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垂直起降迎突破!075或要加裝?「鷂式戰機」還有價值嗎?

2021-01-11 騰訊網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我國垂直起降的「鼻祖」——四號任務

對世界各國來說,艦載機的需求都很高,而垂直起降的發展更是重中之重。而說起這一技術的由來,也是大有考究,具體說說,美國為了進一步增強其海上力量,計劃建造輕型航母,在試驗期間,美國發現噴氣式飛機一般都需要較長的跑道才能累積升力,而輕型航母由於體積太小,無法滿足此要求,所以美國設計製造了垂直起降的綜合彈射器,後來世界上各大海上強國發現了這一優勢,也開始為其配備。那也是艦載機垂直起降的一大優點。

在此之前,我國075兩棲登陸艦也「如大家所盼」的那樣正式入列,而對於這樣的大型艦船來說,排水量大約四萬噸,因此擁有一架能夠短距離垂直起降的戰機應該是比較必要的。在一定程度上來說,雖然075下水是個大喜事,但軍迷們還是感覺有些遺憾。因為我們畢竟缺乏類似F-35B的垂直起降戰機,兩棲攻擊艦的實力難以發揮。(但在此前,關於垂直起降的好消息傳來,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事實上!談到我國飛機垂直起降的發展,可謂一大弱點。在位於北航校園內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館裡,有一個「鎮館之寶」,這是全中國唯一的一架垂直起降戰鬥機,編號為XZ965,GR3,這可不是仿製品,是真的從英國皇家空軍退役了,儘管航母上也有F-5,UH-1,CH-47,「支奴幹」等美制戰機,但其價值顯然無法與此相媲美。

但是,當我國真正獲得了「鷂」式戰機後,並沒有對它進行仿製,也沒有以「鷂」式戰機為基礎研製一種國產的垂直起降戰機,而是選擇把它放在博物館裡展示。為什麼會這樣呢?

具體地說,第一代 GR.1型攻擊機是由英國Holk-Sidley飛機製造公司研製,並於上世紀的六九年開始生產,而用於3艘無敵級航空母艦和競技神號航空母艦的GR3型攻擊機則安裝了「BlueFRS1」機載火控雷達,可用於全天候空戰,與北航的GR3型攻擊機交換的是80年代早期服役的「FRS1」型攻擊機,機鼻裝有雷射測距輻射器,曾與「海鷂」號航空母艦一起參與過行動,在96年時已經基本退役。

世界首款垂直起降機型

目前仍在美國海軍陸戰隊和英軍陣中服役的「鷂 II」式,屬於第二代「鷂 II」式,是美國麥道公司和英國 BAE公司聯合重大改進的產物,美國的AV-8B型飛機被稱為AV-8B型,在1985年才投入使用,與第一代「鷂」型飛機相比,該飛機採用了全新設計的複合材料超臨界機翼,座艙提升了更多的視野,作戰半徑達到300海裡,比第一代「鷂」型增加了100海裡,翼下6掛,可裝載4噸飛彈,炸彈,幾乎翻倍,英軍的改進型叫GR5/GR7,最後一代叫GR9。這說明我國所得到的那架「鷂」式戰機在當時已經落後。

而且,在實戰中很少有鷂式垂直起降,主要原因是它耗油過多。一般鷂式進行的都是短距起降,起飛時每多滑行一米,載彈量和作戰半徑都會有很大提高。因此鷹是以戰鬥半徑和載彈量來交換垂直/短距離起飛能力的。那一年,英國海軍搭載鷂式戰鬥機的三艘光彩級輕型航母全部布置了滑躍甲板,實際上就是為了讓鷂式短距離起飛。

排除這一系列原因,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我們國家上個世紀沒有仿製「鷂」式戰機主要是因為沒有相關需求,而且30年前的國內航空工業水平還不足以仿製結構複雜、做工精細的英國飛馬發動機。

075改進版在兩側各加了一個升降機

然而,中國今天的軍事工業已經截然不同,考慮到近一年來連續下水的075型兩棲攻擊艦和2型兩棲攻擊艦,我國短期內是否會仿效英國"鷂"型,或在其技術上研製出可裝備075型兩棲攻擊艦的國產垂直起降戰機呢?

