀愛對象極為著迷,而這種著迷就會達到一種癲狂的程度,就像嬰兒正處於口欲期一樣。
  • 三觀一致,必將取代血緣關係
    作者:孫娟,來源:孫娟的書房(ID:SJDSFSJ),經授權發布♬ 點上方綠標可收聽富書主播時櫟朗讀音頻插曲:純音樂-《Safe in Your Embrace》有的人說,他重新認識了自己身邊的人,也拉黑了很多朋友。在網絡上,從一個人轉發的、點讚的文章,就能看出這個人的認知能力,判斷力。
  • 家庭教育主要內容包括哪些??
    它是家庭教育指導思想、方向的出發點和歸宿,具有客觀存在性。血緣與撫養關係使父母與孩子之間凡接觸到教育問題的言行無不與教育目的有關。家長應認識到在家庭環境中,不管自己的言行有無意識,客觀上孩子都在接受著教育,並達到一定的目的。要想孩子健康地成長,家長必須革除無意識自然發展的家庭教育觀念,樹立起有意識、有目的科學施教的新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