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穎VS資本:揭秘明星如何與資本博弈?

2020-12-01 錢研社

大家好,我是錢老師,今天呢,我想以趙麗穎為例,和大家聊一聊資本和明星的故事,看看明星如何從資本賺錢的工具,晉升為資本,揭開娛樂資本圈的腥風血雨。

06年,趙麗穎出道,此時的她沒錢,沒有學歷,也沒學過表演,而她背靠的資本大山,是北京影視圈首屈一指的老大哥——華誼。

不過不湊巧的是,老大哥華誼此時正陷入內部危機。知名大將,王京花,也是中國第一代經紀人,帶領華誼旗下陳道明,梁家輝,劉嘉玲等大牌明星出走。

獨當一面的藝人大面積出走,華誼艱難程度可想而知。在這個青黃不接的這個檔口,華誼僅存的兩位最大的腕兒:李冰冰與範冰冰,角逐華誼一姐,鬥得不可開交。

眼看著,背後靠山勢力大減,頭牌女明星明爭暗搶,資本圈腥風血雨,作為新人的趙麗穎被徹底放養,拿不到好資源。

06年往後的7年時間裡,趙麗穎幾乎都在跑龍套,7年,只能接一些無足輕重的小角色,要麼一個小時的戲,半小時在吃飯,要麼充當幾秒鐘的背景,連臺詞都沒有。更何況,資本市場不認可圓臉的趙麗穎,嘲諷她只能演丫鬟,女兒,妹妹,孫女,的確,這些角色趙麗穎都默默無聞的演了。

在資本眼中,此時的趙麗穎連資本工具人都算不上,只能算資本背景板

沒有人給她標價,更沒有人看到她的價值。1趙麗穎開始小範圍火起來,源於2013年出演《陸貞傳奇》,這是她第一次出任女一號。也就是這一階段,趙麗穎從資本背景板,晉升為資本工具人。此時趙麗穎,已離開華誼,背靠「海潤影視」。

同年,海潤影視業績爆發,淨利潤全面飆升,從0.2億增長到1.3億,足足翻了六倍。趙麗穎橫空出世後,背後扶持的資本大佬開始暗暗較勁,海潤副總裁在微博說:你我的努力都沒有白費,我許你不離不棄,如穎隨行!你應我什麼呢,寶貝?

這個「應我什麼」到底指什麼?2013年同年,趙麗穎《吉祥天寶》電視劇開拍,這部電視劇裡,趙麗穎給陳昱霖當配角,就是後來爆料吳秀波腳踏N條船的陳昱霖,而《吉祥天寶》反響平平。奶新人是資本圈喜聞樂見的事。明星只是資本推手的提線木偶,在資本面前沒有多少話語權,做一顆聽話的螺絲釘,好好聽話奶新人,資本擴張本性如此,本來無可厚非。但海潤更大的問題在於:

劇火了,商業資源跟不上。2015年,《花千骨》出圈了,火到什麼程度?製片方,一部《花千骨》,製片公司慈文傳媒從6月開播,到11月,5個月內股價從17點,漲到將近80點,翻身4倍,市值更是增長上百億,讓合作方的高管笑得在公司蹦迪。

同時,也讓女主趙麗穎紅遍街頭巷尾,商業價值實現大幅躍升。

商業價值這個詞,大家可能不熟悉。我來通俗講講在資本視角裡,明星商業價值如何衡量?你們看到市面上明星排行榜,指標有很多,社交熱度,明星咖位,圈粉力等等。但,資本是務實的,只考核離錢最近的指標。


明星商業價值大體分為兩類:

一類是:有多少觀眾看到了產品,另一類是:有多少個觀眾轉化為購買力?

多少觀眾看到產品:比如網頁,電視劇,綜藝訪問,播放的提升量。網際網路時代,流量就是錢。

至於觀眾轉化為購買力呢?明星代言的香水,雜誌,明星發的唱片,賣出多少份?這個KPI衡量的就是實打實的人民幣變現能力了。商業價值的評判,大體逃不開曝光和購買力這兩類。除了這兩項,也有忠實粉絲,不僅願意為產品買單,甚至主動向周圍人安利,擁有大批量忠實粉絲的明星,他的商業價值更高。想想看,一個明星有30萬死忠粉,那麼在金主眼裡,就有30萬的精準目標用戶,可以省下巨額推廣費用。資本手拿KIP,有月考,期中考試,期末考試,明星被按頭進考場,交答卷。

