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地難成民營醫院噩夢 深圳首次出讓醫療用地釋放改革信號

2021-01-09 健康界

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

8月8日,深圳市土地房產交易中心發布了《龍華新區民治三級醫院項目土地使用權出讓預公告》,這是深圳市首次公開掛牌出讓醫療用地使用權,引入社會資本辦三級綜合醫院。

首宗出讓的醫療用地位於龍華新區民治辦事處簡上路北側,目前已有17家單位有意競拍該地塊,這一消息也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密切關注。

多年以來,「建房用地難」是民營醫院普遍反映在經營發展中面臨的最大難題。由於政府土地出讓中沒有醫療用地這一項目,民營醫院的土地要按商業用地購買。在深圳,全市僅有少數幾家民營醫院按醫院標準進行規劃設計,絕大部分民營醫院則是租用廠房、民房等改造而成,難以進入標準化行列,限制了醫院做大做強。

現實中,「建房用地難」到底怎樣扼住了民營醫院做大做強的咽喉?各民營醫院的掌舵者又是如何應對甚至突破這一瓶頸的呢?近日,本報記者特意走訪了龍華新區多家大型民營醫院,這些醫院的掌舵者紛紛吐槽,「用地非我有」讓民營醫院發展受制於人,一則是房屋可能會被突然收回,導致醫院發展被迫中斷;二則租金成本高企,醫院擴張乏力;三則廠房改造不易達到醫用標準,且存在安全隱患。

問題:「用地難」制約民營醫院發展

位於布龍公路與中環路交匯處的龍安醫院,是龍華新區一家大型綜合性民營醫院,院長曹長春在民營醫院領域已浸淫多年,「用地難」帶來的一系列掣肘甚至是風險,他感受相當深切。

據曹長春介紹,深圳沒有幾家民營醫院是用完全自主產權的房子來建醫院的,擁有部分產權的院方又面臨70年土地使用期限的問題。「但凡做醫院的,都希望做成百年老店,這要有一個時間沉澱的過程。但土地、房子都不是你的,等你做出品牌了,人家突然說不租給你了,或者說要按照寫字樓的價格租給你,不接受就走人,這完全有可能的,你一下就傻眼了。」曹長春有些無奈地說。

「土地非我有」嚴重製約著民營醫院發展,這是曹長春的看法,也是這一領域人士的普遍觀點。這種制約不僅僅表現在租用房被突然收回,醫院發展中斷上,還讓民營醫院背上了沉重的租金負擔。

曹長春介紹,龍安醫院租的是一位老闆的房子,雙方籤訂了15年的租期,合同顯示其建築面積約15000平方米,今年的月租金近38萬元,雙方約定租金每年遞增5%。另外,醫院的宿舍用房每月租金近4萬元,合同約定每年遞增10%。「僅租金一項,一年的支出就超過了500萬元,佔了醫院總營業額的10%強。」曹長春說。

一方面是不斷加碼的租金負擔,另一方面是利潤空間的不斷縮小。另一位不願具名的民營醫院負責人陳先生對記者稱,政府為了解決「看病難、看病貴」,醫療收費不斷調整,診費越來越低,藥品實行零加成,而診金提高幅度不是很大。「一個普通醫生的診金是17元,正常內科醫生一天8個小時滿負荷工作,只能看30個病人,中醫不超過25個,一天的診金是510元,要應付水電、場地、租金等,醫院的經營因此很艱難,更無力擴張」。

除了房租成本,租房做醫院的另一個硬傷在於,難以實現標準化、存在安全隱患。「醫療設施如手術室、放射科等都有嚴格的醫學標準,上級主管部門會來檢查,而租來的廠房在改造中修修補補,肯定很難達到標準。不管是消防還是醫學要求,廠房和醫療用房的要求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深圳偉光醫院院長陳尚勤說,許多時候,院方不得不遷就現實,「改到哪一步算哪一步,總之是以最小的投入換取最佳的效果,儘量滿足要求」。

不久前遭關停的深圳山廈醫院,就因租用廠房改造消防不達標,存在重大火災隱患和消防違法行為遭到行政處罰。據公安消防部門調查,山廈醫院已投入使用的14棟建築物,皆為經營者租用不同業主的工業廠房和私人房,改變原建築物的使用性質改建而成。

應對:「遊擊」戰略下的「快艇」式發展

「用地難」帶來多重風險,民營醫院如何應對?

