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 · 電視劇 · 微電影 · 小眾電影
垃圾堆裡翻金子 孜孜不倦!愛啊!
大浪過後
和我一起淘金子
總能發現巨額寶藏!!!
影子今天和你BB的這部電影來著寶島臺灣
該片已於2018年11月2日在中國臺灣上映。
2018年,該片獲得第20屆臺北電影節最佳劇情長片獎,
55屆臺灣金馬獎八項提名。
2019年10月8日,代表中國臺灣參加評選2020年第92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原最佳外語片)。
這就是片名
片名即是一個問題,而這個問題也帶著觀眾在觀看中尋找答案。
整部電影是講述著一個同性情人與一個家庭的故事,劉三蓮為了奪回丈夫宋正遠的保險理賠金,與丈夫的同性情人阿傑拉開了激烈的對抗。
剛開始小編以為這能是部關於同性問題的題材電影,落腳點無非是同性戀情的藏匿,社會的反對或贊成同性的存在。看完小編覺得自己淺薄了,導演更為高明,反對與贊成的這種問題根本不存在。片中劉三蓮從內心就將阿傑當做情敵,而非不應該存在的個體。劉三蓮出口就是破壞他人家庭的「小三」
臺詞:
「你這個破壞人家庭的小三!」「喂,你話講清楚,再怎麼說我也是個男的,你要叫我小王才對。」
導演的預見也得到證實,在臺灣同性婚姻這個問題終將不是問題。
2019年5月24日
臺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的地區!
既然不是討論同性問題,那電影到底是憑什麼獲得最佳劇情長片獎呢?
故事開篇以動畫的展示,想必大家就能感受到這個電影的風格,emmmmm,故事一定是暖心的,當然畫面一定的暖色!
O(∩_∩)O哈哈~想多了!!
不不不!故事是這樣的,丈夫(宋正遠)死亡留下一筆保險金,受益人不是妻子(劉三蓮)不是兒子(宋呈希),是丈夫的情人,而這個情人是丈夫的前男友(阿傑)....
這樣的故事擱在誰身上都會鬧個雞犬不寧,何況是更年期的妻子(劉三蓮),劉三蓮帶著兒子找「小三」(阿傑)撕逼, 可萬萬沒想到,叛逆期兒子(宋呈希)受不了母親的「都是為了你好」式的愛,乘機賴在阿傑家裡,於是開始三個人的羈絆開始慢慢的揭開
(此圖除了文字,其他元素都是片中原貌!)
劉三蓮從這個名字似乎是編劇刻意的為之,一個傳統的中年婦女,不僅失去丈夫還得知丈夫有「小三」後的生活,對未來的生活充滿著恐懼,對丈夫的依賴逐漸轉移到兒子身上。宋呈希一個叛逆期的兒子,面對母親「為了你好」的愛,非常抗拒。阿傑,做為一個舞臺劇小導演,卻跟這個家庭有著不可或缺的聯繫,他喜歡人是劉三蓮的丈夫宋正遠,這筆保險的受益人。當傳統思想和LGBT、金錢、小三糅雜在一起時,必然會有愛恨情仇,這是現實的縮影,是社會的微觀。
宋呈希在阿傑一起生活的日子裡,慢慢的了解他爸的「情人」到底是不是「小三」,當阿傑說出這句話時,宋呈希他能初次感受到阿傑對他爸的感情
母親劉三蓮,為了這筆保險金,為了對失去丈夫痛苦,對夫妻感情的質疑,再加上兒子的叛逆。將所有矛頭都投射在阿傑身上,把所有的憤怒,怨恨,無奈,不甘,報復性的傾瀉出來。在當眾羞辱阿傑的場面時,她兒子聽到了,質問說:為什麼你那麼愛錢?所以你嫁給老爸就是為了他的保險金嗎?」,這個問題擊潰劉三蓮的心靈最後一道防線, 她開始報復阿傑,向著阿傑的母親把一切實情說出來。阿傑母親是一位對著兒媳婦充滿著期待,甚至在劉三蓮與阿傑爭執時,誤以為劉三蓮是她兒子女朋友。
從這個歇斯底裡的報復後,劉三連徹底情緒崩潰,她向心理醫生訴說著,自己心中最想知道的問題,
鬧過,罵過,羞辱過,也報復過,暴風雨後的滿目瘡痍總會讓人勾起以往的回憶。影片的插敘開始揭開了阿傑,劉三蓮,到底是誰先愛上他的,不巧,兩人是在同一時期喜歡上了宋正遠,而當時的宋正遠選擇了劉三蓮,而在自己身患癌症時選擇了阿傑,也許是形婚,也許是不想拖累家庭,也許是為了彌補自己心中的選擇。
都愛過,至於誰先愛上的,那又有什麼關係。只不過因為這種交叉關係,讓劉三連在尋找答案來解答她內心的對於那份愛的質疑,而阿傑卻是心中那份愛來救贖自己。知道真相的母親,在阿傑舞臺劇結束時,捧著一束花送給了阿傑。這一幕讓劉三連震驚,為什麼這位母親會如此包容的面對事實。也許這就是愛的一種包容,也是對愛的一種包容。
愛有很多種顏色,每一種顏色都是暖色。
片源網上現在很多哦!
靜待下期的相會!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