這樣一來,沒有商業價值,達不成資本KPI的明星,就會被資本拋棄,比如吳秀波和柯震東,在娛樂圈逐漸查無此人。而憑著《花千骨》崛起的趙麗穎,商業價值水漲船高。

如果趙麗穎的商業價值運用得當,不僅資本能拿到一份滿意的數據報表,順利完成KPI;明星本人也能通過資本,撬動更大的曝光和知名度,資本與明星達成互惠互利。但,趙麗穎空前的熱度卻被海潤白白空耗。

一同出演花千骨的霍建華,立馬登上《時尚芭莎》的封面,接下SK-II大牌代言,而此時的趙麗穎只能接到二線雜誌封面,代言品牌停留在帆布鞋,乳酸菌,電動車領域,完全比不上的霍建華。

雖然趙麗穎已經成為四小花旦之一,但海潤的人脈圈和資本勢力,已無法跟上趙麗穎。在這之後,趙麗穎與海潤逐漸產生糾葛,離開海潤後,趙麗穎籤約黃斌,黃斌背景不簡單,他是黃曉明的前經紀人,一連參加過《無極》《南京!南京!》,《梅蘭芳》等電影,無論前期籌備,還是後期宣發,黃斌都經驗豐富。儘管黃斌實力雄厚,但也有資本的詬病,他代表的資本派系,有一句潛臺詞:當時我沒想那麼多,我只想搞錢。

野心勃勃的資本幫助藝人並非全心全意,一旦藝人功成名就,資本就開始榨取藝人取回自己的功勞,而不考慮藝人長遠發展。趙麗穎這次與黃斌的合作,商業價值實現良好運轉,但也讓她跳入另一個火坑。沒錯,黃斌的扶持下,趙麗穎的商務資源肉眼可見的飛升,她一口氣出演兩檔賀歲檔《西遊記女兒國》《乘風破浪》。

時尚資源也出現質的飛躍,《時尚芭莎》《嘉人》一級時尚周刊輪番上,2017年,趙麗穎以18個代言,遠遠甩開第二名6個品牌,穩穩晉升為代言皇后。

在流量和口碑的鼎盛期,趙麗穎的商業價值終於實現良好運作。再加上2017年火爆的《楚喬傳》,種種熱度疊加在一起,趙麗穎紅起來風頭無兩。事業做的如日中天,但此時,趙麗穎最黑暗的時刻來臨。資本本性貪婪,為了從工具人身上榨取更多利潤,資本讓趙麗穎不斷接劇,接代言,工作量超飽和,醫生先後警告趙麗穎身體出現問題,也是這段時間,因為趙麗穎頻繁在劇組奔波,使用替身,摳圖,業內口碑直線下降。更危險的是,市面上的黑料鋪天蓋地而來,喊出「趙麗穎滾出娛樂圈」:上綜藝被說是心機女,演電視劇被黑不扛劇,甚至網絡上開始流傳:趙麗穎加入美空,坐檯,賠公子哥吃喝玩樂,就為了得到小費。

這些坊間傳聞,沒有圖片,沒有證據,沒有多少可信度,但喪心病狂的謾罵和網絡暴力洶湧而來。網絡上,嘲笑最多的是趙麗穎的出身,說一個細節,趙麗穎曬過一張站在清華大學門口的照片,她說:如果將來有機會再站在這裡,我一定要把臉露出來!

平心而論,誰都希望進入好學校求學吧,但趙麗穎這個微博,引來無數人辱罵:中專學歷,滾出去!沒文化的,還想進清華?

黑料愈演愈烈,但忙著碾壓工具人的資本,卻騰不出手來,幫趙麗穎處理危機公關。趙麗穎沒有做過多解釋,2017年,她發了一條微博:盡人事,聽天命。轉過身投入新的劇組拍戲。2當趙麗穎分身乏力,又無法應對輿論壓力的時候,又一資本向趙麗穎遞來橄欖枝,那就是和頌。

