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的意思是在說什麼呢(看後豁然開朗)

2021-03-05 佛學心理

佛教的法門,因材施教,總是隨順著對方的根機、個性和情境,而給予各種不同的教化,所以才說「法門無量」。

陳履安先生問說:「在生活中,會有恐懼不安的情緒出現,該如何?」 在這裡,我們可以將「恐懼不安」廣泛的當成是一切「苦惱掛礙」來看。對於這一個概括性的問題,竹清嘉措仁波切回答說:「時時提醒自己,一切一切都是夢。」講得很白話,卻又很容易讓人聽過就算了,更別說「受用」了,是不是呢?我們如果把這一句話,拿來當成是「出迷覺醒,離苦得樂」的學佛法要的話,事實上,也是相當親切、並且是非常實用的;當然,這可能要我們對於這一句話的真正內涵,能夠明白得很透徹了,然後才會加以讚嘆、珍惜和受用無窮吧。

首先,我們應該要先來了解「夢喻」的內涵是什麼?在佛教裡,時常被拿來做為比喻的,大概就是「夢」了;最有名的,就如金剛經所說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那麼,「夢」的意思是在說什麼呢?我們可以從下列三點的內涵來做了解。

內涵一:睡著了之後才會作夢

請問:「在什麼時候,我們才會作夢呢?」

回答如下:「在已經睡著了的時候。」

這一個夢喻的內涵,是在告訴我們說:「當前這一些恐懼不安的心理情緒,它們為什麼會生起呢?喔!原來是因為心靈已經陷入痴迷的執著狀態了,例如陷入對立、我執的狀態;或者是說心智已經受到障礙的緣故,例如受到忌妒、傲慢的障礙。」 所以,當有人在提醒我們說「一切一切都是夢」的時候,就等於是在教導我們:「趕快從痴迷的觀念中甦醒過來吧,不要再一直受到慣性反應的支配與控制了。」 是的!當我們在願意受教之後,「心智」一旦明亮了起來,而不再一直痴迷在「想要」的執取和「需要」的貪慾中、不再受制於慣性反應的支配時,那一些恐懼不安的苦惱情緒,自然就會有如「風停浪息」一般的消失了。

請問:「您如果能夠認清這樣的真相之後,對自己的人生來說,又有什麼建設價值呢?」

回答如下:「從此以後,每當自心又在生起負面情緒時,比如恐懼不安、憤恨惱怒……等等。您將學會看向自己內心深處的痴迷觀念與慣性反應,這才是我們所應該要檢討與降伏的地方。」

內涵二:夢並不是「實有存在」的現象

當有人剛從噩夢中驚醒過來的時候,他最時常會說的一句話就是:「好裡加在,那只是一場夢而已。」 其中,就是在意味著說:「夢境,畢竟是不實在的、它並不是實際存在的一種東西。」

這一個夢喻的內涵,是在告訴我們說:「當前所生起的恐懼感、或是任何不安的情緒,雖然說,它們是很明顯的發生在當前,而可以被感受得到;但是呢?在實際的觀察中,它們畢竟都還是屬於『空無實性』的呈現!」

為什麼說它們是屬於「空無實性」的呈現呢?

回答如下:「因為當前這一些恐懼不安的心理現象,它們的出現,純粹是由一時因緣條件的內外配合而生起的;所以,當內在的「 因 (觀念、意見、主張)」或外在的「緣(人情事物的塵境條件)」一旦發生變化的時候,當前的這一些心理現象,也必然就會從生起、轉變而終將消失掉。以上『緣生緣滅』的事實,正是它們為什麼會被說成是『空無實性』的原因。」

凡是「緣生(因緣和合而生起的)」的,必然是註定會「緣滅(隨著因緣變化而消滅)」 的。毫無疑問的,恐懼不安的苦惱情緒,當然也是屬於「緣生緣滅」的生滅現象,所以才說它性是「空無實」的。以上的內涵,如果用佛教專有的名詞來講的話,就叫做「緣起性空」,又說「相有性無」。因此,當有人在提醒我們說「一切一切都是夢」的時候,我們自己就應該要透徹的明白說:「當前這一切的現象,不僅是外在的處境,也包括內在的思想活動和情緒感受在內,它們全然都是屬於『緣生緣滅』而『空無實性』的生滅現象;畢竟就如同是『夢』一般的『不實在』。」 是的!我們如果有具足以上「夢觀」的基本智慧了,那麼,當自心正陷在恐懼不安、憂慮苦惱的情緒狀態時,就能夠及時的警覺而提醒自己說:「現前當下,這一些情緒,畢竟是屬於『緣起性空』的生滅現象,它們必然是『一定會變化、一直在流動』的!」也就是說,它們根本就不會常駐不變的存在著,它們終將都會隨緣的消散掉。」

