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房價可控,就說明我國樓市和曾經的日本樓市還是有區別的,這也是一件好事。"房住不炒"不斷強調著,一旦哪個城市房價開始大幅度上漲,調控就會馬上警覺起來,開發商想漲價、炒房客想漲價,這個時候是要看"眼色"的,並沒有那麼容易。
而從樓市種種表現來說,如今已經不斷在向購房者們"示弱"了。比如不少房企降價賣房,採取各種方式賣房,說明就怕房子賣不出去;比如不少房企不敢隨意拿地了,只在今年上半年有所回暖,去年下半年還是頹勢。樓市不斷"示弱"的表現還有很多,從被動的角度來說,房子過剩、房子空置率過高,這對於樓市來說都不是好消息,也可以說樓市在"示弱"。總之,未來樓市難以延續前幾年火熱發展的態勢了,但是這一點,很多購房者卻不懂其中"深意"。
樓市暴露的一系列問題還沒有解決,任憑房價不斷上漲的話,對經濟乃至很多行業也是有壓力的,所以如今既然樓市問題暴露出來了,不少開發商也在示弱了,那麼購房者就該懂背後的"深意",那就是,別著急買房了,尤其是別高位接盤。
不少人依然看漲房價,在現實生活中問10個人,起碼大部分人都會認為房價還會漲,這就是民眾對於房價走勢的看法。那麼購房者不懂樓市傳遞出的"信號",吃虧的只能是自己了,還在高位接盤的後果是什麼呢?
不少大佬也不看好樓市,其中黃奇帆的話,幾乎掏出了樓市的"底"。黃奇帆從我國如今的住房面積分析了,他認為未來開發商數量會大量減少,且住房面積到了"天花板"了,開發商勢必會減少新房開發數量,那麼言下之意,難道不是房價確實漲不動的"信號"麼?建行行長也透底了,房子過剩了,但購房者如今還在接盤,受傷的會是接盤俠嗎?
房子最終還是會賣出去的,只要炒房客看清局勢,早日把手裡的房子賣出去,把貸款還清了,那麼,接盤俠就輪到廣大普通購房者身上了。現在的房子並不是賣不出去,只不過很多人不想以低價賣出,所以一直不敢降價,那麼此時接盤的接盤俠們,就是真的接盤俠了。後果是什麼呢?買了房子,依然要還高額的房貸,且自己的房子可能還面臨貶值的結果。高位接盤買房,擠壓了自己的消費,房子可能是自己最大的財富了。
買房要理性,花光了積蓄接盤,會承受很大的壓力。如今的買房人之所以被稱之為接盤俠,是因為如今房價高,且未來房價難以再大漲,房子貶值風險大,所以現在高位接盤的被稱之為接盤俠,如今的房價,可以稱之為是最高位的時候了。總之,買房要量力而行,如今樓市,開發商不急著降價,炒房客不急著拋售,買房人何必急著買房呢?
長期堅持創作不易,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大家點個讚,以示鼓勵。喜歡我就關注一下哦,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