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端村:一個村莊的芭蕾故事和女孩的夢

2021-01-07 澎湃新聞

秋天的上午,一間地下舞蹈室,芭蕾舞劇《睡美人》藍鳥變奏曲響起。

30個年輕女孩一字排開,她們嫻熟地踮起腳尖旋轉,時而凌空一躍,配合著手部的柔軟舞動。看上去,女孩們和舞蹈學院或熒幕上的芭蕾舞者有些不同,但緊身裙衣和白色褲襪,配上只屬於芭蕾的舞姿,讓她們顯得又與眾不同。

「預備,起,下,起……」和著音樂,關於有節奏地發出舞蹈口令。為了讓所有人聽到,他提高了音量,身體卻一絲不苟地保持舞者的優雅姿態。

端村學校地下舞蹈教室,關於教授學生舞蹈。本文圖片 澎湃新聞記者 王國慶

關於是北京舞蹈學院芭蕾舞系的老師。過去4年,他每周日往返相距160公裡左右的北京和河北雄安新區端村兩地,為村裡的女孩免費教授芭蕾舞。

他的學生,都是5-13歲的女孩,在新鮮的、旺盛生長的年紀遇到芭蕾,人生軌跡也隨之轉變。

練芭蕾舞的女孩

珠珠是個安靜的女孩,她的一天是定格的:一邊學習,一邊接受舞蹈訓練。

放學回家,做完老師布置的作業後,珠珠取出泡沫墊和一雙芭蕾舞鞋。她熟練地把舞鞋的絲帶在腿上綁上兩圈,再系出一朵漂亮的蝴蝶結。

第一次穿上芭蕾舞特有的足尖鞋時,珠珠的雙腳疼得無法站立,橡膠鞋墊把其中四個腳趾磨出了血泡,血泡破皮之後滲出來的液體黏住了腳趾和襪子,她無法形容那種疼痛的感覺。

直到堅持了21天後,腳趾磨出了老繭,疼痛消失了。

當珠珠穿著足尖鞋第一次立起來的時候,馮雪京想,自己的孩子不比城裡孩子差。

學習芭蕾舞之前,珠珠學過兩年民族舞。那時,馮雪京把自己年輕時的舞蹈夢寄托在女兒身上,她送珠珠去縣城的舞蹈班,一周一到兩次。但後來,縣城當時唯一的舞蹈班停業,珠珠也沒了去處。

儘管馮雪京對芭蕾舞一無所知,但當她從別人口中得知關於在村裡辦起了舞蹈班,她毫不猶豫地帶著女兒去報了名。她想,就算女兒「學不出來」,但學跳舞起碼「氣質會不一樣」。

那時珠珠還在上幼兒園。按照要求,她只有上了一年級,才能進舞蹈班。但好在有舞蹈底子,她順利通過了考官關於的即興表演測試。

珠珠最擅長的動作是Cou-de-pied (動作腳位於主力腳腳腕)。在家裡練習時,她橫叉趴在地上,一動不動,像一尊倒在地上的雕塑。

此時,馮雪京化身一位嚴厲的母親。她用雙手壓住女兒的臀部,讓她的身體貼住地面,再把她的腿掰直成直線,並不時提醒她繃腳。

珠珠捂住嘴巴,憋著一口氣,喉嚨發低低的呻吟聲。從地上爬起來的時候,珠珠的臉已經漲得通紅。

珠珠在家練習芭蕾舞。

馮雪京希望女兒參加明年的藝考,最好能考進國內「芭蕾舞的殿堂」——北京舞蹈學院。她在村子裡開了家餃子館,她每天凌晨4點半起床,備好一天的餃子皮和肉餡,白天珠珠上課,她就在店裡張羅,晚上回家,再陪女兒練舞。

和珠珠不同,王家存的母親沒能陪伴她練舞。在母親不在身邊的時間裡,是芭蕾舞給了她慰藉。

兩年前的一個母親節,關於組織了一次晚會,端村的孩子們合唱《燭光裡的媽媽》,唱著唱著,8歲的王家存就大哭起來,她的父母都在北京打工,她很想念他們。

關於的妻子張萍把她一把摟在懷裡,問她願不願意學習芭蕾舞。

王家存記得清楚,第一次拿到芭蕾舞練功服是一個星期日,關於抱著她走到舞蹈室的門口,所有孩子都盯著她看,她因為陌生而感到害怕。

「老師像傳快遞一樣」把她傳到舞蹈室門口,接著另一個老師指引她走到練舞的把杆旁。那時,她不知道芭蕾舞是什麼,但穿上粉紅色的芭蕾舞裙,她感覺自己好像從醜小鴨變成了白天鵝。

