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市這條人行橫道正對綠化帶,人難走,草被踩,規劃有問題

2020-12-22 澎湃新聞

呼市這條人行橫道正對綠化帶,人難走,草被踩,規劃有問題

2020-12-16 16: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原創 孟凡 內蒙古晨報

「這是啥設計?斑馬線一頭緊挨著綠化帶,行人過馬路,需要踩著綠化帶過去。」近日,有呼和浩特市民向晨報融媒記者反映,玉泉區昭君路與濟民巷交會處南面,呼和浩特市第二十七中學門口人行橫道的一端連著綠化帶,學生們過馬路時既容易擁堵,又踩踏了綠化帶,還存在諸多安全隱患。

日前,晨報融媒記者來到呼和浩特市第二十七中學門口看到,市民反映有「問題」的人行橫道正對綠化帶,綠化帶上留有約1米的水泥路,且水泥路上還裝有路燈,學生們過馬路時,大多直接從綠化帶踩踏而過,草叢裡已經被踩出一個缺口,而學生集中過馬路時也會在此處造成擁堵。

11月30日,晨報融媒記者來到呼和浩特市園林建設服務中心,綠化科王科長告訴記者:「呼和浩特其他路段此前也有過同樣的情況,都是通過多個部門協調解決的,出現人行橫道正對綠化帶的情況,是由於在人行道劃線時,沒有提前與相關部門協調。」

王科長表示,綠化帶在很久之前就已建成,但周邊的建築一直是變化的,所以出現這種人行道正對綠化道的情況,是不科學的布局,需要多部門進行協調重新科學規劃布局。

隨後,晨報融媒記者聯繫到玉泉區住建局園林綠化管理所,一位馬姓負責人表示:「昭君路周邊綠化帶是在呼和浩特市第二十七中學之前修好的,而且人行橫道劃線前,綠化帶就存在,現在解決人行橫道正對綠化帶這個問題,需要聯合多部門協商,將情況規劃溝通形成項目,在年底匯報到明年的便民措施計劃中,統一進行改造布局。呼和浩特市第二十七中學校門口對面的綠化帶問題,會在年底同其他問題一起匯總提交並解決。」

