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人們對新生命的降臨總是充滿無限的喜悅,而對於身邊人的離世或者葬禮多數是帶有恐懼的。人們願意接受新生卻又如此懼怕死亡,甚至就連談論死亡的勇氣都很少有。其實死亡又何嘗不是另一種新生呢?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小夥子,他在自己20歲生日這一天為自己舉辦了一場「葬禮」,他對死亡和重生有什麼看法呢?
2019年3月15日這天,江蘇南京中傳南廣學院的一名大二學生李韜,他借20歲生日為自己舉辦了「葬禮」。李韜並不是毫無計劃的做這件事,他事先先通過發朋友圈邀請朋友、同學來參加他的「葬禮」。確定好參加人數以後,李韜開始準備「葬禮」所需要的物品,以及物色場地等等。
15號晚上,在學校廢棄的一處空地上,李韜的朋友們幫他完成了這場「葬禮」。地上鋪了一塊布,李韜躺在上面一動不動。他的周圍零散的點著幾根蠟燭。前來參加「葬禮」的50名同學也是有備而來。有負責念悼詞的,有朗誦詩的,還有人拿著吉他唱歌的。當然這些活動的主題都與死亡和葬禮有關。
這場獨特的「葬禮」應該算是成功的,李韜在他20歲生日的這一天提前感受了自己的「葬禮」。那麼一個年紀輕輕的小夥子為什麼會這樣過生日呢?是為了搞怪嗎?李韜告訴記者他只是想以此來悼念自己抑鬱的19歲。19對的李韜因為患上了抑鬱症休學一年,在這一年裡他無數次想到死亡,想到自己的葬禮。
所以在19歲的最後一天,李韜想從他的20歲開始獲得新生。以「葬禮」向19歲的自己說再見,也紀念自己擺脫抑鬱症獲得新的「重生」,擺脫死亡的威脅。李韜告訴記者當時他就靜靜地躺在地上,聽著周圍的朋友說著對他的悼念,他覺得這時如果有不知情的人看了,真的以為這是場很悲傷的葬禮。然而這對於他來說一點也不悲傷,因為這是他的重生。
而在李濤的這場「葬禮」上獲得新生的不止他自己,因為李韜當時有一個小設計,前來參加「葬禮」的人,需要坐在一個馬桶上說一段話,有一部分同學坐在馬桶上說了自己最近的苦惱,這些同學表示當時說完以後就好像真的這些煩惱都被馬桶衝走了,留下來的都是美好。
李韜為自己舉辦「葬禮」的事情引起很多網友的討論,有人說是吃飽了撐的,有人說他可以直面死亡是一個很有勇氣的人。
對此小編認為「葬禮」只是好好說再見的一個儀式!況且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我們可以不認同他的做法但應該學會尊重。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活法,用「葬禮」紀念自己的過去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得到的。你對此事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討論。
文章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