曹長春的應對之策是,「一定要有打『遊擊戰』的準備,即使醫院做得很好,也要隨時準備轉型」。

他用有些無奈的表情解釋,因為用房受制於人,醫院的發展不可能按照既定思路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比如,我的規劃原本是10年到15年,但現在只能考慮5年到7年,因為房子的因素不可控」。

這種「遊擊」戰略下,映襯的是複雜的投資心理和最為實用的發展思路。一是投資回報心理,「如果產權穩定,基礎建設如就醫環境的投入就會多點,打造一個溫馨的就醫環境,但一旦有變,我的投入就打水漂了,那我還敢大力投入嗎?」陳先生頗為贊同曹長春的說法,醫院在投資的時候,就要考慮好在房子租期沒到之前就把投入收回來,因此不會考慮長線投入。

二是「快艇」式的發展思路。曹長春的解釋是,醫院選擇做大做好專科,往小而精的方向發展,「船小好掉頭」,而不是考慮做成「航母」,各科均衡發展。作為一家綜合性醫院,龍安的肛腸科實力不俗,已成醫院的拳頭品牌,曹長春在採訪中向記者表示,正在考慮在肛腸治療方面率先推行承諾制。

一位民營醫院董事長說,用地難讓民營醫院很難做大做強,能夠做到小而精就不錯了,即便是做小做精,也要有精準的市場眼光,依然需要投入,「無論是建航母還是做快艇,都有風險,區別不過是損失多少的問題。」

設想:政府建房,低租價提供民營醫院

如何解決民營醫院用地問題,無論投資者還是醫院負責人,都一直在思考。

民治三級醫院用地招拍掛開全國先河,吸引17家單位競標,在深圳民營醫院界瞬間激起一股樂觀的氛圍,龍濟醫院董事長楊海濱認為,這向外界釋放出政府鼓勵社會資本辦醫的積極信號。但龍華新區另一家知名醫院投資者黃先生坦言,民治醫院項目總投資多達12億元,且要求提供不低於50%的基本醫療服務,這不是一般民營醫院「玩得起的遊戲」。

醫院用地招拍掛,固然令人振奮,但「用地難」破解寄望於此種方式,被認為不切實際。曹長春提出了一種思路,他認為,像龍安這一類承擔著政府基礎醫療服務的綜合性民營醫院,政府可以嘗試在用地方面給予一定的發展空間,「比方說,政府有一塊地,建好了房子,可以移交給醫院,以低於市場價收取租金,並保證租期穩定,不輕易變卦」。

但這一想法在操作層面有些不易。有人直接對此提出質疑,民營醫院僧多粥少,建好的房子給誰才合適?總不能靠抓鬮吧?租金價格如何制定才算合理?如果依照市場原則出價高者得,最終的租金標準肯定不低,這又違背了政府扶助民辦醫院的初衷。

一位民營醫院投資者則認為,曹長春的想法並非不可行,只是前提是,政府要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釋放醫療改革的空間,真正做到公立與民營醫院一碗水端平。

