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接受你的孩子是一個很普通的人嗎?

2021-01-11 秋葉大叔

去年有個新聞,武漢江夏一中的一個男生被母親當眾扇耳光後,轉身縱身而下。

這樣的新聞讓人難受,但印象中這樣的事情不是一次兩次了。當時就想寫點什麼,但不想蹭這樣的熱點。

熱點已經過去了,我就聊聊這事,我在想,我們的教育,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01

有人說孩子太脆弱,但我相信,他這個選擇絕對不是這一件事所引起的,是很多情緒的積累。

孩子在學校所顯現出來的問題,大多數不單單是在學校這個環境受到壓力,恰恰相反,它反映了孩子在家庭裡沒有得到認同,愛和關心。

孩子跳樓不是懲罰自己,而是用「死」這件事懲罰家長。

孩子也許會這樣想:「既然在爸爸媽媽眼裡,我不過是一個沒用的廢物,總是給你們添麻煩的東西,那我就死給你們看好了,我把這條命還給你們,我從此也不欠你們了。」

孩子從一生下來,就不必對父母感恩戴德的。

父母是有養育之恩,但我們也需要記得,孩子是一個獨立的生命。一個獨立的生命是需要用愛,尊重,鼓勵去培養的。

孩子在學校被老師批評,正是自尊心受到傷害的時刻,作為家長首先是去彌補孩子的自尊心,還是進一步把孩子的自尊心踩碎,碾壓?

對比一下天才發明家愛迪生的媽媽,她的教育方法就很啟發人。

愛迪生從小就對各種事物充滿了興趣,他12歲那年,因為喜歡擺弄製作各種小玩意,愛問問題,被校長認為是頑皮搗蛋的學生。

忍無可忍的老師將愛迪生的媽媽找來,當面數落她的兒子:「他腦子太笨了,成績差得一塌糊塗,總是愛問一些不著邊際的問題。我們真教不好你這樣的兒子。」

愛迪生的媽媽聽了,覺得是老師不理解兒子,問題多是因為孩子愛思考,好奇心強,求知慾旺盛。

她相信兒子的智力沒有問題,而且比別人的孩子還要聰明很多。

於是,她毅然對老師說:「既然這樣,我就把我兒子帶回家吧,我自己來教他。」老師聽得愣住了,他實在不能理解這個 「奇怪」 的孩子,還有他的 「奇怪」 的母親。

從此,愛迪生的母親就當起兒子的家庭教師。

對於兒子的稀奇古怪的問題,只要她知道的,她就努力回答。不知道的她就讓兒子去看書。

當她發現兒子對物理化學很感興趣後,就給兒子買了本《派克科學讀本》,她還勸丈夫把家裡的小閣樓改造成兒子的小小實驗室。在這個不怕被問「為什麼」的母親的教育下,愛迪生雖然沒有在學校讀過幾年書,卻搞出電燈、電報、留聲機等近兩千種偉大的發明,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對於自己的成功,愛迪生曾無限感慨地說:「沒有我的母親也就不會有我的任何發明。」

如果愛迪生的媽媽聽到老師說自己的孩子是個笨蛋,覺得孩子給自己丟了臉,衝上去就是兩耳光,請問還會有後來的愛迪生嗎?

02

沒有天生就優秀的孩子,我們口中別人家的優秀的孩子,是別人家父母花心思引導和培養的結果。

同樣的,我家的兩個孩子也從來不是大家口中說的「別人家的孩子」,她們不論從哪方面看,都很普通。

就說我二寶吧,四歲了,數數只能從1到10,再多一個就不會了。

英語就會說幾個水果和顏色,再多一個就不會了,漢字也沒有開始認,我也不著急啊,二寶心理髮育很正常啊,身體也很棒,幹嘛著急把幼兒園小學的課程給她早早上了呢?

