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寶投資者對接律所,欲起訴中行!律師:當前最重要的是收集證據

2020-11-24 和訊網

  4月24日,每日經濟新聞(

博客

,

微博

)記者注意到,在一個中行原油寶事件維權群內,已經有700餘人填寫表格,以統計個人姓名、所處位置、購買量、損失金額等相關信息,並著手起訴

中國銀行

  24日晚間,中國銀行再發聲明,對「原油寶」事件回應表示:對客戶損失深感不安,將在法律框架下承擔應有責任,與客戶同舟共濟,盡最大努力維護客戶合法利益。

  25日,該維權群內又有新進展,登記人數已上升至1000餘人,此外,維權人已對接了律師事務所,並擬出三種訴訟主張。

資料圖(圖片來源:文多 攝)

  對於中國銀行在此事中的一系列做法,以及投資者的遭遇,京師律師事務所證券和投資基金法律事務部主任劉盼盼對記者表示:如「賣方機構未盡適當性義務導致金融消費者損失的」,應當根據《合同法》第四十二條第三項之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群內逾千人慾起訴中行

  中行原油寶事件持續發酵,記者注意到,著手集體訴訟的中行「原油寶」維權人已經突破1000名,且不斷有新的投資人諮詢如何加入集體訴訟。

  這一千餘名中行原油寶維權人擬出的訴訟主張有三種:

  1、合同無效追回所有本金;

  2、4月20日22點停止交易,按此價格賠償;

  3、低於20%保證金,銀行應強制平倉,按此賠償。


圖片來源:手機截圖

  記者從投資者手中獲得的《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金融市場個人產品協議》中,關於保證金方面是這樣規定的:「甲方交易專戶中保證金充足率下降至50%以下、強制平倉最低保證金比例以上時,甲方應按照乙方提示及時追加保證金」,「乙方可以根據實際的市場情況,確定強制平倉最低保證金比例要求,並至少提前5個工作日公告告知。目前強制平倉保證金最低比例要求為20%」。

  而在4月22日,中國銀行回應「強制平倉時」稱:對於原油寶產品,市場價格不為負值時,多頭頭寸不會觸發強制平倉。對於已確定進入移倉或到期軋差處理的,將按結算價為客戶完成到期處理,不再盯市、強平。

  但維權者主張,「低於20%保證金,銀行應強制平倉」。

 

律師觀點:賣方機構應履行適當性義務

  之前曾有投資者對記者表示,在投資原油寶的時候,根本就不懂什麼叫「期貨」。對於中國銀行的相關做法,以及投資者這次的經歷,京師律師事務所證券和投資基金法律事務部主任劉盼盼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闡述了自己的看法。

  劉盼盼表示:

  賣方機構對金融消費者負有適當性義務,該義務性質上屬於《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二款規定的先合同義務。如「賣方機構未盡適當性義務導致金融消費者損失的,應當根據《合同法》第四十二條第三項之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劉盼盼還提醒,投資者當前最重要的事,是收集遭受損失的證據,「若其認為銀行存在相關的風控制度缺陷及違規移倉、換月交割操作,應當及時確定損失的數額,及時向相關的司法機構主張權利」。

  所謂的適當性義務究竟是什麼呢?2019年11月,《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法[2019]254號)(以下簡稱「紀要」)正式發布。「紀要」第五部分「關於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糾紛案件的審理」中,對金融產品發行人、銷售者以及金融服務提供者(以下簡稱賣方機構)的「適當性義務」進行了說明。

