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沒有同理心的孩子,再優秀也沒用?

2021-02-13 哈學幫

本文經授權轉自公眾號 有養(ID:youyangtv)

在韓紅基金會除夕馳援武漢的第57天,韓紅髮出一封紙短情長的感謝信在短短幾個小時內就被9426.8萬人次瀏覽,迅疾被刷上熱搜榜首。

信中韓紅感謝了自這次蔓延全國上下乃至全世界的新冠肺炎爆發以來,無論行動上還是物資上給予基金會幫助的所有明星朋友。

其中,韓紅提到的一個細節讓人感動淚目,原來當紅少年偶像易烊千璽在得知物流志願者紛紛累倒之後,曾要求隻身赴武漢當搬運工,她說:「我記得為了阻止千璽,情急之下我發了脾氣,掛了電話,我心疼的哭了。」

沉默寡言的千璽讓我們感動溫暖的,不僅僅是他願意隻身赴武漢當搬運工的行動,而是他行動的背後,是對身處疫戰中心的武漢人民感同身受的同理心。

一直以來,千璽都是一個極富同理心的少年,他因為心疼媽媽從他5歲起就風雨無阻、多年如一日地輾轉奔波在各大培訓班之間的含辛茹苦,更加約束自己奮發向上,課業和才藝兩不誤,終於成功以文化和專業雙料第一的成績考取中央戲劇學院,他曾在給媽媽的感謝信中寫道:

「我知道,您比過去、現在的我加起來都要累的多.我害怕還來不及長大,您就老了,所以我會更加努力,鞭策自己。」

作家梁曉聲曾說,真正的文化素養是根植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正是易烊千璽這些善解人意的行動背後,那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感同身受的同理心,讓人覺得難能可貴,也讓他一步步在演藝圈嶄露頭角,成為今天品學兼優的正能量偶像。

知乎上有個#14歲的孩子說出「我不要洗碗,因為這是很低賤的事情」這種話,我要如何回應?#的熱門話題。題主說這是個品學兼優的孩子,實在無法想像從她口中會說出這樣的話語。問題一經發出,迅疾引起網友廣泛討論,其中的高贊回答是:「說出這句話的孩子,是因為缺乏體貼別人的同理心,這和家庭教育離不開關係。」「是不是孩子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家長對她的學習成績比較重視,而忽視了她的心理健康以及生活細節的關注,但是不懂得體貼沒有同理心的孩子,即使成績優秀又有什麼用?」是啊,為什麼覺得洗碗低賤?因為從小被關注的只有學習和成績,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看不見別人的付出,不懂得體貼別人的辛苦,缺乏感同身受生活不容易的同理心。哈佛大學曾經對10000名少年進行價值觀調查,近八成少年認為「自己的成就與自己的幸福」最重要,只有不到兩成認為「關懷他人」重要。在調查中,還有超過八成受訪青少年表示「父母重視我的成就勝過我的為人」。還記得那個轟動一時的上海機場弒母案嗎?18歲開始在日本留學的汪佳晶在向母親討要生活費未果後,竟然喪心病狂地在機場就向迎接他的母親連刺9刀。五年來,母親一直節衣縮食地用每月7000元的工資繳交汪佳晶每年約20萬元人民幣的學費,以及海外求學生活費,甚至為此不惜耗盡家財,債臺高築。在本該自食其力年紀的汪佳晶卻從未打過一天工,母親像火箭一樣將他送向更寬闊的世界之後,他非但沒有對母親含辛茹苦的感恩,更缺乏對母親辛勞付出的同理心。反而在被捕之後,他依然理直氣壯地質疑母親:「我就是覺得母親是在騙我,不是沒有錢。我很氣憤,就一下子爆發出來了.」

