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土味波普

2021-02-09 張波紋


土味文化,是伴隨網絡直播視頻流行起來的一種網絡文化。這類文化有庸俗、無聊等特點。
什麼是「土味」文化?作為一種伴隨網絡直播和短視頻的急劇發展而流行起來的一種網絡亞文化,「土味」文化主要的形式和內容包括「土味」視頻、社會搖、喊麥等,因為生長於民間、具有較為濃鬱而又芬芳的泥土氣而得名。土味文化是伴隨著直播與自媒體興起的,一次波瀾壯闊的文化潮流。在去中心化的新媒體時代冉冉升起,也是當代網絡亞文化的獨特分支。

提到土味,不得不提這一文化思潮的前身「殺馬特」(又稱「非主流」),殺馬特正式發展於2008年前後,是以網絡文化為核心的,反叛精神為內容的,一種日韓視覺文化與歐美搖滾的混合體。一度成為80,90後中國青少年中的流行文化。並以叛逆,「非主流」為態度對待事物。也正是因為誇張與自我,使90後接過了「中國垮掉的一代」的大旗,衝擊著社會主流文化,也衝擊著手持七匹狼皮帶的父親脆弱而堅定的心。非主流,指一切和當時"主流"相對的觀念、行為、以及因此產生改變的事物。殺馬特,一詞源於英文單詞smart,意思為時尚的;聰明的

非主流qq頭像 © 圖片來自於Google

拍照的動作多為四十五度俯視嘟唇,並用頭髮的劉海遮蓋部分臉、眼。色調以純度較高,多色相混合的色彩搭配為主。由於以年齡主導的各種差異(包括思維方式,知識結構,交流平臺等),「FZL」很少能被傳統媒體的發言者所理解。所以通常傳統媒體對「FZL」採取溫和觀望的態度,對其報導常大篇幅引用專家的觀點,將其和火星文、應試教育、青少年心理問題以及早戀等行為聯繫在一起。

 非主流時期的大頭貼  ©圖片來自於Google

十幾年前,曾經風靡大街小巷,磨皮過渡、像素堪憂,但依然愛不釋手的「大頭貼」是將火星文,非主流形象與高純度色彩搭配相結合,融合多種非主流元素的圖片實體。

          

qq上的火星文©圖片來自於百度

殺馬特文化,不僅有服飾、圖像方面的實體特徵。虛擬的網際網路與非主流文化也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文字表達,主要以形式複雜,內容隱晦的火星文為主(常用於PC網際網路時代的主流社交軟體與遊戲)。

 火星文輸入法  ©圖片來自於百度

這種炫酷,複雜,復古,耐人尋味的火星文字在社交網絡中大肆傳播。並許多免費下載的,可以自由切換的火星文輸入法。社交軟體與遊戲的網名也展示火星文獨有風格與個性。

勁舞團  ©圖片來自於百度

歷經考驗,費勁千辛萬苦來到堆滿大頭機的幽暗小屋,一個個執著的少年,伴隨著富有節奏感的鍵盤敲擊聲與五彩斑斕的畫面 ,按著空格鍵。

早期的「非主流「文化是一種在青少年中心折首肯的流行文化。但隨後幾年,隨著年國內經濟與開放程度上升,主流價值觀普及度增強。各種原因的多重清洗下,殺馬特貴族們紛紛自發性的融入主流文化。非主流文化逐漸衰敗,留存在一些信息閉塞的村莊與小城中。

時至今日,稀有的亞文化群體「殺馬特」已成為貶義,不自知的狀態,與浮誇的形象,飽受網民及大眾媒介的批判。

與「殺馬特「迥然相反的是前些年的「小清新」在青年文化形態上與之構成了兩極化。就是「矮矬窮」與「白富美」

之間的差距,小清新文化是以接受大學教育的女生為主,他們在生活方式上,喜好在校內網或微博上發美食、寵物、旅行。如果說「小清新」 文化被指認為主流都市青年文化,那麼「殺馬特」們卻是名副其實的「雜草文化」

小清新 © 圖片來自於Google

小清新、清新、唯美的文藝作品與生活方式。在文化、藝術領域影響了一批年輕人。

小清新最早在以唯美清新的音樂風格"Indie Pop"之後逐漸擴散到文學、電影、攝影等各種文化。聲音純淨,色彩柔和,甜美清新。在文化與商業珠聯璧合的網際網路商業中,信息飛速傳播與技術的井噴的時代,文化的更迭必不可少,而「殺馬特」青年猶如柏拉圖的「洞穴之喻」中待解救的囚徒,迫切需要「轉向」的異類,而洞穴之外是主流社會的認同。在多種消費主義的包裝與對比中,發自內心的倔強土崩瓦解,取而代之的是「腦殘」「土味」,與「smart」大相逕庭。在文化形態中成了文化半成品,面對物質與精神雙重貧困的悲觀現象與反差。殘存的「殺馬特」大部分為社會資源匱乏,努力向城市文化靠攏的鄉鎮青年。

