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50個基礎體式的練習口令和重點,瑜伽初學者入門看這一篇就夠

2020-12-21 凡一說瑜伽

詳解50個基礎體式的練習方法和重點,瑜伽初學者入門看這一篇就夠

很多瑜伽初學者會為找不到入門的方法,不知道從哪入手開始學習或者學了這個體式又忘了那個動作而苦惱。

給大家梳理一下,一次性詳解50個瑜伽基礎體式的練習口令及重點,希望對瑜伽初學者所幫助。

內容比較多,廢話,我們就不說了,直接進入主題。

1、山式

站在墊子上,雙腳併攏,膝蓋和腳趾朝向正前方,收緊雙腿上提骨盆端正、脊柱立直胸腔打開、肩膀後展下沉,雙手自然放身體兩側頭頸端正,目視前方山式被譽為所有體式的正位基礎。

2、站立前屈式

在山式的基礎上吸氣,手臂向上舉過頭頂呼氣,手臂帶動身體以髖為折點向前向下摺疊到自己的幅度,雙手放腳兩側。兩個重點:以髖為折點;後側緊可以屈膝蓋。

3、四柱式

俯臥在墊子上雙腳分開與骨盆同寬腳掌踩地。雙手放胸腔兩側。吸氣時,腳掌踩地、腳後跟向後蹬送,雙手推地伸直手臂,抬身體向上成條直線。呼氣,收緊核心,保持再次吸氣時,屈手肘向下,小手臂落地大手臂垂直地面。重點:收核心、腰椎不受力,肩膀後展下沉,肩頸區域穩定

4、上犬式

仰臥在墊子上,雙腳分開與骨盆同寬,膝蓋腳背落地雙手放胸腔兩側,手肘向內夾緊吸氣,腳背推地,雙手推地,伸直手臂抬身體向上離開地面呼氣,沉肩保持。重點:胸腔推上去,腰椎不受力,脊柱延展

5、下犬式

跪在墊子上,大腿分開與骨盆同寬雙手分開與肩膀同寬,體前撐地。吸氣時,雙手推地,重心後移,前腳掌踩地,抬臀部向上。呼氣,伸直雙腿,腳後跟落地,身體成倒v型。不要壓肩、大手臂外旋給肩頸空間、脊柱延展、可以屈膝踮腳根

6、單腿下犬式

可以在上犬式的基礎上。吸氣,抬左腳向上,伸直左腿,腳尖回勾。呼氣,保持重點:不要翻胯,同時身體的重心不要向一側傾斜。

7、海豚式

在下犬式的基礎上。收緊核心,彎曲手肘,小手臂落地。對後側柔韌性的要求比下犬式更高一點。

8、幻椅式

山式站立準備。吸氣,雙手臂向上舉過頭頂呼氣,屈髖屈膝進入幻椅式。重點:不要翹臀,重心不要放在膝蓋上。

9、戰士一式

山式站立,雙腳分開與骨盆同寬左腳向後撤一大步。吸氣,手臂上舉。呼氣,彎曲右膝蓋右小腿垂直地墊。重點:雙腿共同承擔身體重量,脊柱延展骨盆端正。

10、戰士二式

山式站在墊子的中間,雙腳大大的分開,右腳掌外旋90度,左腳掌微內扣,右腳腳後跟對準左腳足弓。骨盆朝向正前方吸氣,雙手體側伸展,掌心向下呼氣,彎曲右膝蓋,右小腿垂直地面,膝蓋和腳趾朝一個方向,眼睛看右手的方向。重點:雙腳共同承擔身體重量,右膝蓋不要內扣,脊柱延展不聳肩。

11、反戰士二式

在戰士二式的基礎上吸氣,雙手向遠處伸展,脊柱延展呼氣,右手臂帶動身體向左側彎,左手放左腿外側,右手向頭頂的方向延展,眼睛看右手臂的方向。在戰二的基礎上加了一個側彎,

12、三角式

山式站在墊子的中間,雙腳向兩側大大的分開右腳掌向外旋90度,左腳掌微內扣吸氣,雙手體側打開呼氣,手臂帶動身體向右側彎。右手放右腳內側,左手向頭天花板的方向伸展,雙手臂一條直線上,眼睛正視前方或者看向左手指。重點身體在一個平面。