而更讓人感到悲哀的是,重傷在身的母親不僅沒有絲毫怪罪兒子之心,還四處為他求情,甚至在剛出院不久就拖著病體繼續舉債,花費重金為兒子聘請律師減輕罪責。法國思想家盧梭曾在《愛彌兒》中寫到:你了解什麼辦法可以讓你的孩子痛苦嗎?那就是,讓他想要什麼就有什麼。他得到的越多,想要的也就越多,遲早有一天,你不得不拒絕他,這種意料不到的拒絕,對他的傷害,遠遠大過他不曾得到過滿足的傷害。這血淋淋的教訓讓我們知道:如果我們只一味追求成績,而忽略了對孩子的同理心教育,對孩子無底線的寵溺,就如同剪斷孩子振翅的羽翼,即使再優秀也註定無法高飛。而這缺失的教育也終將反噬,狠狠懲罰在我們自己身上。雖然好的學習成績對孩子的成長十分重要,可是有同理心的孩子,卻更懂得奮發努力上進,長大也必然是個優秀的人。前段時間,當各大網絡紅人都在盤算去年賺了多少錢時,美國有位13歲的網紅Bria Neff卻在盤點自己捐了多少錢。原來,她從5年前開始就堅持不懈地畫下300多張動物肖像畫,向全世界介紹瀕危動物幫它們籌集到了69000美元(48萬人民幣)的慈善保護資金。Bria在8歲時因為參加國際動物福利基金會舉辦的畫畫比賽獲得第一名,知道了全世界有3000多個瀕臨滅絕的物種。立志想要為它們做點什麼的Bria短短5天裡,埋頭苦幹畫出了10幅畫作開設了自己的網路帳號分享畫作,並詳細地介紹瀕危動物的生存情況。Bria在過程中不斷努力提升自己的畫技和進修專業知識,如今13歲的她已經出版了兩本有關保護瀕危動物知識的塗色書,製作了許多相關產品,在不同公益組織和學校做巡迴演講。美國杜克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曾經做過一項調查:研究人員花了20年的時間,跟蹤和記錄了超過750個孩子的成長過程,最終發現那些在幼兒時期就善於分享、更有同理心的孩子,長大後很多都從好學校畢業,並獲得了不錯的工作;而那些不具備同理心的孩子不少都中途輟學,沒有正式工作,甚至需要政府援助才能過活。孩子的同理心教育對他們成長十分重要,唯有在真誠和愛的滋養下長大的孩子,未來一定更懂得珍惜別人的付出,更容易懂得如何好好愛自己愛生活。臺灣著名作家、思想家柏楊曾說:我們盼望的是,每個中國人都應有設身處地為別人想一想的教養。繪本《最低年紀裡個子最小的女生》講述的是小莎莉這個最低年級裡個子最小的女生,總能發現班上很多不好的事情,例如互相絆腿,惡毒的目光.她對所有的傷害感同身受,於是選擇站出來呼籲大家停止互相傷害,憑藉自己的努力改善了校園的風氣。我們可以通過跟孩子一起閱讀繪本,讓孩子理解他人的感受,思考在別人不幸的時候,我們可以做什麼。腦神經科學研究表明,額葉的發育影響孩子的行為自控能力,太小的幼童無法約束自己,來應對外界環境的變化,因此3-4歲是孩子發展「同理心」的關鍵期。胡可曾經多次因為育兒有方被刷上熱搜,小小年紀的兒子安吉自懂事起就逐漸學會了洗衣服、疊被子、倒垃圾等等家務活,平時還會手把手教弟弟疊衣服,甚至在還不滿9歲的年紀就可以獨自參加為期兩周的夏令營,這一切都有賴於胡可從小的「專業」訓練。正所謂:「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如果我們沒有讓孩子從小做力所能及的家務,讓他們感同身受的理解父母的不容易,就是讓孩子錯失成長的機會,讓他長大成為吸父母血汗的白眼狼。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曾在北大的講座上分享過自己的童年經歷。童年家境不是很好的莫言難得在中秋節時吃上一頓餃子,這時一位乞討老人卻突然出現,莫言悻悻地想用半碗紅薯幹打發老人,不料老人因此憤恨不平地與他爭吵起來,莫言情急之下叫老人趕緊滾,一旁的母親卻厲聲訓斥了他,並端起自己的餃子倒給老人。事後,母親諄諄善誘地告訴莫言乞討者的艱辛,因此更需要善意對待。母親的教導讓莫言意識到乞討者的不容易,從此之後,每當莫言看到乞討者都會善加對待。高爾基也說過:「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尤其是當這個榜樣變成了一個母親。」正是母親事後站在孩子的角度,對莫言詳細解釋自己行為的溝通方式,走進他的內心讓他明白了自己的不足之處,更懂得了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的同理心有多重要,而這溫和不強勢的榜樣力量,是培養孩子「同理心」的有效方式。我們總是曬孩子的成績單和優秀獎狀,殊不知,最好的家庭教育其實是來自於生活的點點滴滴,是養出一個有同理心懂得體貼他人的孩子。正如有人說:「父母的修養,決定了孩子的教養。」

幫媽有話說:

幫媽會經常分享一些學習方面的小乾貨、小技巧,希望幫助每一個孩子更高效地學習~想了解更多高效學習的辦法,關注【哈學幫】微信公眾號,回復【客服】即可獲取更多信息喲。

文章來源:有養(ID:youyangtv)

有養(ID:youyangtv)致力於為-1~12歲孩子的家庭提供有價值的父母教育服務,通過知識付費、工坊聯盟、網綜節目、短視頻、父母一站式成長App等產品和服務,引領中國父母教養觀念及方式全面升級,由著名主持人周洲匠心出品。

你家的孩子擁有同理心嗎?

