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將付出慘重代價!俄專家銳評:充當美國馬前卒不是好事

2020-12-23 中外人物解讀

最近,據媒體報導,俄羅斯網站早前曾發表過一篇專家文章,而文章內容則指出,在與中國的交往中,澳大利亞一直扮演著美國的「馬前卒」,儘管這對美國的影響不大,但澳大利亞本身肯定要付出沉重的代價。

澳大利亞想不起來了,衝在「馬前卒」的前線

目前,中國已開始向龍蝦、葡萄酒、大麥、木材等澳大利亞主要出口產品發起反傾銷行動,俄羅斯網站文章指出。

實際上,中國一直是澳大利亞最大、最重要的出口市場,因此,中國手中握有大量澳大利亞產業和貿易領域的籌碼,因此,坎培拉的損失恐怕將高達數千億美元,因為此前澳大利亞與中國的關係已經陷入僵局。

文章撰寫專家指出,莫裡森的選擇是讓澳大利亞衝在「馬前卒」的前線,但他選擇的時機實在太糟糕了,這次爆發衝擊了經濟,火勢肆虐,此時又陷入失去中國市場的困境,直接把澳大利亞經濟拖入了30年未見的衰退。在這樣的情況下,甚至連莫裡森也少有發聲,稱其為「雙輸」。

文章中還透露,如今世界各國都在針對中國市場中澳大利亞空出的一大塊空白展開談判,比如印尼最近就「多年煤炭供應」問題與中國談判達成協議,一旦談判取得成功,就會完全取代在中國市場上的澳煤,其他地區也是如此。

澳大利亞將付出沉重代價

有專家認為,當前中國與國際合作的方向正向多元化發展,最重要的目標之一就是降低對「單一供應商」的依賴程度,澳大利亞就是這一領域的最重要代表,而且,它還與西方國家關係密切。

然而,必須強調的是,本著寬容和和平共處的原則,中國已經給澳大利亞提供了許多機會,但坎培拉卻沒有這樣做,它與華盛頓合作,鼓吹所謂的冷戰思維,甚至切斷與中國市場的聯繫,並且對中國學生實行更多的限制。

實際上,對中國而言,澳大利亞市場並不是唯一的,例如,可以從印尼購買煤炭,從俄羅斯購買鐵礦,也可以從南非地區購買葡萄酒,因此,在這場無硝煙的戰爭中,只有澳大利亞才會付出沉重的代價。

