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在冬天,綠蟻酒和紅泥小灶火鍋是標配,沒啥事情比的了

2020-12-23 幕後著史人

在重慶有一句俗語:沒有什麼事情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頓。重慶人對火鍋的喜歡程度就是剛吃了一頓,嘴裡說,最近一個月都不會再想吃了,過幾天,經過火鍋店門口,火鍋的香味,又會勾起味蕾,想進去大吃一頓。

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火鍋的歷史,火鍋,古稱"古董羹",因投料入沸水時發出的"咕咚"聲而得名。它是中國獨創的美食,歷史悠久。關於火鍋的起源,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在三國時期或魏文帝時代,那時人們烹煮用得"銅鼎",就是火鍋的前身;另一種說法是火鍋始於東漢,出土文物中的"鬥"就是指火鍋。可見火鍋在中國已有快兩千年的歷史了。

根據《魏書》記載,三國時代,曹丕代漢稱帝時期,已有用銅所制的火鍋出現,但當時並不流行。到了南北朝時期,人們使用火鍋煮用來涮豬、牛、羊、雞、魚等各種肉食,後來隨著我國經濟文化日益發達,烹調器皿的日益完善,烹調技術也進一步的發展,各式的火鍋也相繼閃亮登場。

唐朝白居易的《問劉十九》詩:"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道出了寒冷的天氣適合和友人一起圍著小火爐(一說吃火鍋),喝著小酒敘敘舊。不管是現在還是古代,火鍋都是驅寒佳品。

到了宋代,汴京開封的酒館,冬天市場上已經出現了火鍋。在宋朝,火鍋的食法在民間已常見,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之《撥霞供》中介紹道:"向遊武夷六曲,訪止止師,遇雪天,得一兔,無庖人可制。師云:'山間只用薄批酒醬椒料沃之,以風爐安座上,用水少半銚,候湯響,一杯後各分以箸,令自夾入湯,擺熟啖之,乃隨宜各以汁供。'"這裡給我們介紹了火鍋涮兔子的吃法。

元朝,火鍋流傳到蒙古一帶,用來煮牛羊肉。因此也有人說是蒙古人發明了火鍋。到了清朝統治的年代,火鍋涮肉已經成為宮廷的冬令佳餚。據說嘉慶元年的"千叟宴"就是吃的火鍋。

火鍋發展到現在,各地的吃法都不相同,北京的"羊肉火鍋"、浙江的"八生火鍋"、杭州的"三鮮火鍋"、湖北的"野味火鍋"、東北的"白肉火鍋"、香港的""牛肉火鍋"、上海的"什錦火鍋"、山東的"羊湯火鍋"、川渝的"麻辣火鍋"等,也風味別具。總的來說,北方的火鍋偏清淡,川渝一帶的火鍋偏麻辣。

重慶火鍋起源於明末清初的重慶嘉陵江畔、朝天門等碼頭船工縴夫的粗放餐飲方式。當時人們在碼頭屠宰牲口,宰牛後只要其肉、骨、皮,但卻將牛內臟卻扔在一旁,岸邊的水手、縴夫將其撿回家,洗淨後倒入鍋中,加入辣椒、花椒、姜、蒜、鹽等辛辣之物,煮著吃,一來省錢,不用另外花錢吃飯,二來驅寒、祛溼,重慶山城溼氣較重,久而久之,就成了重慶最早的也是最有名氣的麻辣毛肚火鍋。

在吃法上火鍋也有很多講究,鮮嫩的毛肚和鴨血,醇香的肥牛卷,爽脆的鴨腸,麻辣牛肉片是必不可少的。其餘菜品根據自己喜好選擇,油碟也是火鍋的靈魂所在,油碟由香油、生蒜末、蔥、香菜組成,有人可能覺得火鍋本來就油,加上油碟不就更油了嗎?在這裡給大家解釋一下,油碟是涼的香油,煮好的食物只辣不香,加以蒜末的油碟可以增香,也起到一個降溫的效果。

鴨血一般在火鍋湯料端上來,未開火時放入,稱之為"冷鍋鴨血",煮至漂浮起來,放入事先打好的油碟中。油碟的香,鴨血的嫩,入口即化。毛肚的燙法講究"七上八下",就是用筷子夾著毛肚放鍋裡、夾起來重複七八次,大概十幾秒的時間,便可食用了,這時的毛肚鮮嫩爽口,如果煮久了就會綿軟。肥牛卷煮至全部鋪開就可以吃了,鴨腸是煮至捲曲。以上食品都無需煮太久,久了影響口感,當然,特殊愛好除外。吃火鍋講究先葷後素,土豆一般是最後才下鍋,稍不注意就煮化了,會糊掉湯鍋,愛吃土豆的人慎重下鍋。你有多久沒吃火鍋了?