相關焦點

  • 蛇口雙利:深圳歌劇院定址,醫療用地改為科教用地
    [后海灣-東角頭] 10-09地塊規劃為醫療衛生用地,用地面積26493.35平方米,配套設施:綜合醫院(規模不低於200床)、公交首末站、垃圾轉運站、公共廁所、再生資源回收點。二、規劃擬調整情況(一)[蛇口地區]法定圖則調整方案1.
  • 寧波市區9月份經營性用地出讓計劃出爐
    其中,住宅用地30宗(含商住混合用地),139.4640 公頃,出讓面積佔87.52%;商業用地14宗,19.8783公頃,出讓面積佔12.48%。為穩定寧波市房地產土地市場,列入市區9月經營性用地出讓執行計劃的地塊,將根據市場形勢變化,適時推出。
  • 蘇州近期擬出讓2宗涉宅用地!位置就在……|二手房均價|...
    有消息稱,相城澄陽片區有兩宗用地:一宗為住宅用地、一宗為商住用地兩塊地均具備出讓條件,預計2021年上市!——————————壹—————————相城澄陽片區擬出讓1宗住宅用地,周邊有蘇大第二實驗學校據土拍網信息,相城澄陽片區有一宗住宅地塊待出讓,地塊位於相城區澄波路西、安元路北,靠近蘇大第二實驗學校、蘇州北站高架路、廣濟醫院等。
  • 惠州市博羅縣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網上掛牌出讓公告
    根據《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令第39號)和《廣東省土地使用權交易市場管理規定》(廣東省人民政府令第79號)的規定,經博羅縣人民政府批准,博羅縣自然資源局決定以網上掛牌方式出讓三宗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本次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網上掛牌出讓交易具體事務委託惠州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博羅分中心辦理
  • 用地審批權改革既要「刀刃向內」也要「刀把朝外」
    自1986年制定並公布《土地管理法》以來,用地審批權一度呈上收之勢,此次可能是首次下放。如何理解箇中玄機?一、用地審批權34年來的首次下放《土地管理法》自1986年公布以來,經歷了四次修訂,最近一次是2019年。《土地管理法》雖歷經四次修訂,但對用地審批權限只進行過一次調整,出現在1998年。
  • 租賃用地價格僅為宅地價格3成
    原標題:租賃用地價格僅為宅地價格3成   對比各城市
  • 7824.52萬元成交 海口美安科技新城再出讓4宗工業用地
    9月9日下午,海口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掛牌出讓4宗位於美安科技新城的國有建設用地,土地總面積為108862.28平方米(合163.23畝),成交總價為7824.52萬元。
  • 農村集體建設用地試點改革:整理、盤活與收益分配
    宅基地是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為其成員提供的住房用地。我國農村宅基地制度起源於1956年成立的農業生產高級合作社。1962年通過的有關條例規定:農村宅基地歸生產隊所有,一律不準出租和買賣,宅基地上的房屋歸社員所有,社員租售農房後,宅基地的使用權隨房屋的出讓發生轉移。隨著1980年代農村改革取得突破性成果,農村出現了建房熱現象,農村建房佔用了大量耕地。
  • 青島計劃出讓商住用地49宗 總面積超過3100畝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記者4月21日從青島市國土資源房管局獲悉,近期,青島計劃以土地招拍掛出讓方式供應49宗商住用地,供地總面積超過3100畝。    根據市國土資源房管局網站發布的《青島市近期擬招拍掛出讓商住用地預公告》,49宗商住用地包括市北區12宗,李滄區6宗,嶗山區4宗、城陽區8宗、高新區5宗、黃島區8宗、即墨市6宗。
  • 惠州仲愷高新區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網上掛牌出讓公告
    》的規定,經惠州市人民政府批准,仲愷高新區國土資源分局決定以網上掛牌方式出讓下列一宗工業項目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本次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網上掛牌出讓交易具體事務委託惠州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仲愷分中心辦理。 四、本次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網上掛牌出讓為無底價掛牌出讓,按照價高者得的原則確定競得人。 五、競買資格條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的法人和其他組織(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具備本條規定條件的,均可申請參加競買。
  • 劉彥:降低用地門檻和用地成本 保障增加健康設施的有效供給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當日舉行政策例行吹風會,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李建明、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司長歐曉理、自然資源部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司負責人劉彥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築節能與科技司負責人汪科出席並回答媒體提問。關於在用地保障上有哪些支持政策以增加群眾身邊健康設施的問題,劉彥指出,解決群眾去哪兒健身的問題,繞不開的肯定是地從哪兒來。