經過了以上的「自我提醒(覺觀)」,於是,你將可以親自的得到證實而發現說:「隨著『夢觀』心智的提醒程度,那一些恐懼不安的情緒,將會恰如其分的得到自然的釋放、平息或化解;同時,內在的平靜與松坦,也將可以逐漸的被體驗得到。」

內涵三:夢中一切境界的呈現,全體都是由「夢心」所變現

在夢境裡,有自己、有別人、有山河大地,還有各種的事情和愛恨喜憂在發生。請問,這一切自他內外的境界,它們到底是從何而來的呢?喔,原來都是來自於「夢心本身」的變化,全都是夢心自己在自導自演、在自作自受。在夢中,我們都很實在的「當真」在經驗著;直到醒過來時,才能知道那是一場 「自心在戲弄自己」的夢幻遊戲,是不是呢?

這一個夢喻的內涵,是在告訴我們說:「當前我們所經驗到的這一些恐懼不安的苦惱情緒,它們純粹是來自於我們自己主觀的心意在自導自演和自作自受。」 所以,當有人在提醒我們「一切一切都是夢」的時候,其中有一個內涵,就是在告訴我們說:「外界客觀現象的『染淨、美醜或好壞』,其實是依於各自主觀的分別所投射出來的!原來,並不是外在的對象在造成我們的恐懼不安;真正的主因,其實還是來自於內在執著與習氣的本身。」例如說,當我們的心意正充滿著怒氣或恨意的時候,整個世界就會被我們經驗成為很令人討厭的醜惡,怎麼看就是不順眼;而當心意是溫和柔軟的時候,你的世界就會顯出恰如其分的美好。甚至,當你了知身心的空性本質,而能夠放下執著的時候,那麼,你所在經驗到的世界,將會是本然清淨的。

身心世界的一切內外現象,都是依於心靈的感知而顯現的、也都是依於念想的作用而展開的,所以才說「一心一世界」;而現象界的本身,究竟會具有多少令人苦樂的影響力呢?這無非都是由各自的主觀見解在做決定的,所以才說「自導自演、自作自受」。恐懼不安的這一些心理現象,也是如此。關於「夢喻」的三種內涵,我們就暫且談到這裡。

現在,我們再來把它們做一下結論。

當有人在提醒我們說「一切一切都是夢」的時候,其實就是要告訴我們以下三點的事實:

1、任何負面情緒的生起,都是由灰暗的觀念、或是染濁的慣性反應所造成的結果。所以要學會觀察自心的執著觀念和慣性反應,而不要一昧的怪罪外在的人情事物在影響我們;於是,你才能夠真正的找到了「情緒障礙」的根本病因,並且,主動又積極的加以對治。

2、情緒的本身,從生起、變化到消滅的過程,都是屬於「緣生緣滅」而「空無實性、了無自性」的無常現象。所以要能夠透徹它們是屬於「緣起性空」的真相,而不應當一直把它們當成是「實有的」、或是誤會成為是「我」和「我的」在看待。

3、情緒的由來,都是源於個人內在主觀的自導自演和自作自受。所以,隨著內在主觀的觀念、成見和定義在逐漸放舍的同時,客觀的世間和境遇,將會恰如其分的被經驗在「本無擾亂」與「本然清淨」中。大家只要能夠透徹以上「夢喻」所說的三點內涵,相信都必能同意說:「日常生活中的恐懼不安,在『一切一切都是夢』的覺觀當中,確定是可以被消除於當下的。」

竹清嘉措仁波切這一段精妙的法要,除了「一切一切都是夢」之外,還有另一個重點,就是「時時提醒自己」,我們就簡要的用下列的一段話來說明與結尾。

對於「夢喻」的內涵,在已經有所明白之後,每當自心又陷在情緒障礙中打轉的時候,就記得要「提醒自己」說:「一切一切都是夢!」 相信說,或多或少、或深或淺的,都會體驗到情緒被解脫的平靜、松坦與開朗。而當「提醒自己」的工夫,已經運用得愈來愈自然、愈來愈平常而「時時」的程度,其實,也就是「念念如是、正念分明」而得到覺醒的證悟了。