為了得到答案,我們必須首先了解我國目前是否需要垂直起降飛機。長久以來,由於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心理,國人對於兩棲攻擊艦配備垂直起降戰機的意義存在一定的誤解,他們認為,即使是兩艘兩棲攻擊艦組合在一起,其作戰能力也遠遠不及同級別的航母。他們中的一些人還舉了一些例子來說明這一點:以英國"鷂"戰機和美國F-35B為代表的垂直起降戰機都屬於小型機種,作戰半徑小,機動速度載彈水平也不如航母上的固定翼艦載機。所以很多人認為,垂直起降的飛機不需要開發,兩棲攻擊艦應該安分地攜帶更多的直升飛機。

但是,這裡有必要糾正的一點是,垂直起降戰機登上兩棲攻擊艦並不能把它們變成航母,更確切地說,應該說,兩棲攻擊艦在搭載了垂直起降戰機之後,能夠把航母從登陸戰鬥中解放出來,從而使以大型航母為主的航母艦隊,能夠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搜索和攻擊敵方水面艦隊力量上。

我們國家要想發展「垂直起降飛機」,第一個門檻「能不能建設」的問題將主要集中在發動機和升力扇上。但是即使我們的國家克服了所有的技術門檻:有一個大推力發動機和一個性能可靠的升力風扇系統。但鑑於我國兩棲登陸的迫切需求,以及我國航母編隊的規模,很明顯,在短期內,增長的可能性不大,在保證遠洋作戰和美國海軍航母編隊海上作戰的同時,也能騰出艦載機部隊來支持島嶼登陸作戰。所以,對我國而言,配置專門用於075兩棲攻擊艦的一種垂直起降飛機,顯然是十分必要的。

而在此前,好消息傳來,《航空知識》雜誌副主編王亞男曾表示,與垂直起降相關的技術難度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大,中國完全有能力研發。而且,湖北衛視就官宣了中國垂直起降飛機的存在。注意上圖中「短垂型項目加工合作」與短垂型項目研究與開發合作,表明短垂型起飛\垂直著陸飛機結束了長期的理論積累,正式進入實機製造階段。

我國早早開展相關研究

本次短垂風扇葉片項目合作雙方是中航工業成都發動機有限公司和中航空天發動機研究院。事實上!早在五年前,中航官網就報導了雙方開展短距起飛和垂直著陸戰機相關項目合作的消息。在經歷了5年的研發攻關之後,該項目終於回歸公眾視野。我們有理由相信,國產短垂機最早會於明年中期進行試飛。

按照我軍這幾年的裝備慣例,我們基本上對標國際先進水平,就是殲-15改裝一型短掛飛機也很不划算。如今更大的問題是,下一代短掛戰機究竟是基於殲-20的發展還是基於FC-31的發展?J-20作為一款雙發重型戰鬥機,續航長,載重多,鴨翼結構對短距離起飛有一定的輔助作用,但問題是J-20太大了,如果裝備在075型兩棲攻擊艦上,無論航空調度還是升降都將成為巨大的負擔。

作為中型雙發戰鬥機,FC-31在性能上不如殲-20,但機身小巧,更適合於075型。此外,兩棲攻擊艦的打擊範圍比航空母艦小得多,FC-31改造成垂直起降型上艦仍然是可能的。

總的來說,現在,雖然075型兩棲攻擊艦已經量產,但我國海軍陸戰隊航空兵還沒成立,艦載直升飛機還是比較穩妥的選擇,海軍航空兵艦載戰鬥機部隊的重心顯然也是在2艘航母上,對垂直起降戰鬥機的需求也一樣不大,或許等我們有了8艘,10艘075,垂直起降戰鬥機,或者是傾轉旋翼高速攻擊機,它就能水到渠成了。

