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6 19: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2月23日上午,大連市冷鏈食品新冠病毒高效綠色消殺產品視頻推介會正式召開,大連理工大學、中消天盾等離子科技(大連)有限公司在會上共同發布了:國內首個可以進行低溫冷鏈新冠活體病毒消殺的檢測技術和設備。
今年入冬以來,冷鏈疫情傳播成為最主要的傳播渠道,檢測耗時長,消殺難度大,一直是困擾冷鏈疫情傳播的根本問題。
這個問題,解決了!
全國首創的低溫等離子體消殺技術
經過實驗室新冠活體病毒檢測
消殺滅活率達99.99%!
「低溫等離子體消殺技術」是利用大氣壓低溫等離子體,模擬產生自然界雷電放電中的高活性物質,實現冷鏈食品外包裝表面病毒與細菌的快速消殺!
大連理工大學劉東平教授從事等離子體生物學研究已有20餘年,現為大連理工大學二級教授,大連理工大學、廈門大學博士生導師,德國代根多夫大學客座教授。在疫情肆虐開始,他所帶領的博士碩士團隊決定將潛心研究20餘年的低溫等離子體高效消殺技術投入到新冠疫情防控上。
在各級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團隊全力以赴投入到研發生產中,終於研發出了「低溫等離子體消殺技術和設備」。
設備樣機
低溫等離子體消殺技術是通過大氣壓下微放電產生的短壽命活性物種間接或直接與微生物作用,在分子水平上破壞微生物的有機結構,瞬間打破微生物代謝平衡,從而實現高效消毒滅菌。
在當前防控冷鏈運輸環節新冠病毒的應用場景中,該技術比照傳統化學消殺或臭氧消殺具有綠色無毒、快速高效、低能耗、360°無死角消殺的特點,僅需5-10秒即可完成單件貨品外包裝或食品表面的全面消殺,從根本上切斷冷鏈疫情的傳播途徑。
該技術產品經國內權威研究機構反覆檢驗檢測,結果表明: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滅活率≥99.99%!
這也是目前國內外唯一進行低溫冷鏈新冠活體病毒消殺實驗檢測,證明完全有效的技術設備,具有原創性、前沿性、唯一性、權威性!
目前,「低溫等離子體消殺技術和設備」已經做好了快速投產的前期準備,預計生產能力可達每月100臺,未來將優先滿足遼寧省及全國各地區,成為阻擊冷鏈新冠傳播的重要手段。
新聞來源:大工招生微信公眾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