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間智能創始人簡仁賢:AI創業機會很大

2021-02-13 企業思想家

2013年上映的美國電影《Her》知名度不算太高,但在近兩年人工智慧的熱潮下,它被提及的次數越來越多。

在很多投身人機互動研究的工程師和研究員心中,這部電影描繪了他們心中的理想:擁有迷人聲線、溫柔體貼而又幽默風趣的人工智慧系統OS1薩曼莎除了能提供如日程提醒、播放音樂等功能外,還能與用戶對話談心。在情感、智商方面,薩曼莎已於人類無異。

簡仁賢是《Her》的影迷之一,2015年8月創業之前,他供職於微軟(亞洲)網際網路工程院,任副院長一職,負責領導微軟小冰及小娜的產品技術開發,在人工智慧、搜尋引擎、機器學習、深度學習以及大數據方面都有涉獵並經驗豐富。

職業經理人的道路本可穩當的走下去,但簡仁賢卻選擇離開創業,他的目標是將「薩曼莎」變為現實,為此,他選擇自己成立公司,力圖將圖像、語音、文字的人機互動融合,專注情感情緒識別,打造一家基於情感人工智慧的人機互動公司。

於是,2015年下半年,竹間智能成立了。

根據簡仁賢原本的設想,三者融合的界面應該在創業五年之後能做好,其中三年時間打磨技術,兩年時間落地,因此,第一筆融資至少要支撐公司運轉三年。

但現在,簡仁賢的計劃必須要做出改變了。

與深網見面的那天,簡仁賢遲到了,他的上一個約會是與投資人會面。約定時間過後二十分鐘,簡仁賢端著一杯美式咖啡走進會議室,接下來,他要接受包括深網在內的四家媒體兩個小時的採訪。

忙碌的狀態在今年會一直持續。

「下半年會很忙,會提供很多解決方案。我們每周、每個月都會有很多新的大型用戶來找我們合作,所以下半年會更加著重在商務的拓展,還有解決方案和應用的落地這兩件事情上。」

電影《Her》劇照

按照簡仁賢原本的規劃,商業拓展本應在2018年才會啟動,但客戶及技術發展的需求讓簡仁賢決定加速。

改變發生於去年年底。

「我剛開始只是一股腦非常想要完成電影《Her》那樣的場景。後來發現我們光做技術達不到那樣的效果,一定要到行業裡去應用。因為只有到行業裡去應用,才能夠拿到真實的用戶使用數據,對你的模型才能做更精進。」

第一個被驗證可以落地的垂直行業是電商,由第一個案例總結出的經驗,隨後被應用到金融行業上。與金融行業打上交道只是緣於巧合,但在與金融行業打交道的過程中,簡仁賢發現了金融機構對於人機互動擁有的強烈需求。

「傳統的金融機構備受壓力,所以他們想要用我們一開始開發的對話及情緒情感技術,讓他們的用戶更能夠貼近他們。」

依賴基於圖像、語音和文字的情緒情感識別,竹間智能打造的人機互動系統與傳統問答系統相比具有明顯的特別和優勢。

傳統問答系統本質上需要依賴模板維護,系統通過識別用戶問題中的關鍵詞給出選項,並未真正實現人機對話,體驗不佳,且維護成本高昂。竹間智能研發的交互系統則能夠基於語義理解、語音和圖像的情緒理解,真正理解用戶的意圖,快速給出準確的回應,並根據用戶當前情緒,適當予以疏導。

竹間智能團隊目前語音、圖像、語言三個方向的團隊人數正在趨近於平均,語義理解和情緒識別是團隊攻克的兩大技術方向,其中,簡仁賢尤其喜歡提及竹間智能基於圖像的情緒情感識別技術。

如何讓機器辨別出人的喜怒哀樂?傳統的方法是將人的表情分解成不同的部分,基於不同部位的表現計算出一個可能的表情,竹間智能則是利用深度學習的方法進行識別。

對人臉識別進行情緒情感的辨識和決策依賴於9種情緒和22種屬性,9種情緒是開心(Happy)、生氣(Angry)、哀傷(Sad)、驚訝(Surprise)、害怕(Fear)、反感(Disgust)、輕視(Cotempt)、困惑(Confused)、中性(Neutral);22種屬性包括性別、是否佩戴戴眼鏡、頭髮長度、鬍子樣式、膚色、發色、年齡以及皮膚質量等。基於對人臉情緒的識別,結合對人臉屬性的辨識,算法給出情緒識別的判斷。語音的情緒識別則是基於音頻、聲波,結合深度學習的方法進行。

