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晚上11點,小茉人兒終於耗盡精力,進入夢鄉了,老母親迎來了一天中最自由的時光。上周的文章發出後,我收到了一些反饋,也跟一些朋友也細細聊了聊,突然意識到,很多人都犯了一個最基本的錯誤:給孩子買了大大的金剛罩,大人卻在風雪中裸奔!
最近聽了一節關於風險管理的課程,有一個點我很認同。風險不是一個人的事情,風險關聯的一定是一個家庭。我想請各位寶爸寶媽跟我一起思考幾個問題,自查一下。
1.你們家一年的日常支出是多少?
2.有負債嗎?比如房貸,房租,車貸?
3.需要贍養老人嗎?
4.子女的教育需要多少固定支出?
如果你沒有任何負債,沒有房貸,車貸,家裡老人都是退休職工,老兩口領著退休金,甚至你單身或者丁克沒有孩子,一人吃飽全家不餓,那我真是太太太太羨慕你了。
但是大多數的情況是什麼呢?8090後,普遍是貸款買房,開封房價相對不高,像茉媽在鄭州上班,想買個舒舒服服的三房,輕輕鬆鬆過百萬,更別提在北上廣生活了。我們又是計劃生育政策中的一代,夫妻兩人都是獨生子女,基本上四個老人要養,大多數人現在還生了二胎。如果有一天風險真的降臨,你想好怎麼應對了嗎?
周末家庭聚會上,跟表哥聊天,他早幾年買了一個長期意外險,一年1萬多的保費,保100萬的意外身故,還有什麼意外住院的津貼,要交20年,記不得是多久以後可以返30萬,我實在不想聽細節。
他是目前他們家唯一的經濟來源,收入還可以,但每月有房貸。大兒子上私立小學,小女兒剛2歲。
他一直跟我強調國家社保福利很好的,而且保障會越來越好。這一點我不否認,政府現在也聯合商保公司推出各種普惠保(惠民版的百萬醫療)。
試想,如果家裡唯一的經濟支柱患病,雖然治病能報銷,但是原本的家庭生活該如何繼續下去呢?
所以,茉媽這次不想直接推薦產品了,我想跟大家普及一下購置保險的基本原則。
保險,本質上是風險轉移,它是風險管理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很多人想著自己的養老啊,孩子的教育金啊,甚至很多孩子的第一份保險,買的是價格不菲的壽險。這些是要考慮,但一定得在自己的保障做足了的情況下。不要等萬一發生意外或者不幸患病,才發現這些保單,沒有一個能賠的。
正確的配置順序應該是優先保障型產品,排名第一的一定是社保,然後是商業保險,如意外險,重疾險,醫療險,壽險。之後,根據經濟情況,配置一些年金險,分紅型的等等。
開頭我就說了,很多家長360度的保護孩子,自己卻裸奔著,好一點的買個意外險,醫療險的,頂多算是個毛坎肩。理性的去想一下,如果孩子生病,大人辛苦一些,還能掙錢治病,即使孩子不幸身故,一定會無比傷心,感覺天快要塌下來了,但生活還能繼續。如果反過來呢?那才真的是天要塌了。
你可能不知道,發明重疾險的並不是經濟學或者研究保險的專家,而是一個外科手術專家。他成功的為一個單親媽媽做了肺部癌細胞切除術後,建議她至少修養2年。
但是因為需要負擔兩個孩子的生活費,她很快又開始工作,不到兩年,癌細胞擴散,不幸去世了。這個女病人生前買了一些壽險,孩子得到了賠償,但是他們卻永遠失去了媽媽。這個外科專家受到很大的刺激,他希望可以設計一種保險,能夠在病人確診重大疾病時能獲得一筆賠償,而不是身故後。
他希望這種保險,不僅能延長人的生命,還可以保證他們在這個特殊時期的正常生活。這就是最早的重大疾病保險。
圖為伯納德醫生和他的病人
「大家都需要保險,不光因為人人都會死,還因為我們都要好好的活著。有很多得了重病的人,他們雖然活著,可在財務上已經死了!」
—— 伯納德博士
不要隨便聽信保險銷售的說辭,甚至頁面廣告,認真的閱讀每一則條款,因為白紙黑字真實寫在合同裡的,才是受法律保護的,有效的保障。
比如重疾險,很多保險員會說,放心吧,得了病就賠,你想看不想看都行,想拿著錢去國外看也行。我要很認真的告訴你,不是的。有些疾病,是得了就賠的,而有一些是需要達到約定的狀態,或者實施了某種治療之後,才賠的。
所以,即使是保險銷售拍胸脯保證的,也不要全信,自己看清楚條款,相信自己的眼睛。
寫了,一定有。沒寫,一定沒有。
很多保險買的時候都是腦門一熱,即使是經過精挑細選,時間久了,也總會被遺忘。
所以,抽一點點時間,列一個明細,把你的保單都歸類,標明重點信息,如被保人,繳費時間,保障期限,保障內容等等。
同時也讓你的家人都清楚,都買了哪些保障,應該怎麼用,千萬別讓你的保險變成殭屍保險。
根據近幾年保險公司的理賠數據來看,死亡率最高的就是惡性腫瘤也就是癌症。
(以上數據來自工銀安盛人壽理賠年報)
甲狀腺癌是目前相對高發的癌症之一,各位寶爸寶媽,一定要注意緩解壓力,別讓自己過於勞累。茉媽就脾氣不好,沒事總愛生個小悶氣,體檢的時候發現了甲狀腺結節。雖然不影響生活,但很多保險公司對甲狀腺結節都是拒保或者要單獨核保的。