而且,現在看來,由於我國的航空發動機工業還在打一場與西方國家80年代水平的翻身仗。所以在短時間內,如果我們國家想要給075兩棲攻擊艦裝備垂直起降戰機,可以預見的是,也是可以對英國的「鷂」戰鬥機仿製,並根據它的設計研製了新的飛機,以"鷂"為基礎,以"鷂"為動力,研製了四代垂直起降攻擊機,也不失為一個選擇。嘿嘿!至於075達到全體狀態後,我們的首要目標是誰?對我們每個國人來說,應該都是「心有所屬」的!讓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垂直起降戰機真的有用嗎?F35B之後是否還會有更多的垂降戰機?
    F35B戰機不過,垂直起降戰機雖然有便於起降的優點,缺點也不少,比如太費油,在垂直起飛時就要耗掉總油量的三分之一,這就導致其航程短,作戰半徑小;載彈量小,鷂式戰鬥機的載彈量只有2271千克,而F14有6577千克,這顯然會導致巨大的火力差距;維護頻繁,據統計垂直起降戰機需要的地勤維護時間,普遍要比其他戰機長。
  • 075兩攻艦接連下水,只差垂直起降戰機,仿製「鷂」式或是個選擇
    最後,能通過以物易物的方式獲得"鷂"式戰機,著實令人激動。然而,當我國真的得到"鷂"式戰機後,我國卻沒有對該機展開仿製或者是基於"鷂"式戰機研發出一型國產垂直起降戰機,而是選擇將其放在博物館裡作為展品使用。
  • 我們曾獲得西方先進垂降戰機,為何不仿製?或許075也能成準航母
    第二艘075在前不久順利下水,這讓我們想起來鄰居日本的兩棲攻擊艦,這也別俗稱為直升機航母,日本為了增強戰力,將兩棲攻擊艦進行了改造,不僅可以搭載直升機,還能起降垂直起飛的F35固定翼戰機。說起鷂式戰機,對於軍迷來說是無人不知,它當時可謂紅極一時,不僅是英國,包括美國在內的眾多西方國家都裝備過這款戰機。按理說,垂直起降戰機在於我們來說還是一個空白,更何況在20多年前我們交換得來的時候呢,那我們為何沒有進行仿製?
  • 中國那架鷂式戰機是何來頭?英國博物館館長:以一換一!
    中國那架鷂式戰機是何來頭?英國博物館館長:以一換一! 我相信很多人應該都聽說過垂直起降這項技術,它主要被運用到空軍戰機上,我們都知道戰機起飛和降落都需要經歷一段助跑或者是滑行,但是運用了垂直起降技術的戰機就不需要這段距離,起降的效率也被大大增強了。
  • 巴黎航展鷂式戰機墜機事故:轉向噴管卡死,動力故障就是家常便飯
    所幸戰機起飛高度並不高,所以飛行員並沒有大礙,只是這架可憐的鷂式戰鬥機在重摔下失去平衡,不久後就被認為沒有維修價值而被送進了博物館。其實這並不是鷂式原型機第一次出事了,早在1961年1月,鷂式戰鬥機的第二架原型機在進行懸停轉為向前飛行的試驗中,就因突發機械故障而墜毀。
  • 建造高達10艘,直20是關鍵武器,國產 「準航母」何時服役?
    並且隨著F-35B戰機裝備的國家越來越多,似乎這國家都在研製「準航母」,來提升自己的海軍實力。作為這種時髦的武器,我軍也發展了相應的裝備。就是先後下水了2艘075兩棲攻擊艦,隨著海試的不斷進行,我們自己的兩棲攻擊艦也會很快服役。但是,眾多軍迷們心中都有一個疑問,那就是075型兩棲攻擊艦何時才會服役呢?
  • 過氣網紅,075型二號艦悄然試航,進展飛快卻差強人意的075
    建造飛快卻無法搭載垂直起降戰鬥機,導致075制空能力不佳075型兩棲攻擊艦擁有著高度規整接近矩形的飛行甲板設計讓075型兩棲攻擊艦擁有了多達六個的單側起飛點,異常厚重的前甲板,讓075擁有了媲美航母的機庫長度,然而碩大的飛行甲板,碩大的機庫,龐大的塢艙讓075成為了非常成功的原教旨兩棲攻擊艦,但是這些優點也無法掩蓋
  • 具有英倫血統的美軍戰機—AV-8B鷂式,正被F-35B取代
    在好萊塢大片《真實的謊言》中,硬漢施瓦辛格扮演的特工駕駛一架AV-8B「鷂」式垂直起降戰鬥機,用空空飛彈將大反派發射出去的一幕,想必很多人印象深刻。AV-8B「鷂」式一直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的主力艦載機,雖然現在F-35B開始服役,但AV-8B「鷂」的位置暫時還難以撼動,本文將解讀一下這款經典戰機。
  • 與中國失之交臂的經典戰機之「鷂」(二)
