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豔詞被詬病?這些才是歐陽修的絕妙好詞

2021-02-28 上海辭書出版社

在熱播劇《清平樂》中,北宋著名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被塑造為一個才華橫溢、文採斐然、恃才傲物、不拘小節、外憨內直的風流才子。在該劇中,歐陽修因狎妓、寫豔詞而被政敵詬病、攻擊。

歐陽修 《清平樂》劇照

被政敵拿在放大鏡下挑毛病的幾首豔詞,並不能代表歐詞的全貌。作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袖、「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在散文、詩、詞等領域均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詞基本上沿襲晚唐五代餘風,抒情委婉深致,寫景清新明麗,亦有少數篇章風格豪放疏宕。

下面我們欣賞幾首歐陽修比較有代表性的詞,感受一下歐詞情深意遠的境界,清新又活潑的氣息,豪宕又沉著的力量。

歐陽修像

平山闌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手種堂前垂柳,別來幾度春風。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一飲千鍾。行樂直須年少,尊前看取衰翁。葉夢得《避暑錄話》卷一說:「歐陽文忠公在揚州作平山堂,壯麗為淮南第一,上據蜀岡,下臨江南數百裡,真、潤、金陵三州,隱隱若可見。」仁宗嘉祐元年 (1056)劉原甫(名敞)出守維揚,詞人寫這首詞餞行,便聯繫自己守揚時有關景物,致其拳拳之意。古人送友赴任,通常是寫詩,歐陽修以詞送人赴任,無異是將歷來被視為「豔科」的小詞提高到與詩同等的地位,在詞史上是一個創舉。就此詞風格而言,在歐陽修《六一詞》中也是特殊的。《六一詞》多承南唐餘緒,深情婉曲,酷似馮延巳。像《蝶戀花》《阮郎歸》的某些篇章,置之《陽春集》中,幾不可辨。然而此詞卻沒有像馮延巳那樣寫風花雪月,沒有寫兒女柔情,沒有用綺靡的情調去表現內心的細微活動。它寫景物,抒感慨,不加藻飾,直訴懷抱,大起大落,大開大闔。這種寫法在藝術風格上屬於疏宕一路。它在北宋豪放詞的發展中是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徐培均)

趙孟頫書《秋聲賦》 現藏遼寧省博物館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徵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在婉約派詞人抒寫離情的小令中,這是一首情深意遠、柔婉優美的代表性作品。

這首詞所寫的是一個常見的題材,但卻展現出一片情深意遠的境界,讓人感到整首詞本身就具有一種「迢迢不斷如春水」式的含蓄蘊藉,令人神遠。這固然首先取決於感情本身的深摯,但和構思的新穎、比喻的自然、想像的優美也分不開。上片寫行者的離愁,下片寫行者的遙想,這遙想實際上是離愁的深化,它使整個詞境更加深遠。而上下片結尾的比喻和想像所展示的情意和境界,更使人感到詞中所展示的畫面雖然有限,情境卻是無限的。俞平伯說下片結尾兩句「似乎可畫,卻又畫不到」(《唐宋詞選釋》),這畫不到處不只是春山外的行人,更是那悠遠的情境。(劉學鍇)

江南蝶,斜日一雙雙。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韓壽愛偷香,天賦與輕狂。


微雨後,薄翅膩煙光。才伴遊蜂來小院,又隨飛絮過東牆,長是為花忙。

 

歐陽修這首詠蝴蝶的小令是詠物詞中上乘之作。

歐陽修這首詠蝴蝶詞,既切合蝶的外形與內質,又不單單滯留在蝶的本身,而是以擬人化手法,將蝶加以人格化,亦蝶亦人,借蝶詠人,通過兩個切題的典故——何郎傅粉與韓壽偷香,惟妙惟肖地把蝶與人的「天賦與輕狂」、「長是為花忙」的特點巧妙地綰合起來,將何郎、韓壽的稟賦一古腦兒傾注在專以粉翅搧情、以戀花吮蜜為營生的浪蝶身上,把自然的動物性與社會的人性融合為一體,在蝴蝶的形象上集中了風流浪子眠花臥柳、尋歡作樂的種種屬性,蝶就成為活脫脫的輕狂男子的化身。反過來,作者又含蓄地諷刺了那些輕狂男子身上過多的動物屬性。試想,如果這首詞抽去了何郎與韓壽兩個典故,它僅止於表面的詠蝶而已,失去任何內涵寓意,自是淡乎寡味了。

蔣敦復說:「詞原於詩,即小小詠物,亦貴得風人比興之旨。」(《芬陀利室詞話》)歐詞詠物而又詠懷,這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吧。(吳翠芬)

歐陽修行楷書灼艾帖卷  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花底忽聞敲兩槳,逡巡女伴來尋訪。酒盞旋將荷葉當。蓮舟蕩,時時盞裡生紅浪。