線索徵集:內蒙古晨報現面向社會各界朋友徵集新聞線索,熱烈歡迎大家撥打本報新聞熱線18047123456,分享您身邊的新聞。

來源:內蒙古晨報記者:劉鑫 實習記者:孟凡

原標題:《呼市這條人行橫道正對綠化帶,人難走,草被踩,規劃有問題》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吳亦凡「踩」著綠化帶遛鵝是不是不道德?
    >吳亦凡能想到鵝把綠化帶草吃完了怎麼辦?卻想不到自己正在腳踩綠化帶嗎?」所以,吳亦凡「踩」著綠化帶遛鵝的行為是不是不道德?綠化帶本是用來美化城市環境的,小夥伴們日常出行路邊都能看到很多綠化帶,無論是外面還是自家小區內,大部分人都不會踩它。可吳亦凡為了遛鵝做的這個舉動,仔細想想確實可圈可點。
  • [分享]智能動態人行橫道資料下載
    為此,工程師們絞盡腦汁,研發出了很多具備黑科技的過街技能。 ◆最早是英國人在2014將人行道與智能科技相結合做出了智能人行道。  這條人行橫道名為Starling Crossing 由完全防水、並且可以感知壓力的LED面板組成。並且配備有攝像監控用來採集道路數據,並將這些數據發送至電腦系統。這樣,它就能自動識別行人和自行車以及汽車,並計算出他們的位置和速度,根據這些提前判斷出他們的運動路線。
  • 天橋下修人行橫道市民難理解 深圳有關部門作出回應
    近日,有市民反映,南山區東濱路南山黨校公交站修了一座人行天橋,但人行天橋幾乎無人行走,如同虛設。而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是,離人行天橋幾十米處,設有有斑馬線的人行橫道。早晚高峰期的時候,過往車輛多,行人紛紛在此過馬路,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 城市規劃,「多需共融」才能溫暖宜居
    (環球時報)在視頻中可以看到加設隔離欄後人行道狹窄,行人無法並行,甚至一整條盲道都被擱在停車場裡,給行人帶來極大的不便。如今城市內汽車數量急速增加,停車難成為多地共同面臨的一個難題。狹窄的街道上,常常能看到一些機動車和非機動車亂停亂放,不能否認將人行道規劃為停車場確實能改善亂停放的狀況。
  • 科三人行橫道剎車位置
    學車知識點詳解科目三如果想一把過,要牢記這5個「要」科目三掛科最不起眼的幾個小細節,少一個直接扣100分!科三考試,被安全員踩了剎車,究竟是哪裡做錯了?科目三中的「通過人行橫道」,考試必須要剎車減速慢行通過,雖然大家清楚要剎車,但是不了解在距離人行橫道多遠時踩剎車,位置沒弄清楚,導致沒按照規定減速通行,直接掛科的。「科目三人行橫道剎車的位置」一般情況下在白色菱形圖案就點剎,大概是在斑馬線前8-10米左右,輕點剎車踏板然後放開,為了保險起見,也可以多次輕踩剎車踏板,注意一定要輕踩緩踏。
  • 呼市開啟地鐵交通新時代 地鐵2號線沿線樓盤分布大盤點
    來源: 鳳凰網房產呼和浩特站眾所周知,直到去年12月底呼市才迎來第一條地鐵線路,宣告正式進入軌道交通時代,呼市地鐵1號線的開通,讓眾多呼市的上班族再也不用忍受早晚高峰被堵在路上的痛苦了。1號線不僅拉近了呼市東西部的時空距離,更重要的市將機場和呼和浩特東站連接在一起,市民朋友們一下地鐵就可以去坐高鐵乘飛機了,而且新華東街、新華西街的擁堵情況也隨著地鐵1號線開通大大減輕。1號線雖然連接起了高鐵站與機場,但是卻不經過人流量極大的呼和浩特站,而且呼市南北仍然缺少一條交通主幹道,不過隨著今年10月份呼市地鐵2號線已開通運行,這一情況也就引刃而解了。
  • 包頭這條「綠色小徑」,美了城市暖了人心,你去走了嗎?
    每天奔馳於滾滾車流,你是否希望有一條綠色的小徑可以自由行走?在包頭,可以有。在最新的城市形象宣傳片中,百座公園廣場、百裡城市綠道,成為包頭的靚麗名片。大氣流淌、小景怡人。歲末寒天,走在黃河大街(阿爾丁大街至稀土路)段,可以看到道路兩側的綠化帶上都圍起了綠色草坪樣的圍擋。
  • 河南男子開車撞上綠化帶,願意擔責卻被攔下不讓走:你走了誰來賠
    如果路上開車不小心撞到綠化帶,造成一定損壞也不用太擔心,只要提供一下信息,後面交給保險公司來處理就好了。近日,河南的一名男子開車不小心撞上了綠化帶,把路邊的標誌牌都撞倒了。交警處理完事故,保險程序都走完了,男子就想開車離開,沒想到卻被道路綠化處負責人攔了下來,要求男子當場賠償4000元才能走,還說怕男子走了以後找不到人賠償。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下面就來一起看一下。12月21日,來自河南鄭州的梁先生表示,前兩天自己開車上班的路上,因為路面結冰太滑,車子直接撞到了綠化帶上,不僅撞倒了指示牌,還壓到了旁邊的華花草草。
  • 在呼市,十一期間去哪玩兒?一條微信告訴你...家鄉有美景,何必去遠方!
