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授權轉自公眾號 有養(ID:youyangtv)
在韓紅基金會除夕馳援武漢的第57天,韓紅髮出一封紙短情長的感謝信在短短幾個小時內就被9426.8萬人次瀏覽,迅疾被刷上熱搜榜首。
信中韓紅感謝了自這次蔓延全國上下乃至全世界的新冠肺炎爆發以來,無論行動上還是物資上給予基金會幫助的所有明星朋友。
其中,韓紅提到的一個細節讓人感動淚目,原來當紅少年偶像易烊千璽在得知物流志願者紛紛累倒之後,曾要求隻身赴武漢當搬運工,她說:「我記得為了阻止千璽,情急之下我發了脾氣,掛了電話,我心疼的哭了。」
沉默寡言的千璽讓我們感動溫暖的,不僅僅是他願意隻身赴武漢當搬運工的行動,而是他行動的背後,是對身處疫戰中心的武漢人民感同身受的同理心。
一直以來,千璽都是一個極富同理心的少年,他因為心疼媽媽從他5歲起就風雨無阻、多年如一日地輾轉奔波在各大培訓班之間的含辛茹苦,更加約束自己奮發向上,課業和才藝兩不誤,終於成功以文化和專業雙料第一的成績考取中央戲劇學院,他曾在給媽媽的感謝信中寫道:
「我知道,您比過去、現在的我加起來都要累的多.我害怕還來不及長大,您就老了,所以我會更加努力,鞭策自己。」
作家梁曉聲曾說,真正的文化素養是根植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正是易烊千璽這些善解人意的行動背後,那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感同身受的同理心,讓人覺得難能可貴,也讓他一步步在演藝圈嶄露頭角,成為今天品學兼優的正能量偶像。
知乎上有個#14歲的孩子說出「我不要洗碗,因為這是很低賤的事情」這種話,我要如何回應?#的熱門話題。題主說這是個品學兼優的孩子,實在無法想像從她口中會說出這樣的話語。問題一經發出,迅疾引起網友廣泛討論,其中的高贊回答是:「說出這句話的孩子,是因為缺乏體貼別人的同理心,這和家庭教育離不開關係。」「是不是孩子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家長對她的學習成績比較重視,而忽視了她的心理健康以及生活細節的關注,但是不懂得體貼沒有同理心的孩子,即使成績優秀又有什麼用?」是啊,為什麼覺得洗碗低賤?因為從小被關注的只有學習和成績,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看不見別人的付出,不懂得體貼別人的辛苦,缺乏感同身受生活不容易的同理心。哈佛大學曾經對10000名少年進行價值觀調查,近八成少年認為「自己的成就與自己的幸福」最重要,只有不到兩成認為「關懷他人」重要。在調查中,還有超過八成受訪青少年表示「父母重視我的成就勝過我的為人」。還記得那個轟動一時的上海機場弒母案嗎?18歲開始在日本留學的汪佳晶在向母親討要生活費未果後,竟然喪心病狂地在機場就向迎接他的母親連刺9刀。五年來,母親一直節衣縮食地用每月7000元的工資繳交汪佳晶每年約20萬元人民幣的學費,以及海外求學生活費,甚至為此不惜耗盡家財,債臺高築。在本該自食其力年紀的汪佳晶卻從未打過一天工,母親像火箭一樣將他送向更寬闊的世界之後,他非但沒有對母親含辛茹苦的感恩,更缺乏對母親辛勞付出的同理心。反而在被捕之後,他依然理直氣壯地質疑母親:「我就是覺得母親是在騙我,不是沒有錢。我很氣憤,就一下子爆發出來了.」而更讓人感到悲哀的是,重傷在身的母親不僅沒有絲毫怪罪兒子之心,還四處為他求情,甚至在剛出院不久就拖著病體繼續舉債,花費重金為兒子聘請律師減輕罪責。法國思想家盧梭曾在《愛彌兒》中寫到:你了解什麼辦法可以讓你的孩子痛苦嗎?那就是,讓他想要什麼就有什麼。他得到的越多,想要的也就越多,遲早有一天,你不得不拒絕他,這種意料不到的拒絕,對他的傷害,遠遠大過他不曾得到過滿足的傷害。這血淋淋的教訓讓我們知道:如果我們只一味追求成績,而忽略了對孩子的同理心教育,對孩子無底線的寵溺,就如同剪斷孩子振翅的羽翼,即使再優秀也註定無法高飛。而這缺失的教育也終將反噬,狠狠懲罰在我們自己身上。雖然好的學習成績對孩子的成長十分重要,可是有同理心的孩子,卻更懂得奮發努力上進,長大也必然是個優秀的人。前段時間,當各大網絡紅人都在盤算去年賺了多少錢時,美國有位13歲的網紅Bria Neff卻在盤點自己捐了多少錢。