花氣酒香清廝釀,花腮酒面紅相向。醉倚綠陰眠一餉,驚起望,船頭擱在沙灘上。

 

這首詞是作者用《漁家傲》詞調譜寫的六首採蓮詞之一,特別清新可愛,富有生活氣息。它描寫一群採蓮姑娘,在蕩舟採蓮時喝酒逗樂的情景。過去文人筆下對女子的描述,總以端莊、嫻淑、嬌慵、多愁為主。而此作卻以活潑、大膽的形象出之,所以能令人耳目一新。(江辛眉)

尊前擬把歸期說,欲語春容先慘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


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北宋初年的一些名臣,如範仲淹及晏殊、歐陽修等人,除德業文章以外,他們也都喜歡填寫一些溫柔旖旎的小詞,而且在小詞的銳感深情之中,更往往可以見到他們的某些心性品格甚至學養襟抱的流露。就歐陽修而言,則他在小詞中所 經常表現出來的意境,可以說乃是一方面既對人世間美好的事物常有著賞愛的深情,而另一方面則對人世間之苦難無常也常有著沉痛的悲慨。這一首《玉樓 春》詞,可以說就正是表現了其詞中此種意境的一首代表作。

 

歐陽修這一首《玉樓春》詞,明明蘊含有很深重的離別的哀傷與春歸的惆悵,然而他卻偏偏在結尾寫出了「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的豪宕的句子。在這二句中,不僅其要把「洛城花」完全「看盡」,表現了一種遣玩的意興,而且他所用的「直須」和「始共」等口吻也極為豪宕有力。然而「洛城花」卻畢竟有「盡」,「春風」也畢竟要「別」,因此在豪宕之中又實在隱含了沉重的悲慨。所以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論及歐詞此數句時,乃謂其「於豪放之中有沉著之致,所以尤高」。其實「豪放之中有沉著之致」,不僅道中了《玉樓春》這一首詞這幾句的好處,而且也恰好說明了歐詞風格中的一點主要的特色,那就是歐陽修在其賞愛之深情與沉重之悲慨兩種情緒相摩蕩之中,所產生出來的要想以遣玩之意興掙脫沉痛之悲慨的一種既豪宕又沉著的力量。(葉嘉瑩)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垂楊紫陌洛城東。總是當時攜手處,遊遍芳叢。


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

 

此詞為春日與友人在洛陽城東舊地同遊有感而作。據詞意,在寫作此詞的去年春,友人亦曾同作者在洛城東同遊。仁宗天聖九年(1031)三月,歐陽修至洛陽西京留守錢惟演幕作推官,與同僚尹洙和河南縣(治所即在洛陽)主簿梅堯臣等詩文唱和,相得甚歡,這年秋後,梅堯臣調河陽(治所在今河南孟縣南)主簿,次年(明道元年,1032)春,曾再至洛陽,寫有《再至洛中寒食》和《依韻和歐陽永叔同遊近郊》等詩。歐陽修在西京留守幕前後共三年,其間僅明道元年春在洛陽,此詞當即本年所作。詞中同遊之人或即梅堯臣。

 

此詞筆致疏放,婉麗雋永,近人俞陛雲稱它「因惜花而懷友,前歡寂寂,後會悠悠,至情語以一氣揮寫,可謂深情如水,行氣如虹矣」(《宋詞選釋》),正說明它兼具這兩方面的特色。(王思宇)

