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酷一點,有態度一點,再有態度一點!」攝影師舉著相機,指揮著葉偉信導演在一扇仿照古代設計的門窗前擺著Pose。你能明顯感受到,面對原本熟悉的鏡頭,葉偉信很不自在,這樣的表現與他的職業身份不太相襯。
採訪導演葉偉信的地點,是在《葉問3》首映式現場的休息室。當天,導演的行程安排的很緊,工作人員對記者說,導演坐在休息室裡超過6個小時,希望在採訪之前,讓他休息5分鐘!話還沒說完,葉偉信在旁努力拼著普通話:「接著來吧」!
記者剛坐下,葉偉信就迫不及待的開口:「電影看了嗎?覺得怎麼樣?」
「還沒看,但來之前,只看了部分的片花,晚上會看片子」記者回答著。
葉偉信聽了之後,眼神黯淡,隨後身體前傾:「這次,會很不一樣哦!」說完,竟哈哈大笑。記者完全感受不到葉偉信的笑點在哪。
時隔6年,《葉問3》在內地公映,首日票房破億,次日破3億。甚至在北美,馬來西亞地區,更是打破華語電影票房紀錄。但聊起票房成績,葉偉信反而不太在意,用他自己的話說:「《葉問3》是我自己最任性的一次。」這才是他最高興的地方。
此刻,記者終於明白葉偉信導演的笑點在哪了。
相比前兩集,《葉問3》的故事把更多筆墨用到了葉問的家庭上,其實從第一集開始,他就想這麼做,但為了商業考慮,幾乎放棄了葉問的感情線,到了最後一集,葉偉信終於任性一次,對這位功夫大師完成了一次去傳奇式的豐滿。
但要了解葉偉信,先從《葉問》開始。
在香港電影裡,葉偉信像個三好學生,作品工整,情緒飽滿,甚至挑不出錯,但一個挑不出毛病的人,真的很難有驚喜。上個世紀末,他嘗試拍恐怖,愛情,動作,警匪,但拍來拍去,葉偉信覺得自己最想拍「讓人哭的愛情片」。
可從影20年,葉偉信執導的愛情片只有3部。聊到這兒,他自己都特別不好意思「那時候恐怖片賺錢,就讓我拍恐怖,動作片賺錢,我又要去拍動作,好不容易可以拍愛情了,老闆又告訴我,可不可以加一點警匪。」
「那你就沒有反抗嗎?你可是導演!」記者問道。
葉偉信笑了一下:「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但《葉問3》,他不想再身不由己了。
在葉偉信的眼中,葉問先是一個尊重老婆,保護兒子的中年男人,第二,才是一位開宗立派的大師。前兩集,為了考慮到商業元素「必須要很刺激」。葉偉信把家庭這條線壓到最低,「但第三集了嘛?我就任性一次嘍!」
在沒有動筆寫劇本之前,葉偉信就構想了兩場感情戲。
那場戲很簡單,葉問在打木人樁,遺患癌症的張永成坐在門後,「她想在有限的時間裡去聽葉問打木人樁的聲音。」拍完這場戲,坐在監視器前的葉偉信就哭了。「這場戲特別重要,雖然妻子張永成很介意葉問每天打打打,但她知道,詠春是他的夢想。」
還有一場戲,葉問和妻子張永成在房間裡跳交誼舞。「我當時就想兩個人做什麼最浪漫,看電影又太普通,後來,我查資料,六十年代的老香港最流行跳交誼舞,我一想到跳舞,畫面就出來。」這是整部電影最溫馨的地方,葉偉信對這場戲的設定頗為滿意。
感情戲有了,也有動作戲支撐,葉偉信很清楚,葉問不是個好戰的人。
「不論是出於商業角度還是我自己的喜好,我都不喜歡沒理由的打戲,即使你武打設計的特別好。對於我來說都沒有必要。」這是拍完前兩集葉問,葉偉信的自我感受。
創作劇本的時候,葉偉信就想,60年代的香港也是講法制的年代,出事也要報警啊!不能遇到危險,葉問就出手,遇到危險,葉問就出手,他又不是警察。「決定葉問出手,很大的原因是身邊的人會影響到他打與不打。」
葉偉信試圖將感情線與動作設計結合。「《葉問》不同於其他功夫電影的地方,葉問有家庭,有妻子,所有的動作戲都要有家庭做支撐。」
於是,葉偉信安排了一場以葉問為保護妻子,在電梯裡與泰國人打鬥戲。「葉問當時的心裡活動很簡單,陪妻子買藥回家乘電梯,他不想打架的,但你逼我出手,為了保護妻子,葉問只能速戰速決把泰國人打出電梯。」這場動作與感情融合的戲份,葉偉信頗為得意。
但葉偉信還沒得意完,老闆黃百鳴給他打了一個電話,為保證票房最大化,公司邀請了拳王泰森。
《葉問3》的劇本完成的很快,用葉偉信的話來說「這一次,不用考慮太多,寫完就拍。」剛打算開機,製片方通知葉偉信,可不可以在原來的劇本加上泰森這個角色,言下之意是「結尾Boss就是泰森,打起來多刺激啊」。
葉偉信聽了,有點不高興,怎麼又加進來一個角色。「我也問過自己,要不要把泰森放到最後做終極大Boss,但放到最後的恩怨情仇是什麼?來來回回不就是欺壓我們中國人,葉問去報仇,我覺得不可能發生。」
原本《葉問3》的結局是「詠春對詠春」,葉偉信想來一場正宗的詠春對決,為此他還拉來張晉。但結局如果更改,整個故事都會變得很擰巴「我不希望所有人只注意動作戲很好看,而忽略了情感。」
當天晚上,葉偉信又看了一遍劇本,可以在電影中間部分製造一個戲劇衝突,他連夜給黃百鳴打電話,可以讓泰森客串,前提是「他只會在中間出場。」
黃百鳴猶豫了一下,答應了葉偉信的請求。
2015年3月26日,《葉問3》在香港開機,5個月後,順利殺青。在本屆香港金像獎上拿,《葉問3》更是獨攬了8項大獎,葉偉信也入圍最佳導演。但當記者問道,本屆有望拿下最佳導演嗎?
葉偉信撅起嘴,搖搖頭。「這次肯定不能拿。」
「為什麼不能拿呢?」
「這一次添加了很多東西,破壞了整體的平衡性。我把握的不是很完美,但我看了徐克的《智取威虎山》,拍的太棒了,我覺得這次他可以拿。」
「你就沒幻想過自己拿嗎?」記者再一次問道。
「我是很想拿,但拍著拍著就覺得,肯定拿不了了。」
說句真心話,葉偉信的普通話真的太差了。採訪過程中,基本都是導演回答完了,記者還要在那裡反應幾秒:「他說的是啥?」
但很清楚的是,葉偉信總強調著創作上的身不由己。
比如,聊到本屆奧斯卡,葉偉信坦言大愛《荒野獵人》:「我很羨慕他們的毅力,但另一方面導演的創作是不受任何幹擾的,這是我羨慕的地方。」
聊到他最經典的作品《朱麗葉與梁山伯》,有沒有拍續集的打算。葉偉信說:「早就想拍了,但片方告訴我,我是香港人,不懂內地的愛情故事是怎樣的?如果你拍了,也會被人說是不接地氣?」
你看,這就是目前的葉偉信,不管拍什麼,都會被一大堆理由所強制,就算拍《葉問3》,葉偉信雖抱著做回主的心態,但還是被片方硬加進一個人物。他自己也意識到這個問題,笑著說:「有時身不由己,下次不允許自己那麼做了」,說完,葉偉信靠在沙發上,把自己陷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