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漸迷失的世界——日本電影《記我的母親》

2021-02-21 國產動畫幫

有沒有刻骨銘心這回事,對於老年痴呆症的患者來說,答案恐怕是否定的。面對熟悉的房屋、街道甚至親人都不復記憶,更遑論生活中其他來來去去的人與事。看日本電影《記我的母親》,通過影像,去感知一個老人漸漸迷失的世界,體悟她的家人的無奈與痛惜,同時,也令人自然地思考遺忘的本質。


  影片改編自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的自傳體小說《我的母親手記》,擷取作家伊上洪作的母親最後十年的生活片斷,以極為克制的畫面與豐富的細節描寫,表現了伊上家三代人之間難以割捨的情感。


既令人煩躁,又令人神傷


  作家伊上洪作的父親去世之後,家人發現母親雖然身體很好,記憶力卻逐漸衰退。就像有一隻無形的橡皮擦,把母親生活的痕跡慢慢擦去。「拿橡皮擦的是老衰,教人無可奈何的老衰。它將母親數十年的人生之線,從最近的地方逐漸擦拭一空。」


  母親常常無數次地重複說一件事,如若有人提醒她已說過,她會顯出茫然神色。比如「我」從東京去老家看她,一見面她就會問一個問題:路上有沒有塞車。老演員樹木希林飾演的母親,臉上的迷茫神色有時讓人絕望。她像一個老人又像一個孩子。她忘記了美國回來的舅舅,忘記了來訪的客人。「沒有被爸爸愛的記憶,也忘記了愛著爸爸的記憶。被爸爸苛待的記憶也忘記了。」對一個母親來說,最割捨不了的孩子,也漸漸從記憶裡消失。在井上靖的書裡,主人公的弟弟說:「為人子女的總會覺得,父母至少不會把自己給忘了吧,這樣想未免太理所當然啦。」母親把長年照顧自己的長女志賀子當成傭人。一直最善待奶奶的孫女琴子,也被母親惹惱,說出負氣的話「我要跟奶奶絕交。」母親卻一邊吃著東西,一邊脫口而出:「我也要跟你bye bye。」臉上滿不在乎的神情,真是「既令人煩躁,又令人神傷。」


  慈愛、溫柔的母親不知失落在什麼地方了。親情、愛情,都無法阻止她迷失的腳步。影片中,她有時撿拾著落葉,口中喃喃自語,專注的神情仿佛不再在意世間任何事情。「她專心傾聽庭院草叢中秋蟲叫聲的側臉,有種難以形容的沉靜,讓人深受感動。」

部分故障的機器

擦除母親記憶的橡皮擦好像是有選擇性的。在母親不斷重複的話語中,有少年時愛慕過的叫做俊馬的早逝少年,卻沒有相伴一生的父親;有不離身的「香奠帳」,以便回送別人禮金;有生活一輩子的故鄉伊豆,只要離開就不斷狂躁地要求回去的地方;還有洪作少年時寫作的詩歌;一定要前往的海邊;最重要的是那個尋找小小海峽的男孩子洪作的身影。也許,年幼「被母親拋棄」而在心中留下心靈創傷的暢銷作家伊上洪作,與「拋棄兒子」的母親,心中的傷痛是一樣的。他們在十年的時間裡尋找最初的原因與最後的諒解。但是,所有的一切,不過是猜測,因為,母親已經無法表達。


  井上靖說:「觀察母親的狀況,確實像一臺壞掉的機器。不是生病,而是部分故障。因為不是全壞,壞掉的只是一部分,還有其他部分尚稱完好……」沒人知道為何壞掉的是「這一部分」,而不是「那一部分」。「看看古老寺院的柱子就知道了,時間一久,材質比較鬆軟的部分會消磨凹陷,只剩下比較堅實的紋理留下來。人差不多也是這樣吧,歡樂的記憶逐漸模糊,那些痛苦煩惱倒記得清清楚楚。」


  客觀地說,母親十年的變化,基本上符合老年痴呆症的病程:早期的遠期記憶喪失,中期的遠近記憶都淡薄,晚期的全然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無人可把握她心中的世界。遺忘的進程是緩慢的,忘卻的內容是有選擇性的,但遺忘的按鈕一旦按下,便是不可撤除的命令,無論被忘卻的曾是多麼重要的人與事。