    可是國慶出行,堵堵堵,出門難,路難行。國慶還想擠擠擠?你是無所畏懼依然奮不顧身地擠入人山人海?還是遠離那些旅行高發地帶?何必那麼糾結,乾脆鎖定大美潛山,來一場既不用長途跋涉,也不用排長隊買票的旅行吧!近年來,呼市推進旅遊業與交通、城鄉建設、農林水、文體等行業的全面融合,積極推進風景觀光、休閒度假、特色鄉村、歷史人文全面發展,形成了全域旅遊的大好局面。家鄉有美景,何必遠方?
  • 泉州考評中心回訪,鯉城這兩個小區整改不到位!|綠化帶|物業|安置...
    迎賓花苑小區缺物業管理三類問題未整改  江南街道迎賓花苑,此前被考評人員發現存在綠化帶黃土裸露,井蓋破損、缺失,公共設施破損,雜物亂堆放,綠化帶停車等問題。時隔一周後,考評人員再次回訪,部分問題仍沒有得到解決,主要為綠化帶黃土裸露、設施和井蓋破損。
  • 南山區東濱路一人行橫道未封 市民質疑修的人行天橋形同虛設
    近日,有市民反映,南山區東濱路南山黨校公交站修了一座人行天橋,但人行天橋幾乎無人行走,如同虛設。而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是,不到人行天橋幾十米處,設有斑馬線的人行橫道,早晚高峰期的時候,過往車輛多,行人紛紛在此過馬路,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 男子路踩電線喪命綠化帶,七個被告個個有理,這事到底誰的錯?
    一名無辜的男子走在上海的某大街上,突然間腳踩電線,然後被電擊彈到人行道旁的綠化帶中,因為長時間沒有被人發現,所以不幸身亡。而這名無辜的男子為何會突然間腳踩電線呢?就是因為有一輛小汽車從那裡經過,剛好碾過了這條電線,電線被碾到了就彈了起來,剛好彈到了這名無辜男子的腳下,所以他才被電到。而這根不明所以的電線又是從哪裡來的?
  • 1996年呼市人均居住面積只有7.7平米,普通人新年願望是呢料大衣
    走在96年的呼市街頭,當時遇到的醉鬼會比現在多不少,有些醉鬼會和過往的行人「找事」,有的人會和行人「要錢」,還有的人不能對視,你和他對視一眼,就過來找你事兒,想和你「較較勁兒」,大街上活躍的偷自行車的小偷要比現在多很多,總得說來,當時一出門,遇到的麻煩會比現在多不少。
  • 新建大橋、改善交通、綠化帶改造…金山這個鎮就像一個「大花園」!
    「住在朱涇,有種住在花園裡的感覺,剛出小區沒走幾步,就到了家門口的星辰綠地,附近居民們也都喜歡來這裡聊天、健身,打門球、吹樂器、練太極……」家住朱涇鎮紅菱苑的王阿姨表示,美麗朱涇宜居的生態環境是她最為看中的。
  • 人生在世,一個人最難走的,是這條路
    世上的路有萬千條,只要不走歪路,不管踏上哪一條,堅持下去,一定會帶你去往一個自己從前未曾到達過的地方。就算沿途會發生一些意料不到的事情,遇到一些困難與坎坷,甚至走進了一條死胡同,其實都不要緊,只要自己有目標,及時調整方向的話,一切依然盡在把握。
  • 復華置地呼市斥資60億元 世界級創新文化綜合體呼和「復華未來世界...
    對於謀求跨越式發展的呼和浩特市而言,在實施創新型城市發展戰略的過程中,始終將文化旅遊產業作為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重要抓手之一,取得了讓人驚豔的成績。    8月12日,呼和浩特市政府與復華置地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決定共同打造世界級城市創新文化綜合體——呼和「復華未來世界」,這將成為印證呼和浩特市不斷創新發展的又一最新力證。
  • 倒車撞到人,車主卻淡定的走了,解釋讓人心寒
    倒車撞到人,車主卻淡定地走了,解釋讓人心寒開車行駛在路上,有很多細節方便的東西是需要車主注意的,大家都知道貨車在行駛過程中會有視線盲區,經常會聽到因為有行人處於視線盲區司機沒有看到發生交通事故,所以人們只要看到大貨車就會主動遠離,稱大貨車為非常最危險的汽車
  • 高三畢業生的人生規劃,如果想走當兵路,一定要知道這3條
    人這一輩子有很多「十字路口」,但唯獨高三是人生最關鍵,影響最深遠的,最有可能決定一生的節點,所以每位家長朋友一定要給孩子的成長做規劃,尤其是成績不理想的孩子,如果走當兵這條路,可以參考本文觀點。如果確定走當兵這條路,走專科學校時專業的選擇也要慎重,如果家長和青年不知如何選,那麼我提供個思路。一是可根據個人的喜好選擇專業;二則是要根據部隊對於人才及專業的所需而選。這2者之間最好要做一個平衡,做到青年自己喜歡,部隊也需要這種專業。可能有的人會說,部隊所需專業那誰清楚?
  • 呼市舊城楞寶靈的故事
    寶靈近照愣寶靈三十歲以上的呼市人舊城人,基本都知道當地有個最出名的討吃子(要飯的愣並不是他的姓氏,晉蒙地區把腦子有毛病的人前面都加一個愣字,用以區別於正常人。如比較出名的:愣四羔、愣板板、愣道爾吉……所以很少有人知道愣寶靈的姓氏。愣寶靈不是那種只會要錢的叫花子,他是個有才情的文藝叫花子,而且人很乾淨特別有禮貌,不惹人討厭,也有的人親切的稱呼他寶靈。寶靈住在呼市舊城宜豐店巷南口附近,大概是上世紀五十年代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