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衝繩島戰役中,美軍付出了慘重代價?

2020-12-28 王靜靜家常事

衝繩島是太平洋戰爭後期,美國在取得了一系列戰爭勝利之後,進軍日本本土的一次重要戰役。自19世紀末,日本吞併琉球王國之後,在琉球當地廢藩置縣設立了衝繩縣。衝繩自此之後就是日本的南部大門。而美國在中途島大戰取得了勝利後,逐漸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無論是擊斃山本五十六還是奪回太平洋島嶼的相關戰役,美國的戰爭損失一直都比較少。但是越靠近日本的領土,美國的戰爭損失就越大。衝繩島、硫磺島等戰役中,美軍都付出了非常慘痛的代價。也正是這樣的一系列損失,使得美國最終打消了直接攻入日本本島的策略,轉而使用原子彈進行打擊威懾。

衝繩島之戰是太平洋戰爭中傷亡最慘重的一次戰役,日本戰損超過十萬人,美國也有八萬人。這主要是因為當時的日本軍國主義者已經是強弩之末,陷入了瘋狂狀態。美軍開啟了攻擊日本本土的計劃,日本軍方甚至都採用了滅絕人性的神風突擊隊來進行自殺式衝鋒。陸軍方面也曾經有過設想要用步兵攜帶大量的炸藥來攻擊坦克。總之就是要頑抗到底,誓死不退,已經佔據了優勢的美國軍人此時要迎戰的不僅僅是日本士兵,更像是一群已經失去了理智的野獸。在很多個戰場上,美軍和日軍都是在浴血奮戰,所以戰爭的損耗要遠遠超出想像。

當時的日本守將是牛島滿,他把防線設置在了琉球古都首裡城,並且以此為根據地指揮作戰。衝繩地區地形複雜,山脈很多,為日軍伏擊美軍提供了天然的屏障。而且美軍的機械化部隊面對這樣的地形,可能並不適應。加上日軍的頑強抵抗更是令美國人措手不及,所以才會出現非常大的戰爭傷亡。