標新立異以顯示個性,這是人在青少年時期的普遍現象。而對90後農民工來說,在這裡出現一種疊加效應。首先,作為青少年,他們具有這個年齡階段的共同心理需求與行為傾向;其次,與牛馬般勞作一生的父輩不同,他們文化水平較高,生活從小生活相對優裕,個人尊嚴感因而也較強,更加追求個性之張揚,追求人之為人的生活。進入城市,一個豐富絢爛、充滿吸引力的世界擺在他們面前,然而,經濟、文化上的各種劣勢所造成的巨大壓力也撲面而來。於是,作為一種心理反彈,「殺馬特」在他們中間也迅速擴大、流行起來。乃至,這個本來發生自城市青少年的亞文化現象,如今幾乎成為90後農民工的一個標識符號。



這個本來發生自城市青少年的亞文化現象,如今卻成為了貶義詞,真的變成了曾經夢寐以求的「異類」。
近些年,土味變成了「明知故犯」的錯誤,為了土而土成為一種新的潮流,一種娛樂化的土味捲土重來,被年輕人或曾經的年輕人消費。微信的表情包,抖音,快手。充斥著大量土味內容,似乎是一場「殺馬特」文化復古。把他們當作一種帶有獵奇性娛樂方式的觀眾,和一些帶有目的性營銷手段商家聯合舉辦的這場「文藝復興」。

在Web3.0時代,隨著移動網際網路與短視頻的普及與流行,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今天,農村網民的快速增長為土味視頻注入接地氣的內容。


據CNNIC的調查數據,截止至2018年6月,我國農村網名佔比為26.3%,規模為2.11億➄。

也可以說是低門檻,製作成本低廉的短視頻平臺為底層人民提供了話語表達的機會,並催生了新土味文化。

三十晚上的鞭炮再響,都沒有我想你那麼想。」出其不意的言語,略帶鄉土氣息的文字遊戲,透露著情感與躁動,也是土味文學的表達方式。俗稱「土味情話」。雜糅於網絡直播與短視頻中,直白、押韻、匪夷所思。備受年輕網民熱議,演變成一種現象級的文字系統。

情話味,網絡流行詞,指那些聽起來很肉麻很膩人又有點鄉土感的情話。

除此之外,土味風格的短視頻,以鄉村為題材,劇情俗套、誇張,情節簡單的「土味情景劇」迅速成為短視頻中的一股洪流,為了滿足大眾審美多樣化的需求,挑戰網民視覺快感的新土味狂歡。

長腿網紅 © 圖片來自於Google

在當下網紅盛行的時代,部分擁有千篇一律相貌和誇張長腿的網紅。在美顏軟體的粉飾下,臉部若隱若現的引力波,無情的摩擦著網友的智商。使網民出現了嚴重的審美疲勞。給了新土味文化一個難得的契機,開啟了新土味波普時代。

精神小夥 © 圖片來自於Google

隨後網上出現了率性,真誠,毫不矯揉造作的多種反美顏形象,真摯的站在鏡頭前用真實打動觀眾。其中有成群施展才藝的50、60後大爺大媽,也有70,80後的分享情感與事業的大姐阿姨和「老鐵」,和90、00展示體力與態度的「精神小夥」,「旺仔」與「社會」共存的服飾搭配,混合「giao」語、「郭言郭語」、「無情哈拉少」「奧利給」的一系列荒誕,複雜邏輯的語言體系,具有鮮明的個人特徵同時也具有極強的視覺辨識度。

在資本的刺激與自我價值的推動中,新土味文化發展壯大,迅速成為一種「現象級」文化浪潮。

土味文化的傳播源於大眾日益增長的視覺需求。文化是時代的產物,更迭與交替是必然的。

衝突、矛盾、緩和、攜手走向和平,擇喜而從是亞文化發展的必然規則。文化改良的「新口味」土味文化也在向主流文化靠攏。多元與矛盾共存的網際網路時代,中國土味文化終將何去何從?

