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滲高血糖症候群(HHS)是糖尿病的一種代謝性併發症,以嚴重高血糖、嚴重脫水、血液高滲和意識改變為特點常發生於2型糖尿病患者,特別是在應激情況下。高滲高血糖症候群的診斷包括嚴重的高血糖和血漿高滲透壓,但無明顯酮症。
高滲性高血糖狀態的症狀包括極度脫水和意識模糊。高滲性高血糖狀態的診斷依據是血液檢查結果顯示血糖水平非常高且血液非常濃。
糖尿病有兩種類型,即1型和2型。出現 1 型糖尿病時,機體幾乎不生成胰島素,胰島素是一種由胰腺分泌的激素,可幫助葡萄糖從血液轉到細胞。
出現2型糖尿病時,機體生成胰島素,但細胞不能對胰島素作出正常應答,兩種類型的糖尿病均表現為血糖水平升高。
如果 1 型糖尿病患者不接受胰島素,或由於生病而需要更多 胰島素,那麼脂肪細胞會開始分解,以提供能量。
脂肪細胞分解產生的物質被稱為酮,酮體為細胞提供能量,但同時也使血液變得更為酸性(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一種有時可危及生命的危險疾病。2 型糖尿病患者會分泌一些胰島素,因此即使長期得不到治療,2 型糖尿病通常也不會引起酮症酸中毒。
高滲性高血糖狀態(以前稱為高血糖高滲性非酮症昏迷和非酮症高滲性症候群)是2型糖尿病的併發症,估計死亡率高達20%,顯著高於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死亡率(目前
通常在出現高血糖症狀一段時間以後才發生,因在此期間攝取的液體量不足以阻止高血糖滲透性利尿所致的極度脫水。
誘發因素包括
急性感染及其他內科情況
藥物引起的糖耐量受損(糖皮質激素)或液體丟失增加(利尿劑)。
因為目前在大多數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量足以抑制酮體生成。因為不存在酸中毒的症狀,大多數糖尿病高滲狀態患者在就診之前的脫水時間明顯比DKA長。
因此血糖>33.3mmol/L和血滲透壓> 320mOsm/ L也明顯高於DKA。
症狀和體徵
高滲性高血糖狀態的主要症狀是
1·意識改變,從意識混亂或定向障礙到昏迷,
2·通常是極度脫水,伴或不伴腎前性氮質血症、高血糖和高滲透壓的結果。
3·與DKA不同,高滲性高血糖狀態可出現局部或全身性癲癇發作,以及短暫性偏癱。
診斷
血糖
血滲透壓
一般來說,在精神狀態改變的檢查過程中,採得指尖血樣中的血糖水平顯著升高時,初步懷疑高滲透壓高血糖狀態。
如果測量尚未得到,應測量血清電解質,尿素氮和肌酐,葡萄糖,酮和血漿滲透壓,應檢測尿液酮。
治療
靜脈輸注液體和電解質
靜脈給予胰島素
高滲性高血糖狀態的治療方法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很像。必須通過靜脈補充液體和電解質。
胰島素一般也經靜脈給藥,以使其迅速起效,並經常調整劑量。血糖水平必須逐漸恢復正常,以免液體突然轉移到腦部。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相比,血糖水平往往更容易控制,血液酸度問題也不嚴重。如果您有什麼疑問,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