無法知悉的世界

哪些記憶被鎖定,最終留存下來,是一個謎。留存下來的記憶在唱機上循環播放,到哪一天會戛然而止,也是一個謎。就像母親有一天終於不再提起俊馬,那個留在母親最初記憶裡的男孩也消失在汪洋之海中。


  在那片汪洋之中,留存什麼,以何種方式運轉,無人得知。所以,當母親晚上打著手電筒從一個屋子轉到另一個屋子,沒有人知道她在尋找什麼。洪作的妹妹桑子描述道:「(母親)怎麼看都覺得是一縷幽魂在那裡飄蕩。說是飄蕩,並不像被風吹著四處飄,更像是被一個什麼東西推著走。」「推著走」的那個「推力」究竟是什麼?在母親的世界裡,會不會另有一種秩序或者法則?那已完全是不可得知的另一個世界的秘密。


  有一天,母親對洪作說:「以前每天在那邊寫東西的人死了。」而那個寫東西的人,正是洪作自己。因此,井上靖推測說:「母親會不會正處於狀態感覺之中?」在那個狀態裡,她感覺到早晨的因素,便認為是早晨;感覺到黃昏的因素,便認為是黃昏。而這個早晨與黃昏,與現實世界裡的時間無關。母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那無疑是一個對別人而言不存在而只有母親自己一個人存在的世界。那是母親依據自己的感覺,截取現實的片段,然後重組而成的世界。」


  至此,母親與親人間隔出一道深深鴻溝,鴻溝上唯一的橋梁,是體諒、反思、理解與放棄,當然,還有情感。母親早已走過橋梁,她不再返程,家人在追趕的途中,沿著迷失的母親的去路,漸漸找到各自的路。


  影片結束於母親的葬禮,寧靜的氣氛裡,家人再一次聚首。葬禮是終止,也是開始。洪作與女兒間緊繃的關係漸漸鬆弛,對母親的「拋棄自己」的怨意早已散去。哀傷的家人們顯然也有了更溫暖的嚮往。