作者:杯澈

審稿:山霧

免責聲明: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中國新聞網、中國網

相關焦點

  • 甘當美國馬前卒,付出的代價真不小
    作為美國的馬前卒有那麼幾個國家是心甘情願的,他們拉幫結派,而不顧自己國內的發展,一意孤行順應美國的意思「勇往直前」,而國內經濟出現問題也全然不顧。 其中比較明顯的一個國家就是澳大利亞,他們充當反華「急先鋒」一再附和美國的行為,對中國進行污衊、抹黑、幹涉內政等等行為,自討苦吃如今被驗證。
  • 今日俄羅斯:充當美國的「哈巴狗」,澳大利亞註定要付出代價!
    澳大利亞最近一段時間,不停地挑釁中國,尤其是涉及香港問題,作出了很多錯誤的發言。對此,澳大利亞的總理莫裡森,不僅沒有反思道歉,還污衊這是中國的責任,認為中國搞「脅迫外交」,利用貿易手段打壓澳大利亞。
  • 國際銳評三連發 直指莫裡森「神經錯亂」全球多國主流媒體積極轉載轉引
    在這背後,既有固守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的因素,也有向美國獻媚、謀取政治私利的考慮。評論入木三分地指出,在一些西方勢力上演的「遏華」戲碼中,澳大利亞扮演的不過是一個不起眼的小角色;在亞太地區充當反華「馬前卒」,不會有好果子吃。一邊吃著中國的飯、一邊想砸中國的鍋,這樣的事,中國人民絕不允許!莫裡森們,別做美夢了!
  • 俄媒:中國出手制裁,美國將付出慘痛代價,恐只能「斷臂保命」
    比如美國,就在近段時間以來,不斷針對中國,對中國發起無理制裁和輿論攻擊。中國多次表示反對意見,但美國仍舊一意孤行,於是中國只能採取反制措施,雖然中國倡導以和為貴,但也不代表中國就會任人欺凌。俄羅斯媒體表示,中國出手制裁,美國將付出慘痛代價,只能"斷臂自保"。
  • 中國為俄羅斯投下反對票後,俄媒為中國怒斥了澳大利亞
    中國為俄羅斯在聯合國大會上投下反對票後,俄媒為中國怒斥了澳大利亞!12月7日的聯合國大會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把俄羅斯在黑海的軍事活動定義為非法軍事活動,並要求俄羅斯從克裡米亞撤軍,結束對克裡米亞的佔領時,中國、伊朗、白俄羅斯等國家紛紛為俄羅斯投下了反對票,不支持西方國家的無理要求。中國為俄羅斯投下反對票,是中俄友好的信號。俄媒為中國怒斥澳大利亞,也是中俄友好的信號。
  • 中國遊客繼續缺席,澳大利亞零售商哀嚎,今年春節損失將難以估量
    作為西方「五眼聯盟」中的一分子,澳大利亞近些年正在變得越來越偏執,義無反顧的跟著美國走上了「抗中之路」,完全不顧中澳之間難能可貴的經貿關係,肆無忌憚的操弄反中議題,給中澳兩國未來前景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
  • 澳大利亞發現,當「副警長」需要付出高昂的代價
    但是出於國際關係的考慮和疫情等種種因素的影響下,中國正在限制或禁止澳大利亞出口。 澳大利亞的經濟因為疫情正在衰退中,中國的舉動更加劇了這種狀況。所謂的國際關係影響就是澳大利亞對美國亦步亦趨,當上了美國的亞太「副警長」,處處針對中國。「副警長」可不能中美兩邊的好都佔,必然要承受來自中國的回擊,付出高昂的代價。
  • 環球時報社評鋒利:中方這就讓他付出代價
    結合今年澳方頻繁對華表現出奇怪無理行為來看,有理由懷疑這個國家已經徹底淪為西方霸權主義"馬前卒"。中國媒體犀利點評日前,《環球時報》發表一則文章揭示了種種真相,稱澳方所謂抵制"中國製造"可謂語氣不小,向來在中國還從未出現過公開抵制"澳貨"現象,此次澳右翼黨派又先發制人,完美上演一出賊喊捉賊。
  • 這回付出代價!美媒一針見血說出實話,澳大利亞扎心了
    眾所周知,一段時間以來,作為美國盟友的澳大利亞不僅屢屢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的問題上採取錯誤言行,主動挑起挑釁性、對抗性行動,更是仗著有美國撐腰,不斷在對華貿易上耍手段。就在不久前,有澳大利亞議員甚至叫囂稱,澳大利亞已經做好了「與中國開戰的準備」,澳政府應為「最壞的情況」做打算。
  • 為什麼衝繩島戰役中,美軍付出了慘重代價?
    衝繩島是太平洋戰爭後期,美國在取得了一系列戰爭勝利之後,進軍日本本土的一次重要戰役。自19世紀末,日本吞併琉球王國之後,在琉球當地廢藩置縣設立了衝繩縣。衝繩自此之後就是日本的南部大門。而美國在中途島大戰取得了勝利後,逐漸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無論是擊斃山本五十六還是奪回太平洋島嶼的相關戰役,美國的戰爭損失一直都比較少。但是越靠近日本的領土,美國的戰爭損失就越大。衝繩島、硫磺島等戰役中,美軍都付出了非常慘痛的代價。也正是這樣的一系列損失,使得美國最終打消了直接攻入日本本島的策略,轉而使用原子彈進行打擊威懾。
  • 賴士葆:臺灣沒必要為川普選情付出代價
    賴士葆接受中評社訪問。中國國民黨「立委」賴士葆向中評社表示,如果因此美中發生戰爭地點在臺海,對臺灣人民是大災難,我們沒有必要為了美國總統川普的選情,付出這麼大代價,臺灣被美國當馬前卒,非常不划算,但這可能性是存在的。