知乎《土味視頻為何讓我們欲罷不能?》土逗公社百度百科「非主流」詞條

文摘《「殺馬特」讓我慢慢靠近你》  

時代周報《我們都是「殺馬特」》


《第四十二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相關焦點

  • 碧萃詩跨界時尚 中國醫美迎來「波普藝術」
    當屬波普藝術,翻開歷年的「時尚密碼」,從巴黎時裝秀的T臺之上到眾多品牌的限量款中,從明星時尚私服到時尚大咖的衣櫃,波普藝術成為眾多女生的「時尚標配」。近日,醫美熱門品牌碧萃詩跨界波普藝術推出全新包裝,一度成為小紅書、抖音的熱門話題。
  • 【當「無雙譜「遇見「波普Pop Art「】
    當20多年前我第一次看到中國古代無雙譜的繡像畫和瓷器時,不由得發出了一聲驚嘆:「囈(一聲,請參詳嶽雲鵬),原來中國人300多年前就這麼的波普這麼的藝術了
  • 「又潮又有錢」的波普藝術
    但就是安迪·沃霍爾的這幅《瑪麗蓮·夢露》,成了波普藝術不朽的傑作,所以這到底是個什麼藝術?簡單來說,波普藝術起源於二十世紀中葉的英國。關于波普(Popart)這個名字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說「Pop」是(Popular)的縮寫,意為流行藝術、通俗藝術;二呢,「Pop」是「棒棒糖」(lollypop)的一個簡化口語詞,用以表達戲謔、愉悅和反叛。
  • 羅伯特·韋恩布萊特粉彩藝術邂逅波普藝術
    去年9-10月期間,在中國太原市舉辦了波普藝術與粉彩畫藝術的聯展,其中展出了安迪·沃霍爾的收藏版畫與羅伯特·韋恩布萊的粉彩原畫、和限量粉彩藝術衍生織物,展覽免費對公眾開放。什麼是波普藝術?波普藝術是一種流行風格,它以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誕生於英國,「藝術應反映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應表現在藝術中」這藝術觀念被波普藝術家所遵從,波普藝術從而出現在大眾視野。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安迪·沃霍爾作為波普藝術領袖,作品深受大眾喜愛,在太原,安迪·沃霍爾邂逅粉彩藝術。什麼是粉彩藝術?
  • 美國波普藝術之父:羅伊·利希滕斯坦
    和安迪·沃霍爾一樣,利希滕斯坦是美國波普藝術最具代表性和象徵性的藝術家。下面的紀錄片完成於 1990 年,也就是藝術家去世七年前製作的專題紀錄片,內容包括了克裡斯·亨特( Chris Hunt )在羅伊·利希滕斯坦工作室中對他的採訪;羅伊·利希滕斯坦繪畫和創作過程的現場記錄;美國波普藝術重要推手——畫廊主利奧·卡斯特裡( Leo Castelli )對六七十年代美國波普藝術伊始時細節的憶述;以及羅伊·利希滕斯坦飽受爭議的創作主題——對美國漫畫的模繪和再造中所涉及到的漫畫原著者的回應
  • 曝布拉德利和波普跳出合同!波普尋求高薪合同,湖人擁有鳥權
    曝布拉德利和波普跳出合同!波普尋求高薪合同,湖人擁有鳥權 北京時間11月16日,NBA湖人隊傳來重磅消息,根據名記Dave McMenamin(ESPN)的消息顯示,布拉德利和波普將會跳出合同。
  • 【美術】能看得懂的波普藝術
    一起來感受一下波普藝術的魅力吧 「複製」難道就不是藝術了麼 安迪·沃霍爾是波普藝術的標誌性人物 創作了金寶湯罐頭、可口可樂、黃色香蕉等作品 最著名的作品非《瑪麗蓮·夢露》莫屬
  • 肯塔維厄斯-考德威爾-波普
    NBA比賽中心> NBA球員> 肯塔維厄斯-考德威爾-波普肯塔維厄斯-考德威爾-波普(Kentavious Caldwell-Pope)
  • 西班牙波普藝術展在瀋陽舉行
    11月27日,西班牙知名當代藝術家奧田·聖·米格爾的波普藝術展「卡奧斯狂想」在瀋陽K11藝術中心開幕,展覽預計為期三個月。據介紹,奧田是西班牙頗具國際影響力的當代先鋒藝術家之一,本次展覽展出了其17件代表作,從藝術的維度重新定義了色彩與幾何形狀的融合可能,為瀋陽帶來了一場極具視覺衝擊力的超現實波普盛宴。  本次展覽涵蓋了奧田的大型畫作、掛毯、雕塑、裝置等不同表現形式的藝術作品,觀眾可以在不同樣式、質感、體積的作品中感受波普藝術魅力,甚至與作品進行沉浸式互動。
  • 致敬波普藝術風格 膠囊系列
    在蒙德裡安系列大獲成功的第二年,聖羅蘭先生又推出了「波普藝術」系列。這一系列以色彩明亮的單色塊和簡潔的圖案拼貼點綴為亮點,又一次受到了藝術界的熱議和追捧。一直以來,聖羅蘭先生與波普藝術風格都頗有淵源。他與波普藝術大師安迪·沃霍爾私交很好,沃霍爾還特意為聖羅蘭先生繪製了一系列波普肖像畫,將他優雅、陰柔的一面展現得生動而完美,成為藝術經典。
