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路軍女團長,兵敗被俘受盡凌辱,50年後再見,前夫已是副國級!

2020-12-23 黃門左侍郎

西路軍女團長,兵敗被俘受盡凌辱,50年後再見,前夫已是副國級!長徵中唯一結婚的女團長,西路軍兵敗無法歸隊,為生存無奈改嫁!

她是長徵途中唯一獲準結婚的女戰士,艱難的行軍途中,與新婚丈夫只有兩夜團聚。長徵勝利結束後,她成為西路軍總指揮部婦女抗日先鋒團團長,率部西進,這一別,就讓一對新人徹底「棒打鴛鴦」。

西路軍兵敗河西走廊後,她也同許多女戰士一樣被馬匪所俘,並淪為敵人的玩物。兩年後好不容易掙脫魔爪,逃到蘭州八路軍辦事處,卻遭遇人冷漠地拒絕,只好流亡在甘肅、四川、雲南、貴州等地,輾轉三年時間才回到老家,成為一個下地種田,自食其力的農婦……在其後的歲月中,她又經歷了種種不公與磨難。然而,這一切都沒泯滅她內心對真善美的堅持與追求。46年後再見前夫,他已是副國級重要領導。

這位命運多舛的堅強女性,就是江西籍女紅軍王泉媛。熟悉王泉媛的人都說,王泉緩這輩子過得太不易了,可謂是一生可謂是「一生坎坷,兩袖清風,三過草地,四爬雪山,五次婚姻,六個孤兒,七次遇難,八陷暗算,九死一生」。

從童養媳到女戰士

王泉媛,1913年生於江西省吉安縣敖城鄉廬富村,原姓歐陽,16歲被送給茶園村一王姓家,改姓王。由於是養女,王泉媛早早就成為別人的童養媳。但是,兩人成年結婚不久,丈夫就暴病身亡。從此,王泉媛成了一個不祥的女人,被婆家趕出家門,成為無家可歸的流浪苦女。

由於深受封建統治下的君權、神權、族權和夫權的沉重壓迫,此時的王泉媛才開始思考自己的命運為何如此不幸,只有在黨領導下,婦女才像人一樣挺直了腰板活著,並求得翻身解放,迎來光明自由的前途。為此,王泉媛從為爭取識字、放腳和婚姻等權利與地主(族長)進行鬥爭,在與封建社會做鬥爭中,王泉媛追求自由獨立的精神人格逐漸成熟了。

1930年春,17歲的王泉媛終於走出家門,融入時代的大潮,同年4月加入青年團,任指陽區少共區委婦女部長,兩年後改任少共吉安縣委婦女部長,1932年10月,19歲的王泉媛調任湘贛省委婦女部幹事。1933年11月至1934年1月,在興國縣工作、實習,並出席中華蘇維埃第二次全國工農兵代表大會。1934年6月入黨,1934年7至9月,任少共中央青婦幹事、中央婦女部委員;10月,在中央衛生部婦女工作團工作,隨紅軍長徵。

長徵途中的婚禮

長徵前夕,王泉媛在鄧大姐的領導下參加了擴紅工作,並第一次認識了擴紅工作隊隊長王首道。

長徵開始的時候,組織上有規定,女紅軍沒有談戀愛的不準談戀愛;長徵出發前談了戀愛的,不準結婚;結了婚的,不準懷孕生育。當1935年紅軍歷經千辛萬苦到達貴州邊陲古城遵義時,部隊暫時解除了夫妻不能同住一室的規定,女紅軍又能和丈夫在一起了。

「遵義會議」召開的同時,部隊抽調一部分同志組成地方工作團做群眾工作,負責人為王首道,王泉媛是工作團成員之一。地方工作團雖然是臨時組織,可這裡的大部分成員王泉媛並不陌生,一起共事的蔡暢和金維映既是大姐又是校友,大家能調到一起工作確實很有緣分。

由於政策放開了,蔡、金兩位老大姐有意撮合王泉媛的婚事。王泉媛這才向兩位大姐講述了自己曾經的婚姻不幸。蔡大姐順勢開導她:「丈夫死了,是你的不幸,可你有重新選擇的權利,也有追求幸福的權利。」