她小學就算暫時跑不過別人,我也會給她打氣,讓她知道人生是一場長跑,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可以嘗試,而不僅僅是學習啊。

三個月前,我大寶臨近高考,我當時發過一個視頻號,說希望她能輕鬆應對考試,比起結果,我更在意的是她有沒有接受挑戰的勇氣。

畢竟這個長跑馬拉松能堅持到最後,她已經很棒了。

兩個月前,大寶高考成績出來,582分,沒能進211,最後選擇了武漢科技大學,我的母校。也選了我當年的專業,機械。成了我的校友。

從小到大,我沒有花心思去管過她的學習,也沒有給她報多少班。如果說我真的在她學習中起了點作用,那可能就是我的生活和工作態度。

這麼多年來,我每天的時間被安排的很滿,我堅持看書,堅持充電學習,我讓自己變得更優秀,她多多少少會受到點感染。

03

我一直堅信的教育理念就是:父母把自己管好,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所以大寶她學習上也會偷懶,但也不會太鬆懈,重點是不厭學。能考到這個分數,我覺得還不錯,和她努力程度相比,性價比還是蠻高的。

但也有人說,大叔你老婆武大畢業的,你武科大畢業的,你還是大學副教授,你們的孩子,不應該更優秀嗎?畢竟以前大學含金量比現在高很多啊。

我知道這個疑問代表了大多數家長的看法,大家都覺得一代要比一代更優秀才是合乎常理。父母提供了很好的起點,那孩子就應該在這個起點上站的更高。

但我的想法不太一樣。

我這麼多年來已經夠拼,夠累了,我為的就是能給孩子一個更寬容的成長環境,她們可以開心快樂的長大,有著自己的愛好,有著更健康的三觀,能夠自己為自己的未來負責,這就夠了。

我接受她們成為一個普通人,同時在我心中,她們就是很棒的,是獨一無二的,她們沒必要跟任何人去攀比。

我希望的是,她們跟別人提到自己時,很自信,很驕傲,覺得自己有能力照顧好自己。

我覺得大部分父母應該有這樣的覺悟,接受自己的孩子是一個普通人。

這個社會普通人是佔絕大多數的,父母沒能實現的期望,不應該強加在孩子身上。愛孩子應該僅僅是因為他是你的孩子,而不是他能給你帶來什麼面子。

接受自己的孩子是一個普通人,其實很多壓力就可以放下。

我們也不要自己嚇唬自己,好像孩子小時候不努力,就會如何如何。其實讓孩子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心,她一定會努力的。就怕我們做家長的太努力,把孩子的好奇心全部都扼殺了。

我一個朋友的孩子高考結束,主動選了一個偏文科的專業,你問他為什麼?他說讀書太累了,以後不想讀書了,讀一個輕鬆點的吧。

天啊,讀書是多麼有意思的一件事啊,但我們這些普通的孩子,在父母的高期望之下,早早就選擇了放棄,這太可惜了。

對了,父母要面子,父母這輩子有很多遺憾,自己還可以努力啊。雖然做了父母后,做事的確更累更難,但給自己20年的時間,總歸可以不留遺憾的吧?

