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想一個音樂人跑來當主播,會不會讓人覺得不好,後來我想明白了,本來你就是給大家寫歌,能把音樂作品帶給大家是最終目的。」音樂人陳柯宇已經在酷狗直播了5個月,作為一個做原創作品的音樂人,曾經一首《生僻字》火遍大江南北。如今,他把直播當做一個宣傳渠道,學習與粉絲互動的過程中,也讓他越來越適應這份「新工作」。
受疫情影響,全國線下演出行業停擺,許多音樂公司開始推動旗下藝人做線上直播,但一些沒有直播過的音樂人也顯露出弱勢:難以調動氣氛、沒有合適的設備等等,讓他們對直播感到「苦手」。「雲經濟」風口下,包括線下音樂行業在內的各類產業開啟加入直播,這種模式如何才能走得長遠?記者採訪了酷狗直播幾位有經驗的音樂人,他們在平臺入駐時間從幾個月到幾年,歌曲在酷狗音樂的收聽人數均已過億,到底這些傳統音樂人可以從直播平臺獲得什麼?
直播互動讓音樂人很「苦手」?
「音樂人本身是搞創作的,但直播是考驗嘴皮子的。」這是陳柯宇對於他做直播的一個小總結。誠然,無論是當下的「線上演唱會」,還是各音樂人的直播間來看,常做線下演出的音樂人歌手群體,在面對隔著一塊屏幕與聽眾互動這件事上大體都不太擅長。
曾是線下歌手如今要嘗試音樂製作的酷狗直播音樂人童珺,在直播初期也會花一定的時間做準備,「早期房間人不多的時候,我會在直播前做一些準備,包括找話題,想一想唱什麼歌之類的。」直到有更多粉絲固定會到她直播間聽歌之後,她不再需要花費心思在互動上,「我把他們看作是朋友了,這樣聊起來也會更舒服」。
其實早在這次疫情爆發之前,市場上就有像酷狗直播這樣提供更關注音樂本身的直播平臺。在酷狗直播上,有眾多喜愛音樂的用戶基礎,有音樂相關才藝的主播會更容易得到關注,這也是童珺願意入駐酷狗直播的原因——不用改變自我。
而另一位酷狗音樂主播季彥霖,則更是把唱歌直播風格發揮到極致,4小時的直播中,有3個半小時都是唱歌,這也讓她的直播間聚集了一大批熱愛音樂的粉絲,在酷狗音樂有1.6億人聽過他的作品。「我的直播間裡用戶經常會分享好聽的歌,用戶間會討論,如果我能唱我也會學習,好多歌都是粉絲分享介紹我才知道的。」
一個濃厚的音樂氛圍,讓酷狗上的這些音樂人、歌手有了更自在的直播土壤。陳柯宇不定期的直播,都是和粉絲分享自己的新作品,童珺則能在直播的同時堅持自己做音樂的初心。
音樂人做直播能有什麼收穫?
疫情期間,許多音樂人嘗試了直播形式,勢必會有一部分人對音樂直播產生新的認知,從而長遠地思考直播帶來的價值。
2018年入駐酷狗直播之初,雖然有曾經線下演出及上綜藝積累的粉絲,但童珺在網際網路上的人氣積累還有欠缺。2019年她的一首作品衝上了酷狗TOP500的第二名,讓大量的聽眾湧入了她的直播間,隨後這些聽眾又轉化成了她的粉絲,鞏固了她直播間的熱度,如今,酷狗音樂上已有1.2億人聽過她的作品。
平臺為這些音樂人提供了怎樣的幫助?記者了解,酷狗音樂能夠儘可能地擴大歌曲傳播覆蓋面,讓更多人聽到歌手的作品的同時,再將這些聽眾導流到歌手直播間,讓他們對作品的喜歡落到人上,音樂直播的過程又能再刺激用戶去酷狗音樂聽到歌手的其他作品。這樣一個平臺內部的用戶流動循環,就讓音樂人、歌手有了實際的粉絲增長。
推出了多首網絡爆款歌曲的小倩,入駐酷狗直播5年積累了95萬直播粉絲、114.7萬音樂粉絲,平臺有1.2億人聽過她的歌,數字專輯銷量破90萬張,而這90萬張中就有不少是從直播間賣出的。在酷狗直播中,數字專輯可以以直播打賞禮物的形式出現,如果非常喜歡音樂主播就可以購買其數字專輯作為禮物打賞送出,這也是酷狗直播上一個獨創的互動玩法。
據了解,酷狗很早就發起了音樂+直播模式,在一步步發展中也探索出了一套較為成熟的扶持策略,比如其打造的《酷狗直播首唱會》《聲家班》自製節目,以及每年都舉辦的直播盛典,為許多平臺上的歌手提供了曝光機會。
2019年,酷狗發布了「酷狗星曜計劃」,為音樂人群體提供在音樂創作、作品宣發、人氣推廣、版權管理、渠道變現等多個環節有所助力的「一條龍」專業服務,吸引更多獨立音樂人入駐。陳柯宇在進入酷狗「星曜計劃」後,通過接入直播的方式粉絲增長了近10萬。
近日,酷狗直播上線「雲享樂」系列活動,吸引了李向哲、魏巡、強東玥等歌手加入,在直播間展開一場場豐富熱鬧的線上音樂會。這次疫情「宅經濟」的推動下,「雲復工」給不少傳統產業帶來思考:直播已不僅僅是扮演著「錦上添花」的角色,尤其是當有了一些可借鑑的成功案例後,人們對於「雲直播」的嘗試或許會越來越多,或許也會帶來一些新業態、新模式的深度轉型,為未來的消費場景拓寬空間。
來源: 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