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說投資:國慶檔票房近37億,AI大數據帶您分析影視行業新動向

2021-02-14 天下財經

大數據說投資,小犀幫您搶先機。

國家電影專資辦發布數據顯示,今年10月1至7日電影票房約為36.96億元,僅次於2019年的44.66億元,取得中國影史上國慶檔票房第二的成績。其中《我和我的家鄉》票房17.26億元,《姜子牙》票房13.24億元,《奪冠》票房6.10億元,位列檔期票房前三名。

在國慶檔熱映電影背後,是眾多影視公司的資本大角逐。今天我們以國慶檔票房突破10億元的2部電影的主要出品方北京文化和光線傳媒為例,基於數位化新價值投資工具研小犀,來探究電影市場的投資機會。

有「爆款電影收割機」之稱的北京文化,能否憑藉《我和我的家鄉》逆襲?

伴隨口碑與票房雙豐收, 10月9日,《我和我的家鄉》的主要出品方和發行方北京文化,發布公告稱,公司來源於國慶檔電影《我和我的家鄉》的收益約為8000萬元至1億元。

北京文化究竟是一家怎樣的公司?搜索發現,它是一家全產業鏈影視娛樂傳媒集團,主營業務涵蓋電影、電視劇網劇、藝人經紀、綜藝、新媒體及旅遊文化的全產業鏈的文化集團。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3年北京文化從旅遊行業轉為影視文化業務後,它相繼「押中」《戰狼2》、《流浪地球》等多部爆款電影,一度被稱為「爆款收割機」。然而這個被譽為爆款電影收割機的北京文化,最近幾年的關鍵財務數據表現卻並不理想。

依託這個金融黑科技產品我們可以快速查看北京文化最近幾年的營業收入、歸母淨利潤等關鍵財務數據。搜索發現,2017年至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依次為13.2億,7.4億,8.6億,同比增幅依次為42.57%、-43.88%、15.37%;我們再看看歸母淨利潤的情況,2017年至2019年歸母淨利潤3.10億,1.25億,負的23.06億。

對於2019年,公司歸母淨利潤虧損,北京文化在財報中指出,業績虧損的原因主要與全資子公司世紀夥伴和星河文化經營業績下滑有關,基於審慎原則,公司計提了相應的資產減值準備和商譽減值準備。

事實上,北京文化屢次面對諸多不利信息,該公司亟待藉助「爆款」的力量「逆襲」。儘管公司手握幾部重磅大片疊加《我和我的家鄉》票房大賣,但資本市場卻並沒有保持足夠的熱情。有觀點認為,股價下跌,與影視板塊集體回調有關聯。背後的邏輯是,當市場預期兌現後,影視股短期會面臨調整。未來,北京文化的股價表現如何,仍待市場來考驗!

瞄準國產動漫電影的光線傳媒,未來能否持續發力?

再把目光轉向上映首日以3.62億元成為單日票房冠軍的《姜子牙》。公開信息顯示,《姜子牙》主控方為光線傳媒。去年《哪吒》收穫了高口碑和高票房,這也讓觀眾和市場對《姜子牙》及出品方光線傳媒充滿期待。通過這款工具我們可以從公司類型、企業賽道、業務介紹等方面快速了解光線傳媒的基本信息。

搜索發現,光線傳媒是業務覆蓋電影、電視劇(網劇)、動漫等領域的綜合內容集團。其中電影業務是主要營收來源。

搜索發現,電視劇製作發行業務,2018年在光線傳媒的營業收入為3.82億,佔比25.61。2019年營業收入為2.38億,佔比8.41%;電影製作發行業務2018年營收為10.77億,佔比72.25%,2019年的營收為25.32億,所佔比重為89.48%。通過對比不難發現,電影業務明顯高於電視劇業務並呈現上漲趨勢,電影業務在光線傳媒的核心地位愈發凸顯。

從《失戀33天》到《泰囧》再到《大聖歸來》《哪吒》等,這些成本不算太高、但撬動大市場的電影,頻繁出現在光線的成績單裡。從發行切入電影行業的光線,將觸角延伸到內容端有著先天優勢,並通過探索類型片、打造系列片、扶持新導演這3條製品思路,在行業中獨樹一幟。

2019年夏天,光線參與出品的《哪吒》創下了50億票房的奇蹟。公司財報進而指出,持續開發動漫電影是公司重要的發展戰略,將與投資的眾多動漫公司協同合作,繼續加大對優質內容、新技術和系列化作品的開發和投入。

但是就目前情況看,《姜子牙》還未達預期。這也給動畫電影路上狂奔的光線傳媒敲響了警鐘。對於光線傳媒來說,如何將動畫產業平穩的發展起來,才是關鍵。

展望未來,電影行業的馬太效應或許將成為明顯趨勢。好電影會名利雙收,劣質電影則會被壓縮生存空間。今天,我們用數位化新價值投資工具研小犀,對電影行業的相關公司進行了剖析,如果您想繼續對電影行業及其他行業深入研究,可以關注這款金融黑科技產品。最後還是要提醒廣大投資者,我們只是基於大數據分析給您提供的基本面信息,不作為推薦,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相關焦點