和頌老闆娘對趙麗穎的評價不低,說趙麗穎是當前流量藝人中作品過硬,還有代表作的大流量。

而且和頌危機處理方面也非常在行,前幾年李冰冰年齡造假,緋聞,都被一一抹平,對雙方來說,資本與明星強強聯手益處頗多。趙麗穎順理成章加入了和頌。有人說趙麗穎持有和頌的股權,我經過多方驗證,和頌集團旗下10家企業,沒有查到趙麗穎持股,所以是否持股這一點我持保留態度。但趙麗穎是以合伙人的身份加入,這是雙方的公開信息,可信度比較大。肉眼可見的是,自從搭上和頌這個資本陣營,趙麗穎的形象開始發生微妙改變。早期的趙麗穎幾乎是「傻白甜」專業戶,受限於甜美可愛的外形,幾乎沒有時尚感,時尚資源也乏善可陳,遠落後於同期小花。

在和頌的加持下,趙麗穎的形象變成熟了,時尚感也提升了不少。

而且與過去作為工具人,被資本單方面壓榨不同,作為資方合伙人的趙麗穎,資本親自下場幫忙清理黑料,趙麗穎路人緣開始回升,和頌的資本力量不可小覷。趙麗穎不僅晉升為合伙人,而且在多部電視劇電影,開始以出品人的姿態出現。這裡和大家拓展一下,影視圈有哪些分工,出品人在其中擔任什麼樣的角色?影視行業按不同角色,分為5個位置:出品人,製片人,經濟公司,發行方和投放渠道。製片方,是實際負責管理電影的,拉金主,找經濟公司談合同招呼演員,片子拍完了資源整合,都是製片方的工作。

發行方和投放渠道比較好理解,發行人作為總銷售,把電影電視劇賣到電影院,電視臺,附帶製造輿論宣發,想辦法儘可能多的把電影賣出去這是發行人。而出品方是電影背後的金主,也就是出資人,主要負責投資這個電影,等著收回回報。說白了,趙麗穎擔任出品方,意味著她開始滲透到影片背後,參與資本投資。

到這裡,我們可以看到,趙麗穎的螢屏形象,是一個出身平凡,非主流審美的人,就像我們大多數普通人,沒有好背景,沒有好資源,但是好好積累,努力演戲.

最終,從無名之輩,變為資本工具人,最終被資本青睞,晉升為資本本身4 大家所熟悉的娛樂圈,風氣浮躁,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為了滿足大家的偷窺欲和各種八卦想像,裡頭充斥著各種駭人聽聞的資本運作和功名利祿。比如對賭,權色交易,併購等等。有人說資本過渡侵染娛樂圈,導致劣幣驅逐良幣,在我看來,未必。

一些流量明星實力在原地踏步,看似背後有資本在力推,但這些流量明星自己也知道,隨著時間過去,粉絲看膩了,資本也是無情的。泡沫被戳破後,只剩下海市蜃樓。而形成強烈反差的是,核心創作圈的大導演和演員,真的是在兢兢業業搞創作。大導演為了選到心儀的場景,用大半年時間,做綠皮火車,跑遍全國;只要有一個好的本子,大牌演員可以以很便宜的價格出演。

匠人精神出來的作品,資本願意砸錢,最終我們為自己喜歡的電視劇電影買單,資本獲得利潤,明星獲得曝光,我們作為觀眾,看到的作品越來越優質,這就是一個良性循環,正本清源

