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在,太多的人,吃了缺乏運動的虧,卻還不以為然。
2020年發表在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全球健康》上由劍橋大學團隊領銜開展的研究發現:全世界每年至少有390萬人通過充分的身體活動而避免了過早死亡。
而在中國,運動預防了18.3%的死亡,相當於避免了101.65萬40-74歲人群死亡。
因為運動而受益的例子,比比皆是,醫學專家尤其倡導多運動!
1. 胡大一:萬步走18年,走出了健康!
著名心血管內科專家胡大一不僅鼓勵大家健走,他自己也是一名健走愛好者,他曾在其個人微信公號上分享了自己堅持走健走18年的改變:
體重下降22公斤,升高的甘油三酯下降了;母親和弟弟都有高血壓,至今自己血壓正常;血糖保持正常14年。
2. 王隴德:平均每天鍛鍊一小時
原衛生部副部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隴德曾被腰間盤突出、脂肪肝所困擾。他開始反思自己的生活,並開始鍛鍊!
無論工作多忙,他都要抽出時間鍛鍊,平均每天鍛鍊一個小時,從不給鍛鍊找藉口。平常做做力量訓練、打打太極拳,周末遊遊泳等。每次出差,他都帶上輕便的拉力器。
講起鍛鍊,他說:「很多人不能堅持運動,主要是沒有緊迫感,沒意識到鍛鍊身體對他們生命的重要。想鍛鍊總是有時間的,也不用什麼高檔設施。我每天晚上10點後,邊看電視邊鍛鍊一個多小時。」
71歲的王隴德
3. 鍾南山:每星期至少2-3次運動
2020年4月14日,鍾南山院士在一次與前中國女排隊長惠若琪視頻連線中分享了自己對於運動的看法時強調:運動應該像吃飯睡覺那樣成為生活中必需的一個成分。
據鍾南山院士自述曾在2004年因透支太厲害,突發心肌梗死,家人及時發現並送醫,最後放了一個支架。現在每個星期都有兩三次(運動),包括慢跑、單雙槓、室內划船等等。
80多歲的鐘南山
鍾南山院士也鼓勵大家堅持體育運動。「堅持運動,一般在30或40歲,鍛鍊與不鍛鍊,感覺沒那麼明顯,但當你50或60歲時,你會感覺不一樣。當然,在我這個年紀,會有一個更明顯的區別。」
早運動,少生病!
動起來,記好這個金字塔!
運動怎麼才科學?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研究員劉愛玲分享了一個運動金字塔:
沒生病的人運動
可以少生病、不生病!
生了病的人運動
可以緩解疾病、避免過早死亡!
一起動起來!
來源:健康時報(ID:jksb2013)
【來源:眉山教育體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