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限韓令」卡脖子5年後,韓流卻迎來新高峰?

2021-12-22 河豚影視檔案

「限韓令」5年後,韓流在海外的擴張,看上去依然如魚得水。

過去幾年,受「限韓令」影響,在中國市場遇挫後,韓流轉頭邁入日本、東南亞國家,並衝出亞洲、席捲歐美。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2020年,韓國也沒有減緩對外文化輸出的步伐,而是通過YouTube、Facebook、Twitter等新媒體,展開新一輪世界化進程。

縱觀近20年來,韓流給韓國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2021年6月,文化體育觀光部和韓國內容振興院發布《2020年文化內容產業動向分析報告》。2020年,韓國文化內容產業出口規模為108.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00億元),同比增長6.3%,比2000年的5億7000萬美元增長了近20倍。

如今,韓國人氣組合防彈少年團(BTS)走紅全球、以電影《寄生蟲》為代表的韓國影視作品受到全球認可,拉動文化內容出口規模大幅增長。

那麼,在韓流瘋狂席捲全球的背後,韓國對全球文化輸出真的如此強勁嗎,韓國流行音樂K-POP真實現狀如何?為了進一步鎖定海外市場,SM、JYP、YG和HYBE等韓國娛樂巨頭又將如何展開新一輪擴張?

韓流旋風捲土重來

在「限韓令」實施前,中國已是韓國文化產業出口的最大市場之一。當時,現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韓載振曾對韓國媒體表示,對華出口約佔韓國文化產業出口總額的27%。

「限韓令」的出現,給韓國文化產業造成一定衝擊。韓國文化產業交流財團的統計就發現,「限韓令」開始生效的2016年三季度,韓國韓流企業的股價平均下降了14%,並在第四季度繼續下降。

轉變發生在2018年,這時,防彈少年團實現全球化,成為韓國偶像市場上第一個真正打入歐美本土市場的組合。美國知名音樂雜誌《Billboard》發布的衡量藝人在全球社交網絡中受歡迎程度的 「Social 50 」榜單中,防彈少年團已經連續多年佔據第一。

防彈少年團刷新著各項紀錄的同時,也在全球再次颳起了一陣韓流旋風。防彈少年團去年憑藉英文歌曲《Dynamite》登頂公告牌百強單曲榜後,在公告牌音樂獎頒獎禮上摘獲「最佳社交媒體藝人」獎,在全美音樂獎上榮獲「最受歡迎流行/搖滾組合」和「最受歡迎社交藝人」兩個獎項。

與此同時,YG打造的女團BLACKPINK在歐美市場也大獲成功。BLACKPINK的YouTube頻道訂閱人數超過4000萬,是中國內地第一 YouTuber 李子柒的3.8倍。數據還顯示,BLACKPINK 的成員 Lisa 為 Celine 帶來了 137 萬美元的媒體影響力價值,超越了品牌自身各渠道的表現。

防彈少年團、BLACKPINK席捲全球,形成「現象級」事件。人們普遍認為,這離不開韓國娛樂公司的投入與運作,韓國早期闖蕩國外歌壇的藝人付出的努力,和韓國大眾音樂經過幾十年發展形成的土壤。而防彈少年團、BLACKPINK成功出海後,又形成反作用力,既使韓國娛樂公司獲得巨大收益,也使得韓國文化產業出口數據迅速增長。

以防彈少年團為例,毫無疑問,HYBE是防彈少年團最大的收益者。2020年,HYBE合併報表銷售額為7963億韓元(約6.8億美元),營業利潤為1455億韓元(約1.24億美元),當期淨利潤為871億韓元(約0.75億美元),同比2019年分別增長36%、47%和19%,再次刷新了最高業績。

據統計,HYBE去年10月上市後,股價大增130%,使得房時爀個人資產較上市之初(15億美元)翻一番。此後,HYBE股價經過一段時間整理,今年上半年開始走主升浪。2021年6月18日,HYBE收盤價為31.3萬韓元(約268美元),自去年10月15日上市後,股價首次突破30萬韓元。6月23日,最高價突破33.6萬韓元。

目前,HYBE的市值在韓國娛樂行業上市公司中遙遙領先,是首家市值超過10萬億韓元(約85億美元)的娛樂企業。此外,HYBE還被納入了MSCI指數。

HYBE的K線圖(圖片來源:investing.com)韓國娛樂行業上市公司概況(截至9月9日收盤,圖片來源:investing.com)

梅瑞茲證券預測,如果線下演唱會重啟,預計HYBE今年銷售額將有望達到1.3萬億韓元(約11億美元),同比增長27.6%,營業利潤有望達3000億韓元(約2.57億美元),同比增長70.1%。

韓流打破「限韓令」魔咒?