  • 愛「拼」才會贏的藝術——波普藝術
    其實「波普」是Pop一詞的音譯,它是Popular的縮寫,意為「流行」。所以波普藝術也應該被理解為流行藝術。我們聽說過流行音樂,流行服飾,流行顏色等等,那麼「流行藝術」也跟它的字面意思一樣,是一種更容易被大眾接受的、流行的、通俗的藝術。
  • 波普,迷幻,鮑勃·迪倫,地下絲絨——安迪·沃霍爾的六十年代
    很久以前,當我接觸搖滾樂的時候知道了「大門」、「地下絲絨」、「塞隆尼斯·蒙克」這些樂隊、樂手的名字;幾年後,一本《在路上》深深地吸引住了我;隨之而來的是「地下電影」、「嬉皮士」、「垮掉的一代」、「波普」等等一系列即讓人著迷又讓人感覺模糊的名詞。
  • 始於1962——安迪·沃霍爾的波普藝術
    安迪·沃霍爾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被譽為「波普王子」。他開創了一個繪畫的新領域,這一領域成為20世紀中後期美國消費文化的鏡像。他以一種非常個人化的方式將高雅藝術、通俗文化、先鋒藝術融合,打破商業藝術和純藝術的界限,創造了一種人人都能欣賞的藝術,締造了波普藝術的不衰傳奇。他對藝術的革新至今都深刻影響著全世界的藝術家。
  • 波普:格林,你這三分不行了啊,關鍵還得看我「波普定律」,你要加油哦
    波普成為湖人的穩定三分手,格林打鐵! 賽季初續約波普,都說湖人隊吃了大虧,花幾百萬買這樣一個不穩定的球員,真是冤大頭。 可是看了湖人隊的季後賽,你發現,波普是真香,湖人隊外線沒有一個進攻箭頭,全靠波普。
  • 「裸體畫」和小黃鴨——從波普藝術到潮流玩具
    這種奇妙的藝術就是「波普」(Pop Art)了,講起它的身世,頗有點離奇的意思。這一切,都要從一幅拼貼畫講起。波普開始於一幅「裸體畫」?二戰後的歐洲,人們物質生活水平極大提升,早已厭倦了戰時枯燥悲涼的灰色世界,人們的消費習慣不再滿足於生存與溫飽,而是開始鍾情於時髦。與此同時,藝術領域也發生著明顯的變化。
  • 波普表示給了塔克很多防守端的指導!
    在今日的訓練過程中,湖人球員肯塔維厄斯-考德威爾-波普接受了媒體的採訪。 圖片在談到自己對於新人塔倫-霍頓-塔克的幫助時,波普說道:「主要因為塔倫是出場中最年輕的球員,所以我想要努力引導他向正確的方向發展,尤其是防守端。
  • 土味「Giao哥們」能否走出快手?
    Giao哥在《中國新說唱》海選現場而在此之前,Giao哥參加了吳亦凡作為導師的《中國新說唱》。他之後在直播提起這件事:「你們阿Giao去參加《中國新說唱》,那裡的人都很好,很有才華,你們阿Giao是穿的最醜最low的一個。」他正是靠在快手上發布土味視頻而火起來的土味紅人。「土味文化」
  • 「華傑東方」Pop style / 什麼是波普風格?
    要問現在年輕人都喜歡什麼風格,前幾年極為流行的性冷淡風似乎已經被劃入「冷宮」,以跳躍色彩、誇張圖案為主的波普風格成功補位。△凱斯·哈林波普代表作什麼是波普風格主義設計?提起波普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是那張經典的瑪麗蓮夢露N宮格複製粘貼式照片△「波普領袖」安迪·沃霍爾經典之作波普風格是一種流行風格,它以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誕生於英國,又稱「新寫實主義」和「新達達主義」。
  • 為什麼娛樂圈突然颳起「土味情話」?
    作為一種審美取向,土味和澀谷系、原宿風或者ins風,並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如果你還沒有意識到土味是一種風格,那么正在網上衝浪的你就離成為時尚的弄潮兒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刷微博無數的芒媽有一雙慧眼,雖然土味正當紅,然而,芒媽在土味還是星星之火的時候就發現了這一奇特現象。
  • 李高陽三重奏:「波普」爵士新力量
    當人們的耳朵不再滿足於聽聽流行歌曲的時候,崇尚速度、智慧、冒險、自我肯定、自由、激昂的波普(Bebop)和硬波普(hardbop)爵士樂開始現身京城演出舞臺波普或稱比波普(Bebop)是以比印象派捕捉光影更為快速、更為即興的演奏方式捕捉瞬間感覺;硬波普(hardbop)則是擁有較和諧力量、較明確易懂的旋律、比Bebop更成熟的即興演奏,對節奏和音色的運用也更具質量感。許多硬波普領軍人物還在其中加入了非洲、拉丁和古巴等黑人音樂元素,將爵士樂先前各種風格的粗糙形式提升至新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