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緊箍是個什麼箍
西遊記第十四回
心猿歸正 六賊無蹤話說孫悟空和師父一言不合,聽不得師父嘮叨,撂下唐僧跑了。末了想想不合適,加上有龍王勸喻,講了張良給黃石公納履的故事,於是又回來尋找師父。沒想到回來就戴上了觀音菩薩給留下的緊箍,抓扯不掉,被師父狠狠「教育」了一番,這才算服軟了。
這是真的服了嗎。是不得不服而已。不但心裡沒服,嘴上也沒少刻薄唐僧,後來唐僧一碰到困難無措的時候,孫悟空就會發狂暴躁,罵「師父怎麼恁地膿包!」就算是唐僧很簡單的表達自己餓了,悟空也會說師父「好不曉事!你看這前後哪有人家能化緣你吃。」悟空這話雖則無禮,唐僧卻也沒有什麼辯解的,也沒有拿出咒子來念念。這也是唐僧的慈悲之處吧。
若說這後來取經的一行四人,本事最大的就是孫悟空了,「本事」最小的就是唐僧,不過偏偏是唐僧是師父。按照中國人的觀念,師徒如父子,差著輩份呢,雖然唐僧只有30來歲,悟空有幾百歲,「經過見過」得多,但卻是晚輩。後來悟空內心轉變,死心塌地保唐僧以後,出現了幾次「孝順師父」的話。
很多人因為孫悟空身型短小、形象可愛,就覺得他認唐僧做師父是很自然的,或者師徒感情是一貫的。其實不然。如果看原文中悟空對師父的態度前後轉變,可謂是天上地下的轉變。一開始是覺得師父「膿包」、「不曉事」,動不動就想撂挑子,到後來不僅記掛師父安危,只一想到師父可能在受苦,就難過掉眼淚,還時刻囑咐兩位師弟要怎樣照顧好師父,可謂非常心細。
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是這樣吧。在這個肉身還年輕的時候,可能心已經幾百歲了,而且神通廣大———誰說不是呢,我們哪個人不是掌握了過去人類上千年積累的知識,熟知古往今來很多人的夢想,我們想大有作為的時候,經常發現這個肉身卻因為種種限制不能使自己如願。
然而,這項取經的事業,或者說這世上所有的事業,都是通過這具肉身完成的。再驕傲的心靈也需護持好這個身體。也許很多人都有過和悟空一樣的心路歷程吧。經過的人自然懂得。
話說菩薩的箍本來是三個,分別叫做金、緊、禁。說實在的,這是一個文字遊戲。因為分類沒有從三個角度分的,這是文字的互文。其實這三個箍,都是金的,都會變緊,起到禁的作用。很多分析說,這三個箍本來是安排給唐僧三個徒弟的,但是被觀音菩薩留下了兩個,用在熊羆精和紅孩兒了,這是有道理的。
最主要的緣故是,八戒和沙僧從沒和師父嗆火這麼厲害,沒必要用這個箍,雖然他倆不是一點毛病沒有。不過我們看影視作品和繪畫作品,他們倆頭上也有箍,為什麼呢,因為那是「戒箍」,本來就是頭陀、行者之類,也就是沒有完全剃光頭的出家人佩戴的。我們熟悉的行者武松,也戴著一個箍,就是這個緣故。也許正是因為這個戒箍,西遊記的創作者們才萌生出緊箍咒的創意。
身心分歧的時候,要聽師父的。這個緊箍咒就是非常重要了。觀音說,這個緊箍咒又叫定心真言,讓心安定的真言。但是具體內容沒有透露給我們。但是我認為,書中已經透露了,那就是「心經」。
我們留在到遇見烏巢禪師的時候再敘。
🍑
2020.10.26
以後,我會陸續送出一些文字給你。
雖然不知道你是誰。
也許,這些文字是別人寫的,
我也只是通過文字去感知這個人,
他/她對我而言,
只是個看不見的旅人。
有時,這些文字是我隨手寫的,
我也只是通過文字去觸摸自己的內心,
對我而言,
這是一段看不見的旅途……
看不見的旅途是心的旅途看不見的旅人是夢的旅人
長按二維碼
關注「匈奴女子的虛擬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