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7 02: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我是上海市第十一批援外幹部徐崎峰,現任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勐臘縣常委、副縣長。
被旱螞蝗叮咬、在野外崴腳、衣服潮溼一周、廚房間螞蟻成災、野象衝到宿舍附近、心驚膽顫過溼滑獨木橋……我的人生許多個第一次,都是在版納,這個美麗而神奇的地方。
西雙版納因其美麗和神秘為許多國人所嚮往,一部電視《孽債》更是讓大家深知了上海知青和版納群眾間的淵源。勐臘是版納下轄的一個縣,處於中國為數不多的熱帶地區,總面積約6860平方公裡,山地佔到95%以上,比10個松江區還要大一點,而人口僅有29萬,可謂地廣人稀。
徐崎峰與村民交談
我是2019年7月到的縣裡,差不多剛剛進入雨季,溫熱潮溼的氣候令植物繁茂,同時也是蚊蟲興盛。沒兩天身上長出了一個個小疙瘩,癢得讓人恨不得抓破皮膚。仔細看,還有明顯的口器殘留,讓人不寒而慄。
第一次穿上民族服裝
拼命地去床上地上尋找假想中的小蟲,卻一個也沒找著。問了其他的外地同事,才知道大都有相似經歷,而且別無他法,只有當地飲食才能解決。果不其然,兩個禮拜後,這種情況漸漸有了好轉,看來小蟲子已經把我當成了土著,不再欺生了。
損壞的獨木橋是必經之路
我們援外幹部在縣裡最重要的還是督促落實扶貧項目。安頓下來後,馬上就開始一個個鄉鎮去跑項目。由於近年來持續不斷地扶貧,交通已經改善了不少,但有的鄉鎮路況還是不行,尤其是象明鄉,從縣城出發到鄉裡要四個小時,再開車到寨裡,又是近兩個小時。啥還沒幹就已經用去近六個小時,城市中生活的人有些無法想像。
寨子裡要改造的泥路
更關鍵的是,環山路損壞嚴重,又逢下雨。一路就像過山車,顛得骨頭都快散架了。司機師傅更辛苦,需要不斷判別哪個水潭有陷落的威脅,哪個凸起有可能卡住汽車底盤。沒有一流的駕駛技術和豐富的經驗,根本沒法開這樣的路。這邊的泥石流很少,但是滾石和斷樹橫在路上時有發生,一次從回磨憨鎮迴繞村出來,路旁的一大叢龍竹不知什麼原因,呼啦啦倒下來,正砸在我們車前一米的地方,幸虧車速比較慢才沒出事。
被旱螞蝗叮咬、在野外崴腳、衣服潮溼一周、廚房間螞蟻成災、野象衝到宿舍附近、心驚膽顫過溼滑獨木橋……我的人生許多個第一次,都是在版納,這個美麗而神奇的地方。
在結對貧困戶家中
下鄉途中沒路走必須跳溝渠過來
工作生活上中有不少麻煩,但同時也有很多喜悅。這裡75%以上都是少數民族,有哈尼族、傣族、瑤族、彝族等等,合計26個少數民族,真正的民族大團結。每逢節日,當地幹部和村寨群眾都會熱情邀請我們去聯歡,歌舞隨手拈來,根本不需花精力去排。
有時我也主動去當地村寨零距離體驗生活,幫愛伲族同胞倒膠水,和傣族姑娘互相潑水,和瑤族同胞共話種茶艱辛,去農場老知青家觀看製作苞谷酒,讓我不知不覺融入當地的生活,也感受到了少數民族的淳樸和可愛。
隆重的嘎湯帕節
豐收的感覺
每年松江對勐臘都有四五千萬的資金投入,還有派出醫生、老師、農業專家等技術人才、購買當地農產品、幫助當地貧困戶解決就業等實際舉措。2019年勐臘貧困縣摘帽,6000多卡戶全部出列,作為援建方,松江在其中也發揮了很大作用。
東西部扶貧協作是國家戰略,我能參與其中,確實感到使命光榮,責任重大。作為個人來說,作用微不足道。但當看到援助的一個個寨子道路平了,廁所建了,路燈亮了,廣場用上了,而我們的貧困戶在各方幫扶下,收入比以前有切實增加,心裡還是暖融融的,每當這個時候,就覺得自己的些許付出完全是值得的。
策劃:張晉洲、王虹
編導、攝影:韓佳怡
文字、音頻:萬濤
原標題:《徐崎峰:我的援滇生活,體驗多個人生第一次丨援滇心聲》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