相關焦點

  • 揭秘蔡徐坤背後的資本博弈……(一)
    你們能想像現在充滿爭議的蔡徐坤也曾經是執劍屠龍的少年嘛,其實人家在很早之前就開始和資本的博弈,而他的道路如同過關斬將,至今已過了三關,我今天就給你們展示一個不一樣的蔡徐坤。時間回到2015年7月蔡坤參加安徽衛視與韓國BC合作的偶像養成真人秀節目《星動亞洲》。
  • 資本也會失手?看看被明星「反噬」的資本
    明星和資本,本就是相愛相殺的存在。現在的大部分流量明星是資本博弈的產物,在一個流量明星形成過程中,資本無處不在。2011年以來隨著影視行業的加速發展,資本開始迅速入局明星與資本的「聯姻」也迅速多了起來。我們常說明星是資本的工具人,什麼千萬粉的偶像、什麼頂流大咖、什麼小鮮肉、老臘肉,一旦與資本扯上關係,他們就淪為了資本賺錢的工具。比如吸引人眼球的娛樂圈「對賭」。
  • 趙麗穎馮紹峰結婚啦,來看看他倆「合併」的資本版圖有多大
    雖然,趙麗穎和馮紹峰是娛樂明星,但從他們在資本市場的投資和收入來看,結婚簡直就是「A股兩家公司合併重組」。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下他們兩人的資本版圖到底有多牛。其中,上海合穎影視文化工作室(有限合夥)、南京趙麗穎影視文化工作室、南京新繹影視文化工作室屬於工作室性質,註冊資本大多在10萬左右,其中兩家由趙麗穎100%持股,另一家趙麗穎持股五成。而剩餘4家公司,北京秀麗江山影視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300萬元,趙麗穎為實際控制人,持股比例高達60%。
  • 一線明星「補稅」名單背後,驚人的資本版圖
    這些明星的資本版圖雖然不斷擴張,但發展過程中也遭遇了不少困境:黃曉明捲入「股權操縱案」;趙薇逾越法律紅線,受到證監會處罰;吳秀波控股的不二文化因《軍師聯盟》陷入法律糾紛;吳奇隆、楊冪各自的公司在估值暴漲之後遭遇資本寒冬,泡沫不斷被稀釋;趙麗穎的投資布局更是坎坷不斷。如今這些明星又或將面臨巨額補稅,更是雪上加霜。
  • 金錢永不眠 之 「楊冪」險象環生的資本博弈!
    「壓榨」我們的資本不同而已,看過我資本與明星系列前幾期的同學都知道,我對藝人一直抱有一個觀點,就是在自己的當紅期要麼通過各界嘗試找到適合自己的長青路,要麼抓緊機會完成原始積累晉升為資本再去壓榨新人,楊冪也在這條成為資本的道路上默默奮鬥著,而她的奮鬥之路則是利用資本讓自己晉升為資本,這也是娛樂圈非常有代表性的案例
  • 一線明星補稅名單背後,是一份驚人資本版圖
    無獨有偶,此前,港媒曝光了一份被約談「補稅」的明星名單,吳京也位列其中。另外還有:鄧超、孫儷、黃曉明、Angelababy、楊冪、吳奇隆、霍建華、趙麗穎、趙薇、周迅、徐崢、黃渤、吳秀波等。據港媒稱,這些明星的補稅金額都在2億人民幣以上。
  • 趙麗穎也是個資本玩家?她和劉詩詩的公司要赴香港上市了
    趙麗穎產後復出依然人氣持續高漲,近日開播的《有翡》熱度也一直居高不下。這些年,隨著趙麗穎的人氣一路高漲,趙麗穎早已經不是剛出道時那個被人嫌土氣,嫌出身不夠光彩的小趙了。而且她在很多領域都有發展,可以說早已經是女明星中的富豪。
  • 《黑水》一場資本與正義的博弈
    根據震驚世人的「特氟龍」真實社會事件改編,暴露龐大企業杜邦集團黑幕,正直律師羅伯特用自己職業生涯的1/2與巨頭公司進行長達二十年的艱辛拉鋸戰,馬克·魯弗洛、安妮·海瑟薇、蒂姆·羅賓斯等奧斯卡級別的強大明星陣容
  • 楊冪的資本博弈之路:從2500萬到50億
    有一個觀點一直存在,藝人就是在自己的當紅期要麼通過各界嘗試找到適合自己的長青路,要麼抓緊機會完成原始積累晉升為資本再去壓榨新人,楊冪也在這條成為資本的道路上默默奮鬥著,而她的奮鬥之路則是利用資本讓自己晉升為資本,這也是娛樂圈非常有代表性的案例。
  • 萬茜被盜號,背後的資本博弈,真不簡單
    懸疑背後還有鍋傳鍋的反轉劇情,是不同資本陣營的角力。人淡如菊萬茜茜,成為薛丁格下的萬茜茜,處於盜號與不盜號之間。捂嘴某瓣,某博限流,某乎刪帖鎖帖,都讓人感覺到資本的強(ao)大(man),也為各大平臺創匯。某乎的表現也讓人疑惑,沒有發表任何官方聲明,對個人信息安全選擇性失明。而它最明顯的態度是,萬茜被盜號和某易郵箱有關。