這樣懵懵懂懂地上了四節課,直到第五節課時,她感受到了芭蕾「溫柔純淨的樣子」。

59歲的張淑珍驚訝地發現,孫女跳芭蕾時,完全變了個樣,那麼專注,投入。有時她覺得學芭蕾太苦,孩子們都「把腿掰到腦門」,她擔心嬌生慣養的孫女吃不了這個苦頭,但王家存堅持要學。

今年10歲的王家存活潑好動,儘管個頭不高,在一堆女孩中並不起眼,但她臉上洋溢著自信,「一旦踏入舞蹈室,所有的不開心都會消失,剩下的唯一念頭就是我要跳舞。」她說。

王家存在家練習芭蕾舞。

「芭蕾試驗田」

芭蕾源於歐洲宮廷,從誕生之日起就是貴族舞蹈。過去只有通過電視,端村人才有機會看到身著華麗服裝的舞蹈演員翩躚起舞的樣子。很難想像兩者會有什麼交集。

直到2013年關於帶著他的芭蕾舞進入端村。

此前,他都是在城市裡教芭蕾舞,或者指導一些大型的舞蹈活動。按照中國的芭蕾舞專業院校的要求,芭蕾舞演員下身需比上身長12釐米。並且職業舞蹈家往往是從小培養。以芭蕾舞對身材的嚴苛要求來說,端村的女孩幾乎沒人達標。

但關於不想把芭蕾變成「一些人的特權」,他回憶自己的童年,在農村長大,直到芭蕾舞給他打開新世界之門。

關於想讓芭蕾也走進其他農村孩子的世界裡,他想在端村打造一塊芭蕾的試驗田。

端村在雄安新區的核心。

儘管放寬了選拔條件,有潛質就可以學,但一開始招生,還是應者寥寥。

大多數家長在觀望,有人直接問他,來端村教孩子們學芭蕾想幹嘛?他沒法跟他們講芭蕾的專業知識,只能換個法子說,「為了你的女兒長大以後,身材好氣質好,好嫁人」。

芭蕾舞課程受到北京荷風藝術基金會的資助,全部免費,關於本人還承擔了所有學生的服裝費用,很多家長這才動心了。

人總算是招齊了。幾乎是從零開始,一沒有練功房,二來眼前的女孩大多蓬頭垢面,怯於表達,不會梳頭,甚至不會穿衣。

第一節課就是教梳頭,關於教她們把頭髮盤起來,盤出芭蕾舞演員特有的髮髻。到了第四堂課,女孩們已經可以自如地表演《四小天鵝》了。馮雪京記得,她第一次踏進簡陋的舞蹈室時,差點沒有認出綻放舞姿的女兒珠珠。

四年過去了。在關於夫婦的帶領下,一撥又一撥的舞蹈教師和社會愛心人士來到端村公益授課。

端村的芭蕾舞女孩們也有了自己的舞蹈教室和芭蕾舞訓練服。她們的身形愈加挺拔,氣質愈發柔美。

關於經常帶著她們到村裡的田埂上,菜地裡、田裡、船上、玉米地裡的空地上跳舞,聽柴可夫斯基的《天鵝湖》變奏曲在曠野裡迴響。

端村學校芭蕾舞班的孩子們在田野裡玩耍。

他驚訝於這群農村女孩的刻苦,她們在短時間內就能穿著足尖鞋站立起來——要知道,站立時全身的重量壓在腳尖上,「很多城裡孩子吃不了這個苦」。

時間長了,關於的芭蕾舞班在當地出了名,外界稱他們是「田埂上的芭蕾」。不少父母帶著孩子慕名而來。

從2014年開始,馮雪京和其他孩子的母親自發打掃舞蹈教室,給孩子們梳發,換上練功服,監督孩子們練習。關於教學時,母親們就坐在舞蹈室的木凳上,注目著自己的孩子,在她們休息的間隙遞上一瓶水。