相關焦點

  •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中「綠蟻」何意?詩詞大會不少人答錯
    在合適的場景吟誦一首合適的古詩詞名句,是一件令人身心舒暢的事情。相信說到這裡很多人都應該都能猜到,這首詩正是出自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問劉十九》。《問劉十九》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 夜讀丨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古人筆下的冬天竟這麼美
    今晚與大家一起分享《白居易筆下的冬天,美到極致,暖到極致!》。白居易筆下的冬天,美到極致,暖到極致!經歷了「遊春」、「消夏」、「悲秋」之後,冬天似乎一下子蕭索沉鬱起來。在白居易的筆下,冬天有著各種各樣的形態,可以喚三兩好友圍爐而坐,喝點小酒放飛自我——「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可以在寂寂雪夜,靜聽大雪壓折竹子的聲音——「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只要有顆不畏風雪、寒中作樂的心,總能品味出冬天的美景和暖意來。
  • 晚來天欲雪,有酒有朋友,白居易的邀約你可赴約?
    會昌元年,白居易六十九歲了,上一年,早就厭倦了官場生涯的白居易又請了長假,準備再次自我停職,朝廷也是準假了,畢竟一個六十九歲的老頭要休息誰也不好說不行,雖然他從六十五歲之後就沒咋正經上過班了,但依然掛著太子少傅分司東都的官銜在。
  • 張雲雷楊九郎,「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在德雲鬥笑社第十期節目的最後,有一個師父給徒弟禮物的環節,郭德綱老師給徒弟的小禮物是醒目。這個醒目是相聲演出表演的一個道具,郭老師的醒目裡還刻了字。給楊九郎的是「紅爐」,這是取自白居易一首詩裡面的字。白居易有一首詩叫《問劉十九》原文是「綠蟻新醅酒⑵,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⑶,能飲一杯無」。綠蟻指的是浮在沒有過濾米酒上的綠色泡沫,醅的意思是釀造。整首詩說的是有了新釀造的酒,旁邊擺著火爐。天色變晚了好像要下雪了,朋友可以一起飲酒嗎?
  • 火鍋|綠蟻新焙酒,紅泥小火爐
    有很多人應該像我,吃了那麼多火鍋,還是不知道火鍋為什麼要稱之為火鍋。嗯,為了讓我們都顯得有文化點,小查了一些資料,科普時間到。其中,重慶麻辣火鍋、廣東海鮮打邊爐、山東肥牛小火鍋、北京羊肉涮鍋、江浙菊花暖鍋被稱為「中國五大火鍋」。
  • 蒙曼:白居易《問劉十九》
    就是白居易的《問劉十九》: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這首詩真是好,好在哪兒呢?我不是說要讓大家洗洗眼嘛,那咱們就先看顏色吧。「綠蟻新醅酒」啊,你看酒是綠的。那「紅泥小火爐」呢?溫酒的那個紅泥爐子是紅的,火苗也是紅的。「晚來天欲雪」,雪雖然還沒有下起來,但是你可以腦補啊,你可以想像雪是白的。那你看綠、紅、白,是不是沒有其他顏色了?
  • 白居易六首古詩,道盡冬日溫情
    在白居易的筆下,冬天有著各種各樣的形態,可以喚三兩好友圍爐而坐,喝點小酒——「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只要有顆不畏風雪的心,總能品味出冬天的美景和暖意來。 白居易筆下的冬天,是悠閒的。 《早冬》 十月江南天氣好,可憐冬景似春華。 霜輕未殺萋萋草,日暖初幹漠漠沙。
  • 小雪 | 綠蟻新醅酒 能飲一杯無
    一候:虹藏不見。「橫琴對淥醑,猶自斂愁眉。」放下一切煩惱,彈彈琴,喝喝酒,好好過個節。也學一學陸遊「倒盡床頭酒半罌,笑呼筇杖共閒行。」 說到詩人飲酒,最著名當屬唐代白居易了,他的那首《問劉十九》總會在此情此景下被誦及:「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美酒已經備好,家裡也很溫暖,在這樣寒冷的天氣,哥們,喝一杯酒吧。
  • 「冬至」白居易: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所以,我要跟大家分享一首溫暖的冬日之詩:白居易的《問劉十九》。 問劉十九 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綠蟻:指浮在新釀的沒有過濾的米酒上的綠色泡沫。
  • 冬天最開心的十件事,你最喜歡哪一個?