在部隊離開遵義的前一天晚上,王泉媛接到「緊急通知」,到一作團團長王首道的住地開會,沒想到,這次會議的主題竟是自己的婚姻大事。會議由蔡大姐和金大姐主持,兩人直奔主題,她們原本也想擇個良辰吉日,可環境和條件不允許,只能選擇今天,因為明天部隊就要出發,今天就是最佳時間了。」兩位大姐走了,王泉媛緊張得連呼吸都不暢通了。

特別的定情物

其實,王首道也不是頭婚,在與王泉媛結婚前,他已經經歷過兩次婚姻。

他的第一個妻子叫王紹坤,一次為掩護首道撤退而落到敵人手裡,受盡酷刑後被殺害,頭顱被掛在瀏陽城牆上。王首道在擔任湘贛省委書記期間,被打成羅明路線代理人,受到批判而撤了職,他的第二任妻子馮菊蓮被勒令與他「劃清界限」,馮菊蓮不願意離婚,以上吊抗爭,但最終還是不能擺脫政治壓力,不得不離異。

兩人的結合就是這麼簡單,簡單到連一個必要的儀式都沒有,連一個定情的信物都沒有。尷尬過後,王首道首先打破了沉默,他起身走到自己的辦公桌前,拉開抽屜,拿出一件用紅綢子包裹的物件,一層層地打開,原來是一把烏黑鋥亮的小手槍。

王首道說:「這把小手槍是我從敵人手裡繳獲的,還有8發子彈,就算是我們的定情物吧。聽說你的槍法很不錯,想來你一定喜歡,就收下吧。」

王泉媛收下定情信物後,非常真誠而又遺憾地說:「可我沒有什麼送你啊?我們老家有個習俗,新娘要新郎送上一雙親手做的千層底的布鞋,穿上這雙鞋,無論走到天涯海角都會回到親人的身邊來……」

王首道:「就是不穿你做的千層底,我也不會離開你,即使暫時離開了,最終還是要回到你身邊來。」

王泉媛卻堅定地說:「這雙千層底的布鞋,我一定要給你補上!」

兩日情緣

長徵路上結婚,王泉媛和王首道是唯一的一對。當年王泉媛只有22歲,活潑大方,工作能力又強,很是招人喜歡。

王首道和王泉媛在從遵義開拔的前一夜,舉行了簡單的結婚儀式。一日夫妻百日恩。他們在一起真的只有一個夜晚,第二天兩人就匆匆分手,各回各的單位,不得不跟隨大部隊撤出遵義城。

部隊出發前,王泉媛那不爭氣的眼淚再一次湧出眼眶。王首道安慰王泉媛:「我們很快就會見面的,多保重!」

1935年6月26日,王泉媛隨幹部休養連到達兩河口。部隊剛剛安營紮寨,先一步到達的王首道得到消息後,派通訊員接王泉媛到他的住地見面。王泉媛喜出望外,她終於等到了這一天。

王首道和王泉媛在短短一夜的恩愛後,馬上就在黎明時分出發的號角聲中分開了。見亦難,別亦難。天亮了,王首道又把王泉媛送回幹部休養連駐地。行軍路上,兩個人雖然能時常碰面,卻無法同居。翻過大雪山後,前面是連綿不絕的草地,王首道跟隨大部隊走了。

令王泉媛難以想到的是,她與王首道的婚姻,只有兩日情緣。此後,王泉媛歷經艱辛,卻再也沒有和心上人相聚的機會,好心大姐們極力撮合的好事,讓她飽受幾十年的相思之苦,可以說是經歷了漫長的等待和思念……

天各一方

兩人分開後,王泉媛被編入紅四方面軍,於1935年6月隨紅四方面軍轉戰川西,任川西省委婦女部長。1936年8月,調任西路軍總指揮部婦女抗日先鋒團團長。1937年3月,西路軍在河西走廊與馬家軍經過40多天血戰後,損失慘重,西路軍總指揮部、九軍、三十軍和由王泉媛任團長的婦女獨立團被圍 。1937年4月,駐在甘肅臨澤縣城的婦女先鋒團被國民黨軍馬鴻逵部圍擊瓦解,她帶領李開芬等5名女戰士,在祁連山區與敵周旋1個多月後被俘,身陷囹圄,最終被馬匪的一個團長逼親。