相關焦點

  • 作為普通的家長,無法佛系的接受孩子成為讀不了高中,上不了大學的...
    關於是否接受和承認孩子普通的這個話題,在11月份的時候,因為清華教授演講的視頻而火爆全網,沒有看過的爸爸媽媽,可以自行搜索《不確定的時代、教育的價值》。 演講除了提到國內的教育都在搞「軍備競賽」,家長們逼孩子過緊,導致青少年們普遍面臨抑鬱、焦慮和空心人問題,還是要給孩子空間。
  • 你能接受孩子那些「無意義」的遊戲嗎?
    你能接受孩子那些「無意義」的遊戲嗎?參與互動    你能接受孩子那些
  • 接受父母平庸、自己平庸、孩子平庸是人生的三大階段。你怎麼看?
    01,可不可以把「平庸」換成「普通」呢?有點遺憾,我人到中年,人生沒有經歷這三大階段。生孩子之前,我一直過得懵懵懂懂,稀裡糊塗的,沒想過什麼人生。生了孩子後讀了點書,對我來說,接受父母平庸,接受自己平庸,接受孩子平庸,我是一次性一併接受的,算是後知後覺。
  • 清華教授言論引家長眾怒,你接受孩子是普通人,那我們普通家長呢
    也意在告訴家長們,要接受自己的孩子是個普通人。此言一出,引起網友大量討論。那麼你願意讓自己孩子成為一個普通人嗎?先別急,看完下面三個觀點,你再回答:1.階層正在固化不可否認,應試教育在加速社會階層流通,創造更多屌絲逆襲的機會。可是我們都見過下層階級向上流動的案例,但你何曾見過上層階級向下流動?
  •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無條件接受孩子,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如果你的孩子在進電影院的大門口大聲哭泣、尖叫、坐在地上不肯走,理由是你不肯給他買櫥窗裡價值500元的變形金剛模型時,你會怎麼做?我想大部分家長會選擇以下這兩種方法:第一個是——威脅孩子"你再不走我就不要你了!丟人現眼,這裡這麼多人看著,大家都在笑你。快點給我起來!""
  • 你接受蘇大強的「洗白」嗎?
    就在倒數第二集我還是可以接受原來的劇情安排的慢慢和解,但倒數第一集我只能給出大寫的拒絕。一是受不了明玉辭職去照顧爸爸。二是受不了突如其來的煽情,蘇大強人設逆轉之簡單粗暴,仿佛突然跟人互換靈魂了一樣。繼續一起過日子是和解嗎,也是,也不是。《都挺好》前半部分,明玉的逆襲伴隨著一個殘酷的事實:你不能指望家人悔改,你唯一能贏他們的機會是你足夠成功,掌握了足夠多的權力。
  • 孩子問:媽媽,你喜歡我這個人嗎?你會如何回答?
    但其實外表叛逆的她,內心卻渴望得到媽媽的認同,於是出現下面場景:媽媽陪她挑選一件畢業舞會的衣服,她欣喜地看自己穿上紅色長裙多麼漂亮,媽媽則冷靜地說:「你不覺得太粉嫩了嗎?」女兒在更衣室說:「你就不能說一下我好看嗎?我只是希望你喜歡我。」媽媽遲疑後才回答:「我希望你儘可能成為最好的自己。」這個片段,讓我想起工作中遇到過很多類似的場景:在我接到的諮詢中,遇到一個媽媽。
  • 接受孩子的平凡,是父母最大的善意
    冷靜了很久之後,她才問女兒,「你覺得你長得醜嗎?」女兒流著眼淚,大聲憤怒地喊,「我不醜!」表哥畢業後,找了一個普普通通的工作,很多人都覺得有點可惜。但他的母親卻很滿足:「能把平凡小事做好,就已經不容易了。」
  • 不受情傷,不受家庭束縛,找不認識的人一起生養孩子你能接受嗎?
    文|好孕姐你聽說過「AA制育兒」嗎?它與「AA制夫妻」不一樣,指的是:一對男女不戀愛不結婚,彼此在搭夥生養孩子之前都是不認識的「陌生人」。這種育兒模式,是不是很新鮮,你能接受嗎?就比如,她爸媽老說她不結婚不生孩子,以後老了成「丁克」,沒人養老。那她就生個孩子,只不過不是跟談戀愛和結婚的人生,而是自己選擇一個陌生人生,倆人協議一起養。這樣不牽扯感情,也不用因婚姻關係而相互負責,想想都覺得渾身輕鬆。聽她這麼說,我感覺很驚訝,畢竟結了婚的男人都靠不住,去靠一個陌生男人養娃,靠譜嗎?
  • 你接受批評嗎
    在生活工作中,批評的事時有發生,你是不是牴觸還是接受那麼我接受嗎我會怎麼處理這是很考驗你的心裡承受能力和理性的認識,因為你要繞開情緒的幹擾,到事件背後,問自己為什麼會被講,是自己的過錯嗎,還是其他的,從而總結這樣的事。
  • 「你能接受孩子最壞的底線是什麼?」