同時對語音、圖像及文字的情緒情感識別進行攻堅,對於一家人數在150人左右的創業公司而言,並不是一個容易達成的目標。但簡仁賢認為這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選擇這條路徑,是基於簡仁賢對人機互動未來發展趨勢的判斷。

「為什麼竹間要做的是人臉情緒情感,再加上語義的部分合起來做。我個人堅信,在未來的2到3年,在人機互動裡面會成功的公司,一定是具有三個人機互動的能力的,就是視覺,語音的情緒,還有語言。三個要同時具備。如果只是一個集成商,要把這三個技術集成是做不到的。即使做到,也是很碎片的。」

設想是好的,但現實瞬息萬變。

兩年前簡仁賢創業時,人工智慧還沒有今天這麼熱,現在,人機互動是當前人工智慧熱潮中的熱門方向,巨頭如BAT均已有所布局,賽道上的創業公司也為數不少。

竹間智能面臨的已經是一個競爭激烈的市場。

竹間智能北京辦公室位於五道口的一個寫字樓內,距離簡仁賢上份工作的地點不到三公裡。而人工智慧也是一個巨頭與創業公司近距離搏殺的領域,在技術、人才等各方面,創業公司的資源均不佔優,巨頭們均重金投入人工智慧的背景下,如何以小博大,是擺在竹間智能面前的問題。

從巨頭出來的簡仁賢對此倒有些不以為意,因為在他看來,大公司AI技術規模化會非常非常慢。

「我自己是在大公司出來的,我在大公司幹了二十年,就是他們規模化慢。小公司是很容易規模化,因為我們很專精,我們馬上就規模化,標準化。大公司要做標準化,小公司如果說花一年,大公司要花三到五年才有辦法標準化。」

人工智慧是一個需要長期投入研究,並極依賴數據量的行業,在資金儲備上,竹間智能已經完成B輪融資,而在數據量上,簡仁賢認為,「大公司有數據是個迷思」,因為「在解決AI問題的時候,(關鍵在)有沒有適當的、合適的、高質量的、能學習的數據。這個數據如果不是能學習的,你再多也沒用。」

為了做圖像情感情緒識別,竹間智能通過購買、收集等方式積累了百萬級的圖像數據量,並通過外包團隊對其進行了精細的標記。而在應用層,通過與垂直行業客戶合作,其可以獲得特定領域的精準數據。因此,簡仁賢認為,身為創業公司的竹間智能在數據上並沒有劣勢。

竹間智能目前著力的落地場景是金融、電商及IoT,《Her》激勵著研究人機互動的工程師和研究員,激勵著簡仁賢。不過現在,竹間智能真正同時落地三種識別技術的場景不多,技術的進步空間很大,尤其在語義理解上,竹間智能接下來會投入更多人力。

面對可以預見的激烈競爭,簡仁賢頗有自信,在他看來,人工智慧的熱潮裡,創業公司的機會很大。

因為「大公司不可能為其它的公司需要AI場景的做定製化服務,在AI的領域裡,只有靠小公司才有辦法在特定領域裡做出來一些場景。」

來源/騰訊科技

 編輯/錢馨瑤

·END·

版權聲明:

如果您認為我們的授權或標註與事實不符,

請告知我們,我們會與您共同協商解決,

謝謝!