相關焦點

  • 在衝繩島戰役中,美國為何損失慘重?短短82天的戰鬥發生了什麼?
    沒錯,它就是衝繩島戰役。衝繩島戰役是從公元1945年的4月份上旬開始的,一直到1945年的6月份中旬結束。這中間的間隔時間達到了82天,而這一次戰役幾乎可以稱之為第2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傷亡人數最多的戰役。
  • 硫磺島戰役中,擁有絕對優勢的美軍,為何卻遭受慘重損失?
    硫磺島戰役中,擁有絕對優勢的美軍,為何卻遭受慘重損失? 硫磺島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太平洋戰爭中最激烈的一場戰役之一,作戰雙方是美國與日本,這期間儘管日軍負隅抵抗但經過美國的不屈不撓最終還是將其攻破。
  • 衝繩島戰役
    衝繩島戰役,代號為「冰山行動」,是美國和日本在琉球群島中的衝繩島進行的一場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中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行動,也是太平洋戰場最為血腥的戰役。為期82天的戰役從1945年4月上旬開始直至6月中旬結束,徹底消滅了日本海上和空中力量,為二戰勝利奠定了基礎。
  • 血戰82天的衝繩島戰役有多殘酷?美軍8萬人傷亡,2萬人精神失常
    衝繩島上有一種特別的建築,就是圓形的家墓,用堅固的石料建成,在島上隨處可見,日軍稍加改裝,就成為堅固的防禦工事,在後來的戰鬥中給美軍造成了巨大的困難。衝繩島因其在日本本土防禦中的重要的戰略位置,被譽為日本的「國門」。
  • 衝繩島戰役丨鋼鐵暴風中的殘酷數字
    沒有經歷過戰爭的人大概無法體會戰爭到底有多麼殘酷,我們只能從歷史資料中感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血腥窒息。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不過再多的語言也無法重現當時的景象,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二戰太平洋戰場上的衝繩島戰役,去一窺戰爭的殘酷。
  • 太平洋戰爭中的硫磺島戰役,美軍為什麼不採取圍困戰術?
    李三萬摘要:太平洋戰爭後期的硫磺島戰役,戰況極為慘烈,美軍在佔盡優勢的情況下,依然付出了巨大代價,美軍的傷亡甚至超過了日軍。美軍為什麼對硫磺島不採取圍困戰術?太平洋戰爭後期的硫磺島戰役,戰況極為慘烈,美軍在佔盡優勢的情況下,依然付出了巨大代價,美軍的傷亡甚至超過了日軍。美軍在太平洋戰爭中經常採用跳島戰術,對一些日軍佔領的島嶼進行圍困或海空封鎖,而不是每個島嶼都要進行強攻予以佔領。那麼,美軍為什麼對硫磺島不採取圍困戰術?
  • 硫磺島戰役為什麼有人說是美軍的痛
    硫磺島戰役(1945年2月16日到3月26日)是日軍和美軍為爭奪硫磺島進行的一次激戰,雙方傷亡慘重,其中23,000名固守硫磺島的日軍裡,只有1083人生還;美軍則有6812人死亡,19,189人負傷。
  • 7萬美軍登陸傷亡21000人,是什麼戰役讓美軍付出巨大代價?
    為迫使日本儘快投降,早日結束戰爭,美軍在攻佔菲律賓的萊特島後,決定越過日軍佔領的臺灣島,直接攻佔距日本本土更近的硫磺島,掃清進攻日本的障礙,取得轟炸日本的前進機場。攻佔硫磺島,對於美軍來說應是易如反掌,然而,交戰中卻大相逕庭,二十幾萬美軍被纏在島上達一個月之久。
  • 面對奧馬哈海灘這片殺戮的戰場,美軍以慘重的代價換來「血腥的勝利」
    在諾曼第登陸戰役中,發生在奧馬哈海灘上的戰鬥最為血腥慘烈,美軍登陸部隊在付出極其慘重的傷亡代價之後,最終撕開了一個突破口,並攻佔了俯瞰奧馬哈海灘的峭壁。如同猶他海灘一樣,執行航空火力支援任務的盟軍飛行員在奧馬哈海灘也遇到了同樣的麻煩。由於天氣條件惡劣,能見度低下,給盟軍B-24「解放者」轟炸機機組人員造成了極大的麻煩。
  • 血戰衝繩島,盟軍打開進攻日本本土門戶
    1945年3月26日,位於日本和馬裡亞納群島之間的硫磺島被美軍攻佔,衝繩島成了掩護日本本土的最後一道南部屏障。衝繩島戰役(代號「冰山行動」),是盟軍為進攻日本本土所實施的「破門之戰」,被邱吉爾稱為「戰爭史中最激烈最著名的戰役之一」。一、預先壓制性轟炸,日軍失去衝繩島海空權。
  • 血戰衝繩島 日軍強迫衝繩居民自殺之謎
    1945年3月,54.5萬美軍攻打堅守衝繩島的日軍,這是二戰中最後一次大型戰役,持續了3個月,共有20萬人喪生,包括約1.2萬名美軍官兵、9.4萬名日軍和9.4萬名衝繩平民。在此次戰役中遇難的日本平民,多數人是被日軍屠殺或強迫自殺,而不是死於美軍的炮火之下。分發手榴彈鼓勵居民自殺1945年3月,美軍開始攻打衝繩島。