原來,她從5年前開始就堅持不懈地畫下300多張動物肖像畫,向全世界介紹瀕危動物幫它們籌集到了69000美元(48萬人民幣)的慈善保護資金。Bria在8歲時因為參加國際動物福利基金會舉辦的畫畫比賽獲得第一名,知道了全世界有3000多個瀕臨滅絕的物種。立志想要為它們做點什麼的Bria短短5天裡,埋頭苦幹畫出了10幅畫作開設了自己的網路帳號分享畫作,並詳細地介紹瀕危動物的生存情況。Bria在過程中不斷努力提升自己的畫技和進修專業知識,如今13歲的她已經出版了兩本有關保護瀕危動物知識的塗色書,製作了許多相關產品,在不同公益組織和學校做巡迴演講。美國杜克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曾經做過一項調查:研究人員花了20年的時間,跟蹤和記錄了超過750個孩子的成長過程,最終發現那些在幼兒時期就善於分享、更有同理心的孩子,長大後很多都從好學校畢業,並獲得了不錯的工作;而那些不具備同理心的孩子不少都中途輟學,沒有正式工作,甚至需要政府援助才能過活。孩子的同理心教育對他們成長十分重要,唯有在真誠和愛的滋養下長大的孩子,未來一定更懂得珍惜別人的付出,更容易懂得如何好好愛自己愛生活。臺灣著名作家、思想家柏楊曾說:我們盼望的是,每個中國人都應有設身處地為別人想一想的教養。繪本《最低年紀裡個子最小的女生》講述的是小莎莉這個最低年級裡個子最小的女生,總能發現班上很多不好的事情,例如互相絆腿,惡毒的目光.她對所有的傷害感同身受,於是選擇站出來呼籲大家停止互相傷害,憑藉自己的努力改善了校園的風氣。我們可以通過跟孩子一起閱讀繪本,讓孩子理解他人的感受,思考在別人不幸的時候,我們可以做什麼。腦神經科學研究表明,額葉的發育影響孩子的行為自控能力,太小的幼童無法約束自己,來應對外界環境的變化,因此3-4歲是孩子發展「同理心」的關鍵期。胡可曾經多次因為育兒有方被刷上熱搜,小小年紀的兒子安吉自懂事起就逐漸學會了洗衣服、疊被子、倒垃圾等等家務活,平時還會手把手教弟弟疊衣服,甚至在還不滿9歲的年紀就可以獨自參加為期兩周的夏令營,這一切都有賴於胡可從小的「專業」訓練。正所謂:「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如果我們沒有讓孩子從小做力所能及的家務,讓他們感同身受的理解父母的不容易,就是讓孩子錯失成長的機會,讓他長大成為吸父母血汗的白眼狼。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曾在北大的講座上分享過自己的童年經歷。童年家境不是很好的莫言難得在中秋節時吃上一頓餃子,這時一位乞討老人卻突然出現,莫言悻悻地想用半碗紅薯幹打發老人,不料老人因此憤恨不平地與他爭吵起來,莫言情急之下叫老人趕緊滾,一旁的母親卻厲聲訓斥了他,並端起自己的餃子倒給老人。事後,母親諄諄善誘地告訴莫言乞討者的艱辛,因此更需要善意對待。母親的教導讓莫言意識到乞討者的不容易,從此之後,每當莫言看到乞討者都會善加對待。高爾基也說過:「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尤其是當這個榜樣變成了一個母親。」正是母親事後站在孩子的角度,對莫言詳細解釋自己行為的溝通方式,走進他的內心讓他明白了自己的不足之處,更懂得了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的同理心有多重要,而這溫和不強勢的榜樣力量,是培養孩子「同理心」的有效方式。我們總是曬孩子的成績單和優秀獎狀,殊不知,最好的家庭教育其實是來自於生活的點點滴滴,是養出一個有同理心懂得體貼他人的孩子。正如有人說:「父母的修養,決定了孩子的教養。」幫媽有話說:
幫媽會經常分享一些學習方面的小乾貨、小技巧,希望幫助每一個孩子更高效地學習~想了解更多高效學習的辦法,關注【哈學幫】微信公眾號,回復【客服】即可獲取更多信息喲。
文章來源:有養(ID:youyangtv)
有養(ID:youyangtv)致力於為-1~12歲孩子的家庭提供有價值的父母教育服務,通過知識付費、工坊聯盟、網綜節目、短視頻、父母一站式成長App等產品和服務,引領中國父母教養觀念及方式全面升級,由著名主持人周洲匠心出品。
你家的孩子擁有同理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