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三屆孔學堂‧國學圖書博覽會在貴陽孔學堂閉幕,100多家來自國內的知名出版機構、圖書電商和文化傳播機構參展。中華商務貿易公司攜手香港最大的綜合性出版機構——香港聯合出版集團,作為本屆孔博會唯一的海外展區參展,讓內地讀者領略了以香港視野出版的國學經典。香港展區也成為本屆孔博會最大的亮點,備受媒體、同行及讀者的關注。
▲香港展區備受媒體追捧,圖為香港聯合出版集團董事長傅偉中接受媒體採訪。
人們想起香港,第一印象都是「流行文化據點」「時尚之都」,但其實香港出版的國學經典一直是整個中國出版界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聯合出版集團,旗下出版社如香港三聯、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商務印書館等,更是歷經了百年滄桑的老牌出版社,出版的無數佳作在海內外華人圈裡有口皆碑,引起了巨大反響,在整個中華傳統文化出版研究領域,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例如由香港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60冊)和《敦煌石窟全集》(26冊),香港中華書局出版的《新視野中華經典文庫全集套裝》以及香港三聯出版的其它經典著作等,都備受海內外華文出版界關注。
▲中商港臺部經理梁湘陰向媒體介紹香港展區出版的國學經典。
這裡我們帶大家走馬觀花,領略一下本次孔博會展出的部分港臺出版的國學經典。
三聯書店的《中國文化精神》,以古今中外為參照,在歷史的長河中對中國文化的品格、得失與論爭等方面的內容進行了極專業的講述,並闡明了中西方文化的異同。
香港中和的《 國學概論講話 》,是初窺國學門徑的入門書,纖毫畢現,細緻入微。
中華書局的《許子東現代文學課》,內容包括五四的起源、各家流派的分野、新詩以至散文、戲劇、小說的發展,涉及魯迅、巴金、沈從文到張愛玲等多位名家,以雋言妙語描繪中國現代文學的精神面貌。
中華書局的《怎樣讀經典》分別介紹50種中國古代典籍,涵蓋了對中國歷史影響最深的著作,包括典籍情況、讀此本典籍的方法、其現代意義,以及版本和參考書的選擇。
中華書局的《中國文化100常識話你知》系統介紹了中國文化常識,涉及漢字、傳統節日、民間傳說、民間藝術、文學經典、古代建築、醫藥等各個方面,文字生動,內容全面。
香港最大的特色就是薈萃了中西文化,所以本次書展上,展出了由英美漢學家執筆撰寫的《劍橋中國文學史》,從另一種角度,解讀傳統經典。
中國的漢字兼具音形意三者之美,而繁體字比簡體字更能傳達這種蘊藉.
此次孔博會,聯合集團展出了一系列繁體版體現漢字之美的好書。例如中華書局的《漢字中的人文之美》,從社會眾生、宗教信仰、農耕文明、文化載體、倫理觀念五個方面,呈現了四十個漢字端凝飄逸並存的古老優雅。
商務印書館的《字裡中國 -- 漢字世界的古代生活事典》,則另闢蹊徑,從漢字看中國古代的社會等級、行政區劃、信仰世界、禮俗、生產生活、衣食住行、兵器刑法、單位名詞,以及中國古人如何認識自己。
中華書局的《漢字心學》集採中學西學之長,從字的起源和演變、字的本義、字的哲理,結合心理學、倫理學的知識,來闡述古人用心造出來的美妙漢字,令人眼前一亮。
商務印書館的《流沙河認字》精選幾百個最常見和最常用的漢字,用講故事的方式來講解漢字的結構和變化,既是認識文字流變的入門書,也是具實用價值的古代漢語工具書。
中華書局的《書法四字經──跟饒宗頤學書法》介紹了書法的歷史、源起及流變,並且深入闡述各種書體的特色、筆法、用墨、字形、筆畫,以及探討更高層次的書道神韻氣勢、筆意等。