    人間草木,四季皆美,冬天最是特別。在天寒地凍的冬日,約三五知已,圍爐、賞雪、煮酒.,與友人笑談人間,或俗或雅,任憑窗外風雪刮。古人在冬天也是浪漫的,會有許多快樂的事:晴窗待雪、圍爐煮茶、靜夜聽雪、圍爐閒話、雪中賞梅.冬天最開心的十件事,你最喜歡哪一個?
  • 冬天禦寒時,窮人用灶灰取暖,富人則穿貂裘
    這是唐朝詩人白居易筆下的賣炭老人冬日裡衣著單薄、心憂炭賤的情景。白居易另一首詩《問劉十九》寫到,「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這裡描寫的是當時相對富裕的人家,已經用上精緻的手爐。窮人出門穿短褐家裡取暖用灶灰火塘也叫火炕,是中國最古老的取暖方式。
  • 「詩詞鑑賞」冬天最開心的十件事,你最喜歡哪一個?
    冬天最開心的十件事,你最喜歡哪一個?問劉十九唐-白居易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圍爐聚炊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冬日最快樂的事,莫過於與親朋好友吃一頓熱熱鬧鬧的火鍋,凝聚親情,共敘衷腸,讓人頓覺歲月靜好。
  • 山西憶舊|紅泥小火爐
    大家討論的主題是,冬天,南方和北方究竟哪裡好。「候鳥」說,夏日炎炎,海濱沙灘。「留鳥」說,寒風凜冽,室內如春。「候鳥」說,空氣新鮮,身體健康。「留鳥」說,一方水土一方人,「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雙方各說各的理,誰也說服不了誰。
  • 是哥們兒 來喝杯酒(詩酒人生)
    天冷時,最宜約上新朋故友,喝酒,聊天,涮火鍋,抱團取暖。此心此願,白居易想必瞭然。  一千多年前的某個冬日,白居易在洛城的家裡張羅了「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給老朋友劉十九發「簡訊」,約老劉晚上一起喝酒,「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白居易好酒是出了名的。據南宋好事者統計,在他寫的兩三千首詩中,提到酒的就有800首。
  • 紅泥小火爐 |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唐代白居易一首《問劉十九》,更是傳唱經年,只要是讀到、體會到的友們,無不喜歡上詩中的意境美和朋友間的友情。那種美,落落大方,盤根錯節,長在一段日子上。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在冬天的生活中,小飲取樂,或兼禦寒。酒講究溫熱了喝,到了寒冷的的冬天,往往會在燒得通紅的小火爐上溫上一壺酒,朋友之間邊暢飲邊談論。酒香四溢,充滿了誘惑力,讓人垂涎欲滴。
  • 每日一詩 | 《問劉十九》(唐·白居易)
    每日一詩 | 《問劉十九》(唐·白居易) 2020-12-16 10: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古人喝的清酒和濁酒,有什麼不一樣,為什么喝酒前要「篩酒」?
    我們現在喝的酒,澄澈透明,這是拜蒸餾技術所賜,在元朝之前,沒有蒸餾技術,喝的酒當然就沒這麼澄澈了,而且酒是糧食釀造的,比如唐朝的酒,多為米酒,釀造好之後,難免會有米糟等物質殘留,喝的時候為了不影響口感,就需要用有網眼的篩子來過濾。
  •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小雪 | 有冬要來,有雪如詩
    白居易詩:「夜深煙火盡,霰雪白紛紛」,來自《釋名》對「雪」為「綏」的解釋,綏是安,霏霏綏綏,天地間就變得靜了,更顯人聲之喧。《廣韻》解釋「雪」為「除」,由「除」而「洗」,莊子由此引申而用「澡雪而精神」。小雪之日「虹藏不見」。陰陽交才有虹,此時陰盛陽伏,雨水都凝成陰雪了,虹當然不見。小雪後五日「天氣上升地氣下降」,天地各正其位,不交不通。
  • 和孩子一起讀詩 |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月落烏啼霜滿天,冬天也是讀詩天~央廣新聞公號和娛樂廣播《睡前故事》節目共同推出一檔新欄目——和孩子一起讀詩。
  • 五愛老人白居易,當官,寫詩,煉丹,敬佛,喝酒
    白居易的率真性格還體現在,他公然寫詩嗮工資「壽及七十五,俸沾50千」,他把一生中做各種官時不同級別的工資都拿出來嗮,在我國歷史上堪稱獨一無二的,這就是他的另類風雅,這就是玩。白居易風雅得很,有趣得很,有點老頑童的率真,白居易的生活過得活潑又大氣,不管幹啥都離不開好玩,可以想像,當笏板從象笏到竹笏,或者從竹笏到 象笏的時候,他都能把著玩,要不然怎麼叫老頑童呢?愛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