13、三角扭轉式

在三角扭轉的基礎上,再次吸氣時,延展身體,呼氣,手臂帶動身體向右扭轉,左手放右腳外側,右手指向天花板的方向,雙手臂在一條直線。初學者右腳可以向內轉動一下,以減少膝關節的壓力。

保持脊柱延展骨盆正位。

14、半月式

從三角式進入。彎曲右膝蓋,左手放左大腿外側,右手放右腳前側五指點地吸氣。伸直右腿同時抬左腳向上。呼氣,右手想天花板的方向伸展,眼睛看前方或者看右手指。身體在一個平面下方腿不要超伸

15、側角式

可以直接從前面介紹的戰士二式開始。再次吸氣時,脊柱延伸呼氣,手臂帶動身體向右側彎,左手放右腿外側,右手向頭頂的方向延展。初學者也可以把右手放在右大腿上方。

16、側角式扭轉

在側角伸展的基礎上吸氣,脊柱延展雙手胸前合十呼氣,手臂帶動身體向右扭轉,左手肘右大腿外側。重點,脊柱延展的基礎上扭轉。

17、加強側伸展式

山式站在墊子的前端,左腳後撤一大步。骨盆端正,脊柱立直延展吸氣,雙手臂向上延展過頭頂呼氣,手臂帶動身體向前向下摺疊到自己的幅度,脊柱延展,頭頸放鬆。重點。以髖為折點骨盆端正。

18、雙角式

站在墊子中間位置,雙腳向兩側打開,膝蓋腳趾朝向正前方。雙手在體後十指相扣,掌根相壓吸氣時,脊柱延展胸腔打開呼氣,折髖向下,雙手向頭頂的方向延展。重點:折髖,大腳趾球壓地。

19、戰士三式

山式站立,重心移到右腳上,左腳向後撤一小步吸氣,雙手舉過頭頂,雙手掌合十呼氣,手臂帶動身體向前向下摺疊,同時抬左腳向上,使身體成一條直線。重點:身體平衡穩定,支撐腿不超伸,上方腿不翻髖。

20、樹式

山式站立,重心移到左腳上屈右膝,右腳掌放左大腿內側,腳趾朝下吸氣雙手胸前合十。呼氣,沉肩向下保持重點:除了抬起來的腳,整個身體依然保持山式的狀態,

21、舞蹈式

山式站好,重心移到左腳上。彎曲右膝蓋右手抓住右腳腳踝。吸氣時,脊柱延展,左手向上舉過頭頂呼氣,左手臂帶動身體前屈,同時抬右膝重點:保護好腰椎,右腳可右手臂對抗。

22、站立手抓大腳趾A

山式開始,雙手扶髖重心移到左腳上,屈右膝抬右腳向上,右手食指勾住大腳趾。呼氣時,伸直右膝蓋腳後跟向遠處蹬送。重點:除了伸直腿。其他部分保持山式不變。

23、站立手抓大腳趾B

直接在上一步的基礎上,呼氣時,右腳向身體右側打開伸直重點:同站立手抓大腳趾A,保持山式正位不變。

24、鳥王式

山式站好,吸氣延展身體,胸腔打開。呼氣,屈膝下蹲,抬左腳向上與右腳纏繞,左腳掌勾右腳踝;雙手臂同時纏繞,手掌合十。也可以多分幾組呼吸把手臂纏繞和雙腿纏繞分開來做。

25、單腿脊柱前屈伸展式

在站內前屈的基礎上。吸氣雙手放在腳兩側,脊柱延展呼氣,收核心,抬左腳向上,伸直左腿到自己的幅度保持。重點,脊柱平衡,不翻胯。

26、女神式

山式站立,雙腳分開兩肩半寬。雙腳掌外旋到自己的幅度吸氣時,身體延展,雙手胸前合十呼氣,屈膝下蹲至大腿平行地面。重點:不要翹臀,膝蓋和腳趾朝同一個方向。

27、側平板式

從斜板式開始。吸氣,轉身轉體轉右腳掌,重心移到右手上。呼氣,左手臂帶動身體向右轉動,左手臂向上延展。重點:身體在一條直線。臀部不要向下掉。

28、長坐

坐在墊子上,骨盆端正,脊柱立直雙腿伸直,腳尖回勾。長坐又叫坐立山式、手扙式、L型坐姿。是坐立體式的基礎,相當於站立山式重點:股份端正

29、坐立前屈式

在長坐基礎上吸氣時,脊柱向上延展,呼氣時,收腹部,骨盆前傾,身體前屈到自己的幅度保持。重點:折髖

30、反板式

從長坐開始,彎曲雙膝蓋,雙腳踩地,雙手在臀部後方約一掌的距離,指尖朝前吸氣,抬臀部向上,使身體成一條直線呼氣,收腹部,腳趾找地面,頭頸自然重點:重心不要放腰上,不聳肩

