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刺的果子,古術士用之「秘守精元」,養生可固腎精、精關、腸胃

2021-01-18 淏先生說養生

有個成語叫做「開源節流」,這個詞在健康養生中很少被提及,其實仔細斟酌這個詞同樣適合在養生的過程中。

了解中醫文化的朋友們都知道我們的氣、血、精、津是臟腑中的精華,直接與健康成都掛鈎,尤其是「精」,中醫傳承者們都明白一句話「精氣乃健康之根本」。

而精氣通過外物來滋養是比較難且比較慢的,而有一種方法常用來養精氣,那就是固攝精氣,在中藥中有一種果子,這種果子渾身是刺,尤其善於「固攝、封藏」,因此養生可以固腎中精氣、精關,還固攝腸胃之氣,古代術士還用之「秘守精元」。

這種果子就是金櫻子,是薔薇科常綠攀援植物金櫻子的成熟果實,雖然生長時帶有毛刺,一般用的時候都要去掉,所以不用擔心會被刺到。

我們所說的重點不是金櫻子的植物,而是其養生益處,鑑於不少的朋友對中醫文化了解不是很透徹,我們從頭娓娓道來。

金櫻子的主要特點是「固精」,而「精」的概念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概念是指不論男之還是女子為了繁衍而產生的一種物質;廣義的概念是指腎中之精,也就是健康的根本。

金櫻子既能固攝廣義之精,也能固攝狹義之精,所以深得中醫前輩的推崇,也深受男子的喜愛,而後文中如果單指狹義之精我會單獨點出,沒點出這是廣義之精。

固攝精氣的益處有很多,精氣得到固攝之後,精氣得以滋養之後,各個臟腑以及氣血得以充盛,這些都是建立在中醫基礎理論的基礎之上,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進一步的探討。

正因如上所說,所以《本草正》提到「生津液,收虛寒,斂虛火,益精髓,壯筋骨,補五臟,養血氣,平咳逆,定喘急」等。而就以金櫻子在實際養生中的用法來講,可以分為兩個大類多個小分類。

一、金櫻子固精氣。

金櫻子五味屬酸而澀,功善固斂,《別錄》中說它「澀精氣」,而金櫻子善於收虛散之氣、固滑之關,具有固精管、止狹義之精的遺或滑、固小便等功用,因此適合於體質虛弱而有的下元不固所產生的諸多亞健康。

1、腎主「封藏」,具有固攝的作用,尤其是對狹義之精的固攝是十分重要的,那麼腎氣不足則封藏固攝之力不足,從而精關不固,狹義之精常在夢中遺出,或者「運動」時滑出,同時伴有腰膝的酸軟、容易疲勞。

輕者可以單用金櫻子熬後吃,這個方法被記載於古籍《明醫指掌》中;稍重者就需要搭配使用,常用的是與菟絲子、補骨脂配伍。

2、腎氣不能固攝,則廣義之精的固攝之力不足,同時因為腎氣屬陽,容易膀胱有虛寒,因此對水液的封藏失約,從而有輕者上廁所比較頻繁,重者睡夢中都會小便自出,甚至是不論何時小便都不能固封,時時點滴而出。

這類人只要辨別是屬於腎氣不固的,便可用金櫻子養生,輕者可用《泉州本草》中的方法,金櫻子與豬小肚一起煎煮;稍重者可與桑螵蛸、益智仁、山藥一起用,起到固腎縮尿止遺的目的。

3、金櫻子的益處是不分性別的,不僅僅利於男子,也是利於女子的,女子腎氣固攝之力不足則容易涉及任脈、帶脈,從而帶下清稀,同時又腰膝的酸軟,這都是精氣不固的表現。

應對的策略是輕者可用金櫻子和豬膀胱加冰糖一起燉煮來吃;稍重者可與椿皮、雞冠花、芡實一同用,增強固澀止帶。

4、腎氣不固還可能出現清濁的不分,從而小便看上去白濁,這種亞健康可以用金櫻子與芡實配伍,別小看只有兩味中藥,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水陸二仙」,其中金櫻子斂澀、芡實補中有澀,兩者合用可以益腎固陰固精。