從韓流出海歷程來看,1990年代,三大娛樂公司SM、JYP和YG成立,開始著手打造韓式偶像組合,韓國流行音樂K-POP興起,韓流火遍亞洲。

隨後,韓國偶像團體也經過了幾次更新迭代。韓國娛樂巨頭相繼造就了H.O.T.為代表的的第一代偶像,東方神起等第二代偶像,EXO、Big Bang等第三代偶像,K-POP逐漸流行起來,但未真正爆火。直到2012年,「鳥叔」的《江南Style》成為Youtube平臺首個播放量超10億的視頻,韓流在歐美真正受到追捧。

後來,K-POP吸收了西方流行、搖滾、嘻哈、電子等各種元素,海外受眾接受度也提高。再加上YouTube、Facebook、Twitter等興起,K-POP在網絡上迅速吸引並聚集大批粉絲。

限韓令的實施,使韓流在中國市場短暫受挫後,韓國迅速把日本、東南亞、歐美作為主要文化產業出口目標,並在2018年左右,隨著防彈少年團、BLACKPINK等組合出海成功,韓國文化產業出口從限韓令中恢復過來。

在韓劇方面,韓國積極尋求國際合作。2016年,Netflix正式進入韓國市場,並與本土影視公司合作打造本土原創內容。此後幾年,Netflix與韓國各大電視臺的合作,推出了《秘密森林》《天空之城》《愛的迫降》與《梨泰院Class》等爆品電視劇,受到了歐美市場的歡迎。

在唱跳組合方面,韓國娛樂公司根據當地需求,在日本、東南亞推出的本土組合大獲成功。其中,SBT在2018年推出菲律賓五人男團SB19,JYP娛樂聯合日本索尼音樂推出的女團NiziU,現均已成為當地最具人氣的組合之一。

在歐美市場,韓流也加快攻城略地。2016年8月,YG公司的女團BLACKPINK正式出道;2018年末,BLACKPINK籤約環球唱片,正式進軍美國市場。

目前,從國家來看,韓流在中國市場受挫後,日本已經成為韓國音樂相關產品的最大出口國。據韓國關稅廳(海關)數據,2020年前11個月,韓國音樂相關CD和DVD的出口到全球110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日本是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出口額為6051萬美元,同比增長63%,排在第二的美國為5703萬美元,同比增長2.9倍。

與此同時,韓流粉絲也與日俱增,遍布全球並以亞太地區為主。韓國外交部最新公布的《2020年全球韓流現狀》報告顯示,以全球98個國家為調查對象,韓流愛好者協會共有1835個,會員粉絲總數首次破億,達到1億零478萬。其中,亞太地區會員粉絲數以6900萬高居首位,歐洲、美洲、非洲及中東地區分別為1880萬、1580萬、120萬。

2020年全年,韓國流行音樂K-POP對外輸出創造了迄今最高紀錄。2020年,即使全球唱片市場受到疫情影響,但韓國的唱片類出口額卻達到1.7億美元,比2019年增長了94.9%,比3年前的2017年增長了4倍。

這些數據似乎都在指向一個結論,即韓國文化輸出似乎已經打破了「限韓令」魔咒,並擁有了更龐大的市場。

反觀國內,在限韓令實施的這幾年,我國練習生選秀類節目也層出不窮,如《青春有你》、《創造營》等,國內也出現了火箭少女101這樣大火的組合,但他們之中很少有人能真正「出圈」,並成功走向海外。而隨著今年行業禁令的下發,他們自然更難產生後續影響,甚至自身也面臨發展問題。

或許在我國,作為一個歷史文化悠久的大國,並不需要偶像產業以及背後的娛樂軟實力輸出。但對於更多數的國家而言,韓國式的現代文化精神和娛樂形態,包括藉由娛樂傳播韓貨品牌和生活方式,無疑是一條性價比最高的方式,那麼在這個過程中,這又對其他國家的文化輸出有何啟示?