31、單腿背部伸展式

長坐坐姿準備。屈右膝,髖外展,右腳掌放左大腿內側。吸氣時,脊柱延展,手臂上舉掌心相對呼氣,骨盆前傾、折髖身體前屈到自已的幅度重點:雙臀均勻分擔身體重量,折髖,腳趾回勾

32、聖哲馬裡奇三式

坐立山式準備。彎曲右腿,右腳掌放左大腿內側。雙腿分開與骨盆同寬吸氣,雙手在身體兩側打開呼氣,手臂帶動身體向右扭轉,左手放右大腿外側,右手在體後撐地,眼睛看右肩的方向重點:脊柱立直身體不要向後傾斜。

33、船式

坐在墊子上,坐骨壓地、脊柱立直彎曲雙膝蓋,雙腳踩地吸氣,身體微後仰,抬雙腳向上,小腿平行地面,雙手體前伸展呼氣,蹬直雙腿。重點:身體是一個v字型,不要拱背,不要把重心壓到尾骨上。

34、睡天鵝式

可以從下犬進入。彎曲右膝蓋,髖外展,右小腿橫放在身體前側。左腿膝蓋腳背落地調整骨盆端正脊柱立直吸氣時,延展呼氣,身體前屈到自己的幅度。重點:左大腿內旋,雙髖在一個水平面,脊柱平衡。

35、方塊式

手杖坐姿坐好彎曲右膝蓋、右小腿橫放在身體前側、腳尖回勾彎曲左膝蓋、左小腿疊放在右小腿之上,腳尖回勾骨盆端正、脊柱立直、雙手自然放雙膝蓋上。重點:保持骨盆端正,如果膝蓋離地面太高可以藉助輔助物,或者用穿針式代替,不要拼命壓膝蓋。關鍵在髖關節靈活度上。

36、龍式

在下犬式做好準備呼氣時,右腳向前邁一大步,右小腿垂直地面。雙手移到右腳內側,左腿膝蓋腳背落地。吸氣時延展。呼氣時沉髖向下。重點:膝蓋腳趾朝一個方向骨盆端正。

37、束角式

長做坐姿坐在墊子上。彎曲雙膝蓋、髖外展、雙腳掌在體前合掌。雙手十指相扣,抓住雙腳掌吸氣時,延展脊柱,胸腔打開呼氣,骨盆前傾身體前屈,保持。重點:折髖,雙腿放鬆

38、英雄式

雙膝雙腳併攏跪在墊子上,臀部向後坐在腳後跟上。脊柱立直、骨盆端正、收腹部吸氣、雙手體側平舉伸展呼氣,一手上一手下雙手在體後十指相扣。重點:不要翹臀,手臂不要壓迫,頸椎脊柱延展胸腔打開。

39、嬰兒式

雙膝併攏、雙腳併攏、臀部坐在腳後跟上吸氣時,儘量讓脊柱延展。呼氣,身體前屈到自己的幅度,雙手在頭頂的方向延展重點:脊柱放鬆,臀部不離開地面。

40、坐角式

坐在墊子上,雙腳向兩側打開到自己的幅度,腳趾回勾吸氣時,延展背部,雙手向上舉過頭頂呼氣,骨盆前傾、折髖,雙手抓住雙腳趾。重點:所有的前屈都是折髖不要拉扯腰椎。

41、蹲坐式

山式站立,雙腳分開比骨盆略寬吸氣,雙手體前合十。呼氣,屈膝下蹲。雙手肘抵雙膝蓋內側,脊柱延展。重點:脊柱延展重心穩定。

42、眼鏡蛇式

俯臥在墊子上,雙手放胸口兩側,雙腳分開與骨盆同寬,膝蓋腳背壓地吸氣,雙手推地,頭頸帶領脊柱從雙手之間穿出呼氣,沉肩眼睛看斜上方保持。重點:身體延展胸腔打開,不聳肩。

