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超越原著的國產電影,李安陳凱歌姜文巧改小說,張藝謀眼光毒

2020-07-08 影視風向標

小說是電影取之不盡的劇本資源,但經典小說改編的電影往往很難超越原著,反倒是一些不起眼的小說被大導演發掘其中閃光點後,成為名垂影史的經典電影。國外有《教父》《肖申克的救贖》《阿甘正傳》等,國內則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霸王別姬》《臥虎藏龍》等。下面,小編給大家盤點一下五部超越原著小說的國產經典電影。

五部超越原著的國產電影,李安陳凱歌姜文巧改小說,張藝謀眼光毒

《霸王別姬》

1993年上映的電影《霸王別姬》是中國影史的一座高峰,該片由陳凱歌執導、李碧華、蘆葦編劇,張國榮、鞏俐、張豐毅、葛優等主演,根據李碧華同名小說改編,豆瓣評分高達9.6分,高居豆瓣國產片評分第一,所有影片評分第二,僅次於《肖申克的救贖》。

李碧華的小說《霸王別姬》儘管也不錯,但其藝術價值在文學史上尚無法佔據重要地位,其視野和格局不如電影那樣更具史詩性的悲劇意味。尤其是結尾,電影改編得更加精彩。

五部超越原著的國產電影,李安陳凱歌姜文巧改小說,張藝謀眼光毒

電影的結尾是蝶衣在和段小樓重逢後,在唱最後一場《霸王別姬》時自刎。而小說的結尾是蝶衣在唱戲時睡著了,醒來後只說了一句「我這輩子就是想當虞姬」,從此兩人便分道揚鑣。相比之下,小說結尾顯得比較平淡。

《臥虎藏龍》

2001年,李安執導,周潤發、楊紫瓊、章子怡和張震等主演的電影《臥虎藏龍》獲得第73屆奧斯卡10項提名,奪得其中最佳外語片等4項大獎,成為首部榮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華語電影。

五部超越原著的國產電影,李安陳凱歌姜文巧改小說,張藝謀眼光毒

相比之下,電影《臥虎藏龍》的原著小說——王度廬所著《臥虎藏龍》卻在中國文學史上名不見經傳。以致於上世紀80年代初,聶雲嵐將王度廬小說《臥虎藏龍》和《鐵騎銀瓶》改編為《玉嬌龍》和《春雪瓶》在《今古傳奇》雜誌上連載後,很多讀者誤以為這兩部小說是聶雲嵐寫的,而王度廬的《臥虎藏龍》是從《玉嬌龍》改編而來,兩家後人甚至為此鬧出版權糾紛。

電影《臥虎藏龍》對王度廬原著改編很大,尤其是在人文內涵和人性矛盾的衝突上,都加入了李安的挖掘和思考,使之牢牢吸引了西方人的目光。

《色·戒》

《色·戒》是張愛玲1950年創作的一部小說,在張愛玲眾多經典作品中,這部小說很不起眼,藝術水準也說不上有多高,卻被李安慧眼挖掘改編成電影,由梁朝偉、湯唯、王力宏、陳衝等主演,2007年11月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不僅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更是斬獲了包括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在內的全球多個電影獎項。

五部超越原著的國產電影,李安陳凱歌姜文巧改小說,張藝謀眼光毒

如果說張愛玲小說版的《色·戒》是一幅淡淡的中國水墨畫,李安電影版的《色·戒》就是一幅色彩濃烈的西洋油畫,其反映的真實人性,西方電影評委和觀眾更能接受也在情理之中。

《讓子彈飛》

姜文執導,姜文、周潤發和葛優主演的《讓子彈飛》,是姜文最受普通觀眾喜愛的一部電影,也是其導演作品中票房最高的一部。這樣一部經典電影,改編自作家馬識途長篇小說《夜譚十記》中的一篇《盜官記》。