廣告&商務合作:

微信ID-Enterprisethinkers

郵箱-hwchen@cneo.com.cn

QQ-1693265882

相關焦點

  • 從微軟到竹間智能,簡仁賢想要顛覆所有的機器人
    不過前微軟亞洲工程院副院長簡仁賢已經邁出了探索的第一步——開始嘗試開發具有情感基因的機器人。出於對人工智慧的熱情和願景,簡仁賢和徐乘、楊虎聯合創辦了一家名為Emotibot竹間智能的科技公司,他們希望能做出中國市場上首款人工智慧伴侶,而《Her》中的機器人則是這款人工智慧伴侶最好的樣板。
  • 億歐 | 竹間智能創始人兼CEO簡仁賢:讓天下沒有難做的機器人
    運用多模態交互技術,是竹間智能在完美機器人道路上邁出的一大步,那麼,真正完美的機器人應該是什麼樣的呢?竹間智能這三年所作的努力,正是在最大限度地助力這一過程。那麼,有了完美機器人的定義,到底如何實現」讓天下沒有難做的機器人」呢?Bot Factory,這是竹間智能累積3年經驗自主打造的平臺,用這個平臺,我們可以讓機器人的打造過程變得非常簡易且方便用戶接入。
  • 竹間智能CEO簡仁賢談NLP落地修煉之道
    7月11日上午,2020 WAIC·開發者日特設「構建AI基礎設施」分論壇,邀請包括華為、騰訊、竹間智能、京東雲等業內多家企業專家共同探討這一話題。竹間智能CEO&創始人簡仁賢以《「懂語言者得天下」NLP落地修煉之道》為主題,分享新基建建設及企業數位化、智能化轉型新思路。
  • 對話翁嘉頎:暢聊竹間智能情感計算技術與商業落地 | CCF-GAIR 2018
    竹間智能以電影《Her》裡的智慧機器人賽曼莎為原型,認為機器人應該能看懂人臉表情、聽懂人類對話,從一開始就致力於多模態情感計算。且創始人簡仁賢從一開始就不只是關注在手機、音箱裡的智能語音助手,也關注賣場、零售等場景,在這些場景中,只有文字和語音的交互顯然不夠,視覺必不可少。
  • 竹間智能完成2億元人民幣C輪融資,獲兩大國有銀行共同投資!
    11月6日,竹間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宣布完成2億元人民幣C輪融資。本輪由中銀國際領投,交銀國際跟投、領渢資本再次追投。不同於多數AI科技企業選擇了語音識別和圖像識別的賽道,竹間專注在自然語言處理的領航者。五年多來,竹間將自然語言處理應用到商業和生活的各個場景,開發出自然語言理解和對話交互的平臺及產品,開創了全面的自然語言技術 (Natural Language Technologies,NLT)。
  • 獨家 機鋒網創始人談毅再創業,這次他要在智能家居上分發 AI 應用程式
    本文為雷鋒網「新智造」報導的一家人工智慧 + 智能家居的創業公司的報導,報導對象為 IMIO 積木智能,講述對方如何看待智能家居,並將 AI 管家作為智能家居控制中心的大膽嘗試。如果你想參與我們的評選,可點擊文章底部的「閱讀原文」連結,或通過郵箱 xinzhizao@leiphone.com 聯繫我們!
  • 竹間智能顛覆性平臺AICC+斬獲CC行業榮譽大滿貫!
    竹間智能2020年創新推出裡程碑式產品AICC+ (AI Contact & Collaborate) 解決方案平臺,顛覆現有客戶服務模式,在企業服務、客戶管理、呼叫中心等領域都卓有成效、好評如潮。
  • 竹間智能獲金音獎「2019中國最佳客戶聯絡中心技術解決方案」
    一年一度的「金音獎」中國最佳客戶聯絡中心與卓越客戶體驗獎榜單公布,竹間智能從1593個參評企業中脫穎而出,評選為「2019中國最佳客戶聯絡中心技術解決方案獎」。竹間智能在客戶聯絡中心技術方案領域已經累積了不少客戶,打造出一套全雙工全場景的的AI呼叫中心系統(AICC),涵蓋客戶聯絡中心所需要的全場景智能化業務需求,包括智能IVR、語音質檢、坐席輔助、客戶畫像、外呼機器人、培訓機器人
  • 竹間智能正式發布一站式企業級情感人工智慧平臺Bot Factory DIY
    5月29日,竹間智能召開以「AI智簡 新基建」為主題的Bot Factory 2020新品發布會,推出全新升級的一站式企業級情感人工智慧平臺,從當前新基建的大潮出發,圍繞「對話式AI」,「認知AI」,「情感AI」對平臺設計理念和具體功能亮點展開詳細演示。