43、蝗蟲式

俯臥在墊子上,雙腳分開與骨盆同寬,雙手放身體兩側吸氣,抬雙腿、胸腔、雙手臂向上。呼氣,沉肩收腹保持。重點:不要追求身體抬你界面的幅度,關注延展

44、弓式

俯臥在墊子上,彎曲雙膝蓋,雙手抓住雙腳腳踝,吸氣時,延展,抬胸腔、雙膝向上呼氣,沉肩手臂和小腿相對抗。重點:脊柱延展不聳肩。

45、駱駝式

跪在墊子上,雙腳分開與骨盆同寬,大腿垂直地面。雙手扶髖。吸氣時,脊柱延展、讓胸腔打開呼氣,卷尾骨提恥骨,雙手依次去抓雙腳腳後跟。重點:大腿垂直地面。胸腔打開,腰椎延展。

46、橋式

仰臥在墊子上,彎曲雙膝蓋雙腳踩地,雙腿分開與骨盆同寬,雙手放身體兩側吸氣,抬臀部向上,雙手在體後十指相扣掌根相壓呼氣時,保持停留

47、快樂嬰兒式

仰臥,屈雙膝抬雙腿向上膝蓋靠近腋窩,雙手抓住雙腳掌。重點:腰、骶骨不要離開地面。

48、肩倒立

仰臥在墊子上,彎曲雙膝蓋,雙腳踩地,雙手在臀部兩側。抬臀部向上,雙手扶腰繼續抬臂部向上,伸直雙腿,進入肩倒立重點:不要壓迫頸椎,收核心雙腳向上蹬

49、犁式

在肩倒立的基礎上,呼氣時,折髖,雙腳在頭頂上方落地。重點:背部立直。頭頸無壓力。

50、攤屍式

仰臥在墊子上,雙腳自然分開,腳掌自然外撇,雙手自然放身體兩側,掌心向上下巴微收、脖子後側延展閉上眼睛放鬆,全身。基礎的體式反覆練重複練,是瑜伽練習進階的唯一道路沒有捷徑。

關注凡一,共享健康和美麗!