相關焦點

  • 沒有同理心的父母,是孩子的災難!
    因為有時本身,他們做了錯事,並非有意,他們也很悲傷,蹲下來,給他們一個擁抱,讓他們明白,你懂他們,這就是同理心。同理心可以讓做出事不承認錯誤的孩子,主動承認錯誤,並且認識到自己的錯誤。02心理學家TeresaWiseman說:「同理心是一種與他人一起感受的能力。」有同理心的父母,有覺察出孩子情緒的能力,並且嘗試與孩子溝通。
  • 《糖球》:討好是一種病,培養同理心,給孩子偷聽他人心聲的機會
    有些父母,無論孩子多麼優秀,他都不會給予相應的表揚和鼓勵,反而會因為害怕孩子驕傲而不斷給其「潑冷水」,最終導致孩子在自我認知上產生偏差。父母的打擊和責罵,會讓孩子產生「都是我不夠好」,「爸爸媽媽不愛我了」等想法。為了得到父母的愛,孩子就從小學會了小心翼翼地討好父母,甚至討好所有的人。3、孩子沒有養成同理心。
  • 七部激發同理心的電影,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
    同理心,又叫換位思考,指站在對方立場設身處地思考的一種方式。同理心,是孩子從大腦天生自帶設定的「自我中心」,轉換到「能理解他人」的成熟心境的重要標識。也是孩子成長和成功的關鍵品質和生活技能之一。心理學家們發現,同理心高的孩子,更能很好地控制情緒,接受父母親的教導;而同理心低的孩子,很容易有攻擊行為,影響學校的人際關係。
  • 同情心和同理心
    【雨霖鈴專欄】同情心和同理心
  • 孩子自私孤僻難相處?避免孩子「愛無能」,家長要培養「同理心」
    每個人或許都有自己的理解,關於"愛的教育",也早已有許許多多的教師致力其中,努力培養孩子懂得去愛自己、愛他人,我們家長對孩子也是無微不至的關心。可為什麼依然還有很多孩子表現出愛無能呢?這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孩子缺乏"同理心"。那麼什麼是「同理心」呢?
  • 教育,不可缺少「同理心」
    五位同學各抽到了一個特殊的紅包,紅包內容是「大師邀請你一起去看《美人魚》」。「大師」是學生對級長李鴻志的特別稱呼,《美人魚》是最近很火的由周星馳執導的賀歲片。昨天晚上,大師兌現承諾,帶著五個孩子去看了電影。回來後,五個孩子非常興奮,向同學炫耀說,這是他們長那麼大最難忘的一部電影。記得前兩年,和學生一起去看過一場足球賽,那場球賽中國隊踢得一如既往的臭。
  • 沒有同理心的人是什麼樣的,參考這位女明星
    首先聲明,非黑非粉,每個人都有優秀和不足的地方,客觀分析,請勿過度解讀。先從出自這位女星的名言「憑什麼讓別人了解你的辛苦」講起。當時在網上這句話很火,很多人說她活得通透,有智慧,Hmmm……乍一看這句話總覺得怪怪的,避免斷章取義,我特地把採訪視頻全看了一遍,拜託各位,這不是對她自己說的,這是對主持張大大說的,我們看上下文。
  • 同理心
    人類唯有加入群體,才能共生共榮,而如果個人不能感受他人的情緒和心意,要如何與群體共存?觀諸日常瑣事,道理亦然;有人喜歡插隊、在街上亂丟垃圾、別人睡覺的時候製造噪音,他們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沒有能力顧及別人的感受。同理心是溝通、合作的前提,也是社會凝聚力的先決條件。
  • 「過家家」角色扮演遊戲,適合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父母可以通過對待孩子的方式來提高他們的同理心,也可以讓孩子生活在嚴厲的懲罰環境中毀掉他們的同理心。場景 1 :媽媽在拖地打掃衛生,孩子自己在看電視,即使打掃到他的腳邊,還要媽媽請他把腳抬起來;孩子根本不關心媽媽做家務,只顧自己看電視。
  • 藍盈瑩的「高開低走」,再次告訴父母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有多重要
    美國教育家杜威認為:當「同情心」或「同理心」這些東西成為一個人天性的一部分時,他就沒有了自以為是,沒有了居高臨下,沒有了敵視排斥;有了理解,有了善良,有了豁達。2)同理心越強顯得情商就越高同理心可以說是情商的基礎,因為有「感同身受」的能力,你就能知道對方想表達什麼、想聽什麼、忌諱什麼,然後及時給到這些,在社會交往中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說你情商高。女團業務不怎麼樣的張萌是大家公認的高情商,為什麼?
  • 培養孩子同理心,父母要知道的三點,你都做到了嗎?
    以自我為中心,不考慮別人的感受就是缺乏同理心。羅素曾說:「在一切道德品質中,同理心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可以讓孩子體會到別人的不易,激發孩子的善意,也能更好的理解,關心別人。一、孩子沒有同理心往往容易自私孩子沒有同理心,更容易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到別人身上,只考慮自己,不考慮別人,久而久之,會變得自私又任性。