五部超越原著的國產電影,李安陳凱歌姜文巧改小說,張藝謀眼光毒

《盜官記》是一部不錯的諷刺舊社會的小說,但是在被姜文改編成電影之前,同樣在文學史上籍籍無名。姜文在原著故事和人物框架的基礎上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編,不僅講了一個很精彩的故事,也有耐人尋味的思考,使之有著濃厚的姜文電影烙印,因此深受觀眾喜愛。

《紅高粱》

與前面四部小說不同,莫言的小說《紅高粱》1986年在《人民文學》雜誌發表後就引起中國文壇轟動,也堪稱是莫言的代表作品。不過,莫言當年還是中國文壇新人,也沒啥名氣,張藝謀選擇改編這樣一部故事並不複雜、個人風格鮮明的小說作為自己的電影導演處女作,不得不說當時同是新人的他眼光毒辣。

五部超越原著的國產電影,李安陳凱歌姜文巧改小說,張藝謀眼光毒

嚴格來說,電影《紅高粱》不能說超越原著,只能說是在拍出了莫言小說中粗獷、狂野、豪放的氣息之外,還加入了張藝謀濃烈獨特的影像風格。影片獲得了第38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不僅成為張藝謀的成名作,也讓億萬普通中國觀眾知道了莫言這位作家。可以說讓張藝謀和莫言互相成全。