    (美國版鷂式戰鬥機——AV-8B"鷂II"戰鬥機正在進行垂直起降訓練)上個世紀60年代,冷戰正處於激烈時期,歐洲是美蘇兩大軍事集團的重點對峙地區。而當時的蘇聯和華約集團無疑佔據著坦克裝甲部隊的優勢,而且當時的華約集團裝甲部隊從數量到質量都要優於同時代的北約集團。
  • 世界十大兩棲攻擊艦:中國075型排名喜人,日本卻掛羊頭賣狗肉
    同樣,黃蜂級也有小航母模式,可以搭載20~25架AV-8B「鷂」垂直起降戰機與4~6架SH-60B「海鷹」反潛直升機,作戰能力仍然比世界上絕大多數輕型航母要強。除了航空作戰能力外,黃蜂級還能夠搭載3艘LCAC氣墊登陸艇,直接將M1A2「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運送上灘頭。
  • 馬島海戰,初出茅廬的鷂式戰鬥機表現出哪些優勢與不足?
    共有約28架鷂式戰鬥機從航空母艦上起飛,總共出動2376架次,是英國此次進攻的主力機型。01鷂式戰鬥機為何在馬島海戰中如此成功呢?鷂式戰鬥機是世界上第一種具備垂直和短距兩種起降功能的戰鬥機,這種雙起降模式使得鷂式飛機能夠適應小型航母窄小短的跑道,起降效率極高,彌補了在缺少大型航母的情況下,重型艦載戰鬥機的空缺。英國海軍還專門將鷂式戰鬥機作為海軍航空兵的主力機型,並命名為「海鷂」。
  • 蔣校長 | 肥電第一摔,垂直起降飛機的坑有多大?
    剛好,這次摔掉的海軍陸戰隊版F-35B恰恰是垂直起降型號,鑑於我軍也開始研發殲-18垂直起降戰鬥機。風博士就給大家說一說,垂直起降飛機為什麼特別容易摔。巧的是,印度也裝備了垂直起降戰鬥機!這就是「維拉特」號航空母艦配套的29架海鷂式艦載戰鬥機,熟悉英軍的朋友應該知道,這種飛機具備垂直起降能力。那麼,印度人摔得怎麼樣呢?從1992年交付到2016年退役,29架海鷂一共摔掉18架,佔三分之二。值得表揚!至少維護的不錯,都還能飛。
  • 俄羅斯專家證實:中國正研製一款新型戰機,2021年將會問世?
    外界分析認為,新型戰機可能是一款垂直起降型戰機,定位與美軍現役的F-35類似。F-35作為全球首款可以做到短距垂直起降的五代機,配備一臺大推力渦扇發動機,擁有超強的空中機動飛行能力以及空中態勢感知能力。
  • 若「兩攻」裝備垂降VTOL戰機,甲板是關鍵,避免重蹈美日覆轍
    即便這型艦帶有實驗性質,不使用垂直起降戰機,那麼下一代兩攻呢?基於這一點,若要裝備國產垂直起降戰機,有一些準備工作是要提前做好的。
  • 中國解放軍最先進戰機殲18,中國沈飛的殲18戰機
    分析人士相信,解放軍希望這兩家飛機製造商在戰機研發上形成競爭關係,比如沈飛集團的殲-31項目和成飛集團的殲-20項目。此前有報導說,中國軍方高層對殲-15簡單的滑躍起飛不太滿意,認為無論航程還是載彈量都大大受限,轉而開發第四代垂直起降戰機殲-18,殲-18的成功使中國一舉兩得:戰鬥機升級和國產航母即將問世!如此來看,瓦良格的確是個障眼法。
  • 中國能從英航母學到什麼 要核動力不要垂直起降
    可以預測的是,中國如果發展國產航母,也很可能從中型航母開始突破。那麼,「伊莉莎白女王」號對中國航母的發展有什麼啟示?中國能不能從它身上得到一些借鑑呢?艦載機與起飛方式「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採用了滑躍甲板,這一點和中國航母遼寧艦非常相似。但不同的是艦載機。
  • 美國級對比075,兩棲攻擊艦搭載固定翼戰鬥機,背後是軍種矛盾
    可以說,這樣的傷亡比讓任何進攻方膽戰心驚,於是新的作戰理念核心的武器裝備就出現了:垂直立體登陸作戰和兩棲攻擊艦。 所以,075號兩棲攻擊艦的出世,也是恰逢其時。
  • 校場:075型的設計風格為何與美國級差別如此之大
    法國西北風級那麼小還有6個直升機起降點,我們的075那麼大,為什麼才只有7個起降點等等……想要真正理解這些設計思路背後的差別,我們首先還是要從兩棲攻擊艦的作戰使用開始談起。 所以為了將飛行甲板的利用效率最大化,兩棲攻擊艦通常會在起降點上直接對直升機進行整備,而非像航母一樣,一定要把飛機弄到整備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