此外如有其它的表現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加減,比如氣陰不足之人加益氣養陰的人參、熟地;肝腎兩虛之人加滋養肝腎的熟地、枸杞;虛火妄動之人可以加滋陰降火的知母、黃柏。

二、金櫻子固腸胃之氣。

金櫻子斂澀固脫,善於澀腸,適合於脾虛而不能健運、脾胃之氣下陷所產生的經常大便稀薄甚至如水。較為輕者可以單用金櫻子煮水喝,此方法出自《壽親養老新書》;再重一點可以用之與黨參配伍,這個方法出自於《泉州本草》。

脾胃虛弱更為明顯的可以在金櫻子、黨參的基礎上添加芡實、白朮,增強補脾的功用,這個方法出自於非常有名的《景嶽全書》。

除了上述兩大類之外,我們說一個尚存有爭議的用途,只是作為學術的交流,說一說自己的理解與看法,希望有識之士可以指點一二,或者進一步的明確。

金櫻子在古時候不僅是中醫前輩們在運用,就連術士也在用,如今隨著科學知識的普及我們了解術士的真正面目,其不過是了解一些科學手段而取得一定的成就,但其實踐應用可以說是有一定的實踐基礎。

古時術士用金櫻子「秘守精元」,認為可以利於男子的某種機能,讓其可以「堅守」,但是又有眾多中醫前輩提出反對意見,認為不過是一時的激發潛力,久則損耗根本,會使以後機能更為虛弱,如同飲鴆止渴。

這一點尚存爭議,沒有得到一致的認同,所以有待於進一步的研究與探討,我們說了這麼多有利之處,也說一說有兩類人不適合用金櫻子養生。一類是有實火的人,另一類是有外感邪氣的人。再就是金櫻子的使用時以6至12克為宜。

金櫻子是「固攝」的養生之物,合理用之可以讓我們的健康做到「開源節流」中的「節流」,金櫻子還有刺榆子、山石榴、糖罐、棠球、黃刺果等很多叫法,如果你所在的地區還有其它別名,請在文章下方告訴我,我們共同學習交流。