亟待重建韓流新生態

2020年,新冠疫情的襲來,衝擊了全球娛樂行業。2021年以來,韓國娛樂產業逐步從疫情中恢復過來。2021二季報顯示,在韓國四大娛樂巨頭中,除了YG娛樂以外,其他公司第二季度都實現了盈利。

以SM為例,財報顯示,2021年第二季度,SM銷售收入為1864億韓元(約1.6億美元),營業利潤為274億韓元(約2360萬美元),淨利潤達到163億韓元(約合1400萬美元)。2021年第一季度,SM的淨利潤為86.7億韓元(約744萬美元),隨著第二季度SHINee、Super Junior和EXO的邊伯賢復出,SM季度淨利潤也隨之翻倍。

今年6月末,YG娛樂虧損15億韓元(約129萬美元),營業利潤為104億韓元(約892萬美元),銷售收入為836億韓元(約7170萬美元)。2021年第二季度,YG娛樂沒有藝人發布新音樂,導致公司虧損。BLACKPINK依然是YG娛樂的「殺手鐧」,YG娛樂預計第三季度,BLACKPINK的Lisa進行預期的個人首秀,將使公司銷售額大幅上升。

在各種因素疊加之下,韓流在全球的拓展似乎也遇到了瓶頸。根據IFPI發布的全球音樂報告,韓國2017年排第8名,2018年~2021年一直保持第6名,名次並未再向前移;中國的排名由2017年的12名,到2018年第10名,再到2019~2021年的第7名。

2021年全球音樂報告數據(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2017年全球音樂報告數據(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在上述趨勢下,韓國文化產業生產製作、出口等方面也發生著改變,韓流亟待打破現狀,重塑新生態,以獲取更大的海外市場。從2021年動態來看,韓國娛樂巨頭正為繼續加碼美國好萊塢、東南亞等海外市場絞盡腦汁。

目前,防彈少年團已成為HYBE「甜蜜的煩惱」。HYBE的最大問題在於,營收過於依賴團防彈少年團。為了擺脫這一局面,HYBE又著力培養了TOMORROW X TOGETHER、李賢,旗下子公司也扶持SEVENTEEN、NU'EST、GFRIEND、ZICO等藝人。

HYBE早在年初就發布了在美選拔男團種子選手的消息,公司將聯合環球影業旗下格芬唱片在洛杉磯成立工作室,由格芬唱片負責音樂製作和流通、選秀節目製作,HYBE負責藝人挖掘和管理、粉絲運營管理等。

SM娛樂也表示,公司將同美國製作公司米高梅電視在好萊塢開展選秀節目,挖掘NCT新成員。最終選拔出來的年輕人將在接受SM娛樂練習生培訓後,以「NCT好萊塢」成員身份出道。NCT好萊塢將成為NCT首支衝出亞洲的分隊,而NCT在印度尼西亞、越南等地的分隊也在籌劃中。

HYBE表示,將通過韓國、美國、日本據點全面擴張全球業務。為了全面提高運營效率,今年上半年,HYBE完成結構調整,建立起Labels、解決方案、平臺三大事業軸心。

2021年4月,HYBE收購美國伊薩卡控股公司,在全球不斷擴張事業領域。而美國伊薩卡旗下的擁有賈斯汀·比伯、愛莉安娜·格蘭德等知名國際藝人,實力非常強勁。

正因如此,HYBE的收購短時間內有些吃不消。根據最新財報,HYBE在2021年二季度營業利潤為280億韓元(約0.24億美元),同比縮減6.23%。HYBE方面稱,4月初收購唱片廠牌美國伊薩卡規模較大,導致營業利潤暫時性縮減。