  • 美軍艦對越南搞「航行自由」,河內正為引狼入室付出慘重代價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是當下越南最大的出口市場,今年對美出口總額增長24.5%,達到764億美元。越南因為對美國出口貿易出現數百億美元的順差,成為美國捏在手心的一個玩偶,美國心裡頭一不高興,就拿它撒氣。別看美國在有需要時,可以讓越南享受盟友同等的待遇。不過,一旦越南不聽話,華盛頓收拾越南則手下不留情。因美越雙邊貿易「不平衡」,美國商務部威脅要對越南進行制裁。
  • 總臺《國際銳評》持續批美政客 境外主流媒體廣泛傳播
    《新聞聯播》連續播發系列《國際銳評》,國際視頻通訊社發布《新聞聯播》口播畫面和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銳評英文版報導以及多語種版本報導,引發國際輿論高度關注。:「中國中央電視臺播發評論指出,美國面臨的最大危險不是新冠病毒,而是川普政府內部的極右民粹分子;他們的『甩鍋』行為是將美國應對疫情不力的責任轉嫁給中國;其所謂的『追責索賠』毫無依據,目的是逃避自身的責任。」
  • 為二戰和平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聯合國五常名不虛傳,都有什麼權力?
    憲章第23條明確規定:安理會的五個常任理事國為:美、俄、中、英、法。五大常任理事國的地位從此被正式確立。五常的中、美、英、法、蘇(當時叫蘇聯)都是在二戰反法西斯當中付出過巨大代價,為人類和平拼盡全力的五個國家(當然法國成色差點)。當然也就是二戰中的五大戰勝國,現在的世界格局就是在聯合國的框架下達成的新秩序。時至今日,五常也在經濟、軍事等實力上領袖各國。
  • 美澳宣布成立對華軍事合作計劃 銳評:澳若替美火中取慄,必引火燒身
    澳大利亞為什麼要積極充當美國的「反華急先鋒」?就相關話題,軍事觀察員梁永春為您做深入解析。《澳大利亞人報》:美澳將建立針對中國的秘密防禦計劃報導稱,美澳雙方決定建立一個針對中國的「絕密防禦合作框架」,並加強在南海的聯合軍事演習及在飛彈和高超音速防禦技術方面的合作。軍事觀察員梁永春認為,美澳達成的這項軍事合作計劃對華充滿了敵意和攻擊性,是美國妄圖對華實施軍事封鎖的新招數。
  • 即將下臺,川普論功行賞,這三個國家是美國真正的馬前卒!
    12月21日,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NSC)宣布,向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印度總理莫迪、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授予「功績勳章」。辛辛苦苦四年下來,為了懂王瘋狂的反華政策,日、印、澳可謂是「盡心盡力」,到頭來只落得一個中看不中用的勳章?是的,沒有錢,沒有疫苗,只有一個獎章罷了。
  • 米利對「威懾大國戰爭」是認真的,菲律賓越南澳大利亞該當心了
    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對「大國競爭」和「威懾大國戰爭」是認真的,菲律賓、越南、澳大利亞該當心了!法新社12月4日報導,12月3日當天,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在美國海軍學院的國防論壇華盛頓在線研討會上公開表示,未來數十年,美國要想與中國和平共處,避免和中國發生軍事衝突,最好的辦法是投資軍隊能力,增加美國大型航空母艦艦隊的數量,並在亞洲國家菲律賓和越南、大洋洲國家澳大利亞部署陸上部隊,部署可以摧毀中國海軍艦艇的遠程精確飛彈系統。
  • 國際銳評丨用事實和真相斬斷抹黑新疆的「謊言鏈條」
    他們刻意將中國政府幫助新疆各族群眾實現穩定就業,與所謂「強迫勞動」劃等號,以混淆視聽,妄圖抹黑中國形象、離間中國民族關係、遏制中國發展。以美國智庫的這份新報告為例,其主要操盤手是臭名昭著的德國人鄭國恩。此人雖被西方一些媒體吹捧為新疆問題的「權威專家」,但真實身份是美國情報機構支持的反華骨幹。關於他的老底,美國獨立新聞網站「灰色地帶」等媒體都有披露,想必不少人已經很清楚了。想想看,作為西方反華勢力「馬前卒」,鄭國恩杜撰、炮製的新疆謊言已屢屢被事實和真相「打臉」,這份出自其手的最新報告,哪有什麼真實性可言?
  • 澳大利亞騎虎難下,英法美趁機搶佔中國市場!美:莫裡森拱手相讓
    這一度讓澳大利亞緩不過神來,此前在「漫畫事件」中,無論是法國還是美國都是站在澳大利亞這邊的,可現在還沒過多久,就紛紛與中國加強合作了,這讓澳大利亞怎麼冷靜得下來? 可見,一直充當美國「馬前卒」的澳大利亞不僅失去了中國市場,也沒有獲得西方的任何幫助,到頭來,反而還被這些國家「擺了一道」。中國毫髮無損,西方卻坐收漁翁之利,唯一損失慘重的卻只有澳大利亞自己。不得不說,澳大利亞要認清現實了。 這麼看來,也就根本沒有所謂的盟友之說,有的只是利益,更何況隨著時代的變化,世界多國都看清了中國市場無可取代的重要性。
  • 中國官媒評美國「臺北法案」:無論如何算計 最終將是「竹籃打水一...
    中新社北京3月30日電 (王捷先)針對美國總統近日籤署所謂「2019年臺北法案」,中國官方媒體發表評論文章指出,這個法案跟美國眾多涉臺法案一樣,嚴重違背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寫滿霸權思維、矛盾邏輯和政治欺詐,無論美國如何算計,最終將是「竹籃打水一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