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一年,我們可以說是見證了青島房地產最為魔幻的一年,在經歷了2014-2015年那個混亂不堪的階段以後,青島再次迎來了新一輪的魔幻樓市,從主城區到近郊,從本地開發商到外地開發商,各種亂象應接不暇,不僅在房屋質量方面問題頻發,破產、爛尾等現象也開始在青島樓市蔓延,對於購房者來說,前者是陣痛,後者錐心之痛。
大名鼎鼎的海上嘉年華宣布破產了,遙想當年開盤明星站臺以鬧劇收場,這個項目便註定不會平靜,終於在2020年2月22日,靴子終於落地,黃島法院宣布,項目破產重整,將尋找新的投資人。
膠南的同泰華府,又或者叫綠地海月名都,如今再次陷入了沉寂,業主們奔走相告,依舊是遙遙無期;市北的晶藍公館,已經停工大半年了,投資方如果再不解決資金問題,估計也是以爛尾收場;還有西海岸新區的當代華府和夢時代8號,都是因為資金鍊斷裂,陷入了停工爛尾的泥潭。
當然,我們為這些項目的爛尾感到失望,對那些深陷泥潭的購房者感到同情,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如今的樓市已經進入了動蕩和調整期,在「三道紅線」的禁錮下,在融資和現金流的壓力下,一些中小開發商紛紛支撐不住了。樓市即將開始新一輪的破產和併購潮。
讓我們把目光暫時從青島挪開,去看看當前的全國市場,你會發現,大規模的破產和併購正在進行中。
先看看最近的幾個併購案。
1月7日,旭輝控股公告披露,與合作方(彰泰股東及其創始人等)籤訂合作框架協議,與合作方按65:35比例成立合營企業,開發廣西的地產項目。同日,旭輝永升服務也宣告以65%的股權比例入股彰泰物業。這筆價值8億的併購,也成為2020年8月「三道紅線」出臺後,房地產首單收併購。
1月13日,一度盛傳的世茂福晟大併購終於塵埃落定。世茂集團與福晟集團正式宣布雙方締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未來,雙方將在全國範圍內進行房地產開發、建築施工、物業經營等領域的戰略合作。世茂將通過代建、品牌輸出等方式介入福晟運營,包括對項目的債權重組。
世茂吃下福晟,打破了人們對樓市併購的客觀概念,以往樓市都是「大魚吃小魚」,如今看來,隨著地產行業面臨困難,開發商普遍面臨庫存壓力、利潤不斷被壓縮,除了以往的「大魚吃小魚」現象之外,「大魚吃大魚」的新整合時代即將來臨。
在破產方面,過去的一年,破產房企的數量也不在少數。
據中房網通過人民法院公告網,以「房地產」為關鍵詞檢索,並剔除了重複分發企業、及非房地產企業的名單後統計出,2020年全國共計有408家房企發布了相關破產文書。
分省域來看,廣東(23%)位列破產房企數量的首位,其次是浙江(10%)和湖南(10%),並列第二,江蘇(7%)位列第三,這四個省的破產房企數量合計佔比達到2020年全國破產房企總量的一半。
在中房網統計全年破產房企名單後發現,主要是以小微房企為主,經營及項目覆蓋範圍不大。
一邊是小微房企集中破產,另一邊,部分中大型房企的日子也不好過。部分知名房企近年來也陸續爆出相關資金債務等問題。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以來,包括新華聯、泰禾集團、天房集團、福晟集團、三盛宏業等多家房企均不同程度地出現了債券違約情況。
就連頭部的恆大,也在過去的一年,一度被爆出資金鍊危機,尤其是在近期,7折購房的恆大,在多地爆出商鋪0元購的海報,恆大宣稱自2021年1月1日起至1月31日,購買恆大集團旗下項目商鋪的全款客戶,恆大將會從2022年開始,每年返還購房總金額的10%,分十年返還客戶的所有購房款。返還期間正常籤訂網籤合同,並按時辦理房產證,房屋所有權歸購房者所有。
在很多業內人士眼裡,這是恆大遭遇自己危機急需現金周轉的鐵證。
讓我們把目光回到青島,當整體的行業大環境發生變化以後,對於我們購房者來說,尤其是對於需要花費「六個錢包」的剛需購房者來說,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在購房之前,一定要對開發商進行一定的了解,尤其是一些本地的小開發商,通常情況下,這些開發商都有嚴重的資金風險,融資渠道也相對比較單一,一旦出現銷量不佳的情況,就會出現現金流吃緊,進一步引發資金鍊斷裂。
雖然我們常說,不能迷信大開發商;雖然當前的一些頭部開發商,質量問題我們也不敢恭維,但至少破產和爛尾的風險還是相對比較低的。
你覺得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