另外一邊,韓國娛樂巨頭們也紛紛加碼粉絲服務平臺。JYP娛樂購入粉絲服務平臺「DearU bubble」運營公司DearU 23.3%的股份。DearU隸屬SM娛樂,韓國13家經紀公司的150多名藝人註冊DearU bubble,JYP娛樂藝人去年起在平臺推出粉絲服務。目前,平臺擁有龐大的海外粉絲群體,海外用戶佔比達到68%,月服務費為4500韓元(約合人民幣26元)。DearU方面計劃今年下半年上市韓國創業板(KOSDAQ)。

HYBE也積極壯大旗下粉絲服務平臺Weverse。Weverse公司於2018年7月新成立,自2019年6月起,全球粉絲商業平臺Weverse Shop和全球粉絲社區平臺Weverse上線開展業務。Weverse主要向粉絲提供明星資訊和內容服務,目前擁有海內外23個藝人(組合)帳戶,FNC娛樂人氣組合FTIsland也登陸該平臺。

不難發現,韓國娛樂巨頭們也開始「抱團取暖」了。除了JYP收購SM下屬Dear U子公司股份,鞏固與SM公司的合作關係,HYBE方面也宣布與NAVER旗下明星直播平臺VLIVE聯動,同時與YG娛樂建立戰略合作。

種種跡象都表明,韓國各娛樂公司正通過對外加碼海外選秀、聯合國際娛樂企業,對內與國內娛樂巨頭「抱團取暖」、設立粉絲服務平臺等方式,展開新一輪角逐,以期創造韓流出海的新高峰。

對於韓國這樣規模的國家而言,一年近千億(人民幣)的娛樂直接出口收入,佔比近15%GDP的文化產業總值,上百萬的就業規模,開拓海外市場所積累的經驗,同樣可以為世界上許多國家所用,讓許多國家的娛樂產業更加規範化運作,並打開海外拓展的通道。