  無論是否患有老年痴呆症,遺忘都是必然,但沒有遺忘也就沒有牢記。相比原作,影片更重視情節的集中與情感的張力,井上靖的文字則更指向生活的厚重與現實的蒼涼。

相關焦點

  • 【物外影迷俱樂部】記我的母親
    11月的五部電影,講述平凡人的夢想、親情、幸福與孤單。一如你我的故事,人生寫照。放映時間:11月16日,19:00放映地點:物外書店—階梯講堂《記我的母親》20世紀50年代末,已成為暢銷作家的伊上洪作百忙之中回到湯島老家探望年邁的雙親。
  • 在日本的迷失與安寧——記若草山燒山
    這次旅行,深深發現我和薦薦不適合做觀光客,尤其在人多的大城市,我們有一種很荒唐的迷失感,之前看過一部電影叫《迷失東京》,那種迷失與我們所感受的是一樣的
  • 勵志電影《記我的母親》觀後感
    題記:老舍說:「人,即使活到八九十歲,有母親便可以多少還有點孩子氣。如今,我就是那無根的花,看到、聽到、說到母親,我就會心痛,這篇文章在我多次猶豫才決定寫出來。寫,難過;不寫,也難過。唉,有什麼辦法呢?唯有淚流一遍一遍。 【母子隔閡】 關於母親、母愛的東西,我不敢輕易面對,因為怕痛。可朋友給我推薦日本電影《記我的母親》,我還是去看了。日本伊豆。雨一直下。年幼的伊上洪作站在屋簷下面。
  • 影片《記我的母親》裡的母親
    多年前看《記我的母親》,關注沒有電腦的年代裡作家的書寫、滿屋子的書和那個年代一大家子人的熱熱鬧鬧。
  • 周四電影之夜|第二期《迷失東京》
    本期影片《迷失東京》,不要讓寂寞迷失你我的心。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寂寞依舊心卻不在迷失。當愛情從婚姻中退場,當激情從生活中消失,當信念從生命裡消亡,寂寞如影隨行無處安放,我們迷失在這迷宮般的城市裡,找不到存在的意義……我們眼中的世界,是否每個人看到的都不同?我們思想的世界,是否每個人都在堅守一座孤獨的城堡。
  • 交流的困境——《迷失東京》
    影片的前半部分,夏洛特在和朋友的通話中說,「我今天去了寺院,那裡有很多和尚,他們在誦經,我卻沒什麼感覺,我不知道……我甚至去學了插花……」夏洛特對於日本文化的了解尚未深入,在精神層面的感知失敗後,她陷入了在異鄉更深刻的孤獨。這是文化定勢的一種體現,在「寺廟」、「插花」這些常見的日本符號之中,「日本」是已經被定義了的,而夏洛特過於簡單的接觸會註定使她在文化定勢中的預期失敗,從而產生挫敗感,導致迷失。
  • 推薦日本知名心理學家,哲學家岸見一郎新作《請你迷失在我身旁》
    今天看了一本好書「那天晚上,我在車站前的咖啡屋喝了咖啡。」「母親在等著,但是我就是不想回家。」不知道是不是這種還不想回家的心情讓母親感應到了,不知道母親是不是覺得不能讓女兒這麼辛苦,第二天早上,母親離世了……」日本知名作家,心理學家,哲學家岸見一郎寫過《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阿德勒心理學入門》等多部暢銷作品在最新的一本心理學新作《被討厭的勇氣》裡寫到這麼一個關於一個作家的遺憾事。
  • 《迷失:消失的女人》不同的母親,相同的母愛!
    微信資源同步更新:這有兩個深井冰(zylgsjb)---------------------分割線-------------------------------韓國懸疑犯罪電影已經逐漸形成自己的模式,就像國內八點檔電視劇跳脫不開小三撕逼、婆媳戰爭等等幾個常用的槽點一樣,」復仇「就成了此類電影中最常見的一個套路。
  • 《我的母親手記》失憶母親的最後十年
    提起日本文壇巨匠井上靖,人們會想到那些傑作的歷史小說作品,如《天平之甍》《敦煌》《樓蘭》《孔子》等。作為日本當代著名的歷史小說家,井上靖在近半個世紀的文學生涯中,創作了大量享譽世界文壇的歷史小說作品。
  • 電影 與母親一起看的10部電影
    1989年,阿歷克斯上街遊行被捕,母親目睹了這一幕,心臟病發暈倒過去,不省人事了好一段時間。 當她醒來,她熟悉的國家已經改變——柏林圍牆推倒,民主德國的社會主義也隨之瓦解。 醫生說,克裡斯蒂娜不能再受刺激了。於是兒子想方設法營造一個過往的世界給母親。母親因此得以活在過去的民主德國裡:包括鄰居的衣飾,電視的新聞,換成蘇聯食品的罐頭。然而,阿歷克斯用心良苦不可能掩飾龐大的現實世界。
  • 走進電影世界——《地心歷險記2》
    我是給大家帶來快樂的小編。上期給大家說了《地心歷險記》,這期當然是帶大家走進《地心歷險記2》的世界。我也不跟大家嘮叨了,進主題!地心歷險記2:神秘島》(Journey 2: The Mysterious Island)是布拉德·佩頓執導的動作冒險電影,為2008年電影《地心歷險記》的續集,影片改編自科幻大師儒勒·凡爾納的經典小說《神秘島》,由道恩·強森、喬什·哈切森聯袂主演,於2012年2月10日在美國上映。