(新朋友)點擊標題下面藍色的「佛學心理」即可關注

(老朋友)點擊右上角按鈕,分享到朋友圈


相關焦點

  • 日本人在說「やばい」的時候,他們到底在說什麼?
    那麼「やばい」這個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當日本人在說「やばい」的時候,他們到底在說什麼呢?「やば」的漢字寫作「厄場」,最早出現在江戶時代後期,作為盜賊之間的隱語,用於代指「看守」「監獄」。也就是說「やば」在江戶時代,是一句黑話。
  • 日本年輕人常說的「やばい」到底是什麼意思?
    相信喜歡在日劇動畫的小夥伴經常會聽到「やばい」這個詞。日本的年輕人也經常把這個詞掛在嘴邊。那麼「やばい」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當日本人說「やばい」的時候,他們到底在說什麼呢?「やばい」是形容動詞「やば」的形容詞化。「やば」的漢字寫作「厄場」,原先是在江戶時代作為盜賊之間的黑話,代指「看守」「監獄」的意思,是在盜賊等即將被抓的危險時刻使用的。所以,在一開始,「やばい」表示的是「危險」「身處險境」等處境不太妙的情況,可譯為「糟糕,不妙」。
  • 日本人在說「やばい」的時候,他們到底在說什麼?丨日語學習
    那麼「やばい」這個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當日本人在說「やばい」的時候,他們到底在說什麼呢?「やば」的漢字寫作「厄場」,最早出現在江戶時代後期,作為盜賊之間的隱語,用於代指「看守」「監獄」。也就是說「やば」在江戶時代,是一句黑話。
  • 逗我呢?《神探夏洛克》的「中文梗」竟然是這個意思...
    為了支持票房,特意帶了三個壯漢一起看(其實是怕一個人容易看漏細節)這個梗又是什麼意思?在之前的採訪中,主創魔法特表示:為了答謝中國劇迷催劇,推進進程,電影裡會有一條專為中國觀眾準備的線索,只有看得懂中文的人才能Get到它的Point。
  • 當日本人說「邪魔」的時候,他們到底在說什麼?
    「邪魔」讀作「じゃま」,懂日語的小夥伴們一定不陌生,但是對於日語小白來說,看到「邪魔」這個詞,可能會覺得中二感滿滿。
  • 當日本人說「おっす」時,他們到底在說什麼
    喜歡看動漫或者熱血青春劇的小夥伴們,應該在劇中聽到過「オッス」這個詞吧。聽起來很爽快,很有氣勢!
  • 淺析「寶可夢」系列所塑造的「後匱乏」型社會
    編者註:「後匱乏(Post-scarcity)」是一種迄今為止尚未實現的社會。在這種社會裡,商品、服務、資訊都非常充足,且可以被人們無償佔有,貨幣也將不復存在,人們無需付出任何勞動即可獲取日常用品和其它產品。
  • 「無始劫」的這個「無始」是什麼意思呢?(宣化上人)
    說這個「無始」,一般人所講的這個「無始」,就是沒有一個開始,沒有一個終了,是從無始劫以來,沒有開始那個劫以來;沒有開始那個劫,所以也就沒有終了那個劫。說來說去,這個「無始」是個什麼呢?「無終」是個什麼呢?就是我們人人都認識那個字,在英文就叫○ ( zero ),在中文就叫○ ( 零 )。
  • 「殭屍」四起,都怪「精靈寶可夢」
    在全球已開放「寶可夢」的地區群眾們都瘋了,有怪物之處「殭屍」四起,就怕咱也就快了! 簡單說一下這個遊戲由來,說出來大家都知道,主角就是「神奇寶貝」或者叫「口袋怪物」。這個1997年開始上映的動畫,估計90後,幾乎人人耳熟能詳,其實這個動畫改編自1996年日本發行的Game Boy角色扮演遊戲。現在統一正名為「精靈寶可夢」,這個名字來自英文翻譯Pocket Monsters(譯:口袋怪物),但英文的正式名字叫Pokémon。
  • 日文「喧譁」竟不是大聲說話的意思?4個吵架時常用的日本漢字
    想要更了解日本網友們在網絡說什麼,就看看這一篇!小編整理了日本網路論壇、 社群軟體中,常見的4個日語漢字,包括「炎上」、「皮肉」、「喧譁」與「惡口」,接下來幫大家一一說明這些單字的意思與用法!▋日本網絡上常見的「炎上」是什麼意思?「炎上enjō」光看字面,就能知道與火有關!它原本是指火焰熊熊燃燒的意思,例如大型建築物發生的火災。像是1958年的日本電影《炎上》,就是改編自火燒金閣寺事件。
  • 中國女人的「總裁太太」夢
