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哪個城市最有錢?
今年十強城市資金總量全部超過了3萬億元大關,三大金融中心北京、上海、深圳位居前三。
前十名的城市分別是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成都、重慶、南京、天津和蘇州。
這叫錢的滾雪球效應,錢越多的越來越有錢。
平時我們稱一個人有錢的時候,都會用一些詞。
像以前我們就喜歡說什麼"萬元戶",現在就是"百萬富翁","千萬富翁"之類的。
據統計,600萬以上的富裕階層,北京有將近70萬人,上海和香港分列2-3位,將近60萬人。
深圳和廣州人數不是很多,只有16萬人,再往下杭州12萬人,寧波,佛山,臺北,天津就不到10萬人了。
北京三環內房主身價幾乎都是千萬以上起步,作為全國的金融中心,北京優勢太大,一個城市等於珠三角或者長三角。
在魔都生活,認識的人中,擁有600萬以上家庭財產的比比皆是,但是能拿出600萬以上現金的家庭貌似只有兩家,能拿出真金白銀的才算真正的財富。
在萬億城市背後,是無數的富裕階層。
在十個城市中,一線城市自不必說,深圳2019年末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存款餘額為83942.45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5.7%,繼續向10萬億大關邁進。
目前深圳才只有京滬的一半,巴掌大的地方創造了巨額的產值。
面積那麼小的漁村起步的地方,財力的創造令人稱奇。
相比之下廣州城市體量跟北上相近,同樣都是老牌門戶城市,現在的財力不及深圳。
深圳面積只有廣州三分之一大,財力也碾壓廣州。
有人說,民營經濟好不好,城市有沒有活力,人才多不多,跟能支出的財力相輔相成!
如果廣州能得到公平待遇,廣州就不會是今天的廣州!深圳該知足了!
位居第四的廣州去年資金總量為5.9萬億元,與深圳之間的差距已經拉大到了24811億元。
為什麼會這樣?
深圳有深交所,中國平安,華為,騰訊,萬科,招商局,招商銀行,深圳港,正威,比亞迪,OV手機,還有部分港資存款,香港利息低於深圳!
深圳必然是牛的上天。
有人說,深圳賺的是快錢,也說明其中的問題。
某些行業發展太快是有副作用的,有這麼一個比較,那麼大家都喜歡撈快錢,誰願意自己寒窗苦讀,拼搏奮鬥。
最後還不如大學畢不了業、胡吹大氣騙錢的所謂網際網路新貴賺錢快?
如果飛機發動機、重型燃氣機、晶片材料這種真正的高科技行業能有那麼暴利,絕對不會有那麼多喜歡撈快錢的人存在,社會風氣也絕對不會那麼浮躁。
深圳本地人口不多,作為一個移民城市沒幾個真正的廣東人。
深圳是聚集型城市,其實跟北京差不多,發展方式上,珠三角和京津冀都是攤大餅模式,而長三角是多點開花模式。
所以珠三角和京津冀的涉及省域從來沒有什麼變化,而長三角已經超越江浙滬,現在發展到江浙滬皖四省。
從後勁上來看,長三角明顯優於京津冀和珠三角。
我們再換個角度看就更明白了,從給政策角度來看,其實京津冀的天津濱海新區、雄安新區都是國家級新區,而且政策力度巨大。
但長三角這個地方,新區不少,政策力度卻遠不如南北兩地,為啥?
答案很簡單,國家給珠三角、京津冀補課,就是要拉平全國沿海城市發展的速度,如果沒有政策,長三角會更加一騎絕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