《宋詞鑑賞辭典(新一版)》

供圖:張舒靜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狹妓寫豔詞,放蕩不羈的歐陽修,最終被政敵編排出兩段緋聞
    後來歌妓和歐陽修先後入座,眾人詢問原因,歌妓回答睡覺時金釵不見了,因為尋找所以才遲到。眾人沒有當眾揭穿,只是要求歐陽修為歌妓寫一首詞,這樣才可免於懲罰。歐陽修也不客氣,即興寫下《臨江仙》:柳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小樓西角斷虹明。闌幹倚處,待得月華生。
  • 清平樂中喜歡寫豔詞的歐陽修,他的詞到底有多豔?弄得狀元都丟了
    曾經因為一篇《醉翁亭記》,一直以為這位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是一個喜歡遊山玩水,心境淡泊,不問紅塵的悠閒詞人。但是電視劇《清平樂》的播出,讓我對歐陽修以往的認識有了疑問。歐陽修的文採特別好,連仁宗都驚嘆不已,認為他的才華做狀元是當之無愧的。但是歐陽修放蕩不羈的性格加上他豔名遠播,讓太后很不喜歡。仁宗是個孝順的皇帝,不想忤逆太后。
  • 歐陽修最隱晦的豔詞,看似兒女情長,實則寓意深刻,誕生驚豔名句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不僅是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也是婉約詞派的領軍人物,不僅有「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文章佳句,也有「庭院深深深幾許」的詞作名篇。歐陽修年輕時,取次花叢,風流放任,所以他的詞作也沾染了頗多豔俗味道,比如那首著名的《望江南·江南柳》,就被政敵解讀出了猥褻之意,因此彈劾他有戀童癖,與外甥女發生不倫戀。一場由詞引發的「盜甥案」在當時引起了軒然大波,不僅鬧上了公堂,還驚動了皇上,最終,歐陽修被貶官出京。
  • 「豔詞」並不是露骨的情慾表達,而是豔而雅、豔而美的文體
    元、白的這些詩詞主旨為感時傷事,或因故友重逢而喚起心底感慨,或是感傷年華易逝、人生多難,題材既不豔冶,辭藻也不豔麗,幾乎無涉於男女豔情,所以唐朝的「豔詞」算不得嚴格上的「豔詞」。唐朝「豔詞」的題材內容十分寬廣而豐富。
  • 歐陽修一生奇恥大辱,成就了名篇《醉翁亭記》
    歐陽修在序中追憶了梅生平經歷,感慨「予嘗嗜聖俞詩,而患不能盡得之,遽喜謝氏之能類次也,輒序而藏之」「聖俞以疾卒於京師,餘既哭而銘之,因索於其家,得其遺稿千餘篇,並舊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為一十五卷。嗚呼!」斯人已逝,知音難求,一句「哭而銘之」,一部詩集詩序,算是歐陽修對一生摯友的追思。
  • 歐陽修的這首豔詞把彈箏女寫活了,嬌羞含情,讓人憐惜!
    《生查子·含羞整翠鬟》宋代:歐陽修含羞整翠鬟,得意頻相顧。雁柱十三弦,一一春鶯語。這首詞作者是北宋著名的詩人歐陽修,看過電視劇《清平樂》的都知道,歐陽修前期的詩詞作品有很多是寫少女體態姿容的,所以在他殿試的時候,皇帝特意指示,歐陽修詞作多浮豔之品,因此也沒能獲得狀元,屈居第14名。
  • 文豪,歐陽修
    他在這生活到20歲,一直到考取進士才離開湖北隨州。此後,歐陽修又經歷兩次人生劇痛:25歲,結婚,第二年夫人就去世了;27歲,第二次結婚,第二任夫人又去世。時隔多年,歐陽修才敢走入第三段婚姻。少年喪父,青年喪妻,歐陽修年輕時已經歷了同齡人不曾經歷的人生。
  • 讀懂了歐陽修,才明白什麼是人生的滋味
    對歐陽修而言,上司錢惟演無疑是後者。彼時的歐陽修,方才進士及第,不久又與恩師之女喜結連理。金榜題名,洞房花燭,赴西京任推官時,他真是春風得意。如此「初生牛犢」,即便不打壓,大部分上級也是要約束的。歐陽修無疑是松柏,不論如何縱情,他終要承擔使命,徵戰星辰大海。當時北宋面臨「三冗兩積」的政治困境,宋仁宗任用範仲淹改革弊政,其卻因觸動保守派利益被貶黜。諫官高司諫不僅不履職,而且落井下石,歐陽修義憤填膺,寫下著名的《與高司諫書》。
  • 周邦彥的這首詞,寫得豔而不俗,是不可多得的經典豔詞
    宋代最有名的歌伎,就屬北宋名妓李師師了,她的故事,屢見於野史筆記之中,跟北宋的許多文人都有來往,張先,晏幾道,秦觀,周邦彥這些名留青史的大詞人,都曾寫過詞給李師師,甚至與宋徽宗也有緋聞。宋徽宗來後,盡情與李師師調笑嘻戲,一切都被周邦彥聽在耳裡,宋徽宗離去後,周邦彥才從床下爬出來,心中酸楚的他,立即寫下了一首詞:少年遊並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指破新橙。錦幄初溫,獸香不斷,相對坐調笙。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 歐陽修的哀思:匆匆一世,幸得遇這些人