    對很多男人來說,「娶妻要娶賢」的真正意思是:沒有這男的他老婆啥也不是,要求她唯命是從很公平啊。女人的的生活條件社會地位若都是男人給得,他的錢憑什麼換不來她的女德?說來說去,說的都是一個意思:「男人對女人的價值,在於他能夠並且願意給女人多少錢」。女性對自己的價值定位都是如此,怎麼可能指望男人有什麼改變?完全可以預測,短期內中國婚戀市場的格局絕無可能改變,「兩女為有錢有權男互撕」的戲碼還會繼續上演。
  • 車諾比--「我不知道該說什麼,關於死亡還是愛情」
    是訪談式的紀實文學,記錄的是「車諾比核災難事件」。「HBO官方海報」「劇照 爆炸現場」正如「紐約時報」的評價,「每一頁都是奇異而殘忍的故事,就像那些殘留在倖存者身上的輻射「劇照 去醫院尋找消防員丈夫的妻子」最早到達現場的消防員妻子,目睹了丈夫14天內潰爛到不成人形。
  • 當日本人說「さすが」時,他們究竟在說什麼?
    」「すごい」的,誇起人來真是厲害得很。在日劇或日綜中,還經常見的一個誇人用語就是「さすが」。那麼,對於該詞,你真的了解嗎?「さすが」主要有兩個詞性,一是形容動詞,二是副詞。下面就該詞語的具體使用和大家一起學習下。 形容動詞:厲害,不愧是大家平時使用較多的就是該意思,表示認可評價和期待的某事實,表示真心佩服的意思。
  • 日本郵局常見的「切手」與「葉書」是什麼意思?郵局常用漢字解析
    日本郵局你可以看到很多漢字的日文單字,像是「切手」、「葉書」、「手紙」、「書留」、「封筒」……從字面上很難看出是什麼意思。這次小編就要介紹郵局常見的漢字單字,下次去寄東西回國時,就不怕看不懂啦!▋日本郵局很常見!10個必背單字有哪些?
  • 當日本人說「上手」的時候,他們到底在說什麼?
    最常見的讀法是「じょうず」③,譯為「擅長」。與「下手」(へた)②互為反義詞。/果然ano醬不止很有演技,還有帥氣的一面呢。絵えは描えがかないとどんどん下手へたになるよ。/經常不畫的話,就會畫得越來越差喲。
  • 比如「讀空氣」是啥意思?
    日本人常說「讀空氣」是很重要的能力,但空氣明明是用來呼吸的,到底要怎麼讀呢?日劇裡常有人用「屁股輕」來罵人,指的又是什麼意思?日文的「空気」指的是氣氛。為了不尷尬,需要「判讀」現場狀況、配合氣氛說話,所以才會成為「讀空氣」。讀空氣的意思相當於成語裡的「察言觀色」。日本社會的「團體」意識很重,要注意不能特異獨行、不影響到旁人,都非常需要「讀空氣」的能力。
  • 「暗黑郭雪芙」卸妝後,結果我不忍看
    長按二維碼點選(識別圖中二維碼)人啊對任何事都別太追究就抵啦,有時候傻傻活著比較幸福,就算哪天你被賣掉還高高興興的替對方數鈔票,至少你是開心的,所以我今天要介紹的「暗黑界郭雪芙」鈴村愛裡(鈴村あいり),酸酸們看看美圖後,喜歡就去下載吧,不要繼續研究下去了,反正啊,片商那些設定,像是不是處女啊、今年幾歲啊沒一個可信的,追究何必呢?
  • 「の」除了表示「的」,還有這些意思!
    我們不自覺地把「の」當成中文「的」的意思,但是呢,它除了「的」的翻譯意思,還有其他不同的意思。今天呢,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吧~一、格助詞「の」作為格助詞的の,一般接在體言(日語中具有實質或形式上的意思的獨立詞,沒有活用,主要包括名詞、代詞、數詞)和某些助詞後,構成定語或定語從句的主語。
  • 【小科普】寶可夢對戰「分級規則」那些事兒
    ▼最近我跟群裡的小夥伴約戰6v6單打的時候遇到了點小問題,那就是:「臥槽!你怎麼帶費洛美螂啊?!太JB賴了」※ 對戰視頻在下面,這辣雞文章就直接跳過吧!這TM就尷尬了,由於玩對戰地點的模式比較多,對於6v6單打對戰還不是特別熟悉,雖然之前也知道有分級這麼個概念,所以今天抱著漲姿勢的心態,跟大家討論一下「分級規則」那些事兒~▼
  • 從「陳修澤」到「陳荒」,從「那我懂你意思了」到「脆弱少女組」
    在「無穹俱樂部」發過那麼多樂隊,竟然從來沒有在自己的個號上發過一個。誰又能想得到呢,第一次在「午夜傷心招待所」寫樂隊,竟然是為了蹭熱點。 你們都知道了吧,陳荒和趙謬離婚了。昨晚睡前,朋友圈鋪天蓋地的被這樣一則消息席捲而過,十之八九都附著那首《我知道我失去你了》。感慨嗎?惋惜嗎?為之難過嗎?擔心脆弱少女組會如當初的那我懂你意思了一樣解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