  適當性義務是指:賣方機構在向金融消費者推介、銷售銀行理財產品、保險投資產品、信託理財產品、券商集合理財計劃、槓桿基金份額、期權及其他場外衍生品等高風險等級金融產品,以及為金融消費者參與融資融券、新三板、創業板、科創板、期貨等高風險等級投資活動提供服務的過程中,必須履行的了解客戶、了解產品、將適當的產品(或者服務)銷售(或者提供)給適合的金融消費者等義務。賣方機構承擔適當性義務的目的是為了確保金融消費者能夠在充分了解相關金融產品、投資活動的性質及風險的基礎上作出自主決定,並承受由此產生的收益和風險。在推介、銷售高風險等級金融產品和提供高風險等級金融服務領域,適當性義務的履行是「賣者盡責」的主要內容,也是「買者自負」的前提和基礎。

  如「金融產品發行人、銷售者未盡適當性義務,導致金融消費者在購買金融產品過程中遭受損失的」,金融消費者既可以請求金融產品的發行人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請求金融產品的銷售者承擔賠償責任,還可以根據《民法總則》第167條的規定,請求金融產品的發行人、銷售者共同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發行人、銷售者請求人民法院明確各自的責任份額的,人民法院可以在判決發行人、銷售者對金融消費者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同時,明確發行人、銷售者在實際承擔了賠償責任後,有權向責任方追償其應當承擔的賠償份額。

中國銀行此前回應:將在法律框架下承擔應有責任

  4月24日晚間,中國銀行再發聲明,對「原油寶」產品情況進行說明。

  中行表示:

  自4月6日起,中行通過簡訊、電話、公眾號、官方微博等多種渠道,向「原油寶」客戶多次進行針對性風險提示,特別是4月15日以後,每日向客戶進行風險提示。

  4月20日是「原油寶」美國原油產品當期結算日,約46%中行客戶主動平倉離場, 約54%中行客戶移倉或到期軋差處理(既有做多客戶,也有做空客戶)。

  針對「原油寶」產品掛鈎WTI 5月合約負結算價格事宜,中行持續與市場相關機構溝通,就4月20日市場異常表現進行交涉。

  中國銀行對客戶在疫情全球蔓延、原油市場劇烈波動情況下,投資「原油寶」產品遭受損失深感不安。我們一直在積極傾聽大家心聲和市場關切,全面審視產品設計、風險管控環節和流程,在法律框架下承擔應有責任,與客戶同舟共濟,盡最大努力維護客戶合法利益。

  以下為聲明原文:

  記者|潘婷編輯|文多 鄭直 肖勇 杜波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每日經濟新聞。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崔晨 HX015)