歷經周折,度過了近兩年屈辱日子的王泉媛逃了出去,一路乞討尋找部隊。1939年3月的一天,王泉媛手拄拐杖,終於來到蘭州「第十八路軍駐蘭州辦事處」,她輕輕地敲開了「辦事處接待室」的門。那個在長徵路上幾次向王泉媛求婚都遭到拒絕的人冷漠地接待了她。他說:「你們走了兩三年了,說回來就回來,沒那麼容易。」語氣很生硬,也很堅決。

1939年夏,她第二次找「八辦」時,「八辦」沒有了,從西路軍一同逃出來的姐妹告訴她,說有人說,王泉媛在「八辦」發了誓不再當紅軍,並在「八辦」留了封信給王首道,說她永遠也不想再見他了。王泉媛心中感到一陣悲哀,絕望之際,她只好決定回到江西泰和老家。

「隱姓埋名」

為了儘快返鄉,王泉媛在甘肅、四川、雲南、貴州等地流浪,尋找生機。途中,為了活命,她不得不與一個叫萬玲的男人結婚。這個男人曾答應把她護送回家,可是他卻在中途跑了,又找了別的女人。

1942年7月,當王泉媛衣衫襤褸、腿腳潰爛地回到老家時,家裡人都不敢相認。此後很長一段時間,當地人都不知道她曾經是紅軍女團長,只當她個下地種田,自食其力的普通農婦。

1948年8月,王泉媛與泰和縣早禾市劉瓦村的劉高華結婚。1949年秋,泰和解放,她先後在津洞鄉、禾市區工作。1951年,因丈夫被誣告入獄受株連,丟了工作,背了處分。

王泉媛的歷史功績並沒被告人遺忘,她的不幸遭遇也在與組織失去聯繫27年之後迎來一絲轉機。1962年春節後不久,朱老總與康大姐重上井岡山——長徵途中曾與王泉媛一起三過草地的康大姐千方百計尋找王泉媛的下落,闊別27年的戰友終於重逢了。康大姐對吉安的負責同志講:「王泉媛同志我了解,這麼好的同志該讓她出來工作。」這年冬至,擔任禾市敬老院院長,她全心全意為福利院老人謀福利,並先後收養過6名孤兒把他們培養成人。

但是,1966年之後,王泉媛的人生又一次遭受衝擊,遭受長期迫害。這個苦命的女人,磨難何時是頭啊?

遲到46年的重逢

1982年夏季的一天,王泉媛來到北京,這一次,她是來請康大姐作證,她要求恢復自己的黨籍。順道,她也想來看看幾十年來常常會日思夜想的「他」。此時的王首道已是副國級領導。

兩人相見,王泉媛緊緊握住了曾經是她丈夫和戰友的男人的雙手,心裡翻騰起酸甜苦辣,眼淚一下就蒙住了視線。快半個世紀了,沒想到還能見一面!僅這一面,她盼了足足46年啊!她盼望能見到他,她心裡一直存著一個疑問,這疑問自從她被蘭州「八辦」拒絕後,就像鐵釘一樣釘在了她的心上。「我想問你一個問題。」王泉媛再也忍不住了,說:「有人說我在『八辦『給你留了封信。」

王首道吃了一驚:「我不知道這封信的事,我在延安等了你三年,見你沒有回來,我還以為你不要我了!」他捂住臉說不下去了,眼淚從他的手縫裡滲了出來。這一次會面是短暫的,但了卻了王泉媛半個世紀的心願。

兌現60年前的承諾

1989年,王泉媛被國家確認應享受老紅軍戰士待遇時,已76歲高齡。王泉媛在晚年堅持為泰和縣和吉安市大中小學作幾十場革命傳統教育報告,為全國(包括海內外)數十家、數百家報刊雜誌、廣播電視單位的記者講述革命經歷。