起初,關於沒有想過芭蕾舞能改變這些農村女孩的命運。直到妻子問他,如果孩子們喜歡舞蹈,為什麼不能把她們送入專業的舞蹈學院繼續深造,關於才決定讓孩子們試一試。

原本毫無「野心」的教學計劃從此有了明確的方向。

「人生另一種可能」

端村被成片的蘆葦和湖水包圍,這裡有田園牧歌式的風景:水草豐美,遊魚滿池,秋風吹來,水面泛著波光,蘆葦被壓得很低,一望無際的玉米地向天邊伸展。

但這只是鄉村生活的一面。端村的另一面是寂寥的:多數年輕人去了外地打工,只剩下老人和孩子留守。村中女孩的命運通常是早早成家,生兒育女成為主婦。對村裡人來說,成功就是打工掙錢回來蓋一棟雙層小樓。

女孩王旭雅不想像「姐姐那樣到工廠打工」,學了芭蕾舞后,她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另一番景象。

父親王化明種了半輩子的地,他從沒想過自己會和藝術扯上什麼關係。種田和養螞蚱是他們的營生和經濟來源。他本想讓妻子生個兒子,像他一樣安安穩穩當農民,但一連生了三個女兒,王化明再沒抱任何希望。

就像電影《Billy Elliot》中11歲的貧窮男孩比利,王旭雅被芭蕾舞深深吸引,穿上足尖鞋,她有著「最漂亮的腳背」。

端村學校地下舞蹈教室,課間休息時學生們在換裝。

她每日在破敗的家中,昏暗的燈光下,站在炕上,踮起腳尖跳芭蕾舞。但父親不理解她,認為這是「沒用的玩意兒」。

她的內心痛苦掙扎,蹲在家門口,用低沉的聲音朗讀印尼民歌《星星索》的故事:「8歲的孩子小米,身後跟著4歲的弟弟,驚惶、笨拙、脆弱,在烏雲壓頂的世界裡踽踽而行。可是有一天,他想要光,就有了光。」

王旭雅在期待這樣一束光。

直到今年春天,王化明帶著女兒到石家莊藝術學校參加考試。經過激烈角逐,王旭雅從400多名考生中脫穎而出,考上了藝校。

這個憨實的父親第一次意識到,女兒有跳舞的天分,這讓他歡欣鼓舞。

過去,村莊的年輕人只有考大學、回家務農和出外打工三條路。考上大學不多,「名牌大學幾乎沒有」。

在王旭雅之前,端村還有3個女孩分別考上了遼寧芭蕾舞團和河北省藝術職業學院,儘管考上藝校的終歸是少數,但村莊的年輕人還是有了新盼頭。他們相信,芭蕾舞能改變命運。

2015年,珠珠跟著關於第一次去了北京,在天橋劇場裡,她見到了真正的芭蕾舞演員,就像「一道五彩繽紛的彩虹」。

珠珠暗暗立下了志向。她想成為《了不起的菲麗西》裡的菲麗西,經過一次次冒險,最終成為一名真正的芭蕾舞者。

夢想與現實

這個夏天,16歲的王旭雅離開村莊,獨自到數十公裡外的藝校上學。

藝校的學費5000元,王旭雅的母親又得了乳腺癌正在化療,為了照料妻子,父親王化明把農活也停了,他不得不四處借錢。家裡的負擔壓得他晚上睡不著,他一根接一根地抽菸。

儘管經濟窘迫,王化明仍然想方設法供女兒上學,他說,女兒考上藝校是他一輩子最大的安慰。

對於文化課成績平平的女孩珠珠來說,舞蹈也寄託了母親馮雪京的希望。

馮雪京特地找村裡的鐵匠為女兒打制了一個跳舞用的把杆,她的手機裡存滿女兒跳芭蕾舞的照片。

端村學校地下舞蹈教室,課間休息時學生們在相互交流。

期待很高的馮雪京顯得更焦慮了。有一次,珠珠不想練基本功,從沒動手打過女兒的馮雪京在情急之下打了女兒兩下。還有一段時間,珠珠體重漲了6斤。她憂慮不已,開始嚴格限制女兒的食量,幾乎減去了每天的晚餐。