相關焦點

  • 限韓令鬆動是真是假?2020年韓流能否再啟程?
    韓娛,韓流,韓劇,這些曾經耳熟能詳的名詞如今已是昨日黃花。隨著頒布時間日久,「限韓令」解除的消息也越來越多,從2016年至今,幾乎每年都會有幾個消息放出,以某些合作為依據,期待著「限韓令」的解除。2019年,距離「限韓令」發布已經過去3年,隨著韓國出道的偶像lisa擔任愛奇藝選秀節目《青春有你2》的導師官宣,「限韓令」也被不少韓娛的粉絲懷疑是否即將放開。
  • 「限韓令」之後,2017「韓流」是否變「寒流」?
    中央日報稱,雖然一直有傳聞稱中國針對韓國宣布部署薩德反導系統而實施限制傳播韓流內容的「限韓令」,但這個消息是首次證實中國當局通過會議下達了具體方針。如此看來,「韓流」恐變「寒流」將成事實。不得不說,韓劇在中國擁有大量擁躉,儘管2015年4月1日廣電總局的「限外令」讓國內視頻網站同步播出海外劇成為歷史,但韓劇迷仍有其他觀劇渠道,繼續追劇。
  • 「限韓令」三年後,韓流文化是否失去中國市場?
    更有消息稱,「限韓令」已經開始小範圍內解除,允許韓星在國內舉辦見面會。更有多位韓國組合成員在中國的日程已經爆出。這樣的消息先讓一部分牆頭在韓國的粉絲們激動起來,也讓一些中韓合拍劇的劇粉們提前期盼。為此骨朵專門詢問了一部中韓明星合拍偶像劇的製片人,對於以上消息對方的回答態度表現模糊,既沒有否認,但也非十分肯定,只是表示「好像是的」。
  • 「限韓令」封印解除,「韓流」馬上捲土重來?
    受「薩德」影響,一直在中國大熱的「韓流」終於變成了「寒流」了。大批啟用了韓國明星的影視劇被取消上畫!
  • 姜Gary退出RunningMan,限韓令影響下的韓流明天在哪裡?
    簡直是躺平賺錢賺人氣,不信你看看隔壁組躥紅的鄭愷和翻紅的李晨,中國版跑男團每個人都靠這個節目登上了事業的新高峰。不客氣的說韓國跑男團幾個人除了劉在石是國民MC,其他幾個人被觀眾認識都是叫「RM裡的XX」。
  • 「限韓令」疑似鬆動,但韓流文化能否重現輝煌?
    更有消息稱,「限韓令」已經開始小範圍內解除,允許韓星在國內舉辦見面會。更有多位韓國組合成員在中國的日程已經爆出。這樣的消息先讓一部分牆頭在韓國的粉絲們激動起來,也讓一些中韓合拍劇的劇粉們提前期盼。為此骨朵專門詢問了一部中韓明星合拍偶像劇的製片人,對於以上消息對方的回答態度表現模糊,既沒有否認,但也非十分肯定,只是表示「好像是的」。
  • 韓流文化進軍中國受阻?中國駐韓大使:「限韓令」並不存在
    相信疫情過後,兩國各領域交流合作將會迎來巨大發展契機。文化旅遊合作是雙邊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深化中韓關係、夯實兩國人民友好感情具有重要意義。以下為部分訪談內容。問:雖然您表示過沒有所謂「限韓令」,但韓流文化進軍中國受阻是現實。事實上的「限韓令」什麼時候撤回?  答:所謂「限韓令」事實上並不存在。
  • 「限韓令」或將解除!韓妝能在中國重回巔峰嗎?
    由此,「韓流」能否在中國市場再度大火,成為熱議的焦點。 對於國內化妝品行業來說,曾經一度火爆、後又遭受衝擊的韓妝,是否也會迎來回暖的契機,再度奪回曾經強勢的市場地位,同樣是值得關心的問題。 那麼,一旦「限韓令」真的解除,韓妝能否在中國市場重回往日輝煌呢?對於韓妝而言,2016年,是一個分水嶺。
  • 限韓令升級《Runningman》等十多檔熱門韓流綜藝紛紛下架!
    從2016年8月,廣電總局提出「限韓令」開始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半年多時間,一直也沒見什麼實際性的措施出來,開始以為就是嚇唬嚇唬我們
  • 韓國電影重新定檔,「限韓令」進一步鬆動了嗎
    從2016年「限韓令」開始至今已有5年,5年來每年都反覆傳出即將解禁的風聲,但隨著今年年初中韓兩國電視臺籤署合作協議,11月份開始多位韓國藝人開始恢復發微博功能,再到今天電影的明確定檔,「限韓令」解禁似乎真正漸趨明朗。
  • 中國必須拋棄「限韓令」,重新給韓流開門?韓娛樂巨頭好大的口氣!
    而搶奪「中國文化」還不夠,韓國娛樂巨頭竟然口出狂言,要求中國必須重新給「韓流」開門。據觀察者網援引韓國news1新聞網報導,近日韓國經紀公司巨頭SM娛樂的創始人兼製作人李秀滿,竟然公開宣稱:「中國必須拋棄『限韓令』,重新給韓流開門」。隨後,這一言論立刻引爆了中韓兩國輿論。近幾年來,韓國藝人在中國的影響力大大下降。
  • 限韓令解禁?國產小鮮肉們要小心,「寒凍劇」或又逢春