1994年,王泉媛到北京,她再一次見到了病中的王首道。「首道,我來看你來了!」王泉媛笑著走了進來,眼裡閃動著淚花。為了這次相會,王首道交待工作人員,不許外人在場。兩人又相見了,一股幸福感湧上王泉媛心頭。那天,她專門到王府井百貨商店買了一雙千層底的布鞋。

相互問候了一遍後,王泉媛從隨身攜帶的布包裡,取出一雙手工做的千層底黑布鞋,鄭重地把它交到了王首道手上。王首道雙手顫抖著接過布鞋,渾濁的淚水模糊了他的雙眼,說:「你沒有忘記遵義時的諾言!」兩位老人顫抖的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他們有多少知心話要互相傾訴啊。整整60年了,60年的等待太久太久,60年的風雨太多太多。王泉媛喃喃地說:「60年了,我說的話終於兌現了!」

兩位老人走到一起,王首道挽起王泉媛的胳膊。王首道的女兒王維斌,為兩位老人拍下了這張他們有生以來第一張也是最後一張合影。

1996年9月24日晚,王首道逝世。得知這一消息的王泉媛幾乎暈厥過去。王泉媛病倒了。躺在床上,半個世紀來的風雨坎坷和生生死死,又一幕幕地重現在她的眼前。手捧珍藏了兩年的合影照片,王泉媛終日以淚洗面,「首道,你答應過走再遠也會回到我身邊的,可你沒做到。你這一去,我們就再也見不到面了!……」

2009年4月5日,這位飽經風霜、戰功赫赫的老紅軍女戰士在江西省泰和縣人民醫院不幸逝世,享年96歲。

結語

歷史終將遠去,記憶不會磨滅。關於那段歷史,徐帥在《歷史的回顧》中深情地寫到:「我們的婦女獨立團,就是在與總部失去聯繫的情況下,遭敵重兵包圍,而全部損失的。她們臨危不懼,血戰到底,表現了中國婦女的巾幗英雄氣概。紅四方面軍婦女獨立團的光輝業績,將永彪史冊!」