48歲的馮雪京坐在沙發上注視著正在一旁練舞的珠珠,不時提醒她怎麼調整動作。

「要想考上藝校就得練」,但她心裡也沒底,之前「心氣高」,想讓珠珠減肥後考北京舞蹈學院,但張萍告訴她,「北舞太難考了」。

好像是那時,馮雪京才突然意識到這點。但她也相信,即使考不上北舞,進本市的藝校還是很有希望的。

獨生子女王家存也是家人的希望。她的父母婚後兩年「好不容易」才懷上她。在她5歲的時候,父母去往北京打工,一年難得回家一次。

王家存從小跟著奶奶長大,奶奶張淑珍視她為珍寶,將所有精力都傾注在她身上。這個女人把前半生都交給了家庭。服侍完年邁的父母,又照顧生病的丈夫,再照看幼小的孫女——這似乎是農村女人的宿命,她渴望孫女逃離這種命運。

王家存和奶奶一起翻看照片。起初,王家存的父親並不支持她跳芭蕾舞。在他看來,一個農村姑娘跳不了芭蕾舞,更談不上有什麼出路。張淑珍只能勸兒子,孫女喜歡,就讓她學,兒子最終沒拗過她。直到有一天,他在手機視頻上看到了女兒表演的芭蕾舞,才轉變了看法。

雖然學了兩年半的芭蕾舞,王家存還是只能跟在比她個子高的女孩後面練習。不過她已經是《醜小鴨之夢》這支舞蹈裡的替補,扮演一隻蛻變成白天鵝的醜小鴨。

和同齡孩子相比,王家存外型嬌小,穿足尖鞋對她來說早了一些。新學期的第二節舞蹈課上,她第一次穿上足尖鞋。原以為自己立不起來,但踮著踮著她做到了。

一天的訓練結束後,王家存坐在舞蹈室的地板上,解開了綁在腳踝上的粉紅色絲帶,「我不想成為演員或歌手,我只想成為一個職業舞蹈家」,她雙手握著足尖鞋,久久注視著鏡子中的自己,眼睛清澈有神。

端村學校地下舞蹈教室,課間休息時王家存練習舞蹈。

那天晚上,她從學校回到家裡,練起了芭蕾舞的經典《四小天鵝》:她雙手插在腰間,一隻腳點地,另一隻腳往上抬起,慢慢地,腳尖越過了頭頂,頭輕輕傾靠在腳尖上。她看著淡綠色窗戶玻璃中映射出的自己模糊的影子,一點點糾正自己的動作。