    《墓志銘》中,歐陽修對杜祁生平,從其少舉高第,授官揚州推官開始,到歷知平遙、乾州、揚州等,再到入職三司、拜天章閣侍制,再到拜樞密副使、樞密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權職宰執,最後以太子少師致仕,進行了詳細敘述。可以說,這些史實為後世了杜祁其人,提供了珍貴的資料。當然,這種敘述生平事跡的手法並非歐陽修首創,而是唐宋以來,《墓志銘》寫作的通行手法。
  • 搶了歐陽修狀元之位的王拱辰並非浪得虛名,「蘇小妹三難新郎」竟是...
    當然,編劇運用史料是為了講故事,自有其分寸拿捏,故觀眾無法從劇中看到這些宋人宋事的全貌。諸位看官如有閒興,則不妨容在下為您揀選一二,緩緩敘之。可是,次年他參加殿試,卻僅得了第十四名——劇中說,大娘娘劉太后因這個年輕人狎妓冶遊愛寫豔詞而不喜之,於是狀元桂冠落到19歲的王拱壽頭上。趙禎又親賜王狀元改名拱辰。這雖屬虛構,但歐陽修鋒芒過露,晏殊等考官欲故挫其銳氣而助其成才,亦為實情。而歷史上王拱辰的狀元其實也並非僥倖得來,而是名至實歸的——王拱辰,字君貺,開封府鹹平(今河南省通許縣)人,出身貧寒,自幼喪父,很小便因誠信孝順、才華橫溢而聞名鄉裡。
  • 唐伯虎、歐陽修等大佬拍了拍你:考沒考上,人生都能開掛
    《貞壽堂圖》局部,唐寅17歲時所繪但天降大禍,明弘治年間,因捲入「試題洩露案」,唐寅被判終身取消科考資格,黜到地方做小吏。休妻,分家,無業,浪遊,他的人生又一次斷崖式下跌,一直跌到谷底。六、歐陽修與狀元的愛恨情仇 眾所周知,唐宋八大家宋佔6人,其中,有5人都得稱歐陽修一聲「老師」,可見歐陽修在北宋文壇中的領袖身份和傳奇地位。但是千萬別以為他的科舉之路一番風順,相反,他連續兩次參加科舉,都未考中。幸運的是,在未來老丈人胥偃的幫助下,歐陽修前往京城遊歷,不僅名氣大增,還連中三元!
  • 歐陽修,最好的老師
    這些,都是歐陽修讓我感到親切的地方。一個像堯舜禹那樣沒有任何缺點的人,誰會有親切感?你會有嗎?反正我不會有。作為一個中國人應該知道的歷史人物,我希望歐陽修是一個鮮活的人,親切的人,可以接近的人,而非一尊僵直的塑像。
  • 醉翁歐陽修
    如:「才伴遊蜂來小院,又隨飛絮過東牆,長是為花忙。」這蝴蝶飛來飛去,永不停息。雖然為花,卻是遊蕩不定。仔細讀之,似蝶非蝶,似人非人,意象重疊,叫人浮想連連。這樣的句子很多。「隱隱歌聲歸棹遠,離愁引著江南岸。」「 醉倚綠蔭眠一晌,驚起望,船頭擱在沙灘上。」「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千裡萬裡,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 歐陽修:下臺的姿勢
    近日翻讀章敬平的新著《世俗的聖賢——歐陽修傳》才發現,要論下臺的姿勢,歐陽修,這位生活在足足一千年前的古人,早就為後人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樣本。今天我們知道歐陽修,主要因為他是《醉翁亭記》的作者,寫出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這樣的名句。
  • 歐陽修詞:生命的悲風與達者的歌唱
    就在歐陽修要求將自己的名號改為「達老」的當年,他僅僅因為身處鄰縣的梅堯臣不能與自己同遊嵩山,就生出無限感傷。他在給梅堯臣的信中寫道:河陽咫尺,顧足下若萬千裡。又曩日恨不得同者尹十二、王三,今反俱遊,而聖俞獨不至。人生不一歲,參差遂如此。因思百年中,升沉生死,離合異同,不知後會復幾人,得同不得同也。
  • 歐陽修的「被亂倫」之痛
    但,你知道關於歐陽修,還有一樁「亂倫」的大bug嗎......歐陽修有一個妹妹,嫁給了張龜正,沒過幾年,張龜正就去世了,留下一個和其前妻所生的女兒,才剛剛四歲。孤兒寡母,孤苦伶仃,歐陽修不忍心就把妹妹接過來一起住了。
  • 釣源古譜,揭開歐陽修父母葬於沙溪之迷
    一直以來,世人認為歐陽修父母葬於永豐所以歐陽修是永豐人。但歐陽氏族譜記載,吉州刺史歐陽琮八世孫安福令歐陽萬,因官家於安福。至其第五代共有孫六人。三人留居安福三人遷廬陵。弘居廬陵釣源,即今吉州區興橋鎮釣源古村。
  • 一個老師沒告訴的歐陽修:生命不息,懟人不止
    歐陽修上來就懟上:「寇萊公的過錯跟宴飲沒有關係,而在他年紀大了不知道退休!」哎呀!你說說這個人還知道好歹不知道。錢惟演這個人是有點問題,有阿附丁謂的汙點,好歹他是惜才的,對於歐陽修這些人還不錯,現在也七十多歲了,又是歐陽修的上級,你不好好上班,領導批評批評你,你就蹦出這麼句來,你說氣人不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