此外還有《漢字中的生活之美》《漢字中的符號之美》這兩本,視角獨特,解析漢字中的美學。
漢語意蘊之華美,在古文詩詞裡體現得淋漓盡致。香港出版的古詩詞研究類書籍,雅俗共賞,品類繁多。
香港中和的《古詩詞中的中華美德》,精選百餘首古詩詞,以「心懷天下」、「仁者愛人」、「自強不息」等九個主題分類,讓人在欣賞詩詞之美的同時,亦能細細品味浸潤其中的德性之美。《粵韻宋詞》和《粵韻唐詩》則以粵音解析詩詞,更能體現古漢語音韻特色。
商務印書館的《中國古文英華》,甄選近百篇文辭優美、感發人心的文章典範,加以注釋和賞析,既適合日常翻閱,也可培養傳統文化素養。
三聯書店的《宋詞小札》,精選76首宋詞名作,條分縷析,讓讀者一步步領會「詞家之心,此外還糾正了歷代詞界謬誤。
中華書局的《唐詩入門》從唐詩出現的背景、因緣說起,分析唐詩的發展及其流變,舉例說明唐詩的分類與風格,講解唐詩的體裁和格律,介紹後人對唐詩的研究欣賞。
中華書局的《宋詞三百首箋注》選詞標準以渾成為歸,典雅為上,不僅分量適中,而且注重韻律之美,盡收宋詞之菁華,且注釋簡潔,徵引廣博,極具參考價值。
《新譯花間集》以南宋紹興年間的晁刻本為主,參校近人的研究成果,註譯詳盡,賞析透徹,還有近代詩詞名家俞陛雲的《南宋詞境淺說》,選詞不落窠臼,堪稱獨具一格。
香港出版界歷年來出版了不少歷史人文類好書,比如商務印書館的此次展出的《錢穆講中國通史》,講述了中國由遠古至近代的歷史發展,以史為鑑,發人深省。
中華書局的《中國歷史報——三國兩晉南北朝》是一本頗為有趣的書,以報紙新聞的形式,流暢又不乏深度地講述中國歷史。
三聯書店的《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就漢、唐、宋、明、清五代治法方面,考察有關政府組織、百官職權、考試監察、財經賦稅、兵役義務等,敘述其因革演變,指陳其利害得失。
中華書局的《晚明大變局》從全球化的角度來解讀中國的歷史與社會變遷,在進一步推進晚明史研究的同時,對中國大歷史的變遷發展提出了新的見解。
三聯書店的《樞紐——3000年的中國》以農耕文明、遊牧文明、海洋文明的衝突和交融為主要內容,構築出一套視野宏闊、系統生動的史觀。
《唐代中層文官》十分有趣,從細節出發,給讀者科普唐代士人做官的種種有意思趣聞,
而《晚明破與變:絲綢、白銀、啟蒙與解放,16-17世紀的世界與中國》,則從全球化的角度出發,解讀中國的歷史與社會變遷。
儒家文化是整個中華文化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對後世影響極為深遠。
中華書局的《內聖外王︰儒家的境界》,以通俗簡潔的語言,闡釋儒家思想的義理,剖析其對中華民族與中華文化多方面的影響。
香港中和的《宋明理學十五講》,是了解宋明理學的入門讀物,全書邏輯清晰,語言通俗易懂。
中日韓同屬東亞儒家文化圈,日本的儒家文化研究歷來頗有建樹,例如日本學者津田左右吉的《論語與孔子思想》,就孔子的言論,對孔子思想加以評析,思考其在儒學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本書對釐清《論語》與孔子思想、言論的關係,對現今儒學研究有實質上的助益。
孔博會為讀者奉上了一場國學、文化、閱讀的盛宴,讓內地讀者對香港出版的國學好書,更多了一份了解和期待。
作為全國重要的港臺及國際原版圖書供應機構,以及本次孔博會唯一的海外展區承辦者,中華商務貿易公司已將本次書展上的絕大部分好書引進內地,在天貓、京東、噹噹等各大線上平臺以及中商進口商城向內地讀者上架發售。
點擊查看 港臺經典國學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