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資產管理:MSCI中國指數今年漲幅有望達12%

2020-12-24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德意志資產管理:MSCI中國指數今年漲幅有望達12%

  德意志資產管理亞太區投資主管Sean Taylor2月5日發表市場展望表示,看好中國資產的投資前景。預計人民幣將保持穩定。鑑於全球風險猶存,投資者仍需審慎選擇並採取相應的投資策略;此外,關注基本面並了解估值亦是關鍵所在。

  股票市場方面,Taylor認為,A股和ADR(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存託憑證)含增長前景較好的公司,預計表現會較為理想,而恆指和H股市場應從超賣水平逐步回升。盈利增長將是市場主要的驅動力。MSCI中國指數將可從寬鬆貨幣政策中受益,預計MSCI 中國指數今年或將上升12%。

  債券市場方面,Taylor表示,對中國信貸持謹慎樂觀態度。預計短期內中國信貸和中國高收益債券將繼續受到青睞,重點關注投資期限短的短期票據

(文章來源:中證網)

(責任編輯:DF529)

相關焦點

  • MSCI完成以20%納入因子將中國A股納入MSCI指數之最後階段
    截至2019年11月26日收盤,MSCI指數將納入472隻中國A股,包括244隻大盤股和228隻中盤股。中國A股在MSCI ACWI和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的權重將分別達到0.5%和4%。包括中國A股和境外上市股票在內的MSCI中國指數將納入710隻股票,分別佔MSCI ACWI和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4%和34%。
  • 德意志銀行:2021年中國實際GDP增長有望達9.5%
    來源:中國證券網原標題:德意志銀行:2021年中國實際GDP增長有望達9.5% 來源:上海證券報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張瓊斯 )德意志銀行中國區總經理、德意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彤1月7日在銀行業保險業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去年,在全球經濟受疫情所累經歷衰退
  • 深成指漲幅排名第二 冠軍被隔壁鄰居拿走了
    隨著資本市場制度改革和對外市場開放持續推進,A股在全球資產配置中的比重有望進一步提升,這將是未來幾年A股的最大看點。全球股市市值狂飆17萬億美元回看全球市場指數,2019年取得正回報的股票指數有118個,佔比近89%。
  • 英媒:今年給那些不看好中國資產的人上了慘痛一課
    英國《金融時報》12月14日文章,原題:全球投資者向中國的突破性發展押注1萬億元人民幣儘管新冠病例最早在中國被報告,但隨著外國投資者搶購價值1萬多億元人民幣的股票和債券,2020年已成為中國資本市場吸引各方蜂擁而至的年份。
  • ——訪德意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行長、德意志銀行客戶業務大中華...
    而對全球很多機構而言,他們正計劃或已加碼中國相關資產配置、加大自身在華投資,在此過程中,他們也需要國際銀行提供配套支持。另外,中國迅速崛起的中產階級和高淨值人群,他們對專業財富管理的需求日益增長。財富管理是我們在全球的優勢業務之一,因此我們也將著眼於如何為國內財富管理客戶提供更加全面、周到的服務。
  • 德意志銀行:國際投資者和市場參與者將更積極布局中國市場
    中證網訊(記者 歐陽劍環)德意志銀行中國區總經理、德意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彤1月7日在第267場銀行業保險業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在全球經濟金融體系當中的權重和影響力將持續擴大,加上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舉措加速推進,國際投資者和市場參與者將會更加積極地布局中國市場。
  • 恒生指數震蕩翻紅5G概念股漲幅居前
    恒生指數震蕩翻紅,截止發稿,恒生指數上漲0.18%,報27959.79點。5G概念股漲幅居前,小米集團、中國鐵塔漲逾4%,中國電信、中國移動漲逾3%。展望後市,光大證券表示,港股市場在基本面、資金面、情緒面三方面均處於積極狀態,具備逐步走牛的堅實基礎,建議投資者積極關注港股的機會。低估值的順周期、科技、消費類龍頭標的值得積極配置。
  • 張憶東再談核心資產牛市:指數長牛要等待中國版FAAMNG
    在經濟低增長的時代,資產的世界有點沙漠化的傾向,而核心資產不論是在中國還是在美國資本市場,都像是沙漠中擁有水源的綠洲一般傲然的存在。新一輪庫存周期和新型朱格拉周期是「核心資產牛市」的中長期邏輯張憶東認為,中國經濟已經逐漸恢復至疫情前的正常水平,弱復甦有望延續首先,中國經濟弱復甦基本得以確認。外需至少不會比預期的更糟糕。
  • 食品飲料ETF:16年33倍的長牛指數 你追嗎?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從今年年初至12月22日,有149隻股票ETF區間單位淨值增長率超過20%,97隻超過30%,淨值增長收益率的中位數為24.87%,超過了滬深300指數年初至今的漲幅21.19%。而今年新發行的89隻股票ETF中,有47隻自上市首日至今的漲幅超過20%,佔比超五成。
  • 銀華MSCI : 銀華MSCI中國A股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更新...