相關焦點

  • 中行原油寶再刷屏:兩家律所緊急停止代理 更有法院明確不...
    來源:中國基金報11日晚間,中行原油寶再次刷屏!原油寶產品造成客戶穿倉巨虧後,眾多投資人也欲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爭議。事件爆發以來,有多家律所與投資人對接。兩家律所宣布緊急停止代理中行原油寶事件爆發以來,有原油寶投資者發現,中行手機銀行上現已顯示原油寶《和解協議》。和解協議顯示,中行承擔負價虧損、歸還扣劃保證金、補償20%持倉本金的內容。
  • 兩家律所突然終止代理原油寶案件 背後是何緣由?
    來源:國際金融報作者:曹韻儀5月11日,北京威諾律師事務所、北京德和衡律師事務所先後宣布,緊急暫停代理「原油寶」案件,退回訴訟費。律所是否受到外界壓力才突然終止代理?投資者們又該何去何從?「集團沒有收到任何來自外界的壓力或指示。」
  • 投資者欲集體訴訟中行原油寶,有幾成勝算?結果可能兩敗俱傷!
    中行原油寶事件持續發酵,部分爆倉客戶準備集體起訴中行。最終誰將為巨虧的原油期貨埋單?中行原油寶巨虧事件,給我們普通投資者哪些啟示?中行原油寶又稱紙原油,是一種掛鈎原油期貨的原油投資產品。都以為原油20年的低位是底部,誰知道原油還能跌到負值?估計這也是中行始料未及的,所以,中行期間暫停了一天的交易,像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求證原油負值問題,看是不是系統錯了。現在中行明白了,系統沒問題,在資本市場,一切都是有可能的。然後,在原油價格跌到負值的時候,持有中行原油寶倉位的客戶,不僅虧光了本金,還要倒欠中行一大筆錢。
  • 原油寶穿倉追蹤|投資者怒斥產品漏洞,巨虧這鍋中行該不該背
    「在20%警戒線時,中行沒有採取自動平倉措施,直接導致投資者蒙受更大的經濟損失,無疑應承擔相應的責任比例,」洪宙峰持相似意見,「具體的責任認定視中行在本次事件中是否存在過錯及過錯程度而定。」不過,上海高凱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史自強律師提到,沒有證據表明中行沒有採取強平措施,更大可能是,由於市場流動性喪失導致的強平失敗。
  • 已籤和解協議的原油寶投資人被其他投資者要求退群
    (原標題:已籤和解協議的原油寶投資人被其他投資者要求退群!圖片來源:視覺中國5月5日,每經記者從原油寶投資人處獲得了他們與中國銀行所籤訂的和解協議,協議約定了中行不僅要承擔原油寶的所有負價損失,還要再賠償投資人20%的本金。
  • 原油寶投資者:中行想賠本金20%私了,但我想公開明確雙方責任
    作為中行「原油寶」的投資者,他經歷了4月22日「穿倉」的難眠之夜,不僅虧掉了多年來積攢的25W本金,還背上了一筆倒欠銀行的債務,他原本想再存一些錢做房子的首付,考慮成家,但一切都因「原油寶」戛然而止。
  • 「原油寶」事件新進展!原油寶和解協議曝光:中行將與客戶協商和解...
    備受關注的中國銀行「原油寶」事件終於有了新進展。  周二晚間,中國銀行在其官網公告稱:該行掛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WTI原油5月期貨合約的「原油寶」產品,按照美國時間4月20日CME官方結算價以負值結算,多頭客戶產生了大幅虧損。
  • 原油寶穿倉追蹤|中行、投資者、監管各應從這一課中學到什麼
    從中國銀行的和解方案看,雖然中國銀行願意承擔負價損失,以及返還投資者20%保證金,但仍有大批投資者不願就此「和解」。看來,中行和投資者的和解之路道阻且長。遭一蹶者得一便,經一事者長一智,無論是對中國銀行,還是對投資者,乃至監管部門,不能浪費了原油寶這慘痛一課。這場風暴帶來怎樣的反思?
  • 為何中行理財產品原油寶讓投資者有跳樓的念頭?
    2020年4月20日,美國原油5月期貨跌至負值,史無前例。次日,按-37.63美元/桶的負油價,對持有「原油寶」多倉的投資者進行軋差交割。這意味著持有原油多倉的投資者不僅將虧完帳面投資,在平倉結算後還倒欠銀行巨額款項。這一罕見事件中,責任究竟在誰?是投資者風險意識不夠?
  • 早報:兩家律所終止代理原油寶案 法院回復不予立案