  • 國慶檔8天攬近40億,貓眼數據解讀票房背後的秘密
    根據貓眼研究院、貓眼專業版、貓眼智多星和微博電影聯合發布的2020國慶檔數據洞察報告,在8天超長國慶假裡,國慶檔總票房達到了39.5億元,達成了國慶檔歷史第二高記錄,僅次於史上最強國慶檔(2019年10月1-7號)的43.8億元。
  • 國慶檔8天攬近40億,貓眼數據解讀票房背後的秘密
    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和我的家鄉》檔後首個工作日票房仍達6590萬,累計票房將於今日突破20億大關。《姜子牙》檔後保持千萬產出,累計票房於今日11時23分成功突破14億。 國慶檔前後,貓眼進一步實現宣發營銷工具的落地,將直播售票這種新票務模式深度地嵌入平臺宣發生態中,為後來的影片提供更便捷的一站式宣發服務。國慶檔之前,貓眼與抖音再度開啟了數場國慶檔預熱直播活動,驅動預售票房轉化。
  • 首日賺了7億!券商預測國慶檔票房超40億|國慶檔|總票房|光線傳媒|...
    >截至10月1日22時,國慶檔首日票房7.21億元,接近2019年7.96億元的近年最高票房。券商研報預測稱國慶檔票房或超40億元。院線開放,影視股逐步擺脫疫情陰影。市場人士認為,電影院「封鎖」大半年,觀影熱情未得到釋放,十一國慶長假加持之下,有望迎來「報復性」觀影。首日票房超7億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截至10月1日22時,國慶檔首日票房已超7億元,為7.21億元。
  • 國慶檔票房近37億元 成中國影史國慶檔票房第二
    ,取得中國影史國慶檔票房第二的成績。其中《我和我的家鄉》在今日票房已破18億,與《姜子牙》《奪冠》一同位列檔期票房前三。;《姜子牙》的單日票房高達3.6億,《我和我的家鄉》的單日票房只有2.7億。沒想到的是,在第四天,《我和我的家鄉》發力反超《姜子牙》,成為首個國慶檔10億電影。而5日後,《我和我的家鄉》超過《姜子牙》,成國慶檔票房冠軍。
  • 國慶期間中國電影票房達成「雙百億」,貓眼新鏈路宣發如何抬升行業天花板?
    貓眼數據顯示,國慶檔首日,大盤單日票房即達到7.4億以上,成為同檔期史上「第二高開局」。檔期內,《我和我的家鄉》單日票房連續7日破2億,國慶檔期間累計票房突破18億問鼎;《姜子牙》則以13.77億的票房位居第二,並刷新最快破10億的動畫電影紀錄。
  • 國慶檔票房7天近37億元
    來源:廣州日報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張露) 這個國慶黃金周,電影行業期盼已久的「票房熱」終於來了。作為國慶檔最受歡迎的兩部重磅大片,《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票房均突破10億元。根據國家電影專資辦8日發布數據顯示,10月1日至7日,我國電影票房約為36.96億元。其中《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奪冠》位列檔期票房前三。
  • 國慶檔電影票房近37億,歷史國慶檔電影票房第二
    這個國慶作為中秋節和國慶節同過,也是非常難得的,所以今年的國慶檔電影也是非常的熱鬧。彭昱暢成為國慶檔新貴我們看看今年國慶檔的電影,有些電影本來有些應該是春節上映的,但是大家也知道今年的情況,所以有些電影放到了國慶檔了。
  • 近40億!國慶檔的熱鬧,我們終於等來了
    對比:總票房不及去年國慶檔,觀影人次和上座率卻不遜往年與去年國慶檔7天創下的44.66億票房相比,今年國慶檔8天時間,創造近40億的成績,的確有一定的下降。但鑑於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主旋律氛圍的烘託,以及今年受疫情影響上座率不得超過75%的硬性條件,使這兩期的國慶檔並不在同一個起跑線。
  • 近40億的票房中,暗藏兩大玄機?丨國慶檔觀察
    剛剛過去的國慶檔,比以往時候來的更長一些。帶著影院、影人甚至整個電影行業的期待,今年國慶檔在上座率不得超過75%的規定下,共斬獲39.2億(國家電影專項資金辦公室統計)的總票房,位列中國影史國慶檔票房第二。遙想兩個多月前影院復工首周1.13億的票房成績,頗有恍如隔世的感覺。在近40億的票房中,《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奪冠》,是收割票房的「三駕馬車」。
  • 國慶檔票房超39億,近1億人次觀影
    中新經緯客戶端10月9日電 (張猛)2020年國慶檔(10月1日-10月8日)落下帷幕,據國家電影專項資金辦公室「中國電影票房APP」數據顯示,截至10月8日24時,2020年國慶檔票房達39.2億元,取得中國影史國慶檔票房第二的成績。
  • 國慶檔票房7天近37億 ,取得中國影史國慶檔票房第二的成績。