    銀華MSCI : 銀華MSCI中國A股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更新招募說明書(2020年第5號) 時間:2020年12月25日 18:27:06&nbsp中財網 原標題:銀華MSCI :曾任湘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分支機構財務負責人,泰達荷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事業部副總經理,湘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稽核經理,交銀施洛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運營部總經理,銀華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運作保障部總監。現任公司機構業務部總監。杜永軍先生:監事,大專學歷。
  • 財信證券:12月順周期板塊有望繼續助推指數震蕩上行
    海外方面,疫苗投入使用進展順利,成為影響海外市場風險偏好的關鍵因素,美股道瓊指數創歷史新高,美股順周期板塊開始活躍。A股則表現得較為謹慎,根本原因在於幾點:第一,2020年A股已經積累相當幅度漲幅,滬指、創業板指今年漲幅分別為11.7%、45.7%,道瓊工業指數、納斯達克指數漲幅分別為4.8%、36.0%。
  • 德意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彭彥傑:外資機構在中國應以...
    財經網訊 「未來外資機構在中國應該以ESG為基礎,專注多資產類別混合型的產品,結合一些另類投資,這些結構性產品可以連接ESG的指數、綠色ABS資產證券化,另外也應該積極的去探索全權委託的業務。」
  • 28隻軍工股創年內新高 「科技+成長」特性有望迎來戴維斯雙擊
    28隻軍工股創年內新高 「科技+成長」特性有望迎來戴維斯雙擊 摘要 【起飛!28隻軍工股創年內新高 「科技+成長」特性有望迎來戴維斯雙擊】起飛!7月23日12時41分,伴隨著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A股市場中的軍工股也隨之崛起。
  • 比特幣今年漲幅224%,但是和特斯拉股價相比,小巫見大巫
    比特幣價格在今年12月份達到了接近24000美元的峰值,使其在Bittamp交易所的年初至今價格上漲了224%。 根據資產管理公司CoinShares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到目前為止,投資者流入到加密貨幣基金和產品的總額達到了56億美元,比2019年增長了600%以上。
  • 基會| 平安基金張文君高鶯再攜手發養老基 合作產品漲幅同類排名靠後
    截至12月9日,年內公募基金累計分紅總額已達1,613.81億元,相比去年全年的1,290億元增長了25%左右。同時,隨著ESG投資迅速發展,ESG基金也在快速擴容,截至三季度末淨值規模合計1,371億元。此外,今年以來,已有3,172隻私募基金進行了清盤,其中,提前清盤的產品數量高達2,568隻,佔比超過了八成。  另一方面,新基金髮行還在繼續。
  • 三大國際指數擁抱中國債券 債牛要來了?債券基金可以上車了嗎?
    著眼於加快開放、便利交易、完善制度,近期有關部門出臺一系列有針對性的舉措,開放紅利持續釋放,加之人民幣資產吸引力較大、「入指」引流效應可期,今後一段時間境外機構有望繼續加大投資力度,中國債券市場國際化前景光明。
  • 博道基金祭出新混基 張建勝高凱「新手上任」管理首隻基金
    在2020年這個公募基金「大年」,部分基金公司的基金管理規模一路高歌猛進,頭部基金公司強者恆強,與此同時,仍有不少基金公司沒有新成立的基金,也有不少基金面臨募集失敗或慘遭清盤的窘境。值得注意的是,MSCI指數公司在美東時間12月15日發布聲明稱,決定把10隻中國公司股票從全球可投資指數系列的成份股組合內剔除。而熱火朝天的基金髮行市場並未因為年末將至而降溫。
  • A股年漲幅中位數僅3.4%
    今年僅三成個股跑贏滬深300指數各大指數今年都有不錯的漲幅,創業板指年初至今上漲了58%,深證成指上漲了34%,上證指數也上漲了約11%。那麼,個股是否也一樣賺錢呢?其實不然。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23日,剔除今年上市的新股,在剩下的3744隻個股中,A股年漲幅的中位數僅3.4%,並且有近1700隻個股下跌,佔比約45%。這表明,多數個股跑不贏指數。若以滬深300指數22.23%的漲幅為比較基準,僅1165隻個股今年以來的漲幅跑贏了滬深300指數,佔比約三成。
  • 美國兩大指數移除一批中國公司 海外機構仍加注中國資產
    來源:券商中國原標題:太任性!美國兩大指數移除一批中國公司,海康威視、中芯國際等「中槍」!海外機構仍加注中國資產美國對中國部分企業的最新限制在資本市場逐步落地。據外媒報導,美國時間12月9日,標普道瓊指數公布了一份中國公司的清單,在美國11月12日禁止美國交易某些中國證券的行政命令發布後,這些公司的股票或者債券將被從相關指數剔除。根據標普道瓊指數的公告,涉及到的股票將在12月21日開盤前移除,而債券則要求於2021年1月1日開盤前生效。
  • 3萬億外資下注中國!2021年哪類資產會暴漲?
    當地時間12月18日晚間,大洋對岸的商務部發布公告,將共計77個實體列入「實體清單」,其中絕大多數為中國公司、高校或個人,中芯國際、大疆等公司在列。有趣的是,西方國家一邊瘋狂打壓,全球熱錢卻一邊瘋狂流入中國市場,甚至直接買入「清單」公司。比如中國面板龍頭企業京東方,外資今年買入了4.44億股之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