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呂海峰
胡說,在明朝的時候,有一位牛人,叫朱能。他出生於(1370年-1406年),字士弘,懷遠(今安徽懷遠)人,是明朝初期十大名將之一。
回首朱能的一生。最為牛逼的戰績就是建文元年(1399),他與張玉一起設計斬殺了監督燕王的張某和謝貴,為燕王成功控制手下的部隊,發起靖難之役立下了首功一件。
緊接著,他又跟隨燕王在真定(今河北正定)之戰中打敗了建文帝的大將軍耿炳文,也正是這一戰讓他獲得了拼命三郎的美譽。當時,他僅僅率領敢死隊30多騎兵追擊,並抓獲3000餘敵人的士兵,創下了古代一個軍事史上的奇蹟。
之後,他便被燕王朱棣任命為都指揮僉事,參加了在鄭村壩(今北京東)對建文帝部隊的戰役,在這次戰鬥中,他率領部隊與諸將齊心協力,很快就打敗了建文帝的大將軍李景隆。
是年,在白溝河(在今河北雄縣境)大戰中,他又擔任了前鋒官,打敗建文帝的都督安全部。但是令人遺憾的是,當時的燕王卻在東昌(今屬山東)被重兵包圍,生死懸於一線,就在這個關鍵時刻,他經過殊死搏戰,竟然將朱棣從重重包圍中給救出了了。
四年,燕王部隊由於連失大將,加之,水土不服,導致疾病盛行於軍中,這種形勢下,燕王手下的諸位將軍都請求休戰,然而,只有朱能堅決支持燕王繼續南進。並在後來的靈璧(今屬安徽)大戰中,一馬當先,率領部隊俘俘敵人10萬餘眾,最後,乘勝渡過淮水,跨長江,直逼京師(今南京),助力朱棣最後一統天下。
所以說,拼命三郎朱棣名不虛傳也!(文/呂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