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劇《最美逆行者》正在熱播,目前已經有4個單元的故事和大家見面,今天我們來聊聊第三個單元《婆媳戰疫》。
這個單元通過「婆媳關係」以小見大,展現了同一屋簷下有著觀念摩擦的兩代人,在疫情環境下的相愛相親和無畏。
劇中,薩日娜飾演的「婆婆」固執不聽勸,在給孫子起名字這一點上,和兒媳(李依曉飾)產生了分歧,這個問題現實中的很多婆媳之間應該都有存在。
之後婆婆不理兒媳勸告,照樣我行我素扎堆唱戲,最終感染了新冠,還傳染給了兒媳。
這裡年輕人謹慎,老人死活不聽的情節,真的是很多家庭的真實寫照,此刻又想祭出以下這張圖。
眼看武漢醫療資源緊張,且很有可能面臨封城,害怕的婆婆便攛掇兒媳,連夜駕車離開武漢前往重慶。
同行的另一輛車上是未被感染的兒子和孫子。
接下來的這個橋段被很多觀眾稱讚是最動人的高光時刻。
兒媳在收費站看到一輛接著一輛援鄂的車隊在封城前逆行而來,又看了看周圍排隊等著離開武漢的車隊,思忖片刻選擇了掉頭。
之後車裡,是一段時間的靜默無言。這時候婆媳倆都以為,兒子(丈夫)和孫子(兒子)已經離開了武漢。
沉默許久,兒媳問婆婆:「您怪我(掉頭)嗎?」
婆婆回答:「怎麼會呢,我也想明白了,咱娘倆兒染上這個病,就別去禍禍其他人了。但如果這是一家人最後一次見面,早知道就讓你們開車開慢點了。」
婆婆話語剛落,兒媳的淚水就奪眶而出,後座的婆婆也在黑夜裡,戴上護目鏡掩飾淚水……
兒媳調轉車頭的舉動和婆婆這番樸實的話,惹得不少觀眾紛紛淚目。
面對死亡的來臨,能夠堅守住是真的不易。尤其是婆婆已經知道自己的好友去世,真真切切感受了死亡在身邊的那種恐懼,這時候更需要足夠的勇氣。
這個單元播出後,在網上引起了很多討論。
有網友坦言,在疫情期間她也曾和家人討論過這一選擇困境,如果在封城前離開,那麼就可以在其他城市的醫院得到更好的醫療救助,卻可能給其他城市帶來災難;
可如果不走,就要面臨極度緊缺的醫療資源。所以到底是離開還是留下,《婆媳戰疫》中的這個橋段給出了她最好的答案。
「每一個響應國家號召,不給國家添亂的人都了不起。武漢不愧是英雄的城市,武漢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當然,武漢後來很快就集聚了國內專業最強的醫護人員,醫療資源也成了最好的。
再說回劇中,後來丈夫和兒子繞了一圈也回到了武漢,說我們不能拋棄你們逃走。
故事發展到這裡,婆媳之間已經心貼心。婆婆把曾經「水火不容」的兒媳叫作女兒,並在用塑封隔離的房間另一邊,給躺在沙發上的兒媳唱黃梅戲。
最後的最後,兒媳痊癒。在她的心裡,她和婆婆已經成了「生死之交」的一家人。
五六集播出後,薩日娜和李依曉的演技都得到了觀眾的認可。
有網友大讚薩日娜是神仙演技,不愧是老戲骨,一個眼神就能帶人入戲,雖然角色前期不討喜,但演技卻是毋庸置疑的。
也有網友表示被李依曉圈粉,直言以前看李依曉演壞人演多了,所以對她提不起好感。
如今在《最美逆行者之婆媳戰疫》終於get到了她的演技和顏值,對她「萬年惡毒女配」的印象大大改觀。
很多人對李依曉的印象,都是各大熱播古裝劇裡的惡毒女配,比如說《獨孤天下》裡的「曼陀」、《扶搖》裡的「太淵裴郡主」裴瑗以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的「朱曼娘」。
這三個角色可以說是一個賽一個討厭,所以自然會有一些網友,將角色上升到演員。
如今李依曉憑藉在《婆媳戰疫》裡的精彩表現,終於得到了網友的認可。尤其是她演起哭戲來,共情力極強,每每都令人動容。
仔細看劇的觀眾大概也都能發現,李依曉的好幾次哭戲,都是滿眼通紅充滿血絲,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強渲染了角色後期的勞累感。
其實李依曉的眼睛確實出現了問題,她在微博上也曾曬出了拍攝期間眼睛紅腫的照片,或許是拍攝任務重壓力大,哭戲又多,導致了眼睛發炎。
她說,在《最美逆行者》中演的就是她自己的生活。
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她就「教育」了防護意識不強的父親。片中她和薩日娜飾演的「婆婆」之間也出現了同樣的矛盾點。
「這個單元的故事是向平凡人致敬。每個人都是要有責任心的,珍惜現在的生活和所擁有的一切。」
最後,希望李依曉的資源越來越好,也期待看到她更多精彩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