西路軍婦女抗日先鋒團英勇悲壯的戰鬥歷程是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河西走廊極其惡劣的自然環境和異常殘酷的戰鬥環境中,婦女先鋒團全體幹部戰士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不朽的巾幗壯歌。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西路軍女團長,兵敗馬家軍被俘受盡凌辱,50年後再見前夫是副國級
    原紅軍西路軍團長王泉媛度過96年的一生,不禁令人感慨、悲嘆,也為她的勇敢和堅毅所震撼。戰場上的生死離別、隊伍失散等等,都是那個槍林彈雨年代下的家常便飯。每個人的命運走向,不完全為自己掌控。瞬息萬變的環境,生死未卜的情報,王泉媛九死一生,衝出了一條血路,卻還是在感情上留下一個遺憾!
  • 西路軍婦女團全軍覆沒,團長89年才恢復紅軍待遇,前夫已成副國級
    婦女獨立團1936年11月10日,中央下令以西渡黃河的紅軍為西路軍,執行打通蘇聯,建立河西根據地的任務。西路軍下轄3個軍,即紅五軍,紅九軍,紅三十軍,以及一個騎兵師,一個回民支隊,一個婦女獨立團,共計兩萬一千八百人。後來,由於種種原因,西路軍在西北遭遇了一系列的失敗,據統計,成功返回延安的只有大約四千七百人,其餘一萬多人大都犧牲了。
  • 【催淚】紅軍女團長被俘做妾,50年後再遇前夫,他已是副國...
    她曾與王首道將軍結婚,卻在長徵路上失散,50年後才重逢;她曾是紅軍西路軍婦女先鋒團的團長……
  • 女團長王泉媛:被俘虜後淪為敵人侍妾,40年後再見丈夫已成副國級
    當然,這一切都是後話,王泉媛加入後工作非常認真努力。多年生活的磨難,早已使她的心志變得無比堅定,完成任務的更加圓滿。因為她的出色工作,她的職位也一直在上升,在長徵前已是一名女性部員。一九三四年十月,王泉媛跟隨紅軍長徵,一路做護衛、宣傳工作。路很難走,三穿過草地,四爬上雪山。有時候,有很多男戰士無法熬過難關,王泉媛不僅熬過難關,還遇到了愛人。
  • 唐志祥|西路軍的悲歌
    西路軍泣血悲壯造就的忠魂,就是可歌可泣的一個範例和縮影。1936年盤踞在甘肅境內的國民黨馬步芳部隊,在河西走廊血洗了西進的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這在中國近代戰爭史上曾經發生的皖南事件、血戰湘江相比,他是最慘烈、最血腥的一次戰爭。是血寫的一部血淚史詩。西路軍是長徵勝利後,根據中央軍委和毛主席的指令,提出並要求西渡黃河作戰。
  • 108歲老紅軍王定國:西路軍戰友是她深藏的痛
    因相貌出眾,陳淑娥被馬步芳手下的馬元海看中,要納她為妾,當時已身懷有孕的她為了保住孩子同意了。不久後,孫玉清被馬家軍殺害。國共合作後,王定國被組織解救,於1937年9月底來到蘭州「八辦」工作。西北解放後,陳淑娥帶著與孫玉清所生的兒子劉龍在蘭州艱難度日。
  • 紅軍女團長被抓,52年後恢復身份,回戰場失聲痛哭,鳴三槍致哀
    其中王泉媛帶領的抗日先鋒團,更是為了掩護大部隊,不幸被抓,52年後才恢復身份。而在恢復身份後,她第一時間回到了戰場,望著故友的紀念碑老淚縱橫,失聲痛哭,連鳴三槍致哀。六十年來,她無時無刻不在想念部隊的日子,無時無刻不被殺敵的夢驚醒,今天她終於回到了戰友身邊。此刻在她身邊的,就是"西路軍軍魂"的石碑,埋葬著她和戰友們的青春歲月。
  • 殘害西路軍的馬家軍眾將得到了什麼樣的報應?
    西北戰局已無法挽回,回去等於送死。馬步芳不寒而慄,心生去意。他用大量黃金賄賂國民黨要員,替他在蔣介石面前說話,得到離開臺灣的機會。回到香港後,馬步芳不敢多做停留。包了英國航空公司的三架飛機,攜帶家眷飛往沙特。
  • 風雪祁連山 浴血河西廊 ——紅軍西路軍進疆紀念碑碑文敬讀
    銅像基座銘刻著李先念在1987年2月20日題詞「紅軍西路軍烈士永遠活在我們心中」,背面刻有漢文、維吾爾文碑文:  1936年秋天,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勝利結束。10月25日,根據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的命令,紅四方面軍第三十軍向西渡過黃河,隨後第九軍和紅四方面軍總部及第五軍也渡過黃河,準備執行寧夏戰役計劃。後因河東敵情變化,寧夏戰役計劃中止執行。
  • 尋找最後的西路軍