  • 殘酷的硫磺島戰役,佔據優勢地位的美軍損失卻比日軍還要慘重
    硫磺島戰役是一場可以載入史冊的戰爭,使得自視甚高的美軍首次在太平洋戰場上的傷亡高於日軍。日軍的頑強抵抗使得美國人膽寒,幾乎沒有勝算的日本人沒有打算投降而是寧可全體"玉碎"也要阻止美國人。甚至可以說正是硫磺島戰役讓美軍重新開始審視放棄日本本土的作戰計劃,轉而思考是否要使用原子彈迫使日本投降。
  • 希特勒破釜沉舟,讓阿登戰役成美軍慘戰,八千俘虜走進德國軍營
    自盟軍在諾曼第登陸之後,西部的德軍在經過3個月的戰鬥中只剩下了49個師,而且每一個師的兵還不到原來的一半。經過縝密的觀察之後,希特勒發現阿登山地是盟軍的一個軟肋,當時只有5個戰鬥力較弱的美軍步兵師防守,而德軍的現有兵力想要突破這裡很容易,而且只要突破了阿登地區的盟軍防線之後,德軍還可以選擇強渡馬斯河,奪取盟軍最重要的補給港口,也可以把盟軍一分為二,等穩定西部局勢之後,還可以立馬調轉槍口,對付在東線上的蘇聯軍隊。
  • 《血戰鋼鋸嶺》中的日軍第62師團竟是組建於中國太原炮樓守備隊
    2016年12月8日,一部由梅爾·吉勃遜導演的二戰電影《血戰鋼鋸嶺》在中國上映,引發了人們對太平洋戰爭衝繩島戰役中這場「鋼鋸嶺」(日軍稱前田高地)戰鬥的濃厚興趣。,日軍就改變了以往島嶼防禦作戰中的陳舊思想,不再把士兵擺在攤頭當靶子,而是依託坑道碉堡實行縱深防禦,在硫磺島戰役中,23000日軍依託還並不完善的防禦體系,將美軍殺得血流成河,美軍小小的硫磺島上陣亡超過7000人,負傷者近2萬人,這也是太平戰爭中唯一一場美軍傷亡超過日軍的戰役。
  • 硫磺島戰役為什麼那麼慘?20平方公裡,10萬人爭奪,5萬人死傷
    為什麼奪取硫磺島1.首先硫磺島具備一定到的戰略意義,因為當時美軍佔領塞班島,美國飛機可以之間轟炸日本本土,但是往返必須經過硫磺島,不少飛機在此被擊落。所以美軍高層決定攻佔硫磺島。蛙跳戰術確實有效,中途島海戰、馬裡亞納海戰、珊瑚海海戰、雷伊泰灣海戰、塞班島戰役等基本上殲滅了日本海軍的全部主力。為什麼美軍傷亡慘重?
  • 衝繩島戰役倖存者首次講述逃生經歷:戰爭讓人心變成了鬼
    日媒報導首次講出戰爭經歷的金城節子(琉球新報) 今日是衝繩島戰役結束75周年紀念日。這場戰役被邱吉爾稱為「戰爭史中最激烈最著名的戰役之一」,島上10萬以上平民死亡。當年僅8歲的倖存者金城節子女士如今已83歲,她在戰爭中失去了10位親人,而1945年炮火攻擊下和大人走散、被日軍用槍指著腦袋的情景仍歷歷在目。她對記者講述了戰爭爆發時自己的親身經歷,並表示,戰爭讓人心變成了鬼。 據日本《琉球新報》23日報導,金城記得1945年6月美軍發動空襲時,自己跟著母親、兩個弟弟、爺爺奶奶和幾個親戚共11人一起倉皇逃命。
  • 二戰中最慘烈的太平洋戰爭,日本為啥能打得美軍懷疑人生?
    因為美國在二戰時期已經是世界上綜合實力非常強大的一個國家了,雖然當時美國隱隱有為同盟國撐腰的趨勢,但是還未正式表明自己在戰爭中的態度。日本此舉是把美國推到了軸心國的對立面,也讓自己陷入了毀滅之中。不過按照歷史發展的脈絡來看,日本此舉是走投無路之後的孤注一擲,因為當時日本國內資源面臨枯竭,美國又掐斷了他們的石油來源。為了讓自己的戰車再度開動起來,日本只能賭這一把。
  • 美軍艦對越南搞「航行自由」,河內正為引狼入室付出慘重代價
    換句話說,既然越南在美軍艦對其領海主權的侵犯時不想做出反應,那麼,美國就必然會從其他領域下手,例如利用越南「匯率操縱國」的「汙點」對其實施制裁,或者利用兩國巨額貿易逆差,對越南出口美國商品加增高額關稅。這對於當下經濟陷入困境的越南而言,這種打擊手段絕對是致命的。由此可見,越南現在攤上大事了,正在為其外狼入室付出慘重代價。
  • 塞班島日軍高炮學德軍88炮平射,打哭美軍坦克
    到二戰中後期,由於航空技術的發展,這款研製於1926年的高炮在面對美軍諸多高性能戰機時已經顯得力不從心,但它在平射打擊地面目標時依舊具有很大威力,在阿圖島、硫磺島、衝繩島等戰役中擊毀了為數眾多的美軍裝甲車輛。尤其是在1944年的塞班島戰役中,主要裝備這種火炮的高射炮第25聯隊給美軍坦克部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美軍史上沒有上甘嶺戰役?為什麼?因為這場戰役美軍打得太丟人
    當初我第一次看的時候,著實被這部電影給震撼到了,我想時至今天,這部《上甘嶺》依然抗美援朝電影中,最好的一部,即使是在許多中國戰爭電影中,也是不遑多讓。說到上甘嶺這場戰役,據現在記載,其戰鬥慘烈程度實屬罕見。罕見到什麼地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