相關焦點

  • 練瑜伽:初學者最容易在基礎體式中犯的九個錯誤,你錯了幾個?
    零基礎入門第一周瑜伽體式序列答疑:初學者最容易在基礎體式中犯的九個錯誤對於每一個自己在家裡練習瑜伽的人來說,最大的問題可能就是沒有辦法系統的循序漸進的學習和練習。針對這個情況,我們從上一周開始,打算用一年的時間,帶著零基礎的人系統地從最基礎的體式開始學習和練習。同時發布了第一周自己練習的序列,和需要認識的幾個基礎體式。
  • 瑜伽初學者入門,練什麼體式?可以從這18個基礎動作開始
    您可能已經聽說過瑜伽的各種好處,那麼該從哪裡開始呢? 以下這些適合初學者練習的瑜伽姿勢,將幫助您建立瑜伽所需的力量和靈活性。
  • 整整23張基礎體式正誤對比圖,瑜伽初學者先收藏再慢慢體會
    整整23張基礎體式正誤對比圖,瑜伽初學者先收藏再慢慢體會給大家分享23張瑜伽基礎體式正誤對比圖,通過這23張體式正誤對比圖,舉一反三,幾乎就可以掌握瑜伽體式所有大類的其實要點和細節,強烈建議瑜伽初學者先收藏,再慢慢體會。1、站立前屈站立前屈:不要彎腰拱背、從髖關節摺疊,初學者可以彎曲膝蓋或者藉助瑜伽磚完成體式。
  • 8個瑜伽基礎入門動作詳解,特別適合自己在家琢磨摸索的初學者
    同時站姿體式可以培養雙腿的力量和核心力量。而且對於初學者而言,站姿體式中更容易找到正位。很多初學者問:在練習站姿體式的時候站不穩雙腿發抖,怎麼辦?主要原因還是力量不夠。,多練習多加強自然就好了。今天給大家推薦一組加強雙腿力量的站姿基礎體式,下面來看具體的動作。
  • 瑜伽初學者入門,練什麼體式?從這16個基礎動作開始!
    2020年,由於新冠疫情,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健康,並通過瑜伽健身,來提高身體的抵抗力。但是,對於很多沒有基礎的瑜伽小白來說,該如何入門呢,又該練習什麼體式呢?其實,答案很簡單,那就是從最基礎的體式開始,循序漸進的練習,如果有任何疼痛或者不適,請先立即停止。那麼,今天,也給大家分享16個簡單的基礎瑜伽動作,超級適合瑜伽初學者入門練習,記得一定要收藏哦!
  • 瑜伽初學者,如何開始在家練習?
    然而,擁有你真正喜歡使用的設備,尤其是你感到愉悅的裝備,可以幫助你在家裡創造「空間」和氛圍,鼓勵你繼續練習。另外,入手一張不錯的瑜伽墊和一些道具,可能會讓你覺得你必須堅持練習,並賺回你投入家庭練習中的錢。好消息是,瑜伽不需要太多的裝備,所以即使你買了高端裝備,你的總花銷也是在千元左右。
  • 這10個瑜伽姿勢,每個習練者都應該定期進行練習!
    關於瑜伽練習,各個級別的練習者都可以從定期回到基礎體式中受益,重新檢查基礎站立姿勢,後彎,向前彎曲和倒立的動作和對齊方式很重要。以下這10個姿勢, 每一個練習者都應定期進行練習。以下是姿勢詳情,以及針對初學者,中級和高級習練者的重點提示。
  • 要想練好瑜伽的新手,必須要掌握這些知識,才能練好瑜伽!
    新手自學的話,從基礎姿勢開始,比如弓背、抬膝,四肢拉伸等,都是看起來很簡單的基礎姿勢,值得好好琢磨、勤加練習。所謂的瑜伽傷,大多數是錯誤的方式導致的,所以初學者最大的追求應當是不出錯。自由瑜伽非常適合初學者練習:按個人的身體素質,自由發揮,緩慢深長,給你足夠的時間,去熟悉每一個動作之間的關聯,以及專注於呼吸與肌肉的發展。我覺得好的瑜伽老師一定會在基礎體式上下很多工夫,做到反覆、熟練、覺知。我最早是跟著瑜伽老師的視頻開始自學的,雖然學習中遇到了不少的問題,不過好在內容上還是比較基礎。
  • 適合初學者每天練習的10個動作,體態變美了,柔韌性也增強了
    給大家分享一組適合初學者練習的瑜伽入門動作這組動作從站姿到坐姿從前屈到後彎,幾乎鍛鍊了身體的所有部位,動作簡單易學,編排合理,可以每天練習,改善體態,增加柔韌性,為瑜伽進階做準備。1、瑜伽蹲伸展背部靈活髖關節。
  • 送給瑜伽初學者的一些重要提示,不是體式
    如果您是瑜伽初學者或正在打算開始練瑜伽,那麼這些提示可以幫助您入門;下面是給初學者的一些建議。 2,尊重身體內在的智慧和局限性 不要強迫自己做對您來說危險或錯誤的事情。這是「 Ahimsa」,一種無傷害的練習,這很重要。
  • 快速安全進入瑜伽世界,就靠這幾個基礎體式了,初學者都愛練
    對於初學者,尤其是零基礎的人來說,想要快速、安全的進入瑜珈的世界還是要講究方式方法的,如果一開始就練習比較難的體式很容易就會讓自己受傷。今天滾滾熊就給大家帶來一段適合初學者練習的初級瑜伽,堅持每天練習,很快你就能練習中高級瑜伽了。.