    01有朋友問:「你能接受的初中生最壞最不好的底線有哪些?比如,叛逆、早戀、抽菸、喝酒、厭學……」我知道,肯定是她家的孩子,有上面的一點或幾點問題,她正在為此苦惱。我回答說:「如果是我兒子,都能接受。因為,是我兒子。」
  • 假結婚:產業鏈上的寶寶落戶,你接受嗎?
    最近一則「給我20萬,包你肚裡孩子落戶北京"的新聞成功刷新大家的眼界。而實際上,何止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大城市都曾出現過類似事件。在赤裸裸的一線城市落戶政策之下,國人的腦洞可謂是沒有最大,只有更大。圖片來源於網絡陳鵬就是「假結婚」包落戶產業鏈上的翹楚,「你看,孩子落完戶了,我辦成過」。
  • 《惡之花》:你能接受同床共枕的人,心裡藏著你不知道的秘密嗎
    這部精彩的電視劇陪伴很多觀眾度過了最近一段時間,劇中李準基飾演的都賢秀和妻子車志元之間的愛情感動了很多人。正如劇方對外界宣稱的那樣,這部電視劇不是一部懸疑劇,而是一部愛情片。你被《惡之花》中李準基飾演的都賢秀和妻子車志元之間的愛情感動了嗎?
  • 一個孩子幸不幸福,從這些被愛的「小瞬間」就可以看出,你家有嗎
    文/爸媽快來看前些天,被朋友截胡問了一句「你幸福嗎」?小時候的我,是屬於「不懂事」類型的忽略,貪玩、又不守規矩總是看到父母搖搖頭的無奈,仿佛自己就是一個無可救藥的人,有的時候也在嘗試把一件事情做好,渴望得到父母的微笑和認可,但一觸碰到那聽不見又看不見的困難阻步時總是在沮喪、迷茫且難以移步了,再加上父母動不動一聲吼的態度一切美好的盼望都是寒風刺骨。
  • 普通家庭的孩子就不配擁有夢想嗎?
    成為偶像這條路,普通家庭的一旦開始就無法回頭了,你只能咬緊壓根走下去,放棄的話你的一切努力就當做白費了。普通家庭的孩子也配擁有夢想,也能去追夢。會不會成功出道,會不會成為這個時代的偶像,會不會一直保持熱度,會不會成為別人的榜樣,完全靠你自身的實力,素質,教養,因為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在這個網絡的時代裡,有的人想為偶像,想被大眾看到。
  • 你會娶一個帶著孩子的單親媽媽嗎?如果是女兒可以考慮!
    你會娶一個帶著孩子的單親媽媽嗎?如果是女兒可以考慮 我就是一個帶著兒子的單親媽媽,從來沒想過再找個男人幫我養孩子,我自己的兒子自己養,有時候我覺得男人之所以怕養別人的孩子,也是因為他們自己的經濟實力沒到那個層面,現在的單親媽媽經濟實力也不差,幹嘛那麼委屈自己呢!
  • 想要一個「樂天派」的孩子,只需這5招,你掌握了嗎?
    2、讓孩子盡情地傾訴問題,宣洩情緒當你的情緒得不到發洩時,你一定也會感覺心裡很難受,孩子也一樣。當你對孩子不耐煩或者輕視他的問題時,他也會覺得很難受。孩子只有在感覺非常安全並被人無條件接受的時候,才會更加快樂和自信。所以當他傾訴問題時,你不要做出好壞的判斷,只需要讓他感覺到你的傾聽和重視就行。
  • 你見過嗎?只為一個孩子開設的學校,一名老師守護著唯一的學生
    這本由中國和平出版社出版的《一個孩子的學校》是」我愛你,中國「少年成長書系裡的一本。本書的作者是北辰,不僅是一名語文教師,更是一名作家、編劇。北辰用普通的文字講述著平凡人裡的不平凡的事情,極為擅長以人物細膩的情感打動讀者的內心。從書名《一個孩子的學校》便可以得知,這本書講的是在一所奇特的學校,奇特在只有一名學生,而故事便是圍繞這個孩子身邊的事情而發生。故事裡的主角,那一個孩子就是雲山小學四年級學生馬小帥。這天馬小帥跟周老師來到牛頭鎮中心商店來買運動鞋。
  • 你接受「女大男小」的婚姻嗎?
    你接受「女大男小」的婚姻嗎?如今中國的一線城市,非常多的大齡女青年,很多剩下的大齡女其實都是比較優秀的,但同等年齡剩下的男人如果很優秀的話,通常會找更年輕的。所以很多大齡剩女會考慮找一個年齡稍小點的男生,只要他相對成熟,倆人共同努力,也會幸福。
  • 你能接受家人做小三嗎?
    你能接受家人當小三嗎?不管何時我的答案都是不能。二十的勇敢,三十的灑脫,暑假熱劇《二十不惑》《三十而已》,作為姐妹篇,我的觀看記錄是前者。最近的劇情看得我好迷,這是開始虐石頭(李庚希飾演)了嗎?姜小果也是,又是在趙昌明兒子來找石頭時保護她,而後又揭發趙昌明和羅律師的事情。很矛盾,為了利益還是犧牲了閨蜜?做事情之前也沒有商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