相關焦點

  • 一味養肝腎的中藥,益腎氣、固腎精、添精髓、固元氣、陰陽均可養
    由此可見,腎是養生需要重點照顧的臟腑之一,而有一味養肝腎的中藥,李時珍取名肉棗,善於滋養安神、益腎氣、固腎精、添精髓、固元氣、且陰陽均可滋養,還提升正氣不留邪氣。其後的《雷公炮灸論》才說出「益元氣,秘精」,算是對山茱萸有了進一步的深入了解。直至後來經過數代人的努力,才慢慢對山茱萸了解的更深入,《本草便讀》就提到山茱萸「固精養腎,壯水生肝」,其中「水」就是指的腎,因為腎主水,在無形中屬水,中醫常有用五行來代表五臟的習慣。
  • 此中藥益處繁多,益腎精、精血、陽氣,養命門、五臟、減糖、潤腸
    這一類人養生也有很多辦法,首先是滋養自身,其次是祛除寒氣。在中醫中就有很多方法,如有一味中藥李時珍說「命門之火不足以此補之」,命門之火可以說是陽氣的根本,因此這味中藥的益處繁多,益腎精、精血,添陽氣,養命門、五臟、減糖、潤腸等等。
  • 一文搞懂腎精、腎氣與腎陰陽之間的聯繫與區別
    一.腎精腎為臟腑之本,生命之源,是因其具有藏精功能所決定的。腎所藏之精叫做腎精,精又能化氣,而腎之精氣的盛衰,關係到人體生長發育及衰老。換言之、人的生,長、壯、老規律是由腎的精氣盛衰所決定。待到老年,腎的精氣漸衰,齒、發、形體均顯衰老之徵象,生殖能力亦隨之減退、喪失。通過上述可以看出,腎精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腎精是腎中所藏精微物質的總稱,其來源有二:①為先天之精,受之於父母;②為水谷之精及臟腑之精,又稱後天之精。狹義腎精是指生殖之精。
  • 冬季養生重在養腎精
    現代人的保養意識不斷增強,進入冬季注重養生的人群逐漸增多起來,喝養生酒、煲藥膳粥、吃保健品............各種養生方式應有盡有。是的,冬季是養生的好時節,俗語云「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怎麼養才最有效呢?  精氣神蘊含了養生真諦  精是生命起源,氣是生命動力,神是生命體現。
  • 尹真人廖陽殿問答第六 秘授篇
    若欲保此而求進,必須不忘而如忘,則自中廣無際,清寂如之。如是行去,總以止念返照,刻刻如是。行滿七日,乃可自此景中移目下視臍內,自得直入下田。便有暖氣隨目下注。須更用目內旋,初則自中至外,旋旋如此,自覺下田漸寬,乃復令目自外至中,旋旋如之,此中自覺淵如,而覺暖氣內發,漸至沸如。此心仍如止水,則自得有涼液一點,點出絳宮,乃是退符之真驗。
  • 【飛翔經驗:冬季戒色養生之五大要點】第83季
    孔子曰:「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色是少年第一關,這關打不破,這輩子就可能徹底廢了,將來的下場真的很慘!沒得病時異常瘋狂,所謂毀滅前必瘋狂,得病了,就如晴天霹靂五雷轟頂,面對檢查報告呆若木雞,真是悔不當初啊!印光大師云:「天下有極慘極烈,至大至深之禍,動輒喪身殞命,而人多樂於從事,以身殉之,雖死不悔者,其唯女色乎!」
  • 養生須養腎,養腎要注意這8個方面
    《醫貫·內經十二官論》謂:腎有二,精所舍也。「腎的主要功能是主藏精,主水液,主納氣;腎的生理特性是主蟄守位;腎的體內系統聯繫是在體合骨,其華在發,開竅於耳及二陰,在液為唾,在志為恐,與膀胱相表裡;腎五行屬水,為陰中之太陰,外與冬氣相通應,從而構成一個內外整體聯繫的腎系統。 其中腰酸背痛、牙齒鬆動、性功能減退,可能是腎虛的表現。
  • 此物固元陽、精氣,昇陽,利丈夫之陽,還暖脾胃、定寒喘,駐容顏
    歷史上有一些書籍很早就有人們用補骨脂養生的記載,但一直沒有任何本草類書籍對它進行詳細的描述,直到唐代甄權所著的《藥性本草》才首次對其進行了描述。提到「主腰中痛,膝中冷,逐諸冷頑固之痺」;後來的《開寶本草》記載「主五勞七傷,風虛冷,骨髓傷敗,腎冷精流」;《本草品匯精要》明確補骨脂「固精氣」的養生益處。
  • 內丹功周天運行靜功實踐法(四)功法三:聚火開關守下丹
    久而真氣、陽氣或內氣充滿,暢流於四肢,散於百骸,無有阻礙,則自然神爐藥生,則關自開焉。改而用自然呼吸,就是文息式呼吸,唯將神識守在下丹田。這就體現了『靜』的實質,也就是「精神內守」的真義。進而漸漸的引氣沉於會陰,自會過尾閭,直撞三關。