  • 智能優選|最後機會,智能門鎖優惠繼續
    {"title":"智能優選|最後機會,智能門鎖優惠繼續", "url":"https://www.cqcb.com/vision/ai/2020-11-13/3268134.html", "image":"https://image2.cqcb.com/d/file/vision/ai/2020-11
  • 全球三十大最佳 AI 創業公司公布
    Drive.ai、流利說、追一科技等GGV紀源資本被投企業入選榜單。 機器之心根據研究實力、技術與產品、市場與行業潛力、運營能力、資本與財務狀況、創新性與實用性等多項標準,評選出四項大獎:全球三十大最佳 AI 創業公司、中國十大最強 AI 研究實力企業、中國十大最具潛力早期 AI 公司、三十大最佳 AI 應用案例。Drive.ai、流利說、追一科技等GGV紀源資本被投企業入選榜單。
  • 竹間智能客服:為零售巨頭減65%坐席人力,解決85%用戶問題!
    某零售巨頭的智能客服項目中,這是竹間智能交出的成績單://365*24小時在線智能客服, 85%的問題通過在線智能客服即可解決//AI工單助手和涵蓋呼入呼出的AI語音機器人實現縮減65%坐席人力//服務覆蓋售前諮詢、產品比較、維修服務、服務預約、滿意度回訪等多個場景,貫穿售前、售中、售後整個環節,全服務場景//全場景搭建在統一平臺中
  • 黃石市天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姜暢:95後創客的創業夢想
    (受訪者提供)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 呂鑑蕾)從最初的修電腦、賣電腦,到現在的智能系統「技術專家」,並榮獲全國物聯網設計大賽(華為杯)全國總決賽一等獎,95後創客、湖北理工學院應屆畢業生、黃石市天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姜暢在自己的大學生涯裡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8月20日,姜暢接受了記者的專訪。
  • 創始人 AI大牛劉峻誠:迷失的代價
    剛過去的2016,是中國的人工智慧元年,騰訊與浙江衛視聯合出品的大型創業真人秀節目《我是創始人》,也迎來了一位人工智慧領域的大牛—Kneron創始人劉峻誠。 「功夫熊貓」,是劉峻誠在節目中得到的外號,不僅因為體形相似、動態相仿,還因為同樣是內功深厚,爆發力強。
  • 喜茶創始人聶雲宸的艱辛創業路
    喜茶創始人聶雲宸,是通過何種方式實現這一切的呢? 喜茶全方位品牌營銷戰略諮詢機構(上海滬琛品牌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將為你揭開喜茶創始人聶雲宸的創業路 回到2010年,當時的聶雲宸只有19歲,
  • 哪個品牌的智能ai音箱比較好 智能音箱有什麼功能
    因此,紛紛想購買智能ai音箱。那麼,就有不少人會問究竟哪個品牌的智能ai音箱比較好呢?智能音箱又有什麼功能呢? 自從「小愛同學」在抖音大火了之後,讓許多朋友都熟知了智能音箱這個智能產品。因此,紛紛想購買智能ai音箱。那麼,就有不少人會問究竟哪個品牌的智能ai音箱比較好呢?智能音箱又有什麼功能呢?
  • 閃馬智能CEO彭垚對話線性資本鄭燦:新一代AI公司的魅力與使命
    其次,我覺得中國的資本市場,尤其是科創板將來會變成一個更開放、流動性更強的市場,這對於中國的創業公司是一個非常利好的狀況。整個資本市場和環境我認為還是很有機會的,當然最近也有一些公司在上市的時候遇到一些困境。這些情況應該就是國內第一代發展起來的AI公司處在資本市場的探索期。
  • 《我的智能情人》AI的新定義
    這部劇在ai這個題材上其實做的不錯。之前大家對ai的刻板印象就是面癱,死板。這部劇給了ai一個不一樣的定義,holo(電視劇裡的ai名字)是作為一個男主的內心角色。可能看劇名會認為Holo是主角,但其實男主是holo的創始人/原型。如果這個題材好好發揮的話,是一部非常出彩的電視劇,但是在劇情的發展方面稍有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