  • 同理心媽媽帶大的孩子是什麼模樣?難過傷心均被讀懂,過得很開心
    其實並不會,這裡面的問題不在於孩子,而在於父母,缺乏同理心的父母,是無法真正理解孩子的心聲,也無法建立健康積極的親子關係的。「同理心」是什麼同理心就是,設身處地、將心比心地去理解他人,作為父母,只有擁有了同理心,才能更好地和孩子溝通,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愛。
  • 她說:美麗,源自「同理心的力量」
    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邀請了4位代表不同年齡、身份的女性學員,為我們分享「同理心的力量」帶給她們的與眾不同的美麗。「同理心是了解自己的內心,理解他人,建立有品質的關係,從而讓生命更豐盈美好的過程。」作為職場人,工作中難免會碰到很多挑戰,我時常告訴自己:「你要努力,要像個戰士,不能畏懼。」
  • 藍盈瑩不會共情上熱搜:父母有「同理心」,是給孩子最好的滋養
    反對她的網友基本上都是同一個觀點:藍盈瑩沒有同理心,不會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就連藍盈瑩自己也說:「我覺得我好冷血,就那天姐姐們全哭了,我一點感覺都沒有。」對於每個人來說,擁有同理心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同理心是什麼?同理心就是和別人相處時,能設身處地去思考對方的想法和體會對方的感受。
  • 金獅獎電影《小丑》:社會需要同理心,探討同理心與社會的關係
    看到這的小侏儒,我才更能體會到亞瑟那句話的意思,:「我本以為我的生活是悲劇,沒想到確是一場喜劇,」但亞瑟並沒有嘲笑小侏儒,這是一種同為弱者的同理心,拯救了小侏儒。但卻沒有人對亞瑟存有同理心,亞瑟身邊的所有人都在嘲笑他,欺凌他,當然,也並不可能有哪一條的法律規定,又或者是哪個人有義務,一定要對要同情身邊人,要去關愛弱勢群體,但我們都應該知道的是,同理心不管是對於個人,還是對整個社會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 陳銘教科書式哄妻子:夫妻相處需要同理心
    就算她在外面受到再大的委屈,此刻,也煙消雲散。陳銘說哄老婆的關鍵是:你要懂她。你要從每一次她為什麼不開心,把真實的原因找到開始。這個懂就是同理心,而夫妻相處是非常需要有同理心的。01同理心能夠減少婚姻中的矛盾武志紅在《為何家會傷人》一書中曾經提到過這樣一個例子。張太太和丈夫結婚五年,最近,夫妻倆陷入冷戰。
  • 「孫儷養我4年,我想毀了她」,孩子不懂得感恩,再優秀也沒用
    於是就默默地資助著海清,但在海清高考時失利,沒有考上大學,孫儷給予安慰與鼓勵,選擇繼續資助海清復讀,第二年,海清考上了大學,本以為這個孩子會在孫儷的幫助下越來越好,可是她卻忘恩負義。在記者採訪時,海清覺得孫儷是大明星,有很多的錢,資助我對於孫儷來說是很簡單的事情,所以我沒有錯,最後還說出「孫儷養我4年,我想毀了她」,引起了很多網友的熱議,有網友說道:「這個孩子不懂得感恩,再優秀也沒用」,「真是一個白眼狼」。
  • 她只是缺乏同理心
    而同理心更多的表現為共情,即把自己假想為對方來體會對方的情感。例如,有一次帶著寶寶去公園玩,看到一個小男孩哭的很傷心,我家孩子過去問他為什麼哭,原來那個小男孩在玩健身器材的時候不小心碰傷了手,我家孩子安慰他說,「快別哭了!下次要小心點啊!」孩子這樣說,是對哭的孩子抱有同情心。
  • 《仲夏夜驚魂》同理心
    影片想表達的是一個重要的人類情感——同理心。男友是一個表面的關心丹妮但背地裡很自私的人,在覺得兩位朋友偷走神書之後馬上撇清關係,看到論文有論題可選馬上搶起論文選題都可以看出。朋友們對丹妮的遭遇也漠不關心,在喬希尿了神樹被村民叫走時大家也漠不關心,他們都是缺少同理心的人。反觀村子裡的人,同胞的喜悅和痛苦,他們都能感同身受,導演也刻意的用誇張的手法把這種同理心放大,大概出現了四處。
  • 一個簡單的遊戲,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想像力同理心
    過家家是孩子們最愛的遊戲,這個遊戲還有許多好處,比如大量說話可以訓練語言能力提高詞彙量,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天馬行空的情節可以發揮孩子無限的想像力。可是剛剛一歲的寶寶自己還不能和同伴一起過家家,一個人玩很容易就厭倦,就需要家長適當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