姍姍姑娘說過,做不了英倫情人,也要做英倫行人。
在還很年輕的時候,姍姍姑娘與虹影的《K》驟然相逢,驚鴻一瞥之後,便是電光擊石般的火花。以至於武漢和倫敦這兩個城市,在她心裡是如此纏綿。
很多年來,姍姍姑娘旅居歐洲,又返回故國,她一直在想,那個叫「林」的女子,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珞珈山的清晨是否也會有雨,就如同倫敦一樣,籠罩在濛濛的煙雨中。
後來,姍姍姑娘帶著這樣的疑問,去了武漢大學。金秋10月的時節,並沒有她想像中的秋雨綿綿,那個午後的陽光有些刺眼,姍姍姑娘和閨中好友一起沿著小路上珞珈山。她腦子裡都是,每天清晨8點,林穿著美麗的旗袍,在微雨薄寒中,穿小路去到她情人的住所,一個小時的纏綿,卻是她生存的全部意義。
姍姍姑娘知道,林是那個年代新晉的知識分子,受著西方教育,挑戰著儒家思想的傳承。她是那個著名的徐詩人的紅顏知己。但姍姍姑娘向來不喜歡徐詩人,覺得他實在是附庸風雅,三流雪萊的水準。所以總覺得林這樣的女子,是不應該與此人為知己的。
林和丈夫都是武漢大學的教授,文化圈裡的模範夫妻,但只有林知道,丈夫並不是她想要的人。日子過得平淡,生命如同一口枯井,直到她遇到了那個英倫才子朱利安。
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畢業的才子,天生的浪蕩與不羈,卻被這個東方女子迷得神魂顛倒。林,是他想要的妻子。這是朱利安在寫給母親的信裡說到的。他也曾一度的逃避,但最後只能乖乖的回來,因為這個女子已經佔據了他全部的生命。
這段婚外情,在姍姍姑娘看來是旖旎的。它的旖旎,正是因為「情」字,不在乎婚不婚外。人世間不就是一個「情」字難得嗎?
朱利安最終離開了林,逃回了英國,這是真正基於西方人對東方人的傲慢。在這個英倫才子心中,怎麼樣都不能接受,他是如此的愛這個大她8歲,並且已經結婚生子的東方女子。
只是,他忘記了,可以逃開這個女子,可以逃離中國,卻是逃不掉愛情。回到英國的朱利安,覺得自己完全已經失去了生存的意義。於是,他上了西班牙戰場,最後死在了那裡。他的遺物是林送給他的那張繡著「K」的淡黃色絲絹。他說,他死而無憾,因為他這一生,擁有過最美麗的情人,最刻骨的愛情。姍姍姑娘為此而嘆息,這對有情人難成眷屬,完全是歸結於朱利安的愚蠢。而林的美麗、堅強,執著和勇敢,深深地烙在了姍姍姑娘心裡。
K,是英文字母裡的第11個,意味著林是朱利安的第11個情人,卻是他愛到骨髓裡的,永遠無法拋開的,只能用死亡來逃避的。K,是神州古國的源詞,是一個符咒,是無法逾越的。
姍姍姑娘也生就是個痴執女子,雖不及林,卻也有幾分相像。站在黃鶴樓上,望江水東流,竟有悽涼之感。
春風幾十度,空憶武昌城。
所有的愛恨情仇轉眼成空。可是,真的成空了嗎?此事古難全。其間仍有痴兒女,海誓山盟魂相就。
姍姍姑娘在武漢大學的閨密後來移居英倫,為此姍姍姑娘很開心,從此後她去到英倫就不會是孤單的了。
有人說,姍姍姑娘的歸去來兮,從來都是一個謎。嗯,說對了,因為她自始自終,都是萍聚萍散不思量,隨性而起,隨心而走,隨緣而住,最後到哪裡,自己都不知道。
但是,在她的人生之中,無論是久居還是小住,英倫,一定是在其中的。
因為,姍姍姑娘一直感動於林與朱利安那樣的愛情,無論是一生長長的相依,還是短暫如煙花,但只要是至死不渝的,就足夠了。
所以,姍姍姑娘說,做不了英倫情人,也要做英倫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