  • 正源股份:籤署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變更協議
    中證網訊(記者 康曦)正源股份12月21日晚公告,當日公司、公司子公司成都正源薈置業有限公司(簡稱「正源薈」)與成都市雙流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籤署了《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變更協議》。公司「雙流?正源國際薈產城融合項目」第二批2宗97.42畝土地按照確定的規劃條件進行土地使用條件調整,並應補繳土地價款總額10億元。
  • 辰谿縣自然資源局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掛牌出讓公告 辰自然資告字...
    經辰谿縣人民政府批准,辰谿縣自然資源局決定以掛牌方式出讓一(幅)地塊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一、出讓地塊基本情況和規劃指標要求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的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組織均可報名,法律、政策另有限制的除外。競買申請人可以單獨申請,也可以聯合申請。聯合申請的,還應提交《聯合競買協議》,協議應當約定聯合各方的出資比例、權利、義務,並明確籤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時的受讓人。
  • 2020年,玉林市房地產用地出讓攬金超60億元
    據玉林市自然資源局公布的數據,2020年,玉林市本級在房地產用地出讓方面,一共成功出讓了30宗用地,總出讓面積1682121.82平方米,折合約2522畝,土地出讓金總計618804.43萬元。2020年,玉林市房地產用地出讓的表現是低開高走。
  • 宜良縣出讓5宗工業用地 昆明悅馨生物等5家企業拿地
    宜良縣出讓5宗工業用地 昆明悅馨生物等5家企業拿地 2017年6月7日,受宜良縣土地礦產儲備中心委託,宜良縣土地交易中心出讓交易五宗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昆明悅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雲南滇都種業有限公司、雲南北玉種子科技有限公司、雲南人瑞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宜良通洲塑業有限公司分別以底價拿地
  • 於洪廣場新增中小學用地 沙嶺北四環路西地塊擬調整為教育科研用地
    作者: 樓市以松於洪廣場新增中小學、醫療衛生用地!捲菸廠東、西地塊用地性質擬調整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及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將于洪區捲菸廠東、西地塊用地性質調整進行批前公示。三、調整內容:為進一步盤活存量土地,加快地區改造建設,完善教育、醫療設施布局,儘快解決地區學位缺口及區醫院擴建問題,于洪區政府申請調整地塊用地性質。將東地塊由居住用地調整為醫療衛生用地,南側22米規劃路採取渠化措施,道路用地面積增加0.04公頃。將西地塊由居住用地調整為中小學用地、加油加氣站用地。
  • 白鶴沙兩塊產業用地順利出讓!海龍科技創新產業區建設注入新動力
    2020年7月3日,海龍科技創新產業區內白鶴沙AF021920-1地塊和AF021914地塊成功通過廣州公共資源交易網掛牌出讓。上述兩個地塊位於荔灣區北至龍溪大道、南至珠江水產研究所,西達花地河,東以廣鋼鐵路支線,規劃用地性質均為一類工業用地(M1),為荔灣區海龍科技創新產業區重點地塊,將引入通信技術研究開發和軟體開發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 廣州市白雲區12.97億元出讓3宗商業用地 宗地總面積8.29萬平
    競得人須在籤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後1個月內與廣州市白雲區人民政府籤訂《產業項目進駐協議書》,否則出讓人有權單方面解除出讓合同,競買保證金不予退還。 競得人須在籤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之日起1個月內在廣州市白雲區辦理商事登記、稅務登記和統計關係,在土地使用年限內不得遷出。 競得人須在籤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之日起1個月內與廣州市白雲區人民政府籤訂《產業項目進駐協議書》,否則出讓人有權單方面解除出讓合同,競買保證金不予退還。
  • 住房用地使用權宜自動無償續期
    這一廣受矚目的爭論發端於中國民營經濟發達的沿海地區——浙江省溫州市。當地居民賣房時發現,自己的商品房土地使用權僅為20年,並已到期,而中國大多數商品房的土地使用權為期70年。該居民向土地部門諮詢,結果被告知,該土地使用權依法可自動續期,但應補繳數十萬元的土地出讓金。否則,她的房產將無法過戶。此事一經媒體報導,立即引發民眾對住房財產權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