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憲皇后是雍正皇帝的原配妻子,內大臣費揚古之女,母親是努爾哈赤玄孫,可以說出生顯赫,雍正即位後就冊封她為皇后,死後與雍正合葬泰陵。
孝敬憲皇后
孝敬憲皇后為何葬在泰陵?
孝敬憲皇后烏喇那拉氏,是雍正帝原配妻子,滿洲正黃旗人,內大臣費揚古之女。康熙三十年(1691年)被康熙帝賜封給當時的皇四子胤禛為嫡福晉,雍正元年(1722年)冊為皇后。雍正九年(1731年)戊戌九月二十九日崩逝。乾隆二年,與雍正帝合葬於清泰陵。
孝敬憲皇后是雍正的原配妻子,也是他唯一冊封過的皇后,與雍正皇帝合葬也是理所當然。
雍正和年妃是否合葬?
是的,合葬的還有敦肅皇貴妃。
清朝的泰陵距易縣15公裡的永寧山下,海拔382米,始建於1730年(雍正八年),佔地8.47公頃,內葬世宗雍正皇帝、孝敬憲皇后、敦肅皇貴妃。泰陵清西陵中建築 最早,規模最大,體系最完整的一座帝陵。
年貴妃,名秋月。據懷遠縣年氏宗譜載,其祖籍懷遠火廟北年家莊牛王殿,即在現在的安徽省蚌埠市。其父年遐齡官至工部侍郎、湖北巡撫,有兄年希堯亦曾任工部侍郎,其另一兄年羹堯就是雍正時代名滿天下的撫遠大將軍,封一等公,曾是權垂朝野的大臣,後因自恃功高,驕橫跋扈,無人臣禮,最終招致雍正的警覺和忌恨,令其自裁。
關於年貴妃的記載不多,在《清史稿》列傳一后妃中有一點點記載:「敦肅皇貴妃,年氏,巡撫遐齡女。事世宗潛邸,為側福晉。雍正元年,封貴妃。三年十一月,妃病篤,進皇貴妃。並諭妃病如不起,禮儀視皇貴妃例行。妃薨逾月,妃兄羹堯得罪死。諡曰敦肅皇貴妃。乾隆初,從葬泰陵。子三:福宜、福惠、福沛,皆殤。女一,亦殤。」
這麼美的泰陵
隨便一張都能拿來做屏保
↓↓↓
◆ ◆ ◆ ◆ ◆
泰陵簡介
泰陵是清世宗雍正帝及其皇后的合葬陵墓。位於距易縣15公裡的永寧山下,海拔382米,始建於1730年(雍正八年),佔地8.47公頃,內葬世宗雍正帝、孝敬憲皇后、敦肅皇貴妃。清泰陵是清西陵中建築最早,規模最大,體系最完整的一座帝陵。
泰陵整個陵寢分前後兩個部分,前部分是門、坊、碑、亭,後部分主要是殿宇和地下宮殿。五孔石拱橋是泰陵最前面的建築,10.94米寬,87米長,拱高4.9米,由長方形青白石建成。五孔橋北,有巍峨高大雕工精美的三座石牌坊,一座居中橫跨神道,二座稍後,分列左右。大紅門是西陵的總門戶,門有三洞,設東西便門各一。
關注我們,通曉易縣旅遊那些事;加入我們,搭上旅遊致富直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