  • 日本十大最好看的動漫電影——千與千尋
    《千與千尋》於2001年7月20日在日本上映。講述一個十歲的小女孩與父母一同迷失,最後通過尋找,找到來處的故事。因此千尋這個角色正是上述這「迷失的一代」的代表。宮崎駿想通過這個講述千尋迷失的故事告訴當時的日本人在迷失中如何尋找與回歸。
  • 電影《男孩與世界》精彩影評及觀看資源
    小男孩不忍母親傷心,踏上尋父的大冒險旅程。沿途光怪陸離的人事,城鄉風景,媒體,貪婪嘴臉的美國老闆與壓榨扁瘦得勞動者,美麗又悲傷的世界景象。 下面是收集網友觀看《男孩與世界》電影的精彩評論電影觀看地址:關注本公眾號後留言「電影資源」,可自動獲得該電影觀看影評一:2014年的最後一天,我看了(男孩和世界)這部今年口碑最好的巴西動畫片,簡單的筆調,炫麗的色彩,獨特的畫風,與日本動漫完全不同,卻依然動人,殘酷的世界,永恆的孤獨,無奈的人生,當那個平凡的男孩,離開家去尋找父親的時候
  • 日本|迷失東京
    我開心就好決定去日本就是臨行前5天作的決定,想要訂位日本餐廳不太來得及,而且很多店僅接受電話預定,還要會說日語,太麻煩。於是就找了些一直想吃並可以直接官網預定的餐廳。剛好幾家Robuchon旗下的餐廳都開在六本木山,而L'Atelier de Joel Robuchon又是最適合一個人來吃的。
  • 母親節丨十部可以與母親一起看的電影
    和媽媽一起看電影,也是不錯的選擇!如果還沒選好看哪部,以下電影,是網友推薦的適合和媽媽一起看的十部電影,可以供大家選擇。1、菲洛梅娜 Philomena (2013)1989年,阿歷克斯上街遊行被捕,母親目睹了這一幕,心臟病發暈倒過去,不省人事了好一段時間。 當她醒來,她熟悉的國家已經改變——柏林圍牆推倒,民主德國的社會主義也隨之瓦解。 醫生說,克裡斯蒂娜不能再受刺激了。於是兒子想方設法營造一個過往的世界給母親。母親因此得以活在過去的民主德國裡:包括鄰居的衣飾,電視的新聞,換成蘇聯食品的罐頭。然而,阿歷克斯用心良苦不可能掩飾龐大的現實世界。
  • 日本迷失森林之謎?進去就出不來了?
    你知道有一片不大不小除了美麗之外平平無奇的森林,進入者會迷失其中最後自殺的奇怪現象嗎?今天帶大家了解了解這駭人聽聞的日本自殺森林。在日本著名的富士山腳下有著一片美到令人窒息的森林,面積大約3000公頃左右,森林裡面風景優美,景色怡人,每逢春暖花開之際更是給這優美的景色更添上了一些風採,遊客們無不被這美麗的吸引住目光,這時候導遊們都會及時的打斷你的目光,並和你說明這詭異森林的恐怖,是真正的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的地方,但是如果你沒忍住自己掉隊進入其中一睹風採,那麼很可能真的迷失其中再也出不來了。
  • 《解語花》傳統和流行,迷失與自我
    鄭素麗是一個可憐同時又是極度迷失自我的人。雖然是在歷史的大背景下,但從這部電影中我沒有看到女主的民族情懷。如果忘了民族仇恨這種,如果她肯回頭局長會是她最好的歸宿。素麗的天賦從小就得到妓生學院的認可,在各種豔羨肯定的眼光下成長,同時又有青梅竹馬的陪伴,她是快樂的無憂無慮的。
  • 十部可以與母親一起看的電影.
    作為影迷,與母親一道看部電影也是很好的選擇,你有沒有相應的打算呢?如果還沒選好,以下這些電影,可能也是你的備選之一。備選影片皆來自昨天微博網友們的回覆,我做了簡單的挑選,希望你們會喜歡。1989年,阿歷克斯上街遊行被捕,母親目睹了這一幕,心臟病發暈倒過去,不省人事了好一段時間。 當她醒來,她熟悉的國家已經改變——柏林圍牆推倒,民主德國的社會主義也隨之瓦解。 醫生說,克裡斯蒂娜不能再受刺激了。於是兒子想方設法營造一個過往的世界給母親。母親因此得以活在過去的民主德國裡:包括鄰居的衣飾,電視的新聞,換成蘇聯食品的罐頭。然而,阿歷克斯用心良苦不可能掩飾龐大的現實世界。
  • 跟著電影去旅行——在迷失的東京,相遇美麗的邂逅
    作為日本的首都,東京的每一天都有著不同的變化,跟隨著《迷失東京》的步伐!去了解一下這座美麗的城市吧。東京是一座充滿活力和時代感的城市,它總是走在流行的最前線。流行音樂、偶像電視劇、Walkman、MD、手機、化妝品、電子遊戲、厚底鞋以及前衛的化妝、這一切年輕人的最愛,都從這裡開始。 銀座、新宿、池袋、澀谷這些東京最繁華地區的地名,成為時尚年輕人心目中聖經寶典般的名字。
  • <迷失東京>丨無處不在的寂寞 請不要迷失你自己
    不是第一次看《迷失東京Lost in Translation》 。第一次看是剛畢業的待業青年,霓虹異國,寡姐寂寞,默裡叔蒼白眼神,我都沒看懂。,兩個八竿子打不著的美國人在日本東京相遇了。同時,我也承受著來自電影家族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