  • 90後健身達人Claire,閒在家中鍛鍊瑜伽,初學者就要多做拉伸動作
    自從她開始健身以來,已經過去了7年的時間,用她自己的話說,她從一個什麼都不知道的健身小白,到逐漸摸索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健身方法,而且現在她成為了美國ACE健身教練,這期間的努力和堅持
  • 瑜伽的入門選擇,這7個新手瑜伽動作一學就會!
    瑜伽的派系很多,哈他瑜伽,流瑜伽,陰瑜伽,艾揚格瑜伽,阿斯湯嘎瑜伽等等,但是對於新手來說並不是這些瑜伽真的都適合你,每個瑜伽起到的作用也不同,例如:艾揚格,他比較適合身體硬朗的。術後產後恢復的,竟然較多比較沉悶。阿斯湯嘎則適合相對來說有一定基礎半年以上練習的,流瑜伽減肥效果排毒效果為主但是也不適合初學者。
  • 初學者練瑜伽,怎麼入門?
    每個人都可以練習瑜伽,入門非常容易。第一,練習沉思和呼吸。瑜珈在冥想的時候採用腹式呼吸,吸氣,腹部隆起,呼氣,腹部貼向脊柱。呼氣時,要注意身體的變化。第二,練習初級日光浴熱身。總共12個儀式,打開你的身體,在練習中避免受傷。隨後,可進行初級瑜伽體式練習。樹型,摩天型,風吹型,鳥王型,犬型,騎馬型,坐角型,束角型,蛙型,橋型等體式。運動時,注意身體的收束,激活全身肌肉,以達到更好的運動效果。瑜珈要堅持入門,堅持練習總會有效果,入門也是如此。
  • 瑜伽動作在精不在多!這13個基礎入門動作,適合初學者每天練習!
    瑜伽初學者自己在家不知道練什麼?這13個動作可以每天練習!時間過得飛快,一轉眼我們就要進入第三周的序列練習了。這周的序列依然是以站姿為主,還加入了一個修復體式,橋式肩倒立。書上說修復體式旨在放鬆全身,在體式中每個臟器仿佛被彼此分開,以便獲得充分的供氧和休息。為了恢復精力體式保持的時間應該延長到5到10分鐘。廢話不多說,下面我們來看內容。初學者自己在家裡不知道練習什麼內容的,下面的序列13個動作也可以每天練習。
  • 合集|適合初學者練習的基礎瑜伽動作(坐立篇)
    大家好,我是瑜伽老師小二呆~前面給大家分享了適合初學者練習的基礎瑜伽動作——站立篇和後彎篇,今天繼續第三部分——坐立篇。需要前兩篇文章的朋友,可以到文章末尾點連結進入~話不多說,直接上乾貨!練習步驟:坐立在瑜伽墊上,雙手撥動臀部肌肉向後向外,讓坐骨更好的壓實地面,屈雙膝,小腿1/2處相互交叉,雙手分別撥動小腿肌肉向下向外,給膝蓋窩創造空間。雙膝向旁側打開,雙手分別放在膝蓋上,吸氣脊柱立直向上,背部延展,呼氣雙肩雙膝向下放鬆,眼睛看前方,保持5~8個呼吸,交換左右腿的位置,重複練習。
  • 為什麼建議你多練習瑜伽一字馬?初學者如何練習?
    瑜伽神猴式(Hanumanasana)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瑜伽代表體式之一,它是獻給哈努曼勳爵的姿勢,我們俗稱「一字馬」。也是很多瑜伽初學者嚮往的體式之一。這個體式不僅需要大腿後側的打開,還需要髖部前側,股四頭肌的拉伸。所以需要循序漸進的練習。
  • 7個不練習瑜伽的理由和藉口,你是屬於哪一個?
    一、沒時間,事情太多沒有時間,咱們不能這麼講,時間都是自己規劃出來的,如果真的能堅持瑜伽,無論再忙,每天都會抽出半小時甚至一個小時練習瑜伽,哪怕是睡覺前做做睡前瑜伽,而很多小夥伴,雖然說是沒時間,但是在刷抖音、逛淘寶、追劇方面,卻是一花就是幾個小時,甚至刷抖音都能刷到凌晨,這就是沒時間。
  • 今日分享,初學者最好的入門動作,最美瑜伽拜日12式
    大概也就是好好享受生活,安於平淡吧,但是今天要是我告訴你有一位66歲的老奶奶超越了年齡的限制,從50歲才開始練習瑜伽,到今年已有16個年頭了,與其他健身博主各種美豔照片博人眼球的不同方式是,這位66歲高齡的老奶奶和她的搭檔,兩個人加起來快要130歲的年紀了,仍能做出各種高難度的瑜伽體式!
  • 挑戰:瑜伽中這些基礎體式的經典變體,你能做到幾個?
    練瑜伽都知道,每一個體式都有很多的變體。同一個體式的不同體式會啟動不同的肌肉,也會涉及到不同的關節運動方向。增加練習的樂趣,也增加練習的挑戰。體式變體和體式串聯一樣,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創意和想像,自由變化自由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