    據國家電影專資辦8日數據顯示,10月1日至7日我國電影票房約為36.9億元,取得中國影史國慶檔票房第二的成績。而這其中一大半是靠《我和我的家鄉》17億票房撐起來,其次才是《姜子牙》和《奪冠》。其中原因主要有三,首先,國慶檔和春節檔歷年都是影業必爭之地,這意味著觀眾的基礎較好;第二,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電影市場一直處於低迷的狀態,儘管七月各地的電影院已經陸續開放,但相比以往依然少了很多上座率。最後,和這次國慶檔影片的質量也是密不可分的,兩部主旋律一部動畫大作,都是近兩年受市場偏愛的電影題材。
  • 國慶檔電影票房已破37億元 節後火熱走勢還會繼續嗎?
    中秋國慶雙節假期接近尾聲,新冠肺炎疫情以來遭遇了「至暗時刻」的電影業終於火起來了。 根據燈塔數據,截至11月8日上午11時,國慶檔總票房已突破37億元人民幣。其中,《我和我的家鄉》領跑國慶檔票房突破17億,《姜子牙》超13億,《奪冠》國慶期間票房超過3億。
  • 2018年1-7月全國電影市場數據分析:單月電影票房69.5億 同比暴增38%
    中商情報網訊:7月全國票房最終收官於69.5億,較去年同期暴漲37.9%。2018年1-7月全國市場共產出綜合票房約390億。7月票房相比6月35.7億元來說,環比大增94.39%;單月觀影人次為19719萬人,環比增長88.59%;7月電影上映場次950.20萬場,比6月上映場次增加了52.4萬場。2018上半年實現票房389.5億中國電影產業在國民經濟新的發展形勢下實現了穩健增長。以電影票房收入衡量,我國電影市場已經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
  • 國慶檔票房近37億,取得中國影史國慶檔票房第二的成績
    今年國慶節上映了的電影總體來說質量還是挺高的,尤其是《我和我的家鄉》更是幾乎每天都在熱搜榜上,連續7天單日破2億元,10月1日至7日票房累計已經突破了17億大關,截止10月8日14時39分31秒,《我和我的家鄉》票房已經突破18億,位居今年國慶檔票房榜首。
  • 押寶國慶檔,影視公司迎來絕地重生之戰
    8月初定檔消息一出,影視股乘上東風,25家影視上市公司股價上漲。受《八佰》良好口碑和票房刺激,出品方華誼兄弟股價自7月20日影院復工以來累計漲幅已達50%。另一部影片《姜子牙》宣布定檔國慶後,雖然衝上熱搜,但是出品方光線傳媒8月17日早盤觸及漲停後,漲幅迅速縮窄至不足2%。經歷疫情創傷後,影視行業看似慢慢走出低谷。但無論是觀眾,還是股民,已變得理性。
  • 【票·數據】2018國慶檔票房19.04億元同比去年下降,全國票房提前47天突破500億元
    ,2018年國慶檔(10月1日-10月7日)全國電影總票房19.04億,較去年的26.29億下降約27.58%,這也是近十年中,繼2016年之後國慶檔第二次出現票房同比下降。2017、2018國慶檔整體市場數據比較(10月1日-10月7日)2018國慶檔每日市場數據(10月1日-10月7日)值得一提的是,據貓眼專業版的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10月4日,2018年度票房已經突破500億,用時
  • 國慶檔影片突擊「去庫存」行業復甦之後業內分析明年下半年或現供應缺口
    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控制,姍姍來遲的《八佰》上映後直逼30億元的高票房提振了影視行業,春節檔撤檔大軍《奪冠》、《姜子牙》、《急先鋒》再次扎堆國慶檔,與國慶檔量身定製的主旋律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一點就到家》形成五強爭霸的局面。
  • 國慶次日:《姜子牙》多數據崩,《家鄉》3日反超,總票房變化大
    根據幾年重大節日電影票房的表現情況來看,前面幾天的電影票房並不代表最後的成績好壞,即便是2020年大環境變好後也是這樣的。2020年的國慶檔期有幾部新片上映,有票房奪冠希望的就是《姜子牙》和《我和我的家鄉》兩部。目前來看,《姜子牙》在首日成績一飛沖天,力壓《我和我的家鄉》。
  • 票房過百億!12部影片帶火國慶檔 A股影視板塊迎來金秋?
    半島全媒體見習記者 劉釗作為7月20日院線復工後首個重要檔期,今年國慶檔備受矚目。根據貓眼統計數據,截至10月4日16時,國慶檔總票房已達23.5億元,今年全國電影累計票房已突破100億元。從 9 月 25 日《奪冠》上映開始,今年國慶檔共有12部影片上映,涵蓋了劇情片、動作片、喜劇片、動畫片等不同類型,其中以《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奪冠》等最受矚目。
  • 國慶檔火了,票房出現兩個10億+
    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10月4日23時,2020年國慶檔總票房已超25億元,10月1日單日全國總票房突破7億元。招商證券認為,今年國慶檔期票房預計可以達到40億左右,但同比增速與去年相比或將有所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