相關焦點

  • 36年前陳凱歌、張藝謀一部《黃土地》,開啟了國產電影的黃金時代
    在談到一次張藝謀選景時,陳凱歌如是說。就是在這樣的匠人精神下,所以他們才最終創作出了《黃土地》這部標誌性的作品,也正是有了這樣的創新精神,所以他們才開拓出了國產電影的黃金10年。當時國產電影的境況,很像是《黃土地》故事中的陝北農村場景。
  • 小說改編電影,怎能錯過這十部
    但是,小說和電影畢竟是兩種不同的藝術形式,好的小說搬到屏幕並不就是一部好的電影,改編而成的電影也不僅僅是小說的簡單可視化,小說的改編還必須為電影藝術的特點而著想,否則,遺棄了原著的精髓,或只作簡單的複製呈現,這樣改編而成的電影必將引來口水一片。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華語電影史上那些被世人所銘記的改編佳作,以及它們所展現出來的成功之處。
  • 11部入圍奧斯卡的華語電影,張藝謀6部、李安3部、陳凱歌1部封神
    #奧斯卡#今天,給大家整理了12部入圍奧斯卡的華語電影1,《霸王別姬》,導演陳凱歌,豆瓣9.6分,66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在這部電影裡,鞏俐飾演的是小金寶,是上海灘一個風情萬種的歌女,美極了,不過她的命運悲慘,只能做黑社會老大手下一個聽話的女人,否則,就會遭到殘忍的對待……演完這部電影後,鞏俐宣布與張藝謀分手,之後,華語電影衝擊奧斯卡的最佳陣容,散了,張藝謀再次提名奧斯卡,是7年之後。
  • 救過張藝謀,幫過陳凱歌,這個女人的身後是半部中國電影風流史
    沒多久,導演張藝謀靠拍這部小說,拿下柏林金熊,震驚世界。那時,嚴歌苓還不知道,自己和張藝謀的合作,早就在時光深處埋下一道伏筆。1987年,還是軍旅作家的嚴歌苓曾與前夫李克威合作,在《電影作品》第九期上發表了一個劇本,名為《避難》。
  • 陳凱歌和張藝謀的「巔峰之爭」,鞏俐之後,兩人再難超越
    在上學的時候,陳凱歌就曾和張藝謀約一起創作電影。只是因為種種原因,兩人的願景一直到了畢業幾年後才得以實現,他們合作的第一部作品,便是後來被稱為標誌著國內第五代導演崛起的豐碑之作《黃土地》。這部在影像上,極具民族風格的作品,讓陳凱歌和張藝謀在國內影壇開始聲名鵲起。
  • 拯救過張藝謀,幫助過陳凱歌,她的身後是中國電影的半壁江山
    兩部電影的編劇,都出自同一個人,她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女人,曾拯救過張藝謀,幫助過陳凱歌,她的身後是中國電影的半壁江山,她就是嚴歌苓。江山代有才人出嚴歌苓,出生於文學世家,自幼熱愛讀書,卻因「文革」而遠離文學。
  • 14年前,陳凱歌的《無極》沒能成為國產大片,郭敬明有責任
    23日下午,節目官微發出了一則採訪視頻,採訪的對象是郭敬明,當他被問及「第一次遇到陳凱歌導演是什麼感覺?」時,郭敬明回答:「很早很早之前,我那會兒都還沒進入電影行業,我那時候是一個作家,當時凱歌導演邀約我把他的《無極》電影的劇本寫成小說」。也就是說,在14年前或是更早,那時候年齡不到22歲的郭敬明就被陳凱歌導演看中,讓他幫陳凱歌導演的《無極》劇本寫成小說。
  • 華語電影導演權威排名:王家衛第一,張藝謀第四,李安未進前五
    1905年,從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到現在,華語電影已經走過了115年的歷程,也為世界電影史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很多電影作品也都在世界留名。
  • 從周冬雨的成功,談張藝謀的造星能力,這一點陳凱歌差遠了
    在最初進入電影行業的時候,張藝謀僅僅是一位電影攝影師,他憑藉著與老同學陳凱歌合作的《黃土地》而建立名聲。隨後在1987年,張藝謀從攝影師職業轉型為一名電影導演,在這部導演處女作裡,張藝謀非常大膽的啟用了新人女演員鞏俐。
  • 談自己被罵「爛片」的電影,張藝謀比陳凱歌聰明多了
    如果非要給當代的國產電影選兩位頂級的電影大師出來,一定非張藝謀、陳凱歌莫屬。兩位國產電影黃金時代的締造者,將國產電影帶入到了世界影壇,讓國產電影的藝術成就,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巔峰。作為第五代導演的代表人物,陳凱歌和張藝謀是北京電影學院的同屆同學。兩人剛剛進入電影行業的時候,正值國產電影大踏步進步的時期。都說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而張藝謀和陳凱歌與國產電影的黃金10年,正是國產電影英雄和時勢的寫照。
  • 「高起點」的陳凱歌,為何被張藝謀後來居上?「女郎」是關鍵