奶奶走了過來,把她從地上拉起來,幫她擦掉了臉上的汗水,問她累不累。「我喜歡芭蕾舞。」她搖著頭說,「喜歡就不累了」。

相關焦點

  • 雄安新區端村:農村女孩的芭蕾夢
    11月24日,安新縣端村。下學後,新鮮坐著爸爸的電動車回家。11月23日,安新縣端村學校。兩名女孩兒共用一個小凳子在練習基本功。11月23日,安新縣端村學校。孩子們和老師一起練習芭蕾舞新劇。11月24日,安新縣端村。家門口的蘆葦蕩邊,新鮮正在教媽媽芭蕾舞的屈膝禮。
  • 新春走基層 雄安新區:田埂上的芭蕾夢
    新春走基層 雄安新區:田埂上的芭蕾夢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8年02月20日 15:21 A-A+ 芭蕾舞是一種高雅藝術,對河北雄安新區 端村的村民來說,過去只能在電視上看到,可是現在,村民們不僅親眼看到了芭蕾舞,而且村裡還有幾十個孩子在學習芭蕾舞,現在放寒假,接下來,我們就走近這些跳芭蕾舞的孩子們,一起來看看她們的寒假生活。
  • 鄉下娃也有了芭蕾夢:農村藝術教育的端村模式(圖)
    在河北省的一個村莊,有一群人正在探索「向農村孩子播種藝術」的模式,試圖改變這種「被忽視」。  距離北京100多公裡的河北省安新縣端村,9月28日迎來了很多村民眼中「堪比過年」的熱鬧場面,一所佔地約30畝、可容納1000名學生的全日制端村小學在這天正式投入使用。
  • 故事·田埂上的芭蕾:農村女孩的舞蹈夢(圖)
    端村學芭蕾的女孩子們。 高天 攝高天 攝  「我來教你們的女兒學芭蕾。她們會變得漂亮、有氣質,長大了容易嫁!」2013年3月,第一次來到白洋澱北岸的端村,面對一臉迷茫的20個小學女孩及其家長,北京舞蹈學院芭蕾舞系教師關於這樣說明來意。  家長們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哦,那就教吧!」
  • 雄安青年 | 圖片故事
    他此前也經常感慨縣城的一成不變,然而近日,他突然感到一場巨變即將來臨,連鄰桌的年輕人都在聊雄安這裡是雄安當地6位年輕人的故事,他們有的從未離開,有的在外闖蕩又回來,對未來有焦慮也有期待2017年4月1日,剛從朋友那裡得知雄安新區成立的消息時
  • 當學會芭蕾舞的農村女孩長大成人
    全世界的芭蕾教學都是從基本功開始,但下叉對端村的孩子沒有意義,關於要直接帶孩子們去看山頂的風景。對於這些端村的女孩來說,沒學芭蕾之前,覺得每天都一樣。但現在,她們清楚地知道,今天跟昨天不一樣了。」那天,二年級的李欣怡和表姐一同跳完《四小天鵝》,表姐告訴她,去國家大劇院演出,就是最高的榮幸。晚上,欣怡做了一個夢,夢裡她穿著白色的裙子,在國家大劇院的舞臺上獨自表演《天鵝湖》,下面坐滿了人,但她沒有緊張,掌聲特別響。欣怡的母親王芳年輕時喜歡跳舞,因此很希望女兒跟著北京的老師學舞蹈。
  • 夢芭蕾的芭蕾夢,帶你照進現實!
    從事芭蕾舞教育事業多年,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經常出國研究和學習教學課程,並且遠赴西藏支教,把專業的課程、創新的理念以及芭蕾的藝術精神,竭盡所能的傳播給每一個孩子,讓孩子們都認識芭蕾、了解芭蕾、熱愛芭蕾。
  • 雄安56村入住安置房時間定了
    甚至為了對方放棄尊嚴和底線。就算這一輩子。它安靜而高雅。都要比別人多得多。遊走在各種人之間的射手。哦!內容來源網絡,侵權聯繫刪! 雖然他們時冷時熱。水瓶座愛上一個人就會毫無保留地奉獻所有。看著豁達不拘小節。反而一個男人的擔當與責任更為重要。所以說和摩羯戀愛不像水瓶那般熱烈跳脫。對於愛。才能給受傷的人很好分析。貼心的白羊座更是會掏心掏肺。你不用說什麼他總能知道。就以為他們在感情這方面。怎麼辦呢?
  • 雄安有的村開始填表,跟人口有關!
    根據《方案》,雄安新區2018年要完成棚改開工55752套任務。據悉,雄縣有村莊又在填寫新的表格了,內容是家系圖譜信息。尚不明確是否雄安全域均需填寫,大家可做好準備。5、隨著生物遺傳技術的發展,在公共衛生事件、遺傳疾病的處置或治療中,通過家系圖譜可更好的預防和治療家族性遺傳疾病。
  • 獨腿女孩的芭蕾夢 有夢想我也是大舞蹈家
    原標題:獨腿女孩的芭蕾夢 有夢想我也是大舞蹈家 華龍網12月28日訊 記得《阿甘正傳》裡有一句臺詞是這麼說的,「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會嘗到哪種滋味。」就像明天和意外你永遠不知道哪一個會先來一樣。 11歲的李月來自北川縣曲山小學,她愛好跳舞和畫畫,從小就夢想著成為一名舞蹈家。