所以,每年定期的要做健康檢查,必做的有甲狀腺彩超,寶媽們每年一次的宮頸篩查,有抽菸喝酒習慣的寶爸要關注自己的肺部以及腸胃健康。
聽過一個很有意思的說法,癌症患者三大死因:
1.拖死,一點不舒服拖成小病,小病拖成了大病。
2.怕死,得病後,不健康的心理,加速病情惡化。
3.過度治療死,同樣也是因為害怕,尋求過度的治療。
大多數人會首先關心保險要多少錢?幾百塊,幾千塊的都有,當然也有更貴的。買保險,並不一定說非得要用上,我們賭的當然是永遠都不要用。
但如果,假設如果,真的患病了,那是幾百幾千的保費好湊,還是大到幾萬幾十萬的治療費好湊呢?在醫院裡,大夫聽到的更多的應該是「無論花多少錢,都要治吧」。
所以,我建議的是每個家庭要清楚自己的經濟情況,以及風險點在哪,合理的配置。
比如:
●經濟狀況好的,可以多花一點錢,買的保障全面一些,重疾的保額高一點,甚至會有一部分錢來做養老及教育的規劃。
●經濟相對緊張的,目的一定要明確,優先考慮家裡的經濟支柱,保障一定要足夠,至少可以覆蓋5年家庭正常生活。
●有房貸的家庭,推薦買一份定期壽險,槓桿率很高。比如網紅產品,大麥2021定壽,30歲的男性,買100萬保額,保至70歲,每年保費2100元,保30年的話,每年只要1090元,完全可以覆蓋家裡的房貸。
●外出工作比較多的寶爸寶媽,買一個一年期的意外險,短期意外險絕對比長期意外更有優勢。比如亞太超人意外險,18周歲-60周歲都可以購買,最高配一年也就是299元,可以有100萬的意外身故/傷殘保險金,以及猝死保險金和意外醫療等等。
●家裡實在沒有閒錢買保險的,請自查你們全家的社保有沒有按時繳納。再次強調,居民醫保每年一繳,錯過繳費期,不再補繳,這一年都不再享受醫療保障。
另外,河南的寶爸寶媽可以在微信搜索「豫健保」,別的城市的可以諮詢一下當地的惠民保險。50周歲以下,69元/人,50周歲以上169元/人。
社保內和社保外分別100萬額度,但免賠額比較高,報銷比例略低,詳情可以看一下具體的條款。家裡有老人的,絕對可以閉眼買。
今天的話題,怎麼說都覺得有些沉重,但這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們總愛只想好的不想壞的,報喜不報憂。
小時候考試滿分的時候,恨不得喊的全家都知道,考不及格了,就絞盡腦汁想著怎麼矇混過關。成家以後,升職加薪,舉家歡慶,曬朋友圈;丟了大單被領導大罵,回到家也儘量保持微笑的臉,不讓另一半擔心。
但生活不全是好的嘛,我們要學會如何把壞的變成好的,最少不是最差的。
已經凌晨了,看看床上的小茉人,最近醒的越來越早,每天莫名其妙3點半爬起來,要喝一頓奶。都是自己生的,我忍了。
家庭保險的配置原則已經講得很清楚了,如果你還有疑問,或者需要茉媽幫忙的,可以給我留言,我要補覺去了。
寫在最後,提醒大家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倒計時,具體信息看下方哦!
距離停繳還有10天
開封市行政區域內不屬於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覆蓋範圍的全部人員都可以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具體包括:農村居民、城鎮非從業居民、大中專學生以及國家和我省市規定的其它人員。
個人繳費部分280元,2020年個人繳費標準比2019年(250元標準)增加了30元。
財政補助部分550元,2020年各級財政對城鄉居民基本醫保的補助標準比2019年(520元)增加了30元。
各縣區分別以鄉鎮、街道辦事處為單位負責本轄區範圍內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參保登記工作,也就是說可以到鄉鎮、街道辦事處繳費。
各大中專院校負責在校學生的參保登記工作,也就是說在校大中專學生在學校繳費。
由各鄉鎮、街道辦事處組織村幹部收取群眾個人應繳費用,並匯總電子版傳送給稅務部門,然後稅務部門結合同級醫保部門將數據溝通互傳通過升級交換平臺後生成參保信息。
第一種方式:到各縣(區)稅務部納稅服務部門(辦稅服務大廳)申報繳納城鄉居民基本醫保費,或通過自主辦稅機繳納。第二種方式:到就近能夠受理繳費業務的金融機構營業網點採取代收代繳的方式繳費。第三種方式:使用「開封市醫療保障」微信公眾號、手機支付寶、「河南稅務」微信公眾號和河南省網上稅務局APP(手機終端)等方式網上繳費。重要提醒:網上繳費僅適用於今年的繳費戶籍地(某縣、某區)和去年(2019年)沒有發生變化的人群,已發生變化的人員在網上繳費將有可能造成參保信息錯誤影響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