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嘉豪軒
三十年的廣式傳承
在二十二屆中國烘焙展覽會上,有一家新展商引得了諸多行業同仁的矚目。在其展位上呈現出獨特的粵式建築風格,古色古香的糕餅店鋪,讓人眼前一亮:其中又如同一個月餅博物館,呈現了過去製作月餅的磨具、器材、還有一尊尊月餅師傅的製作銅像……觀者在了解傳統手工月餅製作工序的同時感受著那一份源遠流長、獨屬廣式傳統月餅文化帶來的強烈共鳴。
這正是嘉豪軒創始人陳金軒想做的。作為廣式月餅的傳承人,他花了30 年的時間,一心經營烘焙事業,給茂名這座沿海城市創造了一份甜美,為廣式糕點的發揚和復興作出推動力量。1989 年,當中國烘焙行業的第一縷春風吹向廣東時,陳金軒正是位意氣風發的年輕人。從小對藝術感興趣的他,因一次偶然的機會,在街頭櫥窗看到裱花精美的生日蛋糕時,點燃了他對烘焙的喜愛之情。
雖然,陳金軒個性是有些內斂和穩重的,但是,當年他愛上烘焙後第一時間就前往湛江學習技術。事業上的雷厲風行,讓口袋裡只有兩千元的他,依舊在一年後開啟了自己的餅店——嘉豪軒。這家店,的確在誕生之初就屬於他一個人,一間十五平米的店面,從前店的營業員到後廚的師傅,都是陳金軒。如果正在後廚做產品,「我會在門上掛一面鏡子,這樣店裡來了人我都能知道。」創業初期的陳金軒滿懷熱情,不辭辛苦,經常自己用毛筆寫廣告單推廣品牌,常常推著三輪車去周圍的集市叫賣麵包。
90 年代初期,中國人對於西方傳來的麵包還是很陌生,所以,開業前半年,嘉豪軒一直處於虧本狀態,好在,當時陳金軒有力的宣傳推廣,讓越來越多的茂名人認識了嘉豪軒,品嘗到那一份由奶油和蛋糕組合成的絕妙滋味。口碑建立之後,陳金軒第二家店順利開啟了。
從蛋糕仔到蛋糕王子
初出茅廬的陳金軒,走在路上常常會被人們親切喚作「蛋糕仔!蛋糕仔!」,回憶那段雖然艱苦但且充實的創業時期,陳金軒的臉上流露出了淺淺的微笑。他說,嘉豪軒的口碑是靠實實在在的產品品質建立起來的,如果只有一味地宣傳推廣,而沒有品質,有什麼用呢?品質才是一切的基礎,並且在此之上陳金軒視「誠信經營」為品牌的「生命」,一路走來,他都是這麼做的,理念在他心裡並非一句口號,而是一個個活生生的行動準則。接著,嘉豪軒開出了第二家分店。
那時,還處於創業初期,有朋友疑惑為何陳金軒這麼快就開分店,陳金軒講了兩點原因:一是希望給消費者提供方便,二是「我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會愛上烘焙。」
現在看來,陳金軒當時的預見都成了現實。在 93、94 年左右,烘焙漸漸開始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過生日、辦壽宴,家家戶戶的餐桌上都端上了蛋糕。擁有美術天賦的陳金軒,把自己做的生日蛋糕擺在店裡常常會吸引很多人前來觀賞,凡是經過他的手的裱花造型,都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名聲漸漸傳開,茂名市的同行、酒店主廚都會慕名來向他請教,從此,人們不再叫陳金軒「蛋糕仔」了,而是開始改口叫他「蛋糕王子」!稱謂上的升級,也讓陳金軒的信心升級。他開始踴躍地參加行業商會舉辦的各烘焙比賽,「因為我愛這個。通過比賽我可以增長見識,了解自己在行業內處於什麼水平,了解自己的進步空間……」同時,他也開始再次進修,廣東著名的烘焙學校,比如廣州旅遊中專、黎國雄蛋糕、華美學校……都是陳金軒的母校。
許多年過去了,當陳金軒成為嘉豪軒的老闆,在對手下的員工講的最多的就是他對烘焙的感情:「我們做烘焙就是在締造幸福,當我們把做好的蛋糕遞給顧客的時候,如果讓他們感到幸福,便是我們最大的成就。」
匠心精神 歷世傳承
認識陳金軒的人都說,「做技術比他講話好多了。」去年八月,臨近中秋,陳金軒受邀上了 CCTV1,在一檔央視中秋特別節目中,他在現場親手打制月餅,向全國人民展示了一位廣式月餅傳承人的獨特技藝。
特別驚豔的是,在嘉豪軒團隊的日夜趕製下,一款四十斤的金腿伍仁大月餅通過央視的舞臺帶到了全國觀眾朋友的面前,四人託起一塊大月餅,傳遞一份濃濃的團圓祝福。這樣一位不善言辭的老闆,平日裡喜歡下棋、打球、讀書,健康而安靜的生活方式如同他謙和的性格,而在事業上陳金軒又是雷厲風行、敢想敢做的。值得驕傲的是,陳金軒被評為茂名市十大傑出青年,讓這座月餅名城因著嘉豪軒更加被世人所矚目,讓廣式月餅越加歷久彌新。
如今,走在街上的年輕人幾乎都是吃嘉豪軒的蛋糕長大的,陳金軒為此感到驕傲和滿足。也許是當年一個熱情的迸發,也許是他作為廣式月餅傳承人的使命,讓這個品牌持續地走到了現在,並且越走越好;
這三十年,嘉豪軒和中國烘焙行業共同起步,在粵西這塊土地,影響了整整一代茂名人……這三十年來,正是陳金軒說的那八個字,成為了嘉豪軒始終不渝堅持的企業品質——匠心精神,歷世傳承!今年五月,我們更加期待在中國烘焙展覽會上,陳金軒與他的嘉豪軒給行業帶來的這道來自廣東粵西的獨到風景。
編輯:楊柳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