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語:
「口欲期」我想很多人都沒聽說過,但我們每個人都有過這樣的情況,口欲期一般是指嬰兒時期用嘴說話的行為方式,因為嬰兒剛出生時一般是不能自己照顧自己的,必須依靠父母照顧才能完成基本生活。
但「口」卻是嬰兒的生活與興趣中心。初生嬰兒時,她們吃奶是用口,餓了或不舒服時,用口哭喊,生氣時,用口咬母親的乳頭,無論抓到什麼東西,都會放進嘴裡,因為這是她們惟一的認知方法
心理學專家認為:口欲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自我意識形成的階段。因此普遍存在著口欲期,對嬰兒而言,這是非常合理的。可是,我們成年了也會有口欲期嗎?
病理性迷戀
精神病學家 Christie認為:當一個人陷入愛河時,就會出現口欲期,因為愛河是連續的,一端是「純愛」,另一端是「病理性迷戀」。
簡而言之,當一個人陷入愛河,一旦陷入這一病態而不能自拔時,就會對戀愛對象極為著迷,而這種著迷就會達到一種癲狂的程度,就像嬰兒正處於口欲期一樣。
在這個時候,他們,不能控制自己的思維方式,不能控制自己的言行舉止,而這種情況會隨之而來的對另一半的迷戀更加瘋狂,此時的自己無法控制,無法控制自己做出某些破壞性的行為和無法忍受的衝動。
而且這段關係對戀愛雙方來說非常不正常,會極大地損害彼此的健康,因為他們此時的心理非常極端,非常容易焦慮和不安。很難接受在兩個人的關係中會出現一些問題。
相關心理學家認為:如果一個人處於一種狀態,那麼他很可能會反覆地處於這種狀態,因為這種狀態會給他帶來安全感和成熟感。使他們能夠更舒適地停留在自己計劃的情景中。
因此,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一旦意識到自己正處於這種狀態,一定要及時調整自己,不要讓自己陷入無法自拔的深淵。
這種病態不僅對自己是個極大的傷害,對你的另一半是更大的傷害,即使是這種狀態出現一秒鐘,也要及時停止,及時做些心理疏導,讓自己保持正常的心態。
在這個世界上,上帝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它要來就要來,要去就要不停。建立正確的愛情觀,有利於自身心理健康,更有利於兩性關係健康穩定地發展。
心理學專家 Dan Kiley指出:一些成年人也伴隨著口欲期,因為他們在情感上還沒有成熟,而且這些人也被稱為「彼得潘症候群」,這種症狀通常會伴隨著哪些人在情感上還未成熟,而在情感上還未成熟。
SalinPaswell是一位社會心理學家、墨西哥醫生,他認為:「PeterPeterPeterPeterPeterPeter綜合症」患者通常是由於家庭教育不當導致的。儘管他們的年齡已經到了成年階段,但由於父母的孤立無援或錯誤觀念方面的教育,他們的思想還沒有成熟。
這類人不願承擔過多的責任,字裡行間帶著孩子氣,無法接受現實生活的壓力和某些自身無法承受的痛苦,即使自己組建了一個家庭,這一症狀也難以減輕,最終會導致家庭分裂。
而且孤單這種人不願長大,總想做個孩提時代的自己,即使不願面對長大後的自己,但卻已成年,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但內心和思想卻不願長大,希望能得到他人的關注和愛。
因為長時間生活在「別保護」狀態下,很難有正常的交往,生活中也不會有好朋友,所以是比較孤單的。
自戀
會陷入對自己無限的幻想中,以為自己是最完美的,最無可替代的,但事實上,僅僅是因為他們不想與外界接觸,所以不了解外界,才會認為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結論:
所以說,成年人的「欲期」是非常不健康的,如果發現身邊的人或者自己出現了這種情況,一定要及時制止,不要總想著自己有個無線上網的好機會,你要學會慢慢接受你已經是個成年人了這個事實。誰也不能做一輩子的孩子,誰也不能為你承擔一生的責任,終究有一天要學會自己面對一切問題。只有到那時,你才能真正理解成年人的幸福和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