    在進入商業電影時代之前,張藝謀和陳凱歌是當時國產電影的集大成者,而在進入商業電影時代的過程中,兩人又是國產電影商業化的先驅。而且兩人的關係也不一般,兩人同為恢復高考後的第一屆北影同學,只是當年張藝謀屬於攝影系,而陳凱歌屬於導演系。據張藝謀自己回憶,他幾乎是同屆同學中,年齡最大的學生。但是為了實現作為一名攝影師的夢想,張藝謀丟下了剛剛結婚的妻子,從西安到北京,從工人變成了學生。
  • 【張藝謀VS李安】華語電影冰與火之歌!
    三大電影節戰績:張藝謀11中3 李安:6中4  奧斯卡戰績:張藝謀3次提名 李安3次提名中2次  張藝謀:11部作品入圍三大節最佳影片獎提名,3部獲獎  李安:6部作品入圍三大節最佳影片獎提名,4部獲獎(《喜宴》金熊獎,《理智與情感》金熊獎,《斷背山》金獅獎,《色戒》金獅獎);奧斯卡最好成績:1次最佳外語片獎(《臥虎藏龍》)、2次最佳導演獎(《斷背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國師張藝謀在歐洲三大節都拿過重要獎項,也算圓滿了。他的導演人生似乎只差一座小金人。「張藝謀之心,路人皆知」,無奈常年積極「衝奧」的他屢屢空手而歸。
  • 陳凱歌曾在好萊塢發展,羨慕李安遇貴人,《無極》被調侃為PPT
    其中提到了很多導演,包括張藝謀、陳凱歌等等,原本都是有機會到好萊塢發展的。 那麼關於《無極》,專業電影人又是怎麼看的呢?據穆曉澄所說,《無極》這個故事陳凱歌自己編的,並非改編自任何一部小說。
  • 陳凱歌曾在好萊塢發展,羨慕李安遇到貴人,《無極》被調侃為PPT
    其中提到了很多導演,包括張藝謀、陳凱歌等等,原本都是有機會到好萊塢發展的。張藝謀當時沒有去好萊塢發展,主要是因為國內的片約不斷,加上張藝謀的英語不太好。總而言之是種種原因所致,讓張藝謀選擇留在了國內發展。現在回頭再看,沒有去好萊塢發展,對張藝謀而言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 一部電影引發的衝突!陳凱歌與張藝謀長達20年的「恩怨」史
    與此同時,張藝謀聯合餘華拿出了豆瓣9.2的《活著》,他把攝影機對準小人物福貴,將生活的殘忍與冷酷挪到觀眾眼前,一個個親人離去後,張藝謀讓福貴為了活著為活著,這種好死不如賴活著的普通人心態,真實又無奈。兩部影片強烈的反差、不同的價值取向也是陳凱歌與張藝謀分道揚鑣的重要原因。
  • 救過張藝謀,幫過陳凱歌,這個女人的背後是半部中國電影風流史
    救過張藝謀,幫過陳凱歌,這個女人的背後是半部中國電影風流史1988年被稱為"王朔年",這一年,他有四部小說被改編拍攝成電影。張藝謀、陳凱歌等如今有名的導演都曾借她的作品構建出一個個屬於他們的世界。這位女作家,就是嚴歌苓。
  • 曾與張藝謀陳凱歌大導演合作,如今她卻在各種家庭劇中演極品婆婆
    其實何賽飛最早是一位出色的越劇演員,在全國知名的小百花越劇團工作,後來因為機緣巧合踏入影視圈,並多次和著名電影導演合作,包括張藝謀、陳凱歌和李安。1984年,何賽飛開始接觸電影,主演了越劇電影《五女拜壽》,引發更多關注。
  • 專訪江志強:有些評論對張藝謀、陳凱歌等導演不公平(組圖)
    11日,《捉妖記》以24.2859億元的內地票房成績超越《速度與激情7》成為內地票房冠軍,而他背後的推手則是江志強,樂影片有限公司總裁,也是李安、張藝謀一些影片的製片人及海外發行人。陳凱歌是超厲害的導演    但暑期檔有些影片的票房不佳,比如陳凱歌《道士下山》,甚至有評論將陳凱歌與李安進行對比,分析陳凱歌為什麼成不了李安的理由。
  • 9 部超越原著的改編電影,你看過幾部?
    畢竟,原著是短篇小說,它的信息量不足以展開構架一部電影。但李安的《斷背山》確實讓希斯·萊傑展現了實力,他在電影中的表現甚至超越了《黑暗騎士》。希斯·萊傑和傑克·吉倫哈爾用豐富的表演細節搭建起一個簡單的故事,集中展示了那些細小、私密的片段。可以說,電影借用原著的故事架構,填充了更豐滿的內容。4.
  • 三部華語電影落選奧斯卡,這有什麼奇怪的嗎?
    中國電影逐夢奧斯卡的數十年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也就是如今中國第四代導演充滿青春激情的那個年代,包括金熊獎、金獅獎、坎城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東京國際電影節大獎、開羅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獎、金棕櫚獎、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在內的眾多獎項在張藝謀、陳凱歌、田壯壯等中國電影人的不懈努力之下紛紛被拿了個遍,唯獨只有奧斯卡獎始終沒有被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