    這是限韓令實行以來,第一次有這麼多韓國藝人集中在內地活動,也不禁讓人猜想限韓令是不是要解除了。回顧限韓這三年,國內影視娛樂行業變化巨大,如若限韓令一旦解除,又將承受怎樣的衝擊呢?有數據顯示,在「限韓令」的影響下,韓國娛樂公司幾乎全線下跌,比如YG公司股價下跌7.96%,CJE&M公司股價下跌6.85%,JYP公司股價下跌5.4%,韓國SM公司股價下跌5.32%,FNC公司股價下跌4.96%。韓娛四大娛樂公司總市值下降3615億韓元,估算人民幣價值為21.5億元。
  • 娛樂圈限韓令破冰?多位韓國藝人重回內地,韓流能否再續?
    大概從2008年開始,隨著韓國娛樂圈的迅速發展,韓國,中國,乃至整個亞洲都掀起了一股「韓流熱」,這也讓無數韓流明星成為了大勢藝人。而在隨後的幾年中韓流也是發展得極為迅速,無論從歌曲,舞蹈,還是綜藝,都極大程度的影響了中國娛樂圈。
  • 限韓令首次得到官方證實,中韓合作節目該何去何從?
    中央日報稱,雖然一直有傳聞稱中國針對韓國宣布部署薩德反導系統而實施限制傳播韓流內容的「限韓令」,但這個消息是首次證實中國當局通過會議下達了具體方針。從上個世紀90年代除開始,國內出現了韓國電視劇和介紹韓國風情的綜藝節目。此後,中國開啟了韓流之路。1993年,崔真實主演的韓國電視劇《嫉妒》首次登陸內地螢屏,拉開了韓流席捲內地娛樂圈20年的序幕。
  • 「限韓令」解除,韓流還能在中國市場大火嗎?|業內人有話說
    言外之意,所謂「限韓令」委婉解除中。當然,需要強調的是,官方從未明文承認過「限韓令」的說法。2016年,是一個分水嶺。中國廣電總局的禁令包含:禁止韓星中國演出;停止新的韓國文化產業公司投資;停止韓國偶像團體面向1萬名以上觀眾演出;禁止新籤韓國電視劇、綜藝節目合作項目;禁止韓國演員出演電視劇在電視臺播放等多項規定的措施已經傳達到各電視臺,並要求在2016年9月1日開始實施。於是,媒體和行業開始有了「限韓令」的概念。
  • 限韓令鬆綁?權志龍回歸中國市場,《藍色大海的傳說》等重新上線
    他再次回歸中國市場,似乎在印證"限韓令"的時效即將過去。其實從2019年下半年,韓國藝人就已經開始逐漸打破"限韓令"了。無論是韓星還是韓劇的回歸,都被看劇是"限韓令"鬆綁的積極信號。02限韓令下的熱搜滲透式韓流在限韓令嚴格實行的時期,韓流還是以各種方式想要做漏網之魚,好分內娛市場一杯羹,可惜最後都收效甚微
  • 限韓令進一步升級,禁止韓國明星發布微博
    看形勢是,限韓令進一步升級了。    限韓令是2016年開始的政策,隨著韓國薩德的部署,中國政府限制韓國藝人和節目的舉措全面開啟,  從那以後,風靡中國一時的韓流逐漸衰敗。  在此之前,中韓合拍了很多影視劇,韓國的藝人在中國發展可謂是大勢,而限韓令頒布後,很多合拍的電視劇、電影不能再播放,韓國藝人不能在內地上節目、演電視。
  • 韓國影片再度空降國內上映,限韓令要解除了?
    限韓令的傳聞起源於2016年,隨著薩德的部署中韓兩國的關係越來越僵,中韓民間都開始傳說中國廣電總局開始限制韓國藝人和娛樂產品。雖然只是坊間說法,官方並沒有給出過任何正式表態,但是我們可以體會到「限韓令」是真實存在的。「每年都有傳聞」,這次是真的嗎?上一部在內地上映的韓國電影還是2015年的《暗殺》,由全智賢,何正宇等實力派演員出演。
  • "限韓令"疑落實!《runningman》等韓綜均遭下架
    網易娛樂2月25日報導  24日,不少網友發現各大網站的韓綜有部分節目已經正式下架,網友紛紛表示最新得韓綜已經都沒有了!早在去年就一直要實行的限韓令是真的發威了嗎?之前還以為只是限制韓國藝人來華活動,再就是各種有韓國演員出演得電視劇也在國內不能播放,到現在得韓國綜藝下架,網友們紛紛表示:「雖然很喜歡韓綜,但還是支持這個決定,希望抄襲的也趕緊狗帶」「限韓令是真的來了吧」,但是還是有部分網友對優秀韓綜得下架表示非常可惜:「下架的都是韓國數一數二的綜藝呀,有點可惜」。
  • Lisa官宣導師、李多海快手賣貨、歐巴齊開見面會,「限韓令」真鬆了?!
    2016年7月,「限韓令」消息傳出後,雖然官方始終沒有明確文件,但韓國娛樂企業在華業務及韓星曝光量銳減,也給了內娛偶像生長發展的空間。可以說,自「限韓」之日起,「限韓解禁」的消息就時有傳出,特別是從去年開始越傳越密、越傳越真。2018年5月,騰訊視頻獨家上線了韓綜《街頭美食鬥士》(原名《街頭大胃王》)。《創造101》《心動的信號》也是騰訊視頻從韓國正版引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