    每天早晨出品的網際網路金融最新資訊須知,帶有最新鮮、最有價值的營養,來看今天的早報:原油寶事件再起波瀾:有法院明確回復不予立案目前的訴訟進度是,有區法院在提交材料的當天,即明確回復不予立案,但由於並未出示法律相關文書,目前以恆律師團隊正與其交涉;另一家區法院則仍在審查階段,自提交材料至今已過去EN-US">13
  • 「原油寶」大結局?中行負擔穿倉損失+20%保證金!帶你完整深扒...
    4月21日,中行發布「原油寶」產品暫停交易公告,表示正積極聯絡CME,確認結算價格的有效性和相關結算安排。22日,中行就「原油寶」事件發出首份聲明,證實原油寶產品將按-37.63美元/桶進行結算,投資者存在「穿倉」可能。24日,中行第二次就「原油寶」事件做出說明,對投資者受損問題,表示「深感不安」,且承諾將全面審視產品設計、風險管控環節和流程,在法律框架下承擔應有責任。
  • 原油寶穿倉追蹤|散戶本金虧光還倒貼1倍多,中行是否要擔責
    這大概是孫菲(化名)人生中最黑暗的一天,這一天紐約原油市場飛來了一隻「黑天鵝」。她怎麼也沒想到,在中國銀行(601988.SH)原油寶產品上陸續投入的17萬元本金不僅全部虧光,甚至還欠了銀行超過28萬元。
  • 中行原油寶「第一案」本周四開庭 投資人:希望法院公平公開審理
    備受關注的中國銀行原油寶事件終於迎來開庭審理「第一案」。新浪金融研究院從投資人處獨家獲悉,12月24日(即本周四),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人民法院將正式開庭審理原油寶投資人與中行金融衍生品種交易糾紛一案。
  • 中行原油寶事件最新消息:1000萬以下客戶可拿回20%保證金
    5月5日,中國銀行官方網站發布了一篇關於關於回應"原油寶"產品客戶訴求的公告。  公告顯示,近期中行積極了解客戶訴求,本著法治化、市場化的原則,盡最大努力維護客戶利益,已經研究提出了回應客戶訴求的意見。目前中行相關分支機構正按意見積極與客戶誠摯溝通,在自願平等基礎上協商和解。
  • 原油寶大劫案:我親歷的一夜「暴負」
    4月22日,中國銀行期貨「原油寶」的投資者們經歷了難捱的一晚。在國際石油價格跌至負數的大環境下,原本正常投資或想要抄底的投資者們,被一次「穿倉」殺了個措手不及。一夜之間,「原油寶」投資者們的持倉全部清零,帳上餘額成了負數。
  • 「原油寶」和解協議出爐:退還多扣的保證金及本金20%
    據媒體報導,中行給出一份協議,表示負價損失由中國銀行承擔,事後保證金多扣的錢退回,並且退回本金20%。 另外,中行在5月5日深夜再發公告,回應「原油寶」產品客戶訴求:已經研究提出回應意見。
  • 律師辦案手記—如何窮盡律師收集證據的手段
    ,對於當事人沒有完全掌握的材料,有義務窮盡一切手段收集證據,藉助獲取的證據向法官全面闡釋案件真相。 你可能會很好奇,律師是如何收集證據的?此文中我將結合自身執業經驗,為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經歷與思考。 《律師法》第35條第二款規定了律師的獨立調查權:「律師自行調查取證的,憑律師執業證書和律師事務所證明,可以向有關單位或者個人調查與承辦法律事務有關的情況。」
  • 投資原油寶虧到「倒貼」:金融機構要當好期貨「守門人」
    WTI原油跌入負值,牽連中行理財產品原油寶「爆雷」事件有了新進展。 據新京報報導,一些投資者指責中行在宣傳產品時隱瞞了產品高風險的特點,沒有及時移倉、平倉,還凍結帳戶導致投資者不能安全逃離。對此,中國銀行發布了關於「原油寶」產品情況的說明。
  • 龍騰霄:「原油寶」事件中爭議的實質是法治的缺位
    一、事件回顧:  北京時間4月20日晚間至21日凌晨5點,美股期貨交易時段,美原油期貨05合約跌成負值。中行未成功移倉,導致客戶巨虧。  21日,中行原油寶暫停交易一天。  22日,中行補充公告,暫停原油寶新開倉交易,不過其給出的22日合約結算價格為-37.63美元/桶,這也是當日美油05合約的結算價。  這意味著,中行原油寶客戶「穿倉」,投資者需要倒貼幾倍錢進行軋差處理。
  • 中行原油寶神操作:到了美油2005合約交割前倒數第二天才平倉
    來源:TechWeb.com.cn【TechWeb】中行原油寶前發生了兩件事。一是CME(芝商所)清算所將把期權定價和估值模型轉換為Bachelier,也就是允許負價交割,該模型在4月22日收盤後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