  • 萬茜被盜號,背後的資本博弈,真不簡單
    懸疑背後還有鍋傳鍋的反轉劇情,是不同資本陣營的角力。人淡如菊萬茜茜,成為薛丁格下的萬茜茜,處於盜號與不盜號之間。粉絲為萬茜喊冤,說盜號的沒有心。路人覺得有蹊蹺,質疑既然是盜號,為啥不報警或者收集被盜號的證據,自證清白?不同觀點,源自不同的利益考量。粉絲維護愛豆,是情感使然,無可厚非。
  • 資本之下,明星也是芻狗
    4為什麼資本會故意讓我們看到這些?因為夠吸睛,夠吸睛就有流量,有流量就能變現。至於明星的名譽如何,會不會翻車,人設會不會崩塌,跟變現這件事比起來,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反正我們也有協議,我付你錢,你要全力配合我進行拍攝、剪輯、後期宣傳。只要我能變現,哪怕洪水滔天。
  • 從2500萬到50億,楊冪的資本博弈之路怎麼走?
    至此,楊冪的影響力在觀眾和資本的眼中都獲得了認可,火是火,但楊冪那會兒歸根結底還是個工具人,大家不用特別糾結這個字眼,看視頻的你和做視頻的我都是工具人,天下熙熙,誰又不是工具人呢,只是背後「壓榨」我們的資本不同而已看過我資本與明星系列前幾期的同學都知道,我對藝人一直抱有一個觀點
  • Yamy與資本對峙背後:殘忍的明星生存法則
    不少網友認為,徐明朝所代表的是傲慢的資本方,他的舉動是以審判「不合格商品」的態度,去貶低明星作為一個活生生「人」存在的價值,這成為引爆公眾情緒最重要的點。翻開資本與娛樂圈之間的歷史,會發現資本遊戲遠比想像中要精彩。
  • 資本大時代,已然開啟!
    為了讓大家重視資本大時代,明白背後的關鍵邏輯,接下來給大家好好理一理。01.資本市場大時代是時代的召喚對於資本大時代,我是一直在講,我甚至研發了資本大時代的課程來專門講這個。我為什麼這麼重視它,關鍵邏輯是什麼?
  • 《無節制消費的元兇 第一季》製造消費欲望的時代,資本陰謀和人性弱點的博弈
    大部分的推銷員大同小異,長篇大論這支筆如何好用,但是唯獨有一個人另闢蹊徑。他知道要想賣筆,就要先創造對方對「筆」的需求。 所以 讓對方籤個名,自然讓他覺得「自己需要一支筆」。產品背後的資本就是利用這樣一個套路在不斷地悄無聲息為消費者創造需求,當舊的產品壽命到期,自然而來迎來的是消費熱潮,倘若買的手機用了十年都不卡頓,還有誰會願意為新一代的手機買單?
  • 「社會資本和民間資本」如何介入文化資本市場
    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要「鼓勵非公有制文化企業發展,降低社會資本進入門檻」,強調要「建立多層次文化產品和要素市場,鼓勵金融資本、社會資本、文化資源相結合。」
  • 社會與資本的博弈,最終是何結局?
    就在前不久,一隻史無前例的黑天鵝突襲了中國資本圈,阿里巴巴、騰訊、美團等一眾中國資本巨頭是紛紛遭遇到了迎頭痛擊,一場關乎國家公平與效率,社會資本與博弈,勇者與惡龍之間的大戰,已經開場了。幾天前,阿里巴巴和騰訊系的大將閱文集團以及快遞巨頭豐巢,因為在收購其他公司的過程中觸犯了反壟斷法,被罰出50萬頂格重罰!也許有的人會說,哎,這麼點破事也算大事?
  • 蔡徐坤:單槍匹馬對抗資本
    因為他亮眼的表現,幾乎一路c位,不少公司拋出橄欖枝,但他不假思索全部拒絕,有人說他太傻了,在各路資本打成一團的情況下,他一個連背景都沒有的人,拿什麼給資本博弈?是他很傻,傻到只知道努力,只知道堅持,只知道奔跑。小夥伴們心目當中蔡徐坤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呢?
  • 比特幣BTC等數字貨幣騙局揭秘:用資本操控價格
    比特幣BTC等數字貨幣騙局揭秘:操控幣價收割韭菜,2020年比特幣最新騙局,用資本操控價格僅2020年,合約爆倉騙取了600億美元幾個加密數字貨幣大交易所和以灰度為代表的機構私下勾結,利用資本操控貨幣價格進而爆倉掉用戶的合約歸自己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