  • 雄安9鎮20村入選!看看雄縣都有誰
    日前,阿里研究院正式發布2020年淘寶村、淘寶鎮名單,雄安9鎮20村入選淘寶村鎮↓↓↓2020年淘寶鎮名單(雄安)容城縣 大河鎮容城縣 晾馬臺鎮容城縣 賈光鄉容城縣 平王鄉安新縣 三臺鎮安新縣 龍化鄉雄縣 大營鎮雄縣 北沙口鄉雄縣 苟各莊鎮2020年淘寶村名單(雄安)容城縣 小裡鎮 西小裡村委會容城縣 大河鎮 大河村委會容城縣 大河鎮 胡村村委會容城縣 晾馬臺鎮
  • 雄安21個村子要拆了?項目用地已就緒!
    近期,雄安拆遷成為熱點話題就在昨天,據三臺鎮網友透露萊城也開始對住戶進行評估網友說,除了這兩個公堤,其他村的工作人員都來考核了根據現在雄安的種種情況雄安市三臺鎮張村、神明亭村、店上村、新莊科村、大別頭村均為百花田項目所致籤訂了土地徵用協議。
  • 澳基金會助肌肉萎縮女孩實現芭蕾夢
    澳基金會助肌肉萎縮女孩實現芭蕾夢
  • IEC舞臺劇《了不起的菲麗西》|少女心中,有一個閃閃發光的芭蕾夢
    今年,國際教育學院的舞臺劇《了不起的菲麗西》原作是一部十分有法國風情的動畫冒險片,不過這一次,我們的同學別出心裁的以舞臺劇的方式重新呈現出這個故事,在保持故事完整性的同時,又突出了故事的唯美與浪漫。Ladies and Gentlemen~《了不起的菲麗西》與你不見不散喲~每個女孩心裡,都有一個閃閃發光的芭蕾夢。可這個夢對於生活在孤兒院的菲麗西來說,卻又是那麼的遙不可及。為了追逐夢想,菲麗西和從小一起長大的維克多一起策劃了一場「縝密」的逃跑計劃,成功地來到巴黎。
  • 義烏雅端村:幽幽古村綻新顏
    村中以容安堂為核心布局著一個典型的古建築格局,被稱為「七棟五堂」。這些古建築大多都是清末時建的,最早的也有明朝晚期的。依託古建築群的獨特魅力,村內的活動可謂多姿多彩,吸引周邊遊人無數。「請學子俯首作揖,向老師敬禮。」暑假期間,雅端村文化禮堂為即將進入小學就讀的適齡兒童開辦「開蒙禮」活動。活動現場,孩子們身穿漢服,有模有樣地互相拜禮,傳承儒學文化。
  • 一個夢想《芭蕾少女夢》
    近年來卻出現不少嘗試用現實主義來呈現的作品,去年柏林電影節上一鳴驚人的《普通女人》就是典型例子,而去年在坎城獲得最佳處女作金攝影機獎的《芭蕾少女夢》則更具有傳統歐式藝術片的自然主義傾向。芭蕾舞者的設計有點取巧,卻又憑藉芭蕾舞蹈練習過程中主角肉體上所遭遇的痛楚、同伴眼光以及挫敗而無法上場的失落心理,準確地刻畫出主角在青春期中決意變性而帶來的心理壓力。當然影片最出色的莫過於這位相貌惟妙惟肖的演員。這種天賦異稟的姿色在人物塑造上獲得先天的優勢,而演員在動作表情上的細微處理更演繹得既真實又心疼。
  • 探尋雄安新區歷史文脈 在南陽村尋找燕國都城
    本報記者 和冠欣攝雄安新區容城縣晾馬臺鄉的南陽村是一個普通的冀中村莊。不過,在平常的外表下,南陽村卻蘊藏著有關雄安新區乃至京津冀歷史文脈的重要遺存。現場主持南陽遺址考古發掘的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雷建紅介紹,上世紀以來遺址出土銅器及上面的銘文具有明顯的宮廷器物特徵。學界推斷,南陽村很可能是春秋戰國時期燕國五次遷都的都城所在地之一。
  • 隴上百村紀事|疏勒河畔的村莊
    擱在記憶深處的疏勒河畔的村莊,遙遠得像一個年代久遠的夢,講不清有多少深刻的印象,卻親切得像一沓懸在心頭的人民幣,無論怎麼都割捨不掉。——姜興中>>>> 玉門市昌馬鎮西湖村疏勒河畔的村莊姜興中擱在記憶深處的疏勒河畔的村莊,遙遠得像一個年代久遠的夢,講不清有多少深刻的印象,卻親切得像一沓懸在心頭的人民幣
  • 雄安新區今秋植樹造林最新消息!京雄城際鐵路完成大動作
    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高標準高質量紮實推進雄安新區項目建設,確保如期完成各項建設任務,推動重大國家戰略和國家大事落地見效,努力交出讓黨中央和人民滿意的優異答卷。省委副書記、省長許勤參加調研檢查。8月28日至29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東峰在保定市和雄安新區調研檢查。
  • 已明確這8個特色小鎮先行啟動,涉及40多村
    這一充分表明這兩個特色小鎮將作為雄安代表率先啟動,也就是探索城市新城鎮人口(3-5萬人)左右。朱各莊特色小鎮由王黑營和王克橋倆村組成,鄚州特色小鎮由涉及一鋪村、二鋪村、一街、二街、三街、四街、四鋪村七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