  • 被譽中藥「良相」,既補血養血,還滋養肝腎之能手,充腎精、減糖
    熟地黃是中藥「四維」之一,被譽為「壯水之主」,在中醫中「水」就是指腎,這是根據五行所排列的,熟地黃還被譽為中藥中的「良相」,既能補血養血,還能益精填髓、充腎精、減糖,是滋養肝腎的能手。關於中藥「四維」,《本草正》中說得十分清楚,原文是「夫人參、熟地、附子、大黃,實乃藥中之四維。
  • 玉清金笥青華秘文金寶內煉丹訣
    苟有云云者,吾之師也。神水華池說神水者,即木液之謂也;華池者,臍中氣穴之下,兩腎中間一竅,絕肖黃庭,谷氣就此而生精,醫家所謂精穴者是也。斯竅也,少壯之士,陽盛氣融,則神水華池,不過澆灌爐鼎,洗滌脾胃,周流潤氣穴而已。元氣衰微,精元枯竭者,皆藉此以為丹本。元氣既衰,非元氣之衰也,乃氣質之氣斷喪已甚,邪欲之性,念念不已,先天又不得見,後天亦不足為用,贏尪之根,殆起於此。
  • 佛教:在家修行之人,為何要守「八關齋法」?
    夫妻之淫,叫做正淫;夫妻以外的,叫做邪淫。但在受八關齋戒的日子,連正淫也要斷除。四、不妄語,即是口裡說的和心裡想的都是樣,沒有一句假話。五、不飲酒。飲酒使人頭腦昏沉,容易產生很多過失。六、不塗胭脂水粉,不搞修飾打扮。為除貪慾,所以不修飾自己。
  • 《疏調養生談》疏調氣機與骨養生
    ,受五臟六腑之精氣而藏之」;「腎氣衰,形體皆極,則齒發去」,記載了骨骼與年齡及腎精盛衰的關係,說明骨與髓均為腎之所主,腎之精氣的盛衰與骨髓、骨骼的生長代謝密切相關。「人之始生,先成於精,精氣旺而後有脾胃」,即所謂先天生後天。人之衰老,腎精先枯,累及諸髒,此時全賴脾胃運化、吸收精微,使五臟滋榮,元氣得繼。脾虛是骨質疏鬆症的重要病機,且脾虛與腎虛常同時發生。脾腎陽虛之骨痿症,多見腰背酸痛,雙膝行走無力 或腰彎背駝,納少便澹,肢體倦怠,舌淡苔白,脈緩無 力等症狀。
  • 湖南張家界11月16日開始,老子丹道養生回春功-生精養精固精
    「神息相依」,亦即道家睡功.修真之士,能將所凝之神,藏於氣穴,守而不離。則一呼一吸,奪先天元始祖氣,盡入氣穴之中。久而直氣充滿,暢於四肢,散於百骸,無有阻滯。則自然兩腎湯煎,丹田火熱,而開關也。 簡單的說,一步功是生腎精,短短幾天內每個人都會體會到元精滿口,元精直接入腎,補充精氣。第二部功是坐功——靜功,即是固精。精滿自流,很多人體會過,練很多功效果好但是不能止漏,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精氣,卻因為遺精,功虧一簣。這部分的功法更為簡單,一個特效的方法固精鎖精,可保證在睡夢期間不發現遺精現象。另外二部功中的點火功會快速啟動先天胎息,當然這是比較初級的胎息。
  • 被譽「諸血虛非此不可」,補養氣血堪稱能手,還能滋養肝腎之精元
    而「虛」多是以氣血開始,中醫有很多應對的策略,比如有一味中藥,此物被譽「補血之君」,還被譽為「諸血虛非此不可」,是補養氣血的能手,除此之外它還滋養肝腎之精元、填精益髓。這味中藥就是熟地黃,熟地黃是補血之物中的佼佼者,說句題外之後,目前大家了解的阿膠與熟地相比,熟地更有優勢。
  • 過度勞累損精氣、耗神氣、傷腎精,如何緩解補救?
    房勞:耗傷腎精,動搖根本 房勞,又稱房室傷,色勞,指性生活過度,耗傷腎精,腎之真陰元陽俱虧。放縱男女之事會導致機體羸弱,自古以來為大家所熟知。但值得注意的是,婦女早孕多孕,多次流產或者是過度使用避孕藥物等行為亦可以導致房勞,其核心即為過度蒸耗生殖之精,最終傷及機體元氣。
  • 如果學好中醫養生,何須穿越時空?
    在疾病過程中,情志失調又可致病情惡化。如怒傷肝而氣上,喜傷心而氣緩,悲傷肺而氣消,思傷脾而氣結,恐傷腎而氣下等,均是突然、強烈、長期的情志刺激,超過了人體正常調節範圍,致機體氣機失調,臟腑功能紊亂而致病。所以,調神養性,是養生防病的一個重要方面。正如《素問.上古天真論》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又有「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