    1952年的一天,一個不速之客敲開了陳昌浩的家門。【查看詳情】 董漢河:原稿有沒有這個,我估計原稿沒有,因為原稿是1936年12月毛澤東在紅軍大學的報告,找到的是1937年5月份的一份油印稿,油印稿上已經有了這個話,說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在河西走廊的失敗,宣告了國燾路線破產。油印稿上就有,1937年5月份,油印稿上就有。
  • 西路軍將領李特被殺之迷
    西路軍失敗以後,他與李先念等將領一起指揮西路軍餘部轉入祁連山打遊擊。後在中央代表的接應下,進入新疆。1937年11月,李先念等高級將領從新疆返回延安不久,李特被誣陷為託派分子,於1938年年初在新疆迪化(今烏魯木齊)慘遭殺害。 分析李特的死因,就要談到紅軍西路軍的情況。
  • 「西路軍」參謀長李特,為什麼在1938年被錯殺,沉冤58年?
    在說徐克勳之前我們先說下西路軍成立的背景。1936年,紅軍勝利會師後,為了打通蘇聯援助中國革命的通道,經過組織研究決定成立西路軍,渡過黃河與國民黨反動派交戰。西路軍成立時,任命陳昌浩為政委,李特為參謀長。而李特就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他還有個名字叫徐克勳。徐克勳的別名為李特,那麼這個別名是怎麼來的呢?
  • 西路軍僅剩政委一人,一路乞討回延安,13年後將敵軍夷為平地
    西路軍裡僅僅剩下師政委一人,一路乞討才回到了延安。在13年後擔任軍長,調來了一萬多發炮彈,打得馬家軍無處藏身。 1927年黃馬起義後,他有幸加入了童子軍,成為少先隊員。 1930年,鄭維山十五歲時正式入黨。在此期間,他跟隨部隊打了很多仗,學到了很多軍事知識。鄭維山一生功績累累,也曾參加了三次反圍剿行動。每次戰鬥都表現出色,也是西路軍88師的領袖。他對革命的堅定信念也影響了每一個革命者,為祖國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 1937年周恩來為這支部隊極力斡旋,1300人中被救多位將軍
    西路軍,指1936年10月由中國工農紅軍紅一、四方面軍主力約6000人,刀棍隊7000人,非戰鬥人員9000人,遵照中央和軍委命令,西渡黃河作戰,在河西走廊,西路軍孤軍奮戰,在無後勤、無彈藥補助,無任何救援的情況下他們視死如歸,與飛機、重炮、騎兵組成的強悍火力的二三十餘萬敵軍,頑強戰鬥半年,完成上級給予的所有任務後,寧死不屈,
  • 鮮為人知的西路軍入疆部隊「新兵營」傳奇
    這就是1937年5月,由陳雲、滕代遠在新疆首府迪化(今烏魯木齊)主辦的西路軍入疆部隊「新兵營」。就地施訓為援救紅軍西路軍,中共中央派出在蘇聯的陳雲、滕代遠、馮鉉、段子俊、李春田五人組成一個代表團,在共產國際幫助下,前往新疆援接西路軍左支隊,1937年4月23日到達迪化。
  • 1936年西路軍慘敗,13年後是哪位開國將軍為當年的西路軍雪恥的?
    1949年4月,彭德懷司令員所轄的19兵團63軍軍長鄭維山,率部參加了解放華北的最後一戰太原戰役後,又率部乘勝揮師。隨即便繼續參與了解放西北的大決戰。6月,在19兵團,鄭維山率63軍由禹門口渡過黃河,進軍關中。
  • 前半生受天下奉養,後半生受盡凌辱-一個亡國公主的一生
    一路北上的途中,曾經養尊處優的皇后妃嬪和公主們受盡了苦楚,地位一般的女子更是直接淪為金兵的玩物,很多被凌辱致死。柔福帝姬因為公主身份,按理是要獻給金太宗完顏吳乞買的,因而總算倖免於難。後來到了金國都城,史料是這麼記載柔福帝姬的經歷的,「富金敕為王妾,嬛嬛入浣衣院。十三年,入蓋天大王寨,遣嫁徐還(皇統元年亡)」,寥寥數語,半世悽涼。
  • 頭條女囚在死刑前受盡凌辱
    他聽人說受了刑傷後飲小便可以止疼解毒,就把自己用的竹杖浸在廁裡的桶裡,該他行刑時,就使用這浸了尿的竹杖,打過人既不疼也不化膿。在濫用酷刑的封建時代,這樣的善舉算是鳳毛麟角了。這些規定的目的,都是為了防止女犯收監後遭受虐待、凌辱。但是,女犯一旦被關進監獄,就很難逃脫這種厄運了。  清代對女犯,一般都交由衙門裡的官媒婆看管。凡是初到的女犯,總是先餓上兩天,再捱上幾頓打,晚上也不準睡。如果不服的,便會被吊起來。至於做賊的女犯,更是與眾不同,白天拴在床腿上,讓她看馬桶,聞臭氣;等到了晚上,還要將她捆在一扇板